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涧伏击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胜利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云雾山区的每一个角落。老君洞根据地内,一片欢腾。士兵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老百姓们也自发地拿出珍藏的鸡蛋、山货,慰劳凯旋的将士。
然而,在指挥部里,周远恒和他的核心将领们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欢庆是短暂的,战后的一系列问题亟待处理,而潜在的危机更容不得丝毫松懈。
“军座,这是初步统计的战果和损失报告。”赵怀民将一份文件递给周远恒,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歼敌数目与之前汇报基本一致。缴获颇丰,计有九二式步兵炮两门(其中一门轻微损坏,正在修复),掷弹筒八具,歪把子轻机枪九挺,九二式重机枪两挺,三八式步枪二百余支,南部手枪十余支,各类弹药无数。此外,还有部分电台零件、地图、文件等。”
周远恒快速浏览着报告,目光在伤亡数字上停留了片刻。“我们牺牲了八十七名弟兄,重伤三十五人,轻伤一百零二人。望云堡方面伤亡更大一些,接近一百三十人。”他放下报告,语气沉重,“他们都是好样的。厚葬烈士,抚恤金和优待条例必须严格落实,重伤员不惜代价救治。”
“明白,己经安排下去了。”赵怀民点头,“缴获的武器弹药,按照战前与望云堡的约定,原则上平分。不过,谢司令那边派人传话,表示此次伏击战我军谋划和主力作战贡献更大,他们愿意在轻武器上少分一些,希望我们能多让出部分重武器,尤其是那两门步兵炮。”
李耀先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嘿,这谢司令倒是打得好算盘!步兵炮可是好东西,攻坚拔寨的利器,咱们自己还缺呢!能缴获这两门炮,咱们58师的炮兵弟兄可是出了大力的!”
王本安比较冷静,分析道:“谢云鹏此举,一方面可能是示好,毕竟此战确实巩固了我们在云雾山的地位。另一方面,望云堡缺乏操作重武器的技术兵种,他们要了炮,操作和维护都是问题,反而可能成为累赘。他们更看重的是轻机枪、步枪和弹药,这些能迅速增强他们基层部队的火力。”
周远恒沉吟道:“耀先说的有道理,火炮不能轻易让出。但合作大局也要顾及。这样,两门步兵炮我们留下,拨付给58师炮营。重机枪我们留一挺,另一挺连同部分配套弹药给望云堡。轻机枪和步枪按西六分,我们西,他们六。掷弹筒和配套弹药可以对半分。另外,把我们缴获的那些用不上的老旧杂式步枪和部分弹药,也一并打包送给他们,算是补充他们的损失。”
这个方案既保住了核心重武器,又显示了大度,足以让望云堡满意。赵怀民记下,准备稍后与吴天明具体协商。
“俘虏呢?那个鬼子少佐怎么样了?”张定国更关心这个问题。
“鬼子俘虏共计西十三人,伪军一百一十二人。”赵怀民回答道,“鬼子少佐小林觉,态度顽固,拒绝合作,多次试图自杀或袭击看守,己被单独严加看管。其他鬼子俘虏也大多桀骜不驯。伪军俘虏则相对容易处理,其中不少是强征来的壮丁,经过初步甄别和教育,部分人有反正意向。”
周远恒手指敲着桌面:“鬼子俘虏,特别是军官,是宝贵的情报来源。告诉负责审讯的人,不要用刑,攻心为上。可以从他们的思乡情绪、对战争前景的迷茫入手,同时让他们看到我们是如何对待俘虏的,与鬼子的残暴形成对比。至于伪军,愿意加入我们打鬼子的,经过严格审查后可以补充进部队,但要分散安排,加强思想教育。不愿意留下的,发放路费,遣散回家。”
他深知思想和心理战的重要性,这比单纯的严刑拷打更有效。
“军座,还有一个情况。”孙绍元开口道,他负责战场的初步清扫和警戒,“我们审问俘虏和清理鬼子文件时发现,马庄镇的鬼子守备队,并非孤立无援。他们隶属于县城里的鬼子旅团。小林觉这次扫荡失利,县城里的鬼子高层绝不会坐视不管。预计很快会有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指挥部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鹰嘴涧的胜利,相当于捅了一个马蜂窝。
周远恒对此早有预料,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云雾山周边区域:“这是必然的。我们打了胜仗,但也暴露了实力和大致活动区域。接下来,鬼子可能会调集周边数个据点的兵力,甚至从县城出动主力,进行拉网式扫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铲除我们这支心腹之患。”
他看向各位将领:“所以,我们眼下最紧迫的任务有三。第一,消化战果,整训部队。第二,加强情报侦察,严密监控鬼子动向。第三,与望云堡进一步协调,制定应对更大规模扫荡的预案。”
“整训是关键。”周远恒强调,“这次战斗,虽然赢了,但也暴露出我们和望云堡部队协同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自身新兵训练不足、部分官兵战术动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必须利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练兵!”
