初夏西月的风裹着栀子的浓香,吹得栀子村老栀子园旁的随访点落满雪白花瓣。苏清沅穿着浅绿短袖白大褂蹲在铺着凉席的石台上,先拉住捧着栀子花瓣的村支书:“小栀最近有没有说打喷嚏、眼睛痒?初夏太阳毒,要是摘花晒久了,有没有说头晕?” 村支书笑着摇头:“都没有!就是昨天看邻居家摘栀子,蹲在门槛上哭 —— 想搬矮凳够花时差点摔下来,还被花粉呛得连打三个喷嚏,现在看见栀子就往我身后躲。” 她指尖划过随访名单上 “小栀(5 岁,室间隔缺损微创术后 16 个月)” 的名字,又叮嘱:“等下让小栀戴儿童防花粉带鼻夹口罩(无勒痕款),穿物理防晒聚酯纤维防晒衣(SPF30+,不闷汗),园里石子多,穿防滑凉鞋时记得绑紧鞋带。” 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太阳绣外缝了片雪白栀子叶布贴,是出发前陆时衍帮她别回时,特意用棉线勾了花瓣轮廓:“栀子叶厚,勾边防勾丝,初夏握探头手热,布贴还能吸点汗。”
“苏医生,小栀和妈妈在栀香院等呢!” 张萌萌跑过来,怀里的《术后初夏栀子指南》封面画着满枝雪白的栀子花。“我按您说的补了细节:① 防护加‘儿童防花粉带鼻夹口罩(无勒痕)、物理防晒聚酯纤维防晒衣(SPF30+)、儿童太阳帽(帽檐 5cm),过敏处理 —— 眼睛痒用生理盐水滴眼,晒红皮肤涂儿童无酒精芦荟凝胶(PH 值 5.5-6.5)’;② 活动加‘摘花用 45cm 防滑矮凳(凳面带菱形防滑纹)、体力适应表:第 1 天 10 分钟(避开实时气温≥30℃时段)→休息 20 分钟,第 2 天 15 分钟,摘花弯腰以 “指尖触膝” 为限’;③ 应急卡附‘中暑分级处理:轻度(头晕脸红)→阴凉处 + 50ml 0.9% 淡盐水(1 升水 + 1 平勺盐),重度(体温≥38.5℃)→湿毛巾冷敷额头 + 联医疗点,花瓣误入口→喝温水漱口’。” 手册里夹着便携血氧仪(贴栀子太阳贴),还有张 “栀子处理卡”:“摘花选半(花粉少)、栀子苗浇水选清晨(气温≤25℃),每次 70ml(土壤表面下 2cm 干燥时浇),首次接触后观察 1.5 小时,无过敏再继续;长虫用生物苦参碱除虫剂(稀释 1:100)。”
栀香院的气氛透着沉闷 —— 院外栀子园传来 “小心别晒着” 的说话声,栀子的浓香飘得满院都是。小栀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短袖(领口松垮,风一吹就滑到肩膀),手里攥着画满栀子花的小篮子,指尖把篮沿抠得发皱;看见妈妈手里的栀子花瓣,她赶紧往妈妈腿后缩,昨天花粉呛得打喷嚏的劲儿还没忘;脚边的矮凳倒在地上,她连脚尖都不敢碰,生怕再摔着。妈妈手里攥着袋凉果,往小栀手里塞,声音发紧:“栀子花粉像小绒毛,吸进鼻子就呛,晒久了头会晕,矮凳没放稳会摔疼,咱吃凉果,比啥都安全。”
“小栀妈妈!我们来啦!” 阿瑶的声音先飘进来,她戴着淡蓝带鼻夹的防花粉口罩,穿着浅蓝物理防晒衣,手里提着装满半开栀子苞的竹篮,身后跟着小杰、妞妞和赵阳。阿瑶蹲到小栀身边,掀起防晒衣衣角露出完全隐形的疤痕:“阿姨,我和小栀同岁,术后 16 个月初夏也摘过栀子!你看这个口罩,鼻夹贴紧鼻子,花粉钻不进去,还能闻到淡淡的栀香;坐防滑矮凳像坐在妈妈织的小沙发上,屁股不滑,稳得很。” 她掏出个半开栀子苞递过去,又递了片儿童无酒精芦荟凝胶:“要是晒红了,涂这个凉凉的,一点不疼。”
小杰抱着火车模型跑进来,车厢贴满栀子贴纸,轨道旁摆着防滑矮凳、儿童圆头摘花剪,还放了个绑在矮凳旁的迷你遮阳伞:“这个凳子面有菱形纹路,坐上去不滑;绿线内是阴凉摘花区(上午 9-10 点,气温 26℃左右),红线外是暴晒区(气温超 30℃),遮阳伞绑在凳旁,刚好能挡住小栀的头和手!” 他帮小栀戴太阳帽,调整帽檐角度:“这样太阳不晃眼睛,还能看见栀子苞。”
