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秋的晨光,透过并未拉严的窗帘缝隙,精准地落在沈初见眼皮上,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冰冷的质感。
她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盏熟悉到刻骨的月球灯,以及天花板上一道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裂纹。
与演唱会结束后的那个清晨并无不同,却又好像,什么都不同了。
一种沉重的钝痛,并非来自身体某个具体部位,而是弥漫在西肢百骸,如同宿醉后遗留下的疲惫,却又远比那更深邃、更绵长。
心脏像是被浸泡在一种浓度极高的盐水中,每一次收缩舒张,都带着清晰的涩痛感。
她赤脚踩在地板上,冰凉的触感从脚底首窜头顶,让她打了个激灵。走到窗边,“唰”地一下拉开窗帘,灰蒙蒙的天空下,是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的熟悉街景。
喧嚣的市声隔着玻璃传进来,却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无形的膜,模糊而遥远。她看到楼下早餐摊升起的白色蒸汽,看到公交站台挤满了睡眼惺忪的上班族。
这一切,是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现实世界,此刻却显得如此……陌生而隔阂。
那个有着绚烂极光、汗水味道的练习室、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七个闪闪发光少年的世界,像一场过于逼真、耗尽了所有情感的高烧,退了烧,只留下这具空空荡荡、无所适从的躯壳。
巷口那场无声的“重逢”和墙上的涂鸦,像最后一点摇曳的烛火,曾短暂地温暖过她,却也更加残忍地印证了永诀的事实。
手机的震动打破了房间里的死寂。屏幕上跳动着的“妈妈”两个字,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小石子,激起了一圈无奈的涟漪。
沈初见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喂,妈。”
“初见啊,起了没?吃早饭了吗?”母亲的声音带着惯常的关切,却也有一种不易察觉的急切。
“刚起,待会儿就吃。”
“周末回家一趟吧?你张阿姨给介绍了个男孩子,条件特别好,海归博士,在投行工作,照片我看了,一表人才!周六晚上见个面,吃个饭,就当认识个朋友也好啊?”
母亲的语速很快,像早己演练过无数遍。相亲。这两个字像两根细针,扎进沈初见本就麻木的神经。
若是以前,她或许会敷衍,会找借口推脱,但此刻,一种巨大的疲惫感席卷了她。反抗似乎都失去了力气。
“……妈,我最近有点忙……”
“再忙也要考虑终身大事啊!你都二十九了!女孩子青春就那么几年,你看隔壁王阿姨的女儿,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个男孩子真的不错,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电话那头,还能隐约听到父亲在一旁帮腔的声音。
沈初见闭上眼,将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窗上。窗外,一只孤鸟扑棱着翅膀飞过,消失在高楼大厦的缝隙里。
“好……知道了。周六晚上是吧?把时间地点发我吧。”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妥协。
挂断电话,房间里重新陷入寂静。那寂静比之前更加沉重。
她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苍白、眼神空洞的女人,扯了扯嘴角,试图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按照世俗的标准,她确实“老大不小”了,是该安定下来,找个“条件不错”的人,结婚生子,步入“正轨”。
可她的心,还遗落在那个星光璀璨的平行时空,如何能安放在另一个陌生人身边?
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天,沈初见坐在熟悉的办公格里,对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发呆。
周围的同事讨论着KPI、房价、育儿经,那些声音像是从另一个星球传来。她处理着枯燥的报表,敲击键盘的手指机械而麻木。
曾经,她运筹帷幄,调动千万资金,影响着顶级偶像的星途。如今,她却困在这方寸之地,为一份微不足道的薪水消耗着生命。
午休时间,她无意中点开一个行业新闻,看到一条关于某个新兴短视频平台策划大赛的消息。
脑海中,几乎是不受控制地,瞬间迸发出好几个极具创意和可行性的策划方向。
那些在“回溯时光”中锻炼出的市场敏锐度、对流行文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庞大信息库残留的“预知”能力,像被封印的泉水,一旦找到缝隙,便汹涌而出。
我……真的甘心就这样下去吗?
那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破土而出的嫩芽,微弱,却带着顽强的生命力。她拥有着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经验”和“眼光”。
那些日子,不仅仅是情感的羁绊,更是她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财富。难道要让它随着记忆一起,被埋葬在世俗的尘埃里?
下班前,她打开了文档,敲下了“辞职信”三个字。没有犹豫,没有不舍,只有一种近乎解脱的平静。
当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她感觉一首压在胸口的那块巨石,似乎松动了一丝缝隙。
辞职后的日子,并未陷入迷茫。沈初见用最快的速度租下了一个小而明亮的工作室,简单装修,购置了必要的设备。
她给这个刚刚萌芽的工作室取名为“星尘策划”。
星辰的尘埃,渺小,却曾是恒星的一部分,蕴含着发光发热的潜能。这个名字,是她对“过去”无声的祭奠,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她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将那些超前的策划思路落于纸上。
她专注于新媒体内容、文创IP孵化、以及艺人特色定位等方向,这些都是她无比熟悉的领域。
工作室的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悄然上线,没有大肆宣传,只上传了几份她精心撰写的、关于行业趋势的分析报告和虚拟案例,内容专业、视角独特,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穿透力。
一天深夜,沈初见正在完善一份关于“虚拟偶像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策划案,工作室的官方邮箱提示收到一封新邮件。
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看似私人性质的邮箱地址,但邮件标题却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关于音乐可视化呈现的探讨”。
邮件内容很简短,措辞礼貌而专业,对方表示偶然看到了“星尘策划”发布的一份行业分析,对其中的某个观点很感兴趣,希望能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流。邮件的落款是——严浩翔。
沈初见盯着那个名字,指尖冰凉。她当然知道这不是那个会叫她“初见姐”、眼神冷静又洞察一切的少年严浩翔。
这只是一个基于专业兴趣的、来自顶级偶像团队成员的、普通的商业咨询。
但这一刻,这个小小的交集,像漆黑海面上突然亮起的一座灯塔,微弱,却清晰地指示了一个方向——
一条或许能让她以新的方式,再次靠近那片星光的、现实可行的路。
她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城市璀璨的夜景。
这一次,眼中不再是空洞和悲伤,而是燃起了一簇微小的、却异常坚定的火焰。
归零之后,是新生。
她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扎根,然后,向着光的方向,再次生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MV1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