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寒门学子求辨冤(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我在大清做状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MUSJ/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五、 官场黑幕的初步显现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张由权力和金钱交织的利益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赵家为了确保儿子中举,不仅买通了底层的誊录书吏,很可能还通过中间人,重金贿赂了地位更高的同考官甚至更高层级的官员。他们很可能利用了科场积习“递条子”的方式,即在考前约定好特定的字眼或记号隐藏在试卷中,以便考官辨认并予以关照。

包游还查阅史料发现,此类舞弊在顺天乡试中并非个例。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发时,复勘试卷竟查出有问题的多达五十余份,震惊朝野。如今虽不至如当时那般猖獗,但作弊手段无疑更加隐蔽,保护伞也更加强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官场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官官相护的潜规则。当包游整理好初步证据,正式向顺天府提交诉状时,一位相熟的府丞将他拉到一旁,意味深长地"劝诫":"包状师,你的仗义执言,兄弟佩服。但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朝廷体面,不可轻侮啊。那赵家……在京城也不是没有根基。若无铁证,恐反坐诬告之罪,到时……" 话语中的暗示再明显不过。

就连董教授也从士林圈子里带来警示:学政衙门某位官员在一次私下聚会中,看似无意地放出风声,称"近来有粤籍讼师,仗着几分机巧,意图搅乱科场秩序,其心可诛"。这几乎是指名道姓地警告包游莫要多事。

面对来自西面八方的压力和暗流,包游反而更加坚定。深夜,他对忙着整理卷宗的董婉清坦言:"翻阅史书,见柏葰一案,方知为何咸丰帝不惜斩杀一品大员也要整肃科场——科举不公,寒门无路,则国本动摇,天下何以安宁?!我辈既入此局,岂能退缩?"

六、 寒门学子的时代悲剧

陈青山的血泪遭遇,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清代无数寒门学子共同的困境与悲歌。他们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忍受清贫,苦读诗书,将科举视为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唯一阶梯。

然而,现实往往残酷。舞弊的盛行,使得这条本就狭窄的上升通道,对寒门子弟而言愈发崎岖难行。富家子弟可以请名师大儒悉心指点,可以购买海内范文熟读背诵,更可以凭借钱财铺路,打点考场内外关系;而寒门学子,唯有依靠一盏青灯、几卷残书,不仅要与自身的命运抗争,还要时刻提防辛勤耕耘的成果被权贵子弟轻易窃取。

包游不禁想起他曾读过的李蟠的故事。那位被称为"饽饽状元"的寒门士子,当年便是靠着背着一袋干粮赴考,全凭真才实学打动康熙皇帝,高中状元。但如今,就连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也正在被无处不在的权力和金钱侵蚀。

更可悲的是,即便寒门学子侥幸跨越重重障碍,得以中举,甚至进士及第,他们未来的仕途也往往充满更多艰辛。官场生态复杂,若无背景靠山,极易遭受排挤,甚至构陷。如同那蒙冤受屈的徐福孙,即便有冤难申。科举公平,或许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七、 雷霆行动的序幕

面对重重黑幕,包游决定不再隐忍,他要双管齐下,主动出击。

一方面,他与董婉清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将目前收集到的所有证据——张秀才的证词、赵文昌过往不堪的学业记录、"文墨斋"的疑点、以及那份神秘信函中透露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撰写了一份措辞犀利、论据充分的诉状。在这份诉状中,他不仅详陈陈青山个案冤情,更引经据典,将此事拔高到“科举公平关乎国本,舞弊不除则根基动摇”的高度,首接递交给负有监察之责的都察院。

另一方面,他巧妙利用广东同乡会等渠道,将陈青山案的核心案情和赵家的作为,以“保定寒士血泪控诉”为题,在京城士子圈中悄然传播。很快,茶楼酒肆、书院会馆中,此事成为热议话题,更引出多位曾怀疑自己被舞弊所害的学子私下联系,愿意联名陈情。一股要求彻查科场、整顿积弊的声浪正在暗涌。

董婉清则发挥其文学所长,将陈青山的遭遇提炼改编成一段鼓词《风雪血书魂》,交由相熟的说书先生在市井间传唱。其中"富家儿盗文章锦衣玉食,寒门士泣血泪天理何存"等句,悲愤交加,深深打动人心,为案件赢得了广泛的民间同情。

而包游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精心设计的"试卷比对法"。他请陈青山在绝对保密的环境下,凭借记忆,尽可能完整地默写出考场原文。同时,他通过特殊渠道,花费重金,终于获得了一份赵文昌中式墨卷的抄本。两相对照,结果令人震惊:不仅核心论点和主要论据高度重合,连几处陈青山因紧张或习惯而写下的独特笔误,以及某些冷僻典故的特殊用法,在赵文昌的卷子上都一模一样! 这几乎成为了指认作弊行为的关键铁证!

然而,包游深知,真正的较量,此刻才算刚刚开始。当他将那封沉甸甸的诉状亲手投入都察院门前的投书箱时,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街角,停着一辆熟悉的、属于赵家的奢华马车,车帘微动,似有一道冰冷的目光正注视着他。

风雪更紧了,一场关乎正义、律法与人心的更大风暴,己在京城上空酝酿,即将轰然降临。

---

(本章完)

下章预告: 包游的诉状如石破天惊,在朝野掀起巨大波澜。赵家疯狂反扑,买通御史反诬包游“构陷良善、扰乱纲纪”!更致命的是,关键证人张秀才一夜之间失踪,疑似被灭口!都察院堂上,双方展开激烈交锋,包游如何应对这泰山压顶般的危机?陈青山的功名能否夺回?尽请期待第82章《朝堂风云》!

作者“御用作家”推荐阅读《重生:我在大清做状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S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我在大清做状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MUS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