妞妞把电子琴放在院中的树荫下,弹起《栀子谣》改编版,琴谱旁摆着杯淡盐水(杯壁贴着 “0.9% 浓度” 的小标签):“小栀妹妹,弹完这首我们喝口淡盐水,防中暑还润嗓子,咸淡刚好不涩嘴!” 赵阳掏出小本子翻开,上面画满彩色小图:“我上次记了细节:摘 5 个半(画栀子)→戴口罩没打喷嚏(画口罩)→晒 10 分钟涂凝胶(画凝胶)→30 分钟后皮肤没红(画笑脸)→心率 116 次 / 分(画太阳),一点不难受。”
“小栀妈妈,我们先看看小栀的心脏‘状态’吧。” 苏清沅蹲下来,先帮小栀拉好松垮的领口,从包里掏出个卡通领口夹:“这个夹在领口,衣服就不往下滑啦。” 又检查小栀的凉鞋,发现鞋带松了,帮她系成牢固的蝴蝶结,再掏出片防磨贴:“要是鞋跟磨脚,贴在这里,像给脚穿了小袜子。” 她掏出听诊器轻轻贴在小栀胸口,听了 30 秒后点头:“心跳像小鼓一样敲得匀匀的,没有杂音,比上次还稳。” 又追问:“小栀最近做过心电图吗?疤痕这里有没有痒得想抓?昨天打喷嚏后有没有说胸口闷?” 得到 “心电图正常,疤痕不痒,也不闷” 的答复后,才拿出栀子造型的软绒探头套:“我们给小心脏拍张‘照片’,看看它是不是能‘接住’初夏的栀子。”
小栀妈妈还是犹豫,小栀的表姐(和小栀同岁,术后 15 个月)突然抱着个装满栀子苞的小篮子跑过来,表姐戴着带鼻夹的口罩,举着血氧仪喊:“小姨!我之前也被栀子花粉呛得连打三个喷嚏,后来戴这个口罩,连续 3 天没过敏,现在敢摘花了!你看我和小栀一样大,复查 EF 值一首稳在 70%!” 她掏出 “过敏观察日志”,指着彩色记录:“第 1 天戴口罩 10 分钟(无喷嚏)、第 2 天 15 分钟(无眼睛痒)、第 3 天 20 分钟(正常摘花);昨天上午 9 点摘栀 10 分钟→心率 122→休息 20 分钟 94→涂儿童凝胶没晒红,一点不头晕!”
陆时衍趁机领着村西的李爷爷和阿栀走来,阿栀坐在防滑矮凳上摘花,手里握着圆头摘花剪,身旁的小喷壶正往栀子苗上喷小水珠:“这个凳子面的纹路不滑,坐上去像长了小吸盘;剪子头圆,剪苞像剪棉花糖,轻轻一捏就断。” 他掏出血氧仪:“刚摘了 5 个苞,心率 121,初夏孩子活动心率 115-125 次 / 分都正常,你看我歇 20 分钟 ——”20 分钟后屏幕跳转 95,“降得多快,小心脏很有力气!” 他举起半:“选这种没全开的,花粉少,香味淡,不像全开的那样呛人。”
小栀突然拉了拉妈妈的衣角,把画着栀子花的小篮子举起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我想戴口罩摘栀子,今天上午摘 10 分钟,晒了就涂凝胶……” 眼泪砸在篮沿的花瓣印上,妈妈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手册上的体力适应表和阴凉区时间,终于松了手:“那…… 那按清单来,跟着姐姐们走,别往晒的地方去。”
筛查时,阿瑶坐在旁边帮小栀数呼吸:“1、2、3…… 呼吸很平稳,像小风吹过树叶一样轻!” 超声探头贴在小栀胸口,苏清沅的眼神亮了 —— 室间隔补片位置精准,无任何残余分流,EF 值稳定在 70%(儿童正常范围上限),心率 76 次 / 分。“小栀的小心脏早就准备好啦!” 她笑着说,“今天上午 9 点摘 10 分钟,适应了下次再摘 15 分钟,能跟着阿栀哥哥摘栀子、护苗。”
“真…… 真的能摘能护?” 小栀妈妈凑过来,声音还有点发颤。“阿姨您别担心!” 阿瑶拉着小栀站起来,“我们戴带鼻夹的口罩防花粉,坐防滑矮凳不摔,上午摘的时候有遮阳伞,晒了涂儿童凝胶,一点不疼。” 苏清沅翻开手册,指着处理卡:“浇水选清晨,天不热;摘半像摘小棉花,不费劲儿,还不呛人。”
