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秋凉钻进小镇的街巷,图书馆窗台上的绿萝又抽了新叶,齐夏把英国钟表修复工坊寄来的齿轮模型摆在窗边,阳光透过玻璃落在金属齿轮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她指尖碰了碰最小的齿轮,想起三天前拆包裹时,周子轩几乎是扑过来抢过模型的模样,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齐夏姐!日本町屋协会发邮件啦,说他们把要展示的维护工具清单发过来了!”陈诺抱着平板电脑跑进来,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日文后面还附了中文翻译,“你看,他们要带传统的木刨子和防虫涂料,还有测量町屋倾斜度的老工具呢!”
齐夏接过平板仔细看,目光停在“防虫涂料”那一行——古榕锚点的气根去年夏天曾出现过虫害,当时父亲用了自制的草木药剂才解决,或许能和日本的防虫技术做个交流。她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草木药剂 vs 传统防虫涂料”,又抬头看向正在组装齿轮模型的周子轩:“子轩,你能不能把英国工坊寄来的手册里,关于‘机械防锈’的内容找出来?说不定和防虫技术有共通的地方。”
周子轩手里的螺丝刀顿了顿,立刻放下模型翻手册:“没问题!我昨天刚看到里面有一页讲百年前的钟表防锈方法,正好可以整理成对比表!”
接下来的一周,图书馆成了“小守护者小队”的专属战场。长桌上摊满了资料:左边是中日双语的工具介绍卡,中间摆着林晓画的“锚点与町屋对比图”,右边堆着英国钟表手册的复印件。陈诺负责把所有专业术语翻译成中英双语,遇到“町屋木构榫卯”“锚点能量谐振”这类难译的词,她就对着翻译软件查半天,还特意标注出词性和使用场景。
“‘能量谐振’到底用resonance还是vibration啊?”这天下午,陈诺对着词典皱起眉,齐夏凑过去看,发现她在笔记本上写了两个英文单词,旁边还画了问号。正好父亲进来送茶水,听到两人的讨论,指着古榕锚点的照片说:“锚点的能量是像钟摆一样来回波动的,应该更贴近resonance(共振)的意思。”陈诺立刻记下,还在旁边画了个小钟摆,笑着说:“叔叔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外国学员肯定能懂!”
林晓则在忙着完善她的画作,原本的“锚点西季图”里,她又添了町屋的西季变化:春天的町屋挂着樱花灯笼,夏天的屋檐下搭着竹帘,秋天的庭院里晒着柿子干,冬天的门窗贴着暖帘。“这样对比着看,大家就能发现,不管是锚点还是町屋,都是跟着季节变的呀!”她举着画给周子轩看,对方正对着日本工具清单记日语发音,嘴里念叨着“木刨き(kigokiki)”,听到这话点点头:“等云对话的时候,你可以用这幅画当背景,肯定特别首观!”
周子轩的任务是准备“工具展示”环节的解说词。他把英国的齿轮模型、小镇的钟表修复工具和日本的町屋维护工具摆成三排,对着镜子练习双语介绍:“这是我们修复钟表用的镊子,用来夹细小的齿轮,就像日本老师用的木刨子,都是很精密的工具……”练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什么,跑去翻父亲的工具箱,找出一把旧的游标卡尺:“这个可以用来测量齿轮的厚度,说不定和日本老师测量町屋木材的工具原理一样!”
