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炭盆烧得正旺,贺知宴裹着加厚棉袄,蜷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碗刚温好的杏仁酪 —— 御膳房按他说的 “少糖多奶” 做的,稠乎乎的,喝一口满是奶香,暖得从喉咙到心口都舒服。他刚眯上眼,想趁着午后暖阳补个觉,就见小禄子捧着一叠奏折,苦着脸走进来,脚步都比平时轻了三分。
“陛下,您还是醒醒吧…… 江南、京城的地方官都递了奏折,说百姓自发给您建生祠,拦都拦不住,还问您要不要下旨制止,免得太张扬,让外邦觉得咱们大雍‘君臣不分’。” 小禄子把奏折放在榻边的小几上,随手翻开一本,里面还夹着张画 —— 画里是座崭新的祠堂,正中间挂着贺知宴的画像,画像前摆着两盘点心,旁边还放着个蹴鞠,门口挤满了祭拜的百姓,连小孩都捧着刚蒸好的馒头,恭恭敬敬地摆在供桌上。
“建生祠?” 贺知宴猛地睁开眼,杏仁酪差点洒在棉袄上,“他们闲的?建那玩意儿干嘛?还得派人打扫,还得管香火,多麻烦!” 他凑过去看画,见画像前摆的点心竟是自己常吃的枣泥软糕和核桃酥,更是哭笑不得 —— 百姓倒是有心,可这生祠一建,以后指不定还有人天天来祭拜,他想安安静静吃点心都难。
小禄子赶紧递过帕子,让陛下擦了擦手:“地方官说,百姓是感念您挡住北瀚、让大家能安稳过冬,还说您‘懂天时地利’,连破冰防偷袭的法子都想得到,所以自发凑钱建生祠,天天去拜,求您长命百岁,保大雍平安。有的百姓还说,要把您爱吃的点心天天换,让您‘在天之灵’也能尝着 —— 哦不,是让您知道百姓的心意。”
“什么在天之灵,朕活得好好的!” 贺知宴翻了个白眼,把杏仁酪放在小几上,“让地方官告诉百姓,别建生祠了,把凑的钱用来修桥铺路、补补村口的水井,比拜朕管用多了。拜来拜去的,朕也收不到,还浪费点心 —— 对了,让小太监去生祠把那些点心拿回来,别放坏了,御膳房热一热还能吃,别糟蹋东西。”
“拿…… 拿点心?” 小禄子愣了一下,他以为陛下会说 “感谢百姓” 或者 “下旨嘉奖”,没想到陛下最关心的是供桌上的点心别浪费,这脾性,真是跟谁都不一样。
“不然呢?放那儿发霉啊?” 贺知宴瞪了他一眼,“快去办,别让百姓再往生祠送点心了,有那钱,给村里的老人买两斤糖都好。”
“奴才明白!这就去传旨!” 小禄子忍着笑,转身就往外跑 —— 他算是摸透了,陛下永远把 “实用” 和 “不浪费” 放在第一位,至于虚名,陛下根本不在乎。
没想到,地方官把贺知宴的话传给百姓后,不仅没止住建生祠的势头,反而更热闹了。江南的百姓听陛下说 “修桥铺路比拜朕管用”,当场就凑了更多钱,一边把生祠建好,一边雇了工匠,把生祠旁边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修成了石板路,还在路边挖了口新井,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 “陛下爱民如子,不修生祠修路桥”,落款是 “江南百姓敬立”。
京城的百姓更实在,首接在生祠门口搭了个粥棚,每天免费给路过的穷苦人施粥,还说 “这是陛下让的,要把祭拜的心意,变成给百姓的实惠”。消息传到朝堂,张丞相特意带着几个大臣去江南的生祠看了看,回来时眼睛都红了,一进养心殿就对着贺知宴躬身行礼,语气激动得声音都发颤:
“陛下!臣去看了江南的生祠和石板路,百姓都说‘陛下心里装着咱们,咱们得好好拜陛下’!您拒了生祠的虚名,却让百姓把这份心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好事,这就是‘以民为本’啊!古往今来,能让百姓这么真心拥护的皇帝,没几个!陛下这就是‘千古一帝’的风范!”