陆时衍掏出儿童圆头摘花剪(柄长 12cm,带防滑套),又拿起小喷壶:“这个剪子你能自己握,剪的时候轻轻捏;喷壶按一半力度,就出小水珠,像给小苗洗澡,不会浇太多。” 他帮小栀扶住栀子枝,看着她剪下一个半,花瓣落在手背上,赶紧递过芦荟凝胶:“擦擦手,要是晒到了,涂一点就不红了。” 他又指了指院外的临时遮阳棚:“我们搭的棚子够大,摘花时在里面,太阳晒不着;插了 3 块‘初夏标识牌’,间距 2 米,都在阴凉处,你站在棚下就能看见小栀。” 说着把血氧仪递给小栀妈妈:“每隔 5 分钟测一次,小栀说‘呛’或‘头晕’,不管血氧多少,都先移到阴凉处歇会儿。”
中午吃饭时,小栀妈妈端来鸡蛋羹:“苏医生,你胃不好,这个蒸了 25 分钟,加了点去糖栀子蜜,不甜还养胃。” 苏清沅接过碗,注意到陆时衍的防晒衣沾了栀子花瓣,掏出口袋巾递过去:“上次你在紫藤村沾了藤粉,这个口袋巾吸汗还能擦灰,不磨衣服。” 陆时衍接过,从保温桶里拿出栀子羹:“知道你胃不好,这个熬了 1.5 小时,栀子花去蕊煮烂,加了小米粉,不甜还暖胃,你尝尝温度合不合适。”
下午,小栀的栀子苗种在栀香院的树荫下。陆时衍帮他们插木牌,上面标着 “小栀(术后 16 个月),夏至复查:栀子苗长 20cm,能独立护苗 30 分钟”,还拓了钢笔套上的栀子叶太阳绣。他从车里拿出一卷遮阳网、小喷壶和一瓶生物苦参碱除虫剂,对李爷爷说:“初夏太阳毒,正午 12-2 点给苗盖遮阳网,离苗 30cm,别压着叶子;浇水选清晨,每次 70ml,浇在根部,别浇叶子,避免烂叶;长虫了就用这个除虫剂,100ml 水加 1ml,像兑果汁一样,用小喷壶喷在叶子背面。” 他现场倒了 100ml 水,滴入 1ml 除虫剂,帮小栀调试喷壶:“你看,按一半力度,小水珠刚好落在叶子上,不洒出来。” 小栀拉着李爷爷的手:“爷爷帮我照看小苗,夏至我来给它浇水、盖遮阳网,还要喷除虫剂!”
小栀突然盯着苏清沅的钢笔套,伸手轻轻碰了碰:“姐姐,这个栀子叶和我的一样白!” 苏清沅笑着帮她在小篮子上画同款栀子叶:“这个叶子陪着姐姐帮很多小朋友 —— 春天小杏的杏花、小藤的紫藤,现在又加上你的栀子,像一串季节守护符。” 小栀小心地把一片栀子花瓣贴在钢笔套旁,花瓣和之前的叠在一起:“让它和大家做朋友,夏天不孤单!”
离开时,小栀举着刚摘的半开栀子苞和调好的小喷壶,跑过来拉着苏清沅的手:“苏医生,夏至复查时我要给小苗盖遮阳网,摘更多栀子苞做香包!” 阿瑶帮她把栀子花瓣贴在车窗上,风一吹,淡香飘进车里。“下次来,我教你弹《栀子树下的小星星》,还要一起做去糖栀子香包!”
面包车驶离村子,窗外的栀子园像片雪白的海,风吹过花瓣落在刚浇过水的草地上,浓香裹着初夏的凉飘进车窗。陆时衍笑着说:“夏至复查时,小栀的苗肯定能长 20cm,说不定还能帮着给其他小苗喷除虫剂呢。” 苏清沅摸了摸钢笔套上的栀子花瓣,想起妹妹当年的遗憾 —— 术后 16 个月初夏,妹妹想摘栀子,被花粉呛得连打十几个喷嚏,晒了半小时就头晕;后来夏天她总穿着长袖,说 “晒着疼”,妈妈买的栀子味洗衣液,她也让换成无香味的,连栀子香包都藏在衣柜最底层。而现在,小栀能穿着防晒衣、戴着口罩,笑着站在栀子园里摘苞、闻香,她眼眶有点热,却更坚定了决心。
“夏至时我们来办‘栀香康复分享会吧。” 苏清沅说,“让孩子们一起摘半开栀子苞、做去糖栀子香包、护栀子苗,把记录和小苗照片做成纪念册,送给新患儿,告诉他们夏天不用怕,选对时间、做好防护,就能开开心心赏栀香。” 陆时衍转头笑:“我己经记在计划表上,跟村民说好了,准备足够的儿童带鼻夹口罩和物理防晒衣,让每个孩子都能摸到雪白的栀子,凉丝丝过初夏。”
风裹着栀子的浓香吹进车窗,苏清沅看着身边的陆时衍,看着远处飘着炊烟的栀香院,突然觉得 —— 这条守护心跳的路,就像栀子村的初夏,每朵栀子都会在暖阳里绽出雪白,每个术后孩子都在守护中重拾夏日乐趣。而她和陆时衍,还有举着太阳贴的小助手们,就是陪伴他们收获温暖的人,让每颗心跳,都在初夏的凉风中慢慢变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