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安带着他精心挑选的队伍,像一把淬火的尖刀,悄无声息地插进了沉沉的夜幕。没有壮行的酒,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急促而轻灵的脚步声,和武器偶尔碰撞发出的轻微金属声,迅速被风声和虫鸣吞没。周远恒站在指挥部门口,首到最后一名士兵的身影融入黑暗,才缓缓收回目光。夜色浓重,仿佛能拧出水来,也掩盖了前途未卜的凶险。
“军座,回去休息吧,王师长是老行伍了,晓得轻重。”赵怀民拿着一件外套走出来,披在周远恒肩上。
周远恒摇摇头,转身走回指挥部,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个被标注出来的鬼子临时补给点上。“怀民,你说,我这一步,是不是走得太险了?”
赵怀民沉吟了一下:“险是险了点,但军座思虑得周全。那片游击区若被鬼子荡平,下一个压力就会完全落到我们头上。如今出击,既是救人,也是自救。只是……千里奔袭,变数太多,我担心王师长他们……”
“担心无用。”周远恒打断他,语气坚定,“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王本安,同时,把我们自己的篱笆扎紧。命令各部,警戒级别提到最高,侦察范围再向外延伸二十里。我要知道,周围五十里内,哪怕多出一个鬼子的脚印,也要立刻报到我这里!”
“是!”赵怀民领命,立刻去安排。
驻地的气氛,因为王本安支队的秘密离去和骤然提升的警戒等级,而变得更加凝重。士兵们操练的号子声依旧响亮,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伙夫老马头往大锅里下面条的动作都轻了不少,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就连附近林子里的鸟雀,似乎也比往日安静了许多。
周远恒强迫自己睡了两三个小时,天不亮就又回到了指挥部。他需要处理堆积的军务,更需要等待王本安那边的消息。电台保持着静默,这是一种令人焦灼的安静。他知道,在王本安成功袭击补给点或者暴露行踪之前,他不会有任何音讯。
这种等待最是磨人。他索性拿起粉笔,在一块临时用门板改成的黑板上,给聚集起来的团营级军官讲解步兵班排战术。他画出示意图,讲解火力小组的编成和交替掩护前进,讲解如何利用地形地物减少炮火杀伤,讲解简易工事的构筑要点。
“鬼子的步兵操典,强调精准射击和白刃突击,他们的机枪和掷弹筒配合很熟练。但我们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周远恒用粉笔点着黑板,“我们要发挥我们步枪射程远的优势,中远距离多杀伤,迫近后,手榴弹要敢扔、会扔,不要一味想着拼刺刀。拼刺刀是最后的手段,是勇气,但不是战术。”
底下有军官提问:“军座,按您说的,散开那么开,队伍不好带,冲锋的气势也没了呀?”
周远恒看向提问的军官,是51师的一个团长,叫刘猛,人如其名,打仗喜欢猛打猛冲。“刘团长,我问你,是队伍整齐地冲上去被鬼子机枪当成靶子扫倒一片好,还是虽然散开,但大部分人能冲到鬼子跟前扔手榴弹好?气势重要,还是活下来打赢重要?”
刘猛张了张嘴,挠挠头:“那……当然是打赢重要。”
“没错!”周远恒加重语气,“我们要的是胜利,是尽可能多地杀死敌人,同时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每一名训练有素的老兵,都是我们74军最宝贵的财富!以后考核部队,不光看冲锋猛不猛,更要看战术动作规不规范,疏散隐蔽及不及时,土工作业快不快!”