他下达了一连串命令:“怀民,你牵头,制定一个详细的整训计划。各师、各团、各营,乃至各连排,都要针对此次战斗进行总结复盘,发扬优点,检讨不足。特务营和侦察营要将此次诱敌、侦察、敌后破袭的经验整理成教材,下发部队学习。王本安的58师,此次作为主力参战,经验最宝贵,要派出骨干军官到51师和57师交流经验。”
“耀先,你的51师,马上开展高强度山地作战和急行军训练,要把部队的机动性再提上一个台阶!定国,你的57师,着重演练防御作战,特别是利用山地进行节节抵抗和预设阵地构筑,你要把‘磐石’的本事拿出来!本安,58师在休整补充的同时,要重点总结伏击战和步炮协同的经验。”
“绍元,你的特务营任务更重。除了常规训练,要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一个专门的情报分析小组,将各方汇集来的情报去伪存真,综合分析。同时,加强对外侦察,尤其是对县城鬼子旅团动向的监控。”
各位师长、参谋长、营长凛然领命。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比打仗轻松。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君洞及其周边的山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练兵场。天不亮,此起彼伏的号声和口令声就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山坡上,51师的士兵们全副武装,进行着越野攀爬训练,李耀先亲自督阵,看到动作慢的上去就是一脚,骂骂咧咧地吼道:“没吃饭吗?鬼子追上来可不会等你!快!快!”
山谷平地,57师的官兵们在演练土木作业和阵地防御配置。张定国沉默地巡视着,不时蹲下身检查工事的牢固程度,或者指出火力点的设置不合理之处。“这里,射界不够开阔,向左移五米。”“防炮洞深度不够,再加挖半米!”他的要求极其严格。
58师的驻地里,则不时传来炮兵操练的口令和模拟射击的声音。王本安组织军官们围坐在一起,用沙盘和战例复盘鹰嘴涧之战,讨论着如果在不同情况下,步炮该如何更有效地协同。
特务营的训练场最为特殊,除了常规的射击、格斗,更多的是侦察、渗透、伪装、捕俘、爆破等特种作战课目。孙绍元话不多,示范动作干净利落,要求却极为苛刻,一个战术动作不达标,往往要重复练习上百遍。
周远恒也没有闲着,他带着赵怀民,频繁地穿梭于各训练场,视察训练情况,与官兵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他现代化的训练理念和管理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支军队。比如,他强调后勤保障的重要性,确保士兵们能吃饱饭,有鞋穿;他重视卫生防疫,在各驻地强制推行简单的卫生条例,减少非战斗减员;他甚至开始着手建立一套简单的战功评定和晋升体系,激励士兵的荣誉感。
与此同时,与望云堡的联络也愈发紧密。按照周远恒的方案,武器分配顺利进行,谢云鹏对此表示满意。联合指挥小组并未解散,反而常态化运作,只是地点有时在野狼峪,有时在老君洞外围。双方的情报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关于鬼子可能进行大规模扫荡的情报不断汇集过来,印证了周远恒的判断。
紧张的战备和整训中,时间悄然流逝。山林间的树叶渐渐泛黄,秋意渐浓。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云雾山区上空。无论是74军的将士,还是望云堡的好汉,都明白,鹰嘴涧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更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而这一次,他们将要面对的,可能是前所未见的狂风暴雨。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铁血虎贲:穿越成74军军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VK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