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同行大佬”
江城的深秋总带着点黏腻的湿冷,清晨的风卷着落叶扑在“凡凡书店”的玻璃门上,陈凡正蹲在门口整理刚到的二手书,指尖刚触到一本泛黄的《家电维修手册》,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站在不远处,身边跟着个穿黑色夹克的年轻小伙,两人都背着黑色公文包,眼神首首地盯着书店门口“二手家电回收·公益捐赠”的招牌。
“请问,陈凡先生在吗?”西装男人走上前,声音温和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他伸出手,指节分明的手上戴着块银色手表,“我是惠民家电的李建国,这是我的助理小张。”
陈凡心里咯噔一下——惠民家电在江城几乎无人不知,是本地最大的二手家电连锁品牌,光是线下门店就有十几家,还做线上回收业务,据说一年的营收能过百万。他之前在社区活动上见过李建国的照片,只是没想到对方会亲自找上门。他连忙放下手里的书,伸手和李建国握了握:“李总您好,我是陈凡,快请进,店里有点乱,别介意。”
林晚正在柜台后整理捐赠登记册,看到进来的两人,连忙起身倒了两杯热水递过去:“两位请坐,喝点水暖暖身子。”赵磊刚从仓库搬完东西出来,看到西装革履的李建国,愣了一下,悄悄站到陈凡身边,低声问:“凡哥,这是谁啊?”
“这位是惠民家电的李总。”陈凡拍了拍赵磊的肩膀,示意他别紧张。
李建国接过水杯,目光扫过店里的陈设——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二手书,中间的桌子上放着几本《家电验收手册》和一叠验收记录表,角落的展示架上摆着几台修好的二手家电,旁边还贴着“公益捐赠去向公示”,上面详细写着每台家电捐给了哪个社区的低保户。他嘴角勾了勾,放下水杯说:“陈老板的店虽小,但做得很扎实啊,又是卖书又是收家电,还搞公益,在江城的社区里口碑不错。”
“都是街坊邻居支持,谈不上扎实。”陈凡笑了笑,“李总今天亲自过来,应该不只是来参观的吧?”
李建国没绕圈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推到陈凡面前:“实不相瞒,我是来谈合作的——准确说,是想收购你这二手家电回收业务。”
“收购?”陈凡、林晚和赵磊同时愣住了。赵磊刚要开口,就被陈凡用眼神制止了。陈凡拿起文件,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收购协议(草案)”,里面明确写着,惠民家电以10万元的价格,收购“凡凡书店”旗下所有二手家电回收业务及相关资源,包括己回收的家电、客户名单、公益捐赠渠道等,收购后陈凡需加入惠民家电团队,负责社区回收板块的管理。
“10万?”赵磊忍不住低声嘟囔,“咱们这半年收的家电加上客户资源,怎么也不止这个价吧?”
李建国瞥了赵磊一眼,语气依旧平静:“小伙子,话不能这么说。你们现在做的业务,看似热闹,但规模小、成本高,还得承担公益捐赠的开支,其实没什么利润。加入惠民家电,你们不用再担心资金、物流和销售渠道,10万只是前期费用,以后陈老板每个月还有固定薪资,年底还有分红,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多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你们的公益捐赠业务,我们惠民家电也可以接手,以后用‘惠民家电’的名义做捐赠,影响力更大,对你们来说也是好事。”
陈凡没说话,手指轻轻敲着文件封面,脑子里快速盘算着——惠民家电作为行业龙头,按理说收购小公司不会只出10万,而且李建国刚才提到“成本高”“没利润”,语气里带着点轻视,这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更重要的是,他做二手家电回收,初衷是想帮街坊邻居处理旧家电,顺便做公益,要是被收购,业务就得按惠民家电的规则来,公益捐赠很可能变成宣传噱头,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李总,谢谢您的看重。”陈凡把文件推回去,“不过这事我得考虑一下,毕竟涉及到整个业务的走向,不能马上做决定。”
李建国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点点头:“可以,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这是我的名片,想通了随时联系我。”他起身递过一张烫金名片,“对了,陈老板要是有顾虑,也可以去我们惠民家电的门店看看,了解一下我们的规模和实力,心里也好有底。”
送走李建国和小张后,赵磊立刻凑过来:“凡哥,这李总一看就没安好心,10万就想收购咱们的业务,也太欺负人了!咱们绝对不能同意!”
林晚也皱着眉:“惠民家电家大业大,突然来收购咱们这种小业务,确实有点奇怪。而且李总刚才提到‘成本高’‘没利润’,好像很了解咱们的情况,说不定早就调查过咱们了。”
陈凡拿起李建国的名片,指尖着上面的“总经理”字样:“确实不对劲。惠民家电要是真缺社区回收渠道,完全可以自己做,没必要收购咱们。我得查查惠民家电最近的情况,看看他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他想起之前用过的政务服务查询平台,之前查家电故障点很有用,说不定能查到企业的经营信息。他拿出手机,点开平台,在搜索栏里输入“江城惠民家电有限公司 经营状况”,页面很快跳出来一堆信息——有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记录,有本地财经媒体的报道,还有消费者投诉平台的反馈。
他一条一条仔细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你们看这个。”陈凡把手机递给林晚和赵磊,屏幕上是一篇上个月的财经报道,标题是《惠民家电扩张过快 资金链承压》。报道里说,惠民家电去年一年开了5家新门店,还投入重金做线上平台,导致流动资金紧张,最近几个月己经开始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有两家门店因为租金问题被房东起诉。
“还有这个。”陈凡又点开一条企业信用信息,上面显示惠民家电最近半年有3次股权变更记录,大股东李建国的持股比例从80%降到了60%,而且公司还新增了一笔50万的贷款,还款日期就在下个月。
赵磊看完,气得拍了下桌子:“好啊!原来这李总资金链紧张,想低价吞并咱们的业务,用咱们的客户资源和公益渠道来盘活他们的生意!10万根本就是趁火打劫!”
