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狭窄,仅容两三人并行。队伍像一条受伤的长龙,拼命向前蠕动。身后李家坳方向的枪声依旧激烈,那是断后的弟兄在用生命为他们争取时间。每一次爆炸声传来,都让正在奔逃的人们心头一紧,脚步不由自主地又加快了几分。
周远恒处在队伍的中段,孙绍元紧随其侧,警惕地观察着两侧陡峭的山壁和前方蜿蜒的小路。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滴进眼里,带来一阵刺痛,但他顾不上擦。肺部火辣辣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这具身体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强健了不少,但如此高强度的急行军和紧张的战斗,依然逼近极限。
“快!再快一点!穿过这片山隘就安全些了!”他嘶哑地催促着前后的人。此刻,任何犹豫都可能让整个队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采药小路异常崎岖,布满碎石和盘结的树根,不时有人摔倒,又被旁边的同伴迅速拉起。抬着伤员的担架队最为艰难,西个人一组,深一脚浅一脚,竭力保持平衡,避免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呻吟声、粗重的喘息声、武器碰撞声、脚步踩碎枯枝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悲壮的行军曲。
终于,前方豁然开朗,狭窄的隘口被甩在身后,眼前是一片相对开阔的丘陵地带,虽然依旧山峦起伏,但视野开阔了许多,林木也不再那么浓密得令人窒息。
“停止前进!原地警戒!清点人数!”周远恒扶着膝盖,大口喘着气下令。
命令传递下去,奔逃的队伍渐渐停了下来。士兵们或瘫坐在地,或拄着枪弯腰喘息,个个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军官们则强打精神,大声呼喝着清点本部队的人员。
赵怀民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过来,脸上沾满了硝烟和尘土:“军座,初步清点……突围时损失了……损失了大概一个排的弟兄,主要是断后的部队。伤员……又增加了十几个,都是轻伤,不影响行动。物资……损失不大,但有几副担架在奔跑中损坏了。”
周远恒的心沉了下去。一个排,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留在了那个诡异的荒村。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心中的痛楚。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知道了。让部队抓紧时间休息,派出警戒哨,注意李家坳方向的动静。告诉李师长和王师长,尽快收拢部队,统计详细伤亡。”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紧握的双拳暴露了内心的波澜。
“是!”赵怀民转身去安排。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队伍才勉强从仓促突围的混乱中恢复过来秩序。李耀先和王本安也从前队和后队赶了过来与周远恒汇合。李耀先胳膊上挂了彩,被流弹擦过,简单包扎了一下,并无大碍,但他脸色铁青,显然对刚才被伏击和被迫舍弃断后弟兄一事耿耿于怀。
“妈的!阴沟里翻船!让一帮藏头露尾的杂碎给算计了!”李耀先一拳捶在旁边树干上,震得枯叶簌簌落下。
王本安相对冷静,但眼神中也带着后怕和凝重:“军座,这股敌人不简单。战术配合娴熟,火力配置合理,不像乌合之众。我带队反冲击村后山坡时,感觉他们的抵抗很有层次,要不是我们突然发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还真不一定能冲下来。”
“有没有抓到活口?搞清楚是哪路神仙?”周远恒问。
王本安摇了摇头:“战斗太激烈,顾不上。而且他们败退时很有章法,带走了伤亡人员,没留下什么线索。”
张定国忧心忡忡地补充道:“军座,我们现在位置暴露了。这股敌人既然能在那设伏,说明对我们的动向有所察觉。他们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尾随追击,或者向附近的鬼子报信。”
周远恒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最担心的。行踪暴露,意味着前往云雾山的路上将布满荆棘。“此地不宜久留。休息一刻钟后,继续向东南方向转移。孙绍元!”
“到!”如同影子般的孙绍元立刻现身。
“派两组人,一组原路返回,远远盯着李家坳方向的动静,看有没有追兵。另一组向前探路,范围扩大到十里,重点侦察有无鬼子据点或巡逻队。发现情况,立刻回报!”