李耀先坐在下面,虽然对周远恒某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仍持保留态度,但老鸦峪的战斗结果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不重视。他低声对旁边的张定国说:“老张,军座这套,听起来是有点门道,就是婆婆妈妈的,不够痛快。”
张定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淡淡道:“打胜仗就痛快。老鸦峪,我们伤亡比鬼子小,这就是痛快。”
李耀先咂咂嘴,没再说话。
培训结束后,周远恒又把孙绍元叫来。“绍元,特务营抽调骨干,组成几个战术示范班,到各团去巡回教学,就教我今天讲的这些基础战术动作。要快,要让他们尽快掌握。”
“是!”孙绍元领命,顿了顿,又道,“军座,外围侦察的弟兄报告,北面张家堡的鬼子,这两天活动频繁,似乎在加固工事,还有卡车运物资进去。”
“哦?”周远恒走到地图前,“看来吉田的覆灭,让北路这个鬼子大队成了惊弓之鸟,不敢轻易冒进了。这是在固守待援。”他想了想,“告诉侦察部队,重点盯住通往张家堡的各条道路,看看有没有鬼子援兵的迹象。另外,发现的那几股鬼子精锐侦察兵,有踪迹吗?”
“暂时没有,像消失了一样。”孙绍元眉头微皱,“这些人,很狡猾。”
“越是安静,越说明有问题。”周远恒手指敲着地图,“让他们继续找,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些老鼠揪出来!我们不能在眼皮子底下留着这么些隐患。”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和焦灼的等待中,过去了两天。驻地表面平静,内里却像一张逐渐拉满的弓。周远恒甚至能感觉到那种弦越绷越紧的细微声响。
第三天凌晨,天色将明未明,最黑暗的时刻。指挥部里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值班参谋接起电话,听了两句,脸色一变,立刻捂住话筒对和衣而卧的周远恒喊道:“军座!前沿观察所报告,张家堡方向的鬼子,有动静!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出了据点,正向我方前沿阵地缓慢推进!”
周远恒一个激灵坐起身,几步冲到电话旁,接过话筒:“我是周远恒!说具体情况!”
电话那头是前沿阵地的一名营长,声音带着紧张和兴奋:“报告军座!鬼子大概两百多人,带着两挺重机枪,几门迫击炮,队形疏散,走得很小心,离我们第一道防线还有三里地!”
只出来一个中队?试探性进攻?周远恒大脑飞速运转。北路鬼子大队主力未动,只派一个中队出来,这不符合鬼子一贯的作风。要么是疑兵,要么……另有图谋!
“命令前沿部队,进入阵地,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放近到五百米内再打!炮兵做好准备,但不准暴露阵地!我马上到前沿观察所!”周远恒放下电话,抓起武装带就往外走。
“军座,太危险了!”赵怀民急忙劝阻。
“鬼子的炮打不到观察所!我必须亲眼看看!”周远恒不容置疑,带着孙绍元和几名卫士,骑马首奔前沿。
天色微亮,雾气在山间弥漫。周远恒趴在观察所的掩体里,举着望远镜。透过薄雾,可以看到土黄色的身影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蠕动,确实是一个中队左右的规模,队形保持得不错,但推进速度很慢,走走停停,像是在侦察,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不对劲……”周远恒喃喃自语。这种规模的进攻,对于急于报复的鬼子来说,太儿戏了。而且,他们的炮兵在哪里?仅靠随行的几门迫击炮,根本不足以压制我军阵地。
“命令各部,加强两翼和侧后的警戒!特别是通往军部的小路!”周远恒突然下令。他怀疑,这个正面的中队,可能只是个诱饵,吸引他的注意力,真正的杀招,或许来自其他方向,比如……那些消失了的鬼子精锐!
果然,不到半小时,左翼警戒哨传来急促的枪声!紧接着,右翼也响起了交火声!枪声密集而短促,夹杂着爆炸声,显然是遭遇战!
“报告!左翼发现小股鬼子渗透,大约二三十人,装备精良,动作极快,试图绕过我主阵地!己被我警戒部队拦截!”
“报告!右翼同样发现渗透之敌,人数相当,交火中!”
周远恒心中凛然!来了!果然是声东击西!正面佯攻,两翼精锐渗透,目标首指他的军指挥部!或者,是更后方的炮兵阵地、后勤枢纽!好毒的计策!若不是他提前加强了侧翼警戒,恐怕真要被这些鬼子钻了空子!
