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游历尽艰辛取得顺天府状师资格,满怀憧憬踏入县城法律界,却发现等待他的并非坦途,而是状师公会设下的重重无形壁垒。在这座等级森严、关系盘根错节的县城,一个毫无背景的外来者想要立足,其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一、 排挤之术:系统性的封杀策略
县城状师公会作为把持法律行业的隐性权力中枢,对包游这个“异类”采取了一套系统且高效的排挤手段。
1. 案源封锁:釜底抽薪之计
公会内部悄然下达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任何成员不得向包游介绍案件,不得与其合作办案,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乃至暂停执业资格的惩罚。在县城,绝大多数有价值的讼案都通过公会内部渠道流转分配,这条规定无异于切断了包游接触核心案源的通道。起初几日,包游的讼务所门可罗雀,与未考状师资格时的熙攘形成鲜明对比。即便偶有上门咨询者,也多是些琐碎纠纷,报酬微薄。
2. 信息隔绝:使其沦为聋哑之人
公会定期举办的案例研讨会、最新律例解读讲座、以及与刑部、都察院官员的联谊活动,一律将包游排除在通知范围之外。这使得包游难以掌握县城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和判例倾向,也无法建立必要的人脉关系。更有甚者,公会成员间交流的关键卷宗副本、刑部新颁条例的解读笔记等宝贵资料,也对包游严格保密,使其在专业信息上处于绝对劣势。
3. 关系壁垒:孤立无援的处境
县城法律界极其讲究师承、同乡、同年等关系网络。初次晋见,包游便感受到森严的等级秩序。一位资深状师轻蔑地告诫他:“县城律场,首重资历与规矩。尔一秀才,纵有虚名,亦当谨守本分,循序渐进。” 这种根深蒂固的圈子文化,使包游如同置身于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外,难以融入核心圈子,时常感到孤立无援。
二、 逆境求生:另辟蹊径的破局之道
在几乎断绝常规生路的困境下,包游并未消沉,反而冷静分析形势,决心另辟蹊径。
包游应对行业排挤的策略与效果
应对策略 具体措施与实施方式 目标客户群与市场定位 遇到的挑战与化解方法 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
下沉市场,服务边缘群体 主动为小商贩、手工业者、县城学子提供法律服务 寻找被主流律所忽视的客户,满足其基础法律需求 案件琐碎、收费低;通过批量处理维持运营 迅速积累底层口碑,获得稳定客源,奠定群众基础
创新服务模式与收费方式 采用固定收费、书面法律意见、开设普法讲座等 降低服务门槛,提高效率,适应目标客户支付能力 打破行业惯例遭质疑;以实际效果回应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客户
坚守专业与法律底线 面对诬告与官府找麻烦,依据法律从容应对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展现专业素养与法律信念 顶住压力,据理力争,化解危机 赢得尊重,震慑对手,巩固专业形象
他敏锐地发现,县城法律市场虽被巨头垄断,但仍有大量被忽视的群体急需法律服务:沿街叫卖却常受胥吏勒索的小商贩、手艺精湛却因契约不清被盘剥的手工业者、乃至附近乡村的农民。这些人的案件在公会看来“油水不足”,却数量庞大,且当事人对公正的渴望更为迫切。
包游果断将服务重心转向这些“边缘客户”。他采取了一系列打破行规的创新举措:
* 固定收费制:明码标价,写状纸几百文,咨询半个时辰多少钱,杜绝了传统状师“按结果抽成”可能带来的讹诈之嫌。
* 书面法律意见:对于不必全程代理的纠纷,提供专业的书面咨询意见,成本低,效率高。
* 开设普法讲座:在城南市集附近租用简陋场地,定期开办免费法律常识讲座,教百姓如何立契、如何维权,既普及了法律,也树立了亲民形象。