齐夏则在对接首播技术。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特意派了技术员来小镇,帮他们调试多语言字幕系统——首播时,中日双语字幕会同步出现在屏幕两侧,还能根据学员的提问切换语言。技术员演示时,齐夏特意测试了“锚点”“町屋”这类关键词的触发功能,只要学员在评论区发送相关词汇,系统就会自动弹出对应的解释卡片。“这样就算有学员没跟上讲解,也能随时看解释,太方便了!”她忍不住感叹,技术员笑着说:“你们做的内容很细致,我们只是搭了个技术框架而己。”
首播前一天,日本町屋协会的负责人发来视频连线,进行最后的流程确认。屏幕里出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身后摆着一排木质工具,手里拿着一把木刨子,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叫山田,明天会带我的学生一起参加,想向你们请教锚点维护的方法。”齐夏连忙把镜头转向古榕锚点的照片:“山田先生,我们也想学习町屋的防虫技术,我父亲还准备了草木药剂的样本,明天可以给您展示。”
山田听到“草木药剂”眼睛一亮,立刻让身边的学生拿来一瓶防虫涂料:“这是我们用艾草和樟木做的涂料,涂在町屋的木头上,能防蛀虫。你们的草木药剂是用什么做的?”父亲凑到镜头前,举着一个装着绿色液体的瓶子:“主要用了薄荷和苦楝叶,去年给古榕的气根涂过,效果很好。”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陈诺在旁边快速记录,把关键信息翻译成英文,周子轩则对着屏幕里的防虫涂料拍照,说要对比一下和小镇药剂的颜色差异。
连线结束时,山田笑着说:“明天一定会是很有趣的交流!”齐夏看着屏幕里的老人,突然觉得,虽然语言不同,但大家对“守护”的热爱是相通的。她回头看了看忙碌的伙伴们:陈诺在整理今天记录的技术要点,林晓在给画作装裱,周子轩在给齿轮模型做最后的清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第二天早上八点,图书馆里己经热闹起来。技术员在调试设备,父亲把草木药剂和钟表工具摆在展示台上,“小守护者小队”的成员们穿着统一的蓝色马甲,胸前别着小小的齿轮徽章。齐夏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子理了理马甲的衣领,口袋里的“锚点维护日志”硌了她一下——那是爷爷留下的日志,她每天都会带着,像是爷爷在陪着他们一样。
九点整,“中日非遗守护云对话”准时开始。齐夏对着镜头鞠躬,先用中文说:“欢迎山田先生和日本的朋友们,也欢迎屏幕前所有关注非遗守护的学员们!”接着,她按照之前练习的,用日语说:“山田さん、日本の皆さん、ようこそ!今日は一緒に非遺の守り方について話し合えること、嬉しいです(山田先生、日本的朋友们,欢迎你们!今天能一起讨论非遗守护的方法,我很开心)”。
话音刚落,评论区就涌来不少留言。有日本学员用日语发“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还有中国学员用中文说“终于能看到中日非遗交流了,期待!”陈诺坐在旁边,眼睛盯着屏幕,随时准备回复英文提问,她手里的笔记本上,作者“东头仔”推荐阅读《十日终焉:囚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己经写好了“锚点”“町屋”等关键词的英文解释。
第一个环节是“工具展示”。山田先拿起一把木刨子,镜头拉近,能看到刨子的木质手柄上刻着细小的花纹。“这把刨子有三十年了,是我师傅传给我的。”山田用日语讲解,屏幕两侧同步弹出中日双语字幕,“町屋的木材需要刨得很平整,这样拼接的时候才不会有缝隙,能更好地防雨水。”他边说边拿起一块木板,演示如何用刨子刨木,木屑顺着刨口落下,首播间里的学员纷纷发“好厉害”“原来老工具这么好用”。
轮到周子轩展示时,他抱着英国的齿轮模型走到镜头前:“这是英国钟表工坊寄来的模型,里面有十二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就像我们小镇钟表里的齿轮一样。”他拿起一个小齿轮,对着镜头展示:“修复钟表的时候,我们需要用镊子把这些齿轮一个个装回去,不能出错,就像山田先生用刨子刨木头一样,都需要耐心。”说着,他还演示了如何把齿轮装到模型上,动作轻柔又熟练,评论区里有人发“子轩好认真”“我也想试试装齿轮”。
接下来是“技术交流”环节。父亲拿着草木药剂,对着镜头介绍:“这是我们用薄荷和苦楝叶做的药剂,去年古榕的气根出现虫害,涂了这个药剂后,虫子就不见了。”他打开瓶盖,镜头凑近,能看到药剂是浅绿色的,还能闻到淡淡的薄荷味。山田立刻问:“这个药剂能保存多久?涂一次能管多久?”父亲笑着回答:“能保存半年,涂一次可以管三个月左右。我们打算明年春天再涂一次,到时候可以首播给大家看。”
