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脚步并未因一场血战的胜利而放缓,反而愈发肆虐。大雪封山,千里冰封,将辽西群山染成一片苍茫的银白世界。抗日堡仿佛成了雪海孤岛,与外界的有形联系几乎被切断,只有偶尔冒险穿越封锁线的交通员,才能带来些许外界的消息和宝贵的物资。
然而,堡内却是一片与严寒截然相反的热火朝天。惊雷战役的胜利,如同在沉寂的冬夜里点燃了一把冲天烈火,其光芒远远穿透了物理的隔绝。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饱受蹂躏的辽西百姓和诸多仍在坚持抵抗的武装力量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听说了吗?第七旅在抗日堡那边,又打了个大胜仗!干掉好几百鬼子和二鬼子!”
“凌旅长真是武曲星下凡!跟着这样的队伍打鬼子,才有盼头!”
“妈的,这窝囊气受够了!与其被鬼子当牲口使唤,不如去投第七旅,真刀真枪跟狗日的干!”
这样的议论,在各个饱受苦难的村庄、集镇,乃至一些啸聚山林的好汉们中间悄悄流传。尽管日伪当局严密封锁消息,抓捕传播“谣言”者,但希望的火种一旦播下,便难以扑灭。
于是,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寒冬里,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青壮年男子,冒着被冻死、被巡逻队抓到的风险,凭借着口口相传的模糊方向和一股子血性,义无反顾地向着深山中的抗日堡跋涉而来。他们中有衣衫褴褛的农民,有满脸风霜的猎户,有从伪军队伍中开小差跑出来的士兵,甚至还有一些读过书、心怀家国的年轻学生。
堡外的哨兵最先发现这些“不速之客”。起初还以为是敌人的探子,严加盘查。但当看到那些人冻得发紫的脸上洋溢着找到组织的激动光芒,听到他们用带着各地口音的话语表达投军抗日的决心时,哨兵们明白了。他们一边向上报告,一边赶紧将这些几乎冻僵的同胞迎进堡内,送上热水和热粥。
凌云洲得知情况后,立刻下令打开堡门,接纳所有前来投奔的抗日志士。钱百万的后勤部门顿时忙得脚不沾地,安排食宿,登记造册。短短十几天内,竟有超过五百人陆续抵达!抗日堡的人口骤然增加,原本就紧张的粮食和住房压力更大了,但堡内上下却充满了欢欣鼓舞的气氛。兵力,这是第七旅最急需的血液!
这一日,堡内最大的空地——操场上,黑压压站满了新老士兵。虽然寒风刺骨,但每个人胸膛中都涌动着一股热流。操场前方,临时搭建了一个木台,第七旅那面弹痕累累却依旧鲜艳的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凌云洲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但同样写满坚毅和渴望的面孔。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全场:
“弟兄们!新来的弟兄们!欢迎你们加入东北军第七旅!”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新兵们尤其激动。
凌云洲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来自西面八方,有的种过地,有的打过猎,有的念过书,有的甚至……曾经走错过路(他目光扫过那些原伪军士兵,那些人羞愧地低下头,但随即又倔强地抬起头)。但今天,你们站在这里,站在第七旅的军旗下,就只有一个身份——抗日军人!只有一个目标——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咱们第七旅,自九一八那天起,就没想过当孬种!鬼子想让我们跪下当亡国奴,我们就用枪子儿告诉他们,中国人,脊梁骨是硬的!抗日堡这面旗,是用无数牺牲弟兄的鲜血染红的!它不能倒,也绝不会倒!”
“现在,你们来了,咱们第七旅的力量就更大了!但是,我要把丑话说在前头!当兵打鬼子,不是请客吃饭,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要吃苦,要流血,甚至要牺牲!怕不怕?”
“不怕!”台下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尤其是新兵,喊得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好!有种!”凌云洲赞许地点点头,“光有不怕死的胆子还不够,还得有能打死鬼子的本事!从今天起,第七旅要进行全面扩编和整训!老弟兄不能摆老资格,要帮带新弟兄!新弟兄更要玩命地学,玩命地练!咱们要用这个冬天,把自个儿磨成一把更快、更狠、更硬的尖刀!等到开春,鬼子要是还敢来,就让他们尝尝咱们这把新磨的刀,利不利!”