“是!”孙绍元领命,迅速点了两名精干的侦察兵,低声交代任务后,两人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山林中。
一刻钟后,队伍再次启程。这一次,气氛更加压抑和紧张。每个人都清楚,敌人就像幽灵一样吊在身后,随时可能扑上来。行军的速度不敢放慢,但更加注重隐蔽和痕迹清除。王本安亲自带人负责殿后,小心翼翼地掩盖大队人马走过的痕迹,并设置了一些简易的诡雷和警戒装置,延缓可能的追兵。
接下来的大半天,队伍都在连绵的丘陵中跋涉。不敢走大路,专挑人迹罕至的山间小径。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啃几口冰冷的炒米。疲惫像潮水般一波波袭来,但求生的本能支撑着每一个人迈动沉重的双腿。
黄昏时分,队伍抵达了一条小河畔。河面不宽,水流平缓,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孙绍元派出的前出侦察兵回来报告,河对岸暂时安全,竹林深处似乎有废弃的炭窑,可以宿营。
“过河,在竹林里宿营。注意警戒,夜间严禁明火。”周远恒下令。连续的奔波,部队急需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恢复体力。
士兵们默默涉过齐膝深的冰冷河水,冻得首打哆嗦。进入竹林后,果然发现了几处半塌的炭窑和守窑人留下的破烂草棚。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岗哨迅速被派往竹林外围的关键位置。士兵们挤在炭窑和草棚里,互相靠着取暖,啃着干粮。没有人抱怨,只有沉沉的睡意和压抑的咳嗽声。
周远恒和几位师长、参谋长聚在一个较大的炭窑里。借着窑口透进的微弱天光,赵怀民再次摊开地图。
“军座,我们现在大概在这个位置。”赵怀民指着地图上一个点,“距离云雾山还有百里左右。但前面……要穿过一片比较大的平坝边缘,那里有几个大的村镇,肯定有鬼子的据点甚至驻军。如何穿过这片区域,是最大的难题。”
“能不能绕过去?”张定国问。
“很难。”赵怀民摇头,“这片平坝是通往云雾山的必经之路,两侧都是险峻的大山,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和携带的物资,翻越那些大山几乎不可能,而且更耗时,更容易迷失方向。”
李耀先烦躁地说:“绕不过去就打过去!老子就不信,鬼子还能在每个村镇都驻满兵!”
王本安相对冷静:“硬闯风险太大。一旦被黏住,周围的鬼子援军很快就会扑过来。我们经不起消耗战。”
周远恒沉默地看着地图,手指在那片平坝区域滑动。他知道,历史上很多中国军队就是在类似的转移途中,因为无法有效通过鬼子的封锁区而遭受重大损失。必须想一个稳妥的办法。
“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情报。”周远恒抬起头,“光靠孙绍元的侦察兵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知道这片区域鬼子据点的具体兵力、布防情况、巡逻规律,甚至……有没有可以利用的空隙或者……内线。”
“内线?”赵怀民眼睛一亮,“军座的意思是,联系当地的抗日力量?”
“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成建制游击队。”周远恒道,“可能是同情抗日的百姓,可能是对鬼子阳奉阴违的保长甲长,甚至可能是被逼无奈给鬼子做事、但心向中国的伪职人员。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未必不能找到帮助。”
他顿了顿,看向孙绍元:“绍元,挑几个机灵、会本地话的战士,化妆成老百姓,明天天亮前出发,潜入前面的村镇摸摸底。重点是摸清鬼子据点的情况,以及……看看有没有可能接触到对鬼子不满的人。”
“明白!”孙绍元领命。这种敌后侦察和渗透,正是特务营的强项。
“其他人,明天在竹林里隐蔽休整一天。等情报回来,再决定下一步行动方案。”周远恒做出了决定。盲目行动等于送死,必须谋定而后动。
夜色渐深,竹林里除了风声和虫鸣,一片寂静。但周远恒知道,这寂静之下,暗流汹涌。荒村的埋伏表明,除了明处的鬼子,还有暗处的敌人盯着他们。前往云雾山的每一步,都可能踏中陷阱。
他靠在冰冷的窑壁上,毫无睡意。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在脑海中翻腾。从最初的仓促应战,到野猪岭的休整,白石坳的突袭,再到如今的转移与伏击……他正在被这个时代一点点磨砺、改变。那个来自后世的军事研究员或特种指挥官的灵魂,正与这具属于抗战军人的身体以及周围这群浴血奋战的弟兄们逐渐融合。
他知道,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而他能做的,就是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坚定的意志,带领这支队伍,在这铁与血的时代洪流中,杀出一条生路。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孙绍元挑选的三名特务营战士,换上了准备好的破旧百姓衣服,脸上抹了泥灰,将短枪和匕首仔细藏好,如同水滴入海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竹林,向着未知的危险区域潜去。
而74军主力,则在这片临时找到的竹林庇护所里,开始了忐忑不安的等待。下一步是吉是凶,全系于那几名侦察兵能否带回至关重要的情报。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更需要的是智慧和运气。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血虎贲:穿越成74军军长》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V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