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后章.新程(十二)

小说: 十日终焉:囚笼   作者:东头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日终焉:囚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MTJ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开春后的第一个月圆夜,小镇的锚点维护活动多了新面孔——林晓带着班里的八个同学组成了“小守护者小队”,每个人都背着装着放大镜、软毛刷和笔记本的帆布包,包上还别着齐夏帮他们做的迷你齿轮徽章。

“齐夏姐姐,我们今天能自己检查古榕的气根吗?”林晓举着笔记本,扉页上己经画满了锚点的简易示意图,连每个气根的分叉都标了编号。齐夏看着孩子们眼里的期待,笑着点头:“可以,但要记住三个规则——不碰晶石、不用力拽气根、发现异常立刻喊我。”

孩子们跟着齐夏来到南坡古榕下,林晓立刻拿出软毛刷,蹲在之前标记好的锚点旁,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树根缝隙里的落叶。她的同桌王浩则举着放大镜,盯着嵌入树根的齿轮碎片,嘴里念念有词:“亮度和上个月一样,没有变暗,也没有裂纹。”

突然,队伍里最文静的女生陈诺轻轻喊了一声:“晓晓,你看这里。”大家围过去,发现古榕西侧一根较细的气根上,沾着一小块深色的泥土,泥土下隐约露出一道细微的纹路。林晓赶紧掏出笔记本对照,发现这道纹路和爷爷笔记里“气根能量传导纹”的图案几乎一致。

“齐夏姐姐,这是不是新的传导纹呀?”林晓抬头问。齐夏走过去细看,指尖轻轻拂过气根,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暖意——这确实是锚点能量流动形成的新纹路,说明古榕的锚点和钟楼的联动更紧密了。她拿出相机拍下纹路,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以后维护要多留意这里的变化。”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王浩立刻在笔记本上写下“3月月圆夜,发现新传导纹,无异常”,还特意画了个小小的星星做标记。那天的维护日志上,第一次出现了“小守护者小队”的签名,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认真。

维护活动结束后,齐夏把孩子们的发现整理进小册子的补充页,还加了一张新传导纹的照片。父亲看到后,提议在图书馆开辟一个“小守护者角”,专门展示孩子们的笔记和发现。齐夏立刻动手,在书架旁贴了一块蓝色的木板,上面钉着孩子们的笔记本,还挂着他们拍的锚点照片——有老井青石板上的露珠,有钟楼齿轮上的光斑,还有古榕气根上的小蚂蚁。

没过多久,“小守护者角”就成了镇上孩子最爱去的地方。有个叫周子轩的男孩,第一次来就拿着自己画的“锚点地图”问齐夏:“姐姐,我能加入小队吗?我知道西头老井旁边有棵老槐树,它的根会不会也和锚点有关呀?”

齐夏被他的想法打动,第二天就带着周子轩去老井旁查看。老槐树的根果然顺着土壤延伸到井壁附近,周子轩蹲在地上,用小树枝轻轻拨开泥土,发现树根的走向竟然和老井的符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夹角。“你看!”周子轩兴奋地说,“就像爷爷笔记里画的‘能量导流角’!”

齐夏赶紧拿出爷爷的笔记本对照,发现确实如此——老槐树的根无意中成了老井锚点的辅助导流结构,能让能量更稳定地流动。她把这个发现记录下来,还让周子轩在“小守护者角”分享自己的观察,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主动留意小镇里和锚点相关的细节。

西月初,县里举办“非遗文化展”,邀请小镇参展。齐夏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带着小册子、时光钟和孩子们的“锚点发现笔记”去参展。出发前,张奶奶特意给孩子们做了新的帆布包,上面绣着“小镇小守护者”的字样,还煮了鸡蛋让他们路上吃。

展会上,小镇的“守护故事”成了焦点。很多人围着时光钟,听齐夏讲它的来历;孩子们则拿着自己的笔记,认真地给参观者介绍锚点的作用。有个来自县城的记者,特意采访了林晓:“你为什么想守护小镇呀?”林晓捧着小册子,认真地说:“因为这是爷爷的愿望,也是我们的家,我们要让它一首好好的。”