“杀!杀!杀!”震天的怒吼声首冲云霄,连凛冽的寒风似乎都被这股凛冽的杀气逼退了几分。
扩编整训的方案,凌云洲和王承章等人早己商议妥当。根据现有兵力和来投人员情况,决定将第七旅扩编为三团一营一队的基干格局,并强化首属部队建设:
· 第一团(铁血团):团长李振宇。以原一团为骨干,补充部分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和表现优异的新兵,作为全旅的拳头部队,装备优先保障,承担最主要的攻坚和野战任务。下辖三个满编营。
· 第二团(磐石团):团长王喜奎。以原二团为基础,吸纳大量新兵,注重防御和阵地战训练,成为保卫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下辖三个营,但初期可能不满编。
· 第三团(飞虎团):团长张大奎。以原三团为核心,补充灵活机敏的新兵,强化山地作战、游击、突袭训练,作为机动力量使用。下辖三个营。
· 特务营:营长赵铁鹰。进一步精简强化,从全旅范围内挑选最精锐、最忠诚、技能最全面的士兵加入,成为旅部的尖刀和耳目,负责侦察、渗透、斩首、保卫等特殊任务。编制适当扩大,下设侦察连、突击连、警卫连等。
· 新兵训练大队: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军官和老兵担任教官,负责所有新入伍士兵的基础军事技能和政治思想教育,完成基础训练并考核合格后,再补充到各战斗部队。
· 旅部首属队:包括炮兵连(连长由一名懂炮术的原东北军炮兵军官担任,加紧训练,但炮弹依然奇缺)、工兵连、通讯排、卫生队(扩大规模,培训更多战地救护人员)、修械所(全力修复损坏武器,并尝试复装子弹和制造简易地雷)。
编制框架搭起后,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随即展开。整个抗日堡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训练场。操场上,新兵们端着木枪,在教官严厉的吼声下一遍遍练习突刺、格挡,汗水浸透单薄的冬衣,旋即结成一層薄冰,但没人叫苦。山林里,老兵带着新兵进行野外拉练、战术协同、射击瞄准、土工作业。爆破声(训练用的炸药极少,多是模拟)、喊杀声、口令声此起彼伏。
训练是极其艰苦甚至残酷的。凌云洲将现代军事体能、技能训练方法与当时的实际条件相结合,制定了极高的标准。每天天不亮就是五公里武装越野,然后是器械、射击、投弹、拼刺、土工作业……晚上还要学习文化、战术条例,进行政治教育,让士兵明白为何而战。
摔伤、冻伤、过度疲劳是家常便饭。教官们严格得不近人情,动作不到位,一遍遍重来;考核不合格,加练到合格为止。但令人动容的是,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们亲眼见过鬼子的暴行,亲身经历过战友的牺牲,他们清楚,平时多流一滴汗,多掌握一分杀敌本领,战场上活下来的机会就多一分,杀死敌人的把握就大一分。
李振宇、王喜奎、张大奎等团长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赵铁鹰的特务营训练更是如同地狱模式,攀岩、泅渡(在未完全封冻的河段)、潜伏、格斗、爆破……每一项都挑战着人体的极限。
凌云洲也时常出现在各个训练场,他不再仅仅是发号施令的旅长,更是严格的总教官和士兵们的兄长。他会亲自纠正一个士兵的射击姿势,会跳进战壕示范如何快速挖掘掩体,会在休息时和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家乡的事,讲对鬼子的恨,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战术要领和抗战形势。
“小鬼子拼刺刀讲究个狠劲和技巧,咱们不能光靠蛮力,要动脑子,三人一组,互相照应!”
“机枪是压制火力,不能当步枪点射,要短点射和长点射结合,控制节奏!”
“打仗不光是勇猛,更要学会利用地形,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
他的言传身教,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训练热情和悟性。第七旅的整体战斗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
当然,问题也层出不穷。新兵数量多,基础差,管理难度大;武器装备仍然短缺,尤其是机枪和火炮,很多新兵只能拿着老旧步枪甚至大刀长矛训练;粮食压力巨大,虽然缴获了一些,但坐吃山空,钱百万不得不组织更多的小分队,冒着极大风险外出筹粮;部分军官缺乏管理大部队的经验……
但这些困难,都被第七旅上下以一种顽强的意志克服着。修械所的工匠们日夜叮当,努力让每一支还能修复的枪支重新焕发生机;后勤人员想尽办法改善伙食,甚至组织狩猎队进山打猎补充肉食;军官们边干边学,总结经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与外界的秘密联系从未中断。杨靖华和苏婉云、张云芳等人克服重重困难,送来了一些急需的药品、电台零件和重要情报。华先生代表的抗联也与第七旅保持着密切沟通,双方共享情报,甚至在战术上开始尝试小规模的配合。
一日,凌云洲接到杨靖华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一份重要情报,情报显示,由于山口隆一的失利,关东军司令部对辽西局势高度重视,正在筹划开春后调集重兵,对抗日堡及周边区域进行一次大规模、多路并进的“彻底扫荡”,意图一举根除第七旅这个“心腹大患”。
山雨欲来风满楼。冬日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间歇。
凌云洲将情报通报给核心骨干,众人面色凝重,却无一人退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振宇拳头握得咔咔响,“正好用鬼子的血,给咱们新练的兵开开刃!”
“咱们的工事也不是吃素的,管叫鬼子有来无回!”王喜奎沉稳地说道。
张大奎咧嘴一笑:“山里头,可是咱们的天下!看谁扫荡谁!”
凌云洲看着麾下这群嗷嗷叫的将领,心中豪气顿生。他走到地图前,目光锐利:“鬼子想毕其功于一役,没那么容易!这个冬天,我们不仅要练好兵,还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防御体系,把抗日堡周围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埋葬侵略者的坟墓!”
他转过身,声音坚定:“传令下去,各部队训练照常,但同时,要抽出人手,加固核心阵地,扩建外围支撑点,大量设置陷阱和诡雷!我们要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是!”
寒冷的冬日,抗日堡内外,砺兵秣马,严阵以待。第七旅这把在血火中重铸、在寒冬里砺炼的利剑,正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出鞘的时刻,等待着用更加辉煌的战绩,祭奠逝去的英灵,照亮黑暗的大地。雪,依旧在下,但春天,终将到来。而伴随着春天一同到来的,注定是一场更加残酷的血雨腥风。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烽火第七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U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