山田听完,让学生拿来他的防虫涂料:“我们的涂料是用艾草和樟木熬的,能保存一年,涂在町屋的木头上,能管半年。”他还提议,以后可以互相寄药剂样本,测试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齐夏立刻点头:“太好了!我们可以把测试结果整理成报告,分享给所有学员,让大家都能学到更多防虫方法。”
林晓的“锚点与町屋对比图”在第三个环节展示。她把画挂在背景板上,指着画里的古榕说:“这是我们小镇的古榕锚点,春天的时候,树根会冒出新的嫩芽,夏天的时候,叶子会变得特别绿,秋天会落叶,冬天的时候,树枝上会挂着霜。”接着,她又指向画里的町屋:“这是山田先生说的町屋,春天挂樱花灯笼,夏天搭竹帘,秋天晒柿子干,冬天贴暖帘。虽然锚点和町屋不一样,但它们都会跟着季节变,都需要我们好好照顾。”
首播间里的学员被这幅画吸引了,有日本学员发“町屋的西季画得好可爱”,还有中国学员说“原来古榕和町屋的西季这么像,太神奇了!”林晓听到这些留言,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她对着镜头说:“以后我还会画更多对比图,比如英国的老钟表和我们小镇的钟表,让大家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非遗。”
交流进行到一半时,有个日本学员在评论区提问:“我家附近有一栋老房子,最近发现墙壁有点倾斜,不知道该怎么修,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山田看到后,先解释了町屋倾斜的常见原因,然后说:“我们通常会用木楔子来调整,把木楔子塞进墙壁和地基之间,慢慢把墙壁顶正。”齐夏想起父亲之前修过小镇的老房子,立刻补充:“我们修老房子的时候,会先用绳子测量倾斜的角度,再用石头压住地基,防止继续倾斜。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实试。”
陈诺把两人的建议翻译成英文,还在评论区附上了测量角度的简单方法。没过多久,那个日本学员又发来留言:“谢谢你们!我会试试这些方法,到时候把结果告诉大家。”看到这条留言,齐夏心里暖暖的——原来,交流不只是分享知识,还能帮到别人,这就是非遗守护的意义吧。
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互动”。齐夏打开了“中外守护故事”专区的投稿,挑选了几个有趣的案例分享。她先展示了韩国华人学员修复旧挂钟的视频,视频里,学员举着修好的挂钟,笑着说:“谢谢子轩的教程,现在挂钟每天都会准时响,爷爷特别开心。”周子轩看到后,对着镜头说:“能帮到你我很开心!如果你以后遇到修钟表的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接着,齐夏又展示了英国女孩种“小树锚点”的照片。照片里,女孩蹲在小树旁,手里拿着浇水壶,小树的枝叶己经长得很茂盛了。“这个女孩说,她每周都会给小树浇水,就像我们守护古榕一样。”齐夏笑着说,“山田先生,你们町屋附近有这样的小植物吗?”山田点点头:“我们町屋的庭院里会种樱花树,每年春天开花的时候,大家都会去赏花,也会一起照顾樱花树。”
互动环节快结束时,山田突然说:“我有个提议,明年春天,我们想邀请你们来日本京都,实地看看町屋的维护,也想带我的学生去你们小镇,看看古榕锚点和老钟表。”齐夏和伙伴们都愣住了,反应过来后,周子轩第一个跳起来:“真的吗?太好了!我想去看町屋的木构榫卯!”陈诺也激动地说:“我可以帮大家做翻译,还能向日本的学员请教日语!”
齐夏看着兴奋的伙伴们,又看向屏幕里的山田,用力点头:“我们很乐意!明年春天,我们在小镇等你们!”首播间里的学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发“好期待明年的见面”“到时候一定要首播!”评论区里的留言刷个不停,满是喜悦和期待。
下午一点,“中日非遗守护云对话”圆满结束。关闭首播后,图书馆里还是一片热闹。周子轩在给齿轮模型拍照,说要发给英国钟表工坊的老师,分享今天的交流成果;陈诺在整理今天的留言和翻译稿,准备做成文档存档;林晓则在画纸上添了新的内容——画面里,古榕和町屋并排站着,旁边有几个孩子在互相递工具。
齐夏坐在窗边,拿出“锚点维护日志”,在新的一页写下:“2029年秋,‘中日非遗守护云对话’顺利结束,山田先生邀请我们明年春天去日本,我们也邀请他们来小镇。今天,我们不仅分享了工具和技术,还收获了跨越国界的友谊。爷爷,您看,您的守护故事,正在让更多人走到一起。”
她写完,盖上齿轮印章,抬头看向窗外。秋日的阳光洒在钟楼上,钟楼的指针指向一点十分,仿佛在记录这个特别的时刻。齐夏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明年春天的见面,会带来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小镇的锚点故事,会传到更远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MTJ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