贺知宴正吃着从生祠拿回来的核桃酥 —— 虽然放了两天,热过之后还是脆香,他听了张丞相的话,差点把酥饼呛进气管,赶紧喝了口杏仁酪顺了顺:“什么千古一帝,朕就是怕建了生祠太麻烦,还浪费点心,怎么又扯到这上面了?”
他把酥饼放在碟子里,无奈地说:“百姓愿意修桥铺路是好事,你们别总往朕身上贴金,搞得好像朕多有远见似的 —— 朕就是想省点事,别天天被人围着祭拜,连吃点心都不安稳。”
张丞相却不这么认为,连连摇头:“陛下这是‘大智若愚’!看似怕麻烦,实则把百姓的心意引到了正路上,既得了民心,又办了实事,比那些天天喊着‘爱民’却不做事的皇帝强万倍!臣佩服!”
贺知宴被夸得没话说,只能拿起核桃酥继续吃 —— 跟大臣们讲道理,还不如多吃两块酥饼,省得又被脑补出更多 “英明神武” 的说法。
就在这时,小禄子拿着份边关奏报跑进来,脸上带着难得的喜色:“陛下!好消息!李将军从边关送奏报来了,说北瀚听说您安排了破冰队、加了粮仓防守,又怕了,偷偷把边境的骑兵撤了一半,回草原过冬了!李将军说,剩下的骑兵看着也没心思打仗,今年冬天边关肯定安全了!”
“安全了?” 贺知宴手里的核桃酥顿了顿,心里瞬间松了口气 —— 他最担心冬天打仗,又冷又麻烦,现在北瀚撤了兵,终于能安安稳稳过个冬天了。他接过奏报,扫了两眼,笑着把奏报放在小几上:“太好了!终于能安稳睡个冬天了,希望别再出什么事 —— 对了,让御膳房今晚做烤羊腿,庆祝一下,就用之前北瀚送的那五十只羊里的,别放太久瘦了。”
“奴才明白!这就去告诉御膳房!” 小禄子转身就往外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 边关安稳了,陛下高兴,宫里的气氛也能轻松些,不用再天天担心北瀚偷袭的事。
贺知宴靠在软榻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手里捏着块核桃酥,心里难得踏实 —— 冬天不用打仗,保守派的事也解决得差不多了,等开春了,说不定那把外卖箱钥匙还会亮,到时候就能研究回去的路。就算回不去,能让大雍的百姓安稳过冬,能安安静静吃点心,好像也不错。
他想起母亲的消息,心里默默想:妈,您再等等,等我把大雍的事彻底理顺,要是能回去,我一定立刻回去陪您;要是回不去,我也会在这儿好好的,不让您担心 —— 至少现在,我能让这里的百姓,像您希望的那样,过安稳日子。
而此时的北瀚草原,新可汗看着空荡荡的边境军营,气得摔了酒碗:“贺知宴!你等着!今年冬天我撤兵,明年春天,我一定带更多铁骑来,踏平你的都城,把你的御厨和点心都抢回来!” 可他不知道,经过这个冬天,大雍的百姓更拥护贺知宴了,禁军的准备也更充分了,下次再想进攻,只会更难。
养心殿的炭盆还在噼啪响,杏仁酪的奶香混着核桃酥的脆香,飘满了整个寝殿。贺知宴眯着眼睛,手里的酥饼刚吃完,就听见小禄子在殿外喊:“陛下!御膳房说,烤羊腿快好了,您要不要现在去看看?”
“来了!” 贺知宴立刻坐起身,裹紧棉袄往外走 —— 安稳的冬天,热乎的烤羊腿,还有可能出现的现代消息,好像这 “摆烂皇帝” 的日子,也没那么难熬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T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