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策划”工作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空气里弥漫着新打印资料的油墨味和咖啡因的焦香。
沈初见坐在电脑前,耳机里循环播放着一段旋律——
这是她工作室的第一个正式客户,独立音乐人林澈发来的歌曲小样。
歌曲本身质量很高,林澈的嗓音空灵而有辨识度,编曲也颇具匠心,带着些北欧民谣的冷冽气息。
但沈初见听着听着,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她停下播放,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问题不在于歌不好,而在于它的“姿态”太高了,像一座孤悬于雪山的湖泊,美则美矣,却缺乏一条让听众能够走近的路径。
在当前追求快速共鸣、碎片化传播的音乐市场,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叫好不叫座。
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保留歌曲内核气质,又能让它与更广泛人群产生情感连接的切入点。
她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未来几年音乐市场的流行趋势、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逻辑、以及不同圈层听众的审美偏好。
那些来自“过去”经验的碎片,如同散落的星辰,在她强大的逻辑思维下开始重新排列组合。
她重新戴上耳机,这次,她不再只是听旋律,而是捕捉歌词中一个关于“等待与追寻”的微小意象。
一个策划方案的核心概念,如同破晓的曙光,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
她打开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起来,标题定为——《“觅境”:一场声音与视觉的寻光之旅》。
两天后,沈初见与林澈及其团队在一个颇具格调的咖啡馆见面。
林澈是个有些腼腆的大男孩,对音乐充满赤诚,但对推广感到迷茫和些许抗拒,担心过度商业化会损害艺术性。
沈初见没有急于展示华丽的PPT,而是将一份装帧简洁的方案推到他面前。
“我们先不谈推广,聊聊这首歌本身。”她声音平和,目光坦诚,
“我听到了孤独,但也听到了很强的生命力,一种在寂静中坚持寻找光的感觉,对吗?”
林澈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没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策划人,一下子戳中了他创作时的心境。
沈初见翻开方案,指着核心概念图:“所以,我们不做常规的打榜或炒作。我们创造一个‘觅境’的概念。这首歌,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进入’的。”
林澈好奇地问:“进入?”
沈初见点头:“对。我们会制作一系列极具电影感的微型短视频,不是歌词MV,而是没有台词、只有画面和音乐的情绪短片。每个短片讲述一个关于‘寻找’的碎片化故事——
可能是山野旅人寻找一颗传说中的星星,可能是城市夜归人寻找一盏温暖的灯……画面风格会极度贴合你音乐里的冷冽与温暖交织的气质。”
她接着阐述了利用AR技术,让听众可以通过扫描特定图片,进入一个沉浸式的360度音频可视化空间等前沿想法。
整个方案的核心,是提升作品的艺术格调,而非降低它,是通过创造沉浸式体验,让听众主动走近音乐,而不是把音乐硬塞给听众。
林澈的眼睛越来越亮,他身边的经纪人也不断点头。
沈初见的方案,完全超出了他们对“推广”的固有认知,更像是一次共同的艺术创作。
林澈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沈小姐,我……我觉得你完全懂我想要的!这太棒了!”
沈初见微笑道:“是您的作品本身具备了这样的潜力。我们只是一起,为它找到最合适的呈现方式。”
《“觅境”》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首批释出的三个概念短片在精心选择的小众平台发布后,凭借独特的审美和高质量制作,迅速在文艺青年和独立音乐爱好者圈层引发热议,口碑持续发酵。
沈初见和“星尘策划”开始在一些特定圈子里小有名气。
一周后,沈初见受邀参加一个由某知名财经媒体主办的小型跨界创意沙龙,主题是“Z世代消费与内容创新”。
沙龙设在一家美术馆的顶层,环境雅致,来宾多是投资界、科技界和内容创作领域的精英。
沈初见穿着一身得体的燕麦色西装套裙,妆容清淡,努力让自己显得老练些,但眼底偶尔闪过的审视光芒,透露着她与周围些许格格不入的敏锐。
她选了一个靠后不太起眼的位置坐下,认真听着台上嘉宾关于元宇宙、NFT与内容结合的讨论。
这些在未来几年会被炒得火热的概念,此刻听来,让她有种奇妙的“先知”感。
中场休息时,大家端着香槟杯三五成群地交流。沈初见不太擅长这种应酬,便走到落地窗边,看着城市的夜景出神。
就在这时,她感觉到身边站了一个人。淡淡的、清爽的雪松调香水味隐约传来。她下意识侧头,心跳在那一刻几乎骤停。
严浩翔。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衬衫和休闲西裤,身姿挺拔,脸上带着一丝介于少年与男人之间的清冷感。
他似乎也是来透气的,目光同样落在窗外,并没有立刻注意到她。
是他……那个给她发邮件的严浩翔。现实中的他,比屏幕上看起来更瘦削,轮廓也更清晰,带着一种疏离的、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气质。
沈初见迅速收回目光,强迫自己冷静。这只是巧合。她不能失态。
或许是沈初见刚才那一瞥过于专注,严浩翔若有所觉,也转过头来。
他的目光落在沈初见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在回忆什么。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确认的神色。
严浩翔声音不高,带着礼貌的试探:“抱歉,打扰一下。请问……是‘星尘策划’的沈小姐吗?”
沈初见稳住心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平稳:“是的,您是严浩翔先生?”
严浩翔微微颔首:“是我。之前冒昧发邮件,没想到在这里遇到。”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但眼神里有着探究的兴趣,“沈小姐关于音乐可视化边界的那篇分析,观点很独特。”
他指的正是吸引他发邮件的那篇报告。
沈初见在里面提到了“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更应是触发通感、构建心理空间的钥匙”,这与严浩翔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谋而合。
沈初见暗自深吸一口气,应对道:“谢谢。我认为科技应该服务于情感内核,而不是本末倒置。就像好的电影配乐,你听到的不仅是音符,更是画面、情绪,甚至是气味和触感。”
严浩翔眼神亮了一下,显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同感。但如何量化这种‘感觉’,让它不仅仅是主观描述,而是可以指导创作和技术实现的逻辑?这是难点。”
两人就这个专业问题,在窗边进行了短短五六分钟的交流。
沈初见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和严浩翔听不懂但觉得极具启发性的“未来案例”,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几个核心观点。
严浩翔听得非常专注,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逻辑清晰犀利。
沙龙下半场的提示铃响起,对话不得不中断。
严浩翔意犹未尽,但礼貌地结束:“很高兴能和沈小姐交流。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他顿了顿,补充道,“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探讨。”
沈初见点头:“我也很荣幸。再见。”
看着他转身走回会场的挺拔背影,沈初见缓缓吐出一口气,手心微微出汗。
这次短暂的交谈,无关风月,纯粹是基于思想和专业的碰撞。
但恰恰是这种碰撞,让她第一次在这个时空,与“他们”中的一员,建立了真实、平等且充满张力的联系。
初露锋芒,不只是事业,或许还有……命运重新交织的序曲。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星光回溯:我的少年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V1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