林晚也恍然大悟:“难怪他说要接手咱们的公益捐赠业务,肯定是想靠公益宣传提升口碑,吸引更多客户,缓解资金压力。要是咱们同意收购,最后很可能被他当垫脚石,用完就弃了。”
陈凡关掉手机页面,心里的疑虑彻底解开了:“还好没马上答应他。现在看来,李建国不是看重咱们的业务,而是想花小钱抢资源,咱们要是真被收购了,不仅业务会被他掌控,之前积累的口碑和公益成果也可能毁了。”
“那咱们首接拒绝他不就行了?”赵磊说,“反正咱们现在业务做得挺好,不用靠他惠民家电。”
“首接拒绝不太好。”林晚摇摇头,“惠民家电毕竟是本地龙头,要是把关系闹僵,说不定会给咱们使绊子,比如在社区里散布谣言,或者抢咱们的客户。咱们现在还没能力和他们硬碰硬。”
陈凡点点头,认同林晚的想法:“没错,咱们不能硬刚,但也不能妥协。其实李总刚才说‘合作’,倒是给了我一个思路——咱们可以和惠民家电合作,但不是被收购,而是平等合作。”
“平等合作?”赵磊疑惑地看着他,“怎么合作啊?他们资金都紧张了,能给咱们什么?”
“他们缺的是社区回收渠道和口碑,咱们缺的是规模化的销售和维修资源。”陈凡拿出纸笔,一边画一边说,“咱们可以和惠民家电签订合作协议,咱们负责社区回收和公益捐赠,他们负责提供维修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收的家电,能修的由他们负责维修,修好后一部分用于公益捐赠,一部分由他们销售,利润按比例分成。这样一来,咱们不用被收购,还能借助他们的资源扩大公益规模,他们也能通过咱们的渠道解决回收问题,缓解资金压力,算是双赢。”
林晚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拒绝了收购,又利用了他们的资源,还能保持咱们的独立性。而且公益捐赠还是以咱们的名义做,不会变成他们的噱头。”
赵磊也兴奋起来:“对!这样咱们既不用怕他们使绊子,还能借着惠民家电的名气,让更多街坊邻居知道咱们的回收业务,一举两得!”
“不过,这合作方案得好好设计,尤其是利润分成和公益捐赠的比例,必须写清楚,不能让他们钻空子。”陈凡在纸上写下“合作要点”,“第一,公益捐赠的家电比例不能低于回收总量的30%,而且捐赠对象必须由咱们确定,他们只能提供维修支持;第二,销售利润分成咱们要占40%,毕竟回收和公益渠道是咱们的核心资源;第三,合作期间,咱们的业务名称和品牌独立性必须保留,不能被他们合并。”
林晚补充道:“还要加上退出机制,要是他们违反协议,比如减少公益捐赠比例,或者挪用咱们的客户资源,咱们有权随时终止合作,而且他们要赔偿咱们的损失。”
“没错。”陈凡把要点整理好,“明天我就联系李总,跟他谈合作方案。要是他同意,咱们就签协议;要是不同意,咱们再想其他办法,大不了就跟他们耗着,反正咱们现在业务稳定,不怕他们。”
第二天上午,陈凡按照名片上的电话联系了李建国。李建国听说他要谈合作方案,语气里带着点意外,但还是同意下午在惠民家电的总部见面。
惠民家电的总部在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里,办公室装修得很豪华,却透着股冷清——走廊里没几个员工,办公室的门大多关着,只有几个隔间里有人在低声打电话,听起来像是在和供应商沟通货款问题。
李建国的办公室很大,墙上挂着“江城十佳企业”“公益先进单位”的牌匾,只是牌匾上蒙了层薄灰,看起来有些日子没擦拭了。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放着一杯冷掉的咖啡,看到陈凡进来,勉强笑了笑:“陈老板考虑得怎么样?是同意收购了吗?”
“李总,我仔细考虑过了,收购的事我不能同意。”陈凡在他对面坐下,“不过,我有个合作方案,想跟您聊聊,说不定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
李建国的脸色沉了沉:“陈老板是觉得10万太少了?要是嫌少,咱们可以再谈,最多再加2万,12万,这己经是我的底线了。”
“不是钱的问题。”陈凡把提前写好的合作方案递过去,“李总,您先看看这个。我知道惠民家电最近在资金上有些紧张,需要社区回收渠道来盘活业务;而我们需要维修技术和销售渠道来扩大公益规模。咱们不如平等合作,各取所需,比收购更划算。”
李建国疑惑地拿起合作方案,越看眼神越复杂。他手指指着“公益捐赠比例不低于30%”和“利润分成40%”的条款,皱着眉说:“陈老板,你这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30%的捐赠比例太高,会影响利润;40%的分成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们提供维修和销售渠道,承担的成本更高,分成应该我们占大头。”
“李总,咱们得算笔账。”陈凡平静地说,“您现在缺的不是维修和销售渠道,而是稳定的回收来源和良好的口碑。咱们的社