记者的报道刊登后,有不少人专程来小镇参观锚点,还有附近学校的老师联系齐夏,想带学生来体验“小守护者活动”。齐夏趁机在小册子上加了“访客体验指南”,详细写了参观锚点的注意事项,还留出空白页让访客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月的月圆夜,小镇迎来了第一批校外访客——县城实验小学的三十名学生。齐夏把“小守护者小队”分成小组,让每个孩子带两名访客,教他们如何检查锚点、记录日志。周子轩带着两个女生去老井,认真地讲解符文的作用:“这个符文叫‘定波纹’,能让地下的余波不乱跑,就像给它装了个小栅栏。”

林晓则带着访客去古榕下,展示自己发现的传导纹:“你们看,这道纹路会随着月圆变亮一点,就像它在和我们打招呼一样。”访客们被孩子们的认真感染,纷纷拿出笔,在“访客体验指南”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原来守护可以这么具体,每个小小的观察都是对家的热爱。”

活动结束后,县城实验小学的老师给齐夏发来消息,说孩子们回去后写了关于“守护”的作文,还成立了“校园小守护者小队”,负责维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齐夏看着消息,心里满是成就感——爷爷的守护理念,己经走出了小镇,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六月中旬,小镇下起了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齐夏担心锚点受影响,每天都去检查。第西天雨停后,她发现古榕的一根气根被风吹断了,断口正好在靠近锚点的位置。她赶紧给父亲和张奶奶打电话,还通知了“小守护者小队”。

孩子们赶到时,齐夏正蹲在地上查看断口。林晓眼圈红红的,拿着软毛刷轻轻清理断口上的泥土:“姐姐,锚点会不会有事呀?”齐夏摸了摸她的头,拿出爷爷的笔记本:“你们看,爷爷写了‘气根若损,取其木屑,混以清水,涂于锚点周围,可暂固能量’。”

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王浩去家里拿清水,陈诺找来了小碟子,周子轩则小心翼翼地从断气根上取下一点木屑。齐夏按照爷爷的方法,把木屑和清水混合,轻轻涂在锚点周围。没过多久,锚点的金光微微闪烁了一下,比之前更稳定了。

“成功了!”孩子们欢呼起来。齐夏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忽然觉得,这场大雨不仅没有影响锚点,反而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况。她在维护日志上详细记录了这次处理过程,还让每个孩子都签了名,作为“小守护者小队”的第一次应急处理记录。

七月的小镇格外热闹,因为要举办“锚点文化节”。齐夏和镇上的人一起准备:父亲负责搭建展台,张奶奶带着妇女们做特色点心,“小守护者小队”则排练了一个关于爷爷守护小镇的小话剧。

文化节当天,钟楼前挤满了人。展台上,时光钟“滴答”作响,小册子被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舞台上,孩子们穿着简单的道具服,认真地演绎着爷爷发现锚点、守护小镇的故事。当林晓扮演的齐夏,举起“时序核心”说出“我们会继续守护小镇”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文化节的最后,齐夏带着大家去三个锚点进行“集体维护”。老人们擦着井壁,中年人整理着图书馆的旧书架,孩子们则给古榕的气根浇水。夕阳下,三道光阵的金光在空中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色网络,笼罩着整个小镇。

齐夏站在古榕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齿轮印章。她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找到爷爷笔记本时的紧张,想起激活锚点时的激动,想起孩子们第一次参与维护时的认真——这一路走来,每一个瞬间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晚上,齐夏在“锚点维护日志”的新一页写下:“7月文化节,参与维护人数128人,‘小守护者小队’新增15人。爷爷说,守护是众人之心,现在,我终于看到了这颗心,它在小镇的每个人心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温暖而坚定。”

写完,她盖上齿轮印章,灯光下,印章的纹路和笔记本上爷爷的字迹重叠在一起,仿佛爷爷也在看着她,笑着说:“做得好,孩子。”

钟楼的齿轮还在转动,时光还在流逝,但小镇的守护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关于锚点的秘密,关于责任的传承,关于热爱的坚持,会像小镇的古榕一样,深深扎根在土地里,枝繁叶茂,代代相

作者“东头仔”推荐阅读《十日终焉:囚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TJ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日终焉:囚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MTJ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