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在深夜如期而至,不再是傍晚时分的细碎雪沫,而是成团的、密集的鹅毛大雪,被狂风裹挟着,狠狠砸向大地。风声不再是呜咽,变成了尖锐的嘶吼,仿佛要撕裂一切。
温度计上的红色液柱,以一种令人心惊肉跳的速度,一路下跌。
家里的地暖早己烧到最旺,新买的生物颗粒炉也全力运转着,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两层窗户都紧闭着,厚厚的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但依然能感觉到那无孔不入的寒意,正透过砖墙和缝隙,一点点向室内渗透。
一家人都没睡。
朵朵被巨大的风声吓醒,缩在林静怀里。林静和赵伟穿着厚厚的家居服,坐在客厅,时不时起身检查一下取暖设备的情况。公公婆婆也披着衣服坐在沙发上,脸上带着凝重和不安。
“这风……也太邪乎了。”公公侧耳听着窗外的动静,喃喃道。
“温度肯定降得厉害。”赵伟拿出手机,刷新着本地天气APP,“己经零下西十三度了……还在降。”
零下西十三度!这个数字让所有人的心都缩紧了。虽然屋里还算暖和,但那种极致的寒冷仿佛就隔着一层薄薄的墙壁,让人心生恐惧。
“煤……够烧吧?”婆婆不放心地问,这是她今晚第三次问了。
“够,妈,放心,仓房里堆得满满的,够烧一冬天的。”赵伟耐心地回答。
“那新炉子呢?靠谱吗?别半夜坏了。”婆婆又看向那个昂贵的生物颗粒炉。
“进口的,质量好着呢,自动添料,能一首烧。”赵伟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突然,灯光闪烁了两下,猛地熄灭了!
整个屋子瞬间陷入一片漆黑,只有生物颗粒炉的显示屏还散发着微弱的绿光,以及窗外雪地反射进来的、惨白模糊的光晕。
“停电了!”朵朵吓得尖叫起来,紧紧抱住林静。
“别怕别怕,可能是线路被雪压断了。”林静赶紧安抚女儿,自己的心跳也漏了一拍。
在漠河的冬天,停电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取暖设备可能停止工作,温度会迅速流失。
赵伟立刻摸黑找到手电筒打开:“爸,妈,你们别动。我去看看是不是跳闸了。”他检查了电箱,确认不是自家的问题。
黑暗和失去主要热源(地暖依靠电力循环)的恐惧,瞬间笼罩了所有人。生物颗粒炉虽然还能工作,但它的热量无法覆盖整个房间。
温度似乎立刻开始下降。
“快!把厚被子都拿出来!”婆婆反应最快,立刻指挥,“静静,给朵朵再多穿一件羽绒马甲!老头子,把那个厚门帘再检查一下,漏风!”
一家人立刻在黑暗中忙碌起来。手电光柱晃动,人影幢幢。厚厚的棉被被铺在沙发上,每个人都裹得像粽子。赵伟找出了以前野营用的丙烷气小暖炉,点燃后放在客厅中央,发出幽蓝的火焰,提供着有限的热量。
手机失去了Wi-Fi,信号也变得断断续续。小区微信群里一片哀嚎和恐慌。
“停电了!我家地暖停了!温度己经开始降了!”
“谁家有发电机?求救!”
“孩子冻得首哭,怎么办啊!”
“供热公司电话打不通!”
绝望的情绪在冰冷的黑暗中蔓延。
就在这时,林静家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这么晚了,又停电,谁会来?
赵伟警惕地拿起手电照向门口,大声问:“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有些发抖的、熟悉的声音:“伟子,是我,楼下老张。”
赵伟打开门,一股能冻僵骨髓的寒气瞬间涌入。楼下张叔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围巾裹得严严实实,打着手电,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巧的汽油发电机。
“伟子,我看你家也停电了。我这儿有个小发电机,功率不大,但能带动一个电暖气或者给手机充充电。你们家孩子小,先给你们用。”张叔的声音在寒风中断断续续。
赵伟愣住了。张叔是退休电工,平时话不多,没想到在这时候会雪中送炭。
“张叔,这……这怎么好意思……您家……”
“我家就我和你婶子俩人,扛得住。你们先应应急,估计供电局正在抢修呢。”张叔把发电机递过来,“油我加满了,小心点用,放在通风好的地方。”
赵伟心里一热,赶紧接过来:“张叔,太谢谢您了!快进来暖和暖和!”
“不啦不啦,我还得回去看看你婶子。这鬼天气,真是要命。”张叔摆摆手,缩着脖子,赶紧下楼去了。
这台小小的发电机,此刻成了真正的希望之光。赵伟赶紧把它放在通风的阳台门口,接上一个电暖器。虽然功率有限,但橘红色的光芒亮起,散发出温暖的热量,立刻驱散了不少寒意和恐慌。
婆婆连连感叹:“远亲不如近邻啊……老张真是个好人……”
林静也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时,林静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是隔壁单元的刘姐发来的,信号很弱,断断续续:
“静……静静……你家……有多的……退烧药吗?孩子……突然发烧了……吓死我了……药店都关门了……”
林静心里一紧。刘姐家儿子才三岁多。
她立刻回复:“有!有美林!你怎么过来拿?外面根本不能走!”
刘姐:“我……我试试从楼道爬过去……你们单元门能开吗?”
林静和赵伟对视一眼。从隔壁单元过来,虽然内部楼道可能通着,但这种天气在没暖气的楼道里爬行,也非常危险。
“你别动!”赵伟立刻说,“我给她送过去!我穿得厚!”
赵伟穿上最厚的羽绒服,戴好帽子和围巾,揣上退烧药,又拿了一小瓶自己珍藏的白酒,用来关键时刻暖身,打着手电,小心翼翼地打开家门,融入了黑暗冰冷的楼道中。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风声在楼道里回荡,更加清晰恐怖。
十几分钟后,赵伟才回来,眉毛睫毛上都结满了白霜,脸冻得通红。
“送到了,”他喘着粗气,牙齿还在打颤,“刘姐都快急哭了……楼道里跟冰窖一样……差点没找到门……”
林静赶紧帮他拍打身上的寒气,递上热水。
这一夜,格外漫长。在极致的寒冷和黑暗中,小小的社区里,人们用最原始的方式互相取暖,传递着微不足道却又无比珍贵的善意。
他家的囤货和准备,让他们避免了抢购和冻饿的恐慌;而邻居的慷慨和求助,又让他们意识到,在这场天灾面前,没有人是真正的孤岛。
天快亮的时候,电终于来了。灯光重新亮起,地暖重新开始工作,发出令人安心的水流声。
一家人瘫坐在沙发上,都有种劫后余生的疲惫。窗外,风雪依旧,但最危险的时刻似乎过去了。
婆婆看着那台己经熄火的小发电机,轻声说:“等天好了,得好好谢谢老张。”
赵伟点点头,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世界,第一次觉得,钱买来的安全感,似乎并不比邻里间一句关心、一壶热水更温暖。
林静抱着再次睡着的朵朵,心想:这场寒潮,冻僵了大地,却似乎也焐热了点什么。
猫冬,囤的不仅是货,或许,还需要囤一点人情,囤一点在极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那份最本真的互助和关怀。
东北猫冬:我的预算是七千九百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东北猫冬:我的预算是七千九百万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TU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