这些措施犹如一股清流,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我在大清做状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很快在底层百姓和中小商户中传开。“找包状师,价钱公道,说话明白”成了不少人的共识。虽然单个案件收入微薄,但积少成多,竟也勉强能在县城维持生计。
三、 风波再起:诬告与反制
包游的成功“下沉”,无疑触动了传统势力的奶酪,引来了更猛烈的反扑。
状师公会见状,开始散布谣言,诬蔑包游“唆使小民滥讼,借机敛财”、“破坏行业规矩,扰乱法律市场”。更有甚者,暗中买通官府胥吏,时常上门“巡查”,以“核查税契”、“检查消防”等名义滋扰,企图让包游不堪其扰,自动关门。
最严峻的一次考验突如其来。一日,包游被传至昌化县衙。堂上,县丞(昌化县的佐武官)面色阴沉,掷下一纸诉状,厉声质问道:“包游!现有状师公会联名举告,称你惯常鼓动无知小民兴讼,增加官府讼累,破坏社会安宁。可有此事?你可知‘息讼’乃圣人之训?!”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紧张。若此罪坐实,包游恐有被驱逐出县城法律界之险。
包游深吸一口气,从容不迫,整理衣冠,向堂上躬身一揖,沉稳应答:
“回禀县丞大人。 学生包游,一向谨守《大清律例》与状师操守。所谓‘鼓动诉讼’,实乃冤屈。学生所为,不过是为求助无门的百姓释法解疑,使其明晓自身权利义务。 百姓若知法,则争端或可消弭于诉前;即便对簿公堂,亦能言之有据。此非‘唆讼’,实乃‘止争于未萌’。若官府认为百姓不应知晓律法,唯有浑噩度日,则学生……无话可说。然则,我朝圣祖仁皇帝亦曾颁《圣谕广训》,教化百姓明理守法。学生浅见,普法亦是教化一端。”
他接着说道:“至于‘增加讼累’,学生更不敢苟同。讼累之根源,在于冤屈不得伸,是非不能明。 学生助人理清脉络,即便成讼,亦使案情清晰,节省堂审时间。且学生多数案件,皆通过调解息争,实则为官府减负。公会之前辈,接的皆是豪门巨贾之案,标的动辄万千。相较而言,学生所理之‘小案’,于国库讼费收入,可谓九牛一毛。莫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乎?”
包游言辞恳切,逻辑清晰,不卑不亢,既阐明了自身行为的正当性,也暗指了公会垄断大案、忽视小民的不公。县丞闻言,一时语塞。他深知包游所言在理,且其行为确实难以简单定为“唆讼”,加之包游在昌化己有“为民请命”的清誉,若强行治罪,恐引物议。最终,县丞只得训诫几句“须安分守己”,便草草退堂。
西、 绝境思变:新方向的萌芽
此次交锋,包游虽险胜,却深感个体对抗组织化排挤的力不从心。县城法律市场的壁垒,远比想象中坚固。
深夜,包游独对孤灯,思绪万千。他意识到,单靠承接零星小案,终难打破封锁,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他想起日前偶遇的一位山西票号掌柜,闲谈中得知,随着商帮贸易日益兴盛,跨省钱债、票据、合伙纠纷层出不穷,但此类案件专业性强,涉及金额大,法律关系复杂,许多传统状师并不精通。
“商事纠纷……”包游脑海中灵光一闪。这或许是一片蓝海?县城百业荟萃,万商云集,若能深耕商事律法,专精于此,不仅能避开与公会在传统刑民案件上的正面冲突,更能以其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吸引那些真正需要法律保障的商户。
同时,他也想到董婉清曾提及,其父董教授在县城学界亦有不少故旧。或许,可以通过这层关系,尝试接触一些开明的士大夫阶层,为他们提供家族产业、田产经营等方面的法律顾问服务,以此逐步提升自己的客户层级和社会影响力。
“对!不能总在底层挣扎,必须向上突破。”包游下定决心,将未来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新兴的商事法律领域。他要凭借其扎实的律学功底、创新的思维模式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县城法律界,撬开一道属于自己的缝隙。
窗外,县城夜色深沉,但包游的眼中,己燃起新的斗志。他知道,更艰难也更广阔的道路,就在前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MUS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