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3章 墨白入书院:寒门学子的第一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圣道争墟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溪书院坐落在青唐城东南角,背靠青溪山,朱红大门上挂着块褪色的木匾,刻着“青溪书院”西个楷字,虽不奢华,却透着股书卷气。陈墨白跟着柳文清站在门口时,手指不自觉攥紧了怀里的推荐信,布袍下摆还沾着路上的泥雪,与进出书院的、穿着半旧童生服的学子比起来,显得格外扎眼。

“张先生就在里面的文房,你自己进去吧。”柳文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把信递给他,如实说就好。”陈墨白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迈过门槛,顺着铺着青石板的小路往里走。

文房里,姓张的先生正埋首批改课业,见进来个穿着破旧的少年,眉头先皱了皱:“你找谁?”陈墨白赶紧上前,双手捧着推荐信递过去,声音稳了稳:“学生陈墨白,是柳文清先生推荐来的,想在书院当学徒。”

张先生展开信看了两眼,又抬眼上下打量陈墨白,目光落在他冻得发红的手上,还有衣襟里露出来的、用木炭写满字的糙纸——那是他在破屋时抄的书。“柳兄倒会给我找事。”张先生哼了声,却没把信扔开,“书院的学徒管饭,但得干杂活,扫地、整理书库、给先生们磨墨,还得跟着童生听课,听不懂也得记,你能行?”

“学生能行。”陈墨白立刻点头,眼里亮着光,“不管多累,学生都能做,也会好好听课。”

张先生见他眼神恳切,不像说谎,便起身:“跟我来吧,先给你找个住处。”他领着陈墨白往后院走,指着一间漏风的杂役房:“就住这儿,里面还有两个学徒,都是附近农家的孩子,你们凑活住。”又扔给他一套洗得发白的粗布学徒服:“明天起,卯时来前院扫地,辰时跟着童生听《论语》,午后整理书库,记住,少说话,多做事。”

陈墨白接过衣服,连声道谢。等张先生走了,他推开杂役房的门,里面两个半大孩子正坐在床沿补衣服,见他进来,只是抬眼瞥了下,没说话。陈墨白也不介意,找了个靠墙角的空床位,把简单的行李放下——只有几件旧衣服,还有苏明雪给他缝的布包,里面装着那几张抄书的糙纸。

第二天一早,陈墨白卯时就起了,拿起扫帚在前院扫地。天还没亮透,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他却不敢放慢速度,怕误了时辰。辰时听课的时候,他站在学堂最后面,踮着脚看先生在黑板上写的字。先生讲《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他虽记不清地球时学的细节,却莫名觉得熟悉,先生提问时,前面的童生答不上来,他在后面小声嘀咕了句“温故而知新,方能有所得”,正好被先生听见。

“你来说说,什么是‘温故而知新’?”先生看向他,眼神带着点审视。陈墨白愣了下,定了定神,把心里的想法慢慢说出来:“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反复琢磨,不光记着字句,还要想里面的道理,说不定能看出以前没注意到的意思,就像捡石头,第一次只看到表面,再看或许能发现里面的纹路。”

先生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倒有点意思,以后听课,你可以往前站站。”

午后整理书库时,陈墨白蹲在架子前,把散乱的书一本本归位。指尖碰到一本泛黄的《诗经》时,胸口突然泛起一股微弱的暖意,顺着指尖传到书页上,他无意间翻开一页,看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脑子里竟闪过一幅雾中山水的模糊画面,耳边好像还有水流声。他赶紧收回手,暖意又消失了,只当是错觉。

傍晚下工时,陈墨白匆匆往回春堂赶——他和苏明雪、陆沉约好,每天晚上在医馆门口碰面。远远就看见苏明雪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个油纸包,陆沉则在旁边蹦蹦跳跳地说着什么。看到他来,苏明雪眼睛一亮,递过油纸包:“我跟李掌柜要的白面馒头,你今天听课累,多吃点。”陆沉也凑过来:“商行的王管事教我算账了,我算得可快了,以后给你算书院的课业!”

陈墨白接过馒头,咬了一口,暖意在嘴里散开,心里也暖暖的。他把白天先生夸他的事说了,苏明雪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能行。”陆沉拍着他的肩膀:“墨白哥最厉害了!”三个孩子站在昏黄的灯笼下,说着各自的新鲜事,寒风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圣道争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圣道争墟 http://www.220book.com/book/MUC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