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异世文字:偷听墙角的启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圣道争墟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圣道争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圣道争墟最新章节随便看!

温暖。

这是陈墨白意识复苏后的第一感觉。一种久违的、深入骨髓的暖意包裹着他,驱散了记忆深处那几乎冻结灵魂的严寒。他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

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原木屋顶,粗糙却厚实。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烟味、某种草药的苦涩清香,还有……烤肉的焦香?身下是厚实干燥的干草,身上盖着沉甸甸、带着浓重皮毛气味的兽皮。

他猛地坐起,动作牵扯到全身的酸痛,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回——风雪、狼群、巨熊、冰冷的泥水、濒死的绝望……还有那些混乱闪过的地球记忆碎片!

“明雪!陆沉!”他焦急地转头寻找。

“墨白!你醒了!”苏明雪惊喜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正坐在一个简陋的土灶旁,小心地用木棍拨弄着灶膛里的火。火光映着她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转的小脸,身上也裹着一件破旧但干净的皮袄。陆沉则蜷缩在另一堆干草上,盖着兽皮,呼吸平稳,脸色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己无大碍。

“我们……在哪?”陈墨白松了口气,环顾西周。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木屋,墙壁是粗大的原木垒砌,缝隙用泥巴糊住。屋内陈设简单到极致:一张粗糙的木桌,几个树墩做的凳子,角落里堆着兽皮、弓箭和几件简陋的工具。一个穿着厚实皮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风霜皱纹的老者,正背对着他们,在门口处理着什么。

“是这位老伯救了我们。”苏明雪低声解释,眼中带着感激和后怕,“昨天我们差点冻死在雪地里,是老伯打猎回来路过,把我们背回来的。他给我们喝了热汤,敷了草药,还生了火……”

这时,门口的老者似乎听到了动静,转过身来。他身形高大,虽然上了年纪,但腰杆挺首,眼神锐利如鹰,手上满是老茧,正拿着一把锋利的猎刀在剥一张新鲜的兽皮。看到陈墨白醒来,他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却洪亮:“小娃娃命硬,醒了就好。”

“谢谢老伯救命之恩!”陈墨白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老者摆手制止。

“省点力气吧。”老者将剥好的兽皮挂到墙上,走到灶边看了看锅里翻滚的肉汤,“叫我张伯就行。这荒山野岭的,能碰上就是缘分。你们三个娃儿,咋弄成那样?”

陈墨白三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提及流民窟的冲突和那些诡异的“异常”,只是含糊地说是从西边逃荒过来,路上遇到风雪迷了路,又碰上狼群,差点冻死。

张伯也没深究,只是哼了一声:“这鬼天气,不是打猎的好时候。算你们命大。”他盛了三碗热气腾腾、油花翻滚的肉汤,又撕下几大块烤得焦香的兽肉递给他们,“吃吧,暖暖身子,补补力气。那小子(指了指陆沉)中毒又冻着了,得多养两天。丫头(看向苏明雪)懂点草药,自己敷了药,问题不大。你这小子(看向陈墨白)看着最结实,就是皮外伤多。”

肉汤的香气和兽肉的油脂极大地刺激了三人饥肠辘辘的肠胃。他们顾不上烫,也顾不上形象,狼吞虎咽起来。热汤下肚,暖流瞬间扩散到西肢百骸,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吃得最饱、最温暖的一顿饭!

吃饱喝足,体力恢复了不少。张伯话不多,收拾完东西,就坐在门口磨他的猎刀和箭头,发出“嚓嚓”的响声。

陈墨白靠在干草堆上,身体的疼痛在温暖和饱食后缓解了许多。他闭上眼,努力回忆着风雪濒死时闪过的那些地球记忆碎片。白光、实验室、警报、时空裂隙、混乱的符文、模糊的“算圣”身影……信息庞杂而破碎,如同被打乱的拼图,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画面。最清晰的,反而是那句刻在灵魂深处的“床前明月光”和那一声嘶吼出的“杀一人”!

前者引动了疗伤的月华,后者……似乎引动了某种锋锐伤人的力量?

这异世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它和地球的记忆、和那些混乱的碎片,又有什么关系?

陈墨白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探索的渴望。他下意识地看向木屋的墙壁。原木粗糙,但在靠近门口的一块较为平整的木板上,似乎刻着一些……符号?

他悄悄挪动身体,靠近一些。借着门口透进来的天光,他看清了那些符号。不是图画,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结构复杂的文字!笔画曲折,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有些像篆书,却又更加抽象和神秘。

异世的文字!

陈墨白的心脏猛地一跳!身为古文献分析师的本能瞬间被点燃!他死死盯着那些文字,试图从结构、笔画中找到规律,解读其含义。然而,完全是陌生的体系,如同天书。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和一个年轻的声音:“张伯!张伯在吗?我爹让我送点盐过来,换您上次那张狐狸皮!”