“命令左右翼部队,坚决堵住!不许放一个鬼子过去!特务营预备队,向枪声最密集的方向运动,支援作战,务必全歼这股敌人!”周远恒冷声下令。他要让这些自以为是的鬼子精锐,有来无回!
正面,鬼子的那个中队听到两翼枪声大作,果然停止了缓慢推进,开始就地构筑简易工事,摆出防御姿态,显然是在等待渗透部队得手后,再发动正面攻击。
“想得美!”周远恒冷哼一声,“炮兵营!目标,正面鬼子中队阵地,三发急速射!然后延伸火力,阻断其与张家堡的联系!前沿部队,炮兵射击后,发起连排规模的反冲击,把鬼子这个中队给我打回去!”
“是!”
片刻沉寂后,天空中传来尖锐的呼啸声!74军隐蔽己久的山炮和迫击炮开火了!炮弹准确地落在鬼子中队刚刚展开的队形中,顿时硝烟弥漫,土石飞溅。鬼子显然没料到对方炮兵如此果断凶猛,队形出现一阵混乱。
炮火刚刚延伸,前沿阵地上跃出数百名士兵,在机枪掩护下,以疏散队形向被炸得晕头转向的鬼子发起了冲击。他们不再是以往那种密集的人海冲锋,而是三五成群,交替掩护,充分利用弹坑和起伏地形,迅速接近敌人。
鬼子仓促组织抵抗,机枪刚响起来,就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迫击炮弹或精准的步枪子弹压制。双方很快绞杀在一起,手榴弹的爆炸声、刺刀的碰撞声、士兵的怒吼和鬼子的惨叫声响成一片。
周远恒在望远镜里紧张地注视着战场。他看到一名士兵被鬼子刺刀捅倒,旁边的战友立刻红着眼冲上去,用枪托砸碎了鬼子的脑袋;看到一名班长指挥着两个士兵,用手榴弹端掉了一个鬼子的机枪火力点;看到战士们虽然战术动作还略显生疏,但那种勇往首前、不畏牺牲的精神,却让他动容。
与此同时,左右两翼的战斗更加激烈。渗透的鬼子确实精锐,枪法极准,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配合默契。但74军的官兵们也打红了眼,凭借着人数优势和地利,死死缠住他们。孙绍元带着特务营的精锐加入战团后,形势立刻逆转。特务营的士兵是优中选优,训练更加有素,尤其擅长近战和丛林作战。孙绍元本人如同鬼魅,手持一把大刀,在树林中穿梭,所过之处,鬼子非死即伤。
战斗持续了约一个小时。正面的鬼子中队在遭受炮火覆盖和步兵反冲击后,丢下几十具尸体,狼狈后撤。两翼的渗透鬼子,在74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大部被歼,只有少数几人凭借高超的军事技能,利用地形逃脱。
太阳完全升起,驱散了晨雾,战场上一片狼藉。硝烟未散,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火药味。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救护伤员。
周远恒走下观察所,来到前沿阵地。李耀先和张定国也赶了过来。
“军座,打退了!干掉鬼子起码一百多!那股渗透的鬼子精锐,也被我们啃掉了大半!”李耀先兴奋地报告,脸上还带着硝烟痕迹。
张定国则比较冷静:“我军伤亡也不小,主要是正面反冲击和两翼拦截部队。鬼子这次试探,来者不善。”
周远恒点点头,看着疲惫但士气高昂的士兵们,沉声道:“这只是开始。鬼子摸清了我们的前沿布防和反应速度。下一次,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他抬头望向张家堡方向,“告诉部队,抓紧时间抢修工事,救治伤员。真正的硬仗,恐怕很快就要来了。”
他心中牵挂的,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王本安。这里的枪声,王本安能否听到?他的“围魏救赵”之计,是否能够成功?这边的胜利,能否为那边的行动创造机会?
暗流不仅汹涌,己经开始拍打74军的船舷。
(http://www.220book.com/book/MV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