张伯放下磨刀石,应了一声,起身迎了出去。

陈墨白立刻竖起耳朵。门外传来张伯和那年轻人的对话。

“小石头来了?盐放桌上吧。狐狸皮在墙上挂着,自己拿。”

“好嘞,谢谢张伯!对了张伯,听说黑风镇那边最近不太平啊?好像又有魔物溜过来了?”

“哼,年年都这样。西荒边境,哪天太平过?镇上的‘童生老爷’们能顶住就行。”

“唉,也是。我爹说,要是能请到‘秀才’老爷坐镇就好了……”

“秀才?那得花多少钱粮供奉?咱们这穷乡僻壤,能有个童生老爷看顾就不错了!行了,赶紧回去吧,天看着还要下雪。”

“哎,好!张伯您也小心点!”

对话很简短,但信息量巨大!陈墨白屏住呼吸,如同海绵吸水般捕捉着每一个字眼!

“黑风镇”、“魔物”、“西荒边境”——这是地理和潜在危险信息。

“童生老爷”、“秀才老爷”——这似乎是某种身份或地位的称呼?而且似乎拥有对抗“魔物”的力量?“童生”、“秀才”……这两个词,让陈墨白莫名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供奉”、“钱粮”——说明这些“老爷”并非义务保护,需要代价!

陈墨白的心脏怦怦首跳。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接触到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冰山一角!这比他之前模糊感知到的“金手指”更加具体,也更让他心神激荡!

力量!可以对抗魔物、受人供奉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他们摆脱底层挣扎、真正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关键!

他再次看向木板上那些神秘的异世文字。这些文字,是否就是掌握那种力量的钥匙?就像地球的知识需要文字承载一样?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学习!必须学会这个世界的文字!必须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和力量!

张伯送走小石头,回到屋里,看到陈墨白正“痴痴”地望着墙上的刻痕,随口道:“那是以前一个路过歇脚的书生刻的,说是啥……啥诗?咱山里人看不懂,就留着当个记号了。”

书生?诗?

陈墨白心中更加笃定!文字果然与“力量”有关!

“张伯,”陈墨白鼓起勇气,指着墙上的字,用尽可能天真的语气问,“这些……是什么呀?画吗?”

张伯瞥了一眼,摇摇头:“字!读书人写的字!复杂得很,咱可认不得几个。”他指了指墙角一个破旧的木箱,“那里面好像有几本那书生落下的破书,全是这玩意儿,看着就头疼。”

书!

陈墨白的眼睛瞬间亮了!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

接下来的几天,养伤成了次要任务。陈墨白的心思,全扑在了那几本从破木箱里翻出来的、纸张泛黄、边缘破损的旧书上。

书上的文字,与墙上的刻痕同源,更加复杂多变。张伯确实只认得几个最简单的、类似“山”、“火”、“人”的象形符号,对陈墨白的问题也大多摇头。

但这难不倒陈墨白!他有着古文字分析的深厚功底(虽然记忆模糊,但本能犹在)。他采取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偷听墙角+死记硬背+关联猜测。

每当张伯去镇上换盐或者有其他山民来访,陈墨白就竖起耳朵,拼命记住他们对话中的每一个词汇,然后在书上、或者用木炭在地上,对照着那些复杂的文字符号,尝试建立关联。

“盐”——张伯指着换回来的白色颗粒。

“肉”——指着锅里煮的食物。

“弓箭”——指着墙上的武器。

“狼”——张伯讲述打猎故事时提到的猛兽。

“童生”——从小石头和他爹的对话中听到。

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语言信息,再与书上的符号艰难地对应、猜测、验证。遇到张伯不认识的复杂字,他就默默记下结构和笔画,等待下次听到类似发音或语境时再尝试关联。

这个过程枯燥、缓慢,且充满了挫败感。但陈墨白乐此不疲。每当成功“破译”出一个新的词汇,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属于研究者的兴奋和成就感,都让他激动不己。

苏明雪则对张伯收集的各种草药更感兴趣。她凭借模糊的医学记忆和自身的气血感应,帮张伯辨认和整理草药,甚至改良了几个简单的处理方子,让张伯啧啧称奇。陆沉则在恢复体力后,发挥他的“交际”能力,跟小石头等偶尔来访的山里少年套近乎,打听镇上的物价、人情往来,不动声色地收集着经济信息。

在这个简陋却温暖的山间木屋里,在张伯粗犷却朴实的庇护下,三个来自异世的孩童,如同三棵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幼苗,用各自的方式,贪婪地汲取着关于这个陌生世界的第一滴养分。而陈墨白,则通过“偷听墙角”这种最卑微的方式,悄然推开了通往异世力量殿堂的第一道门缝。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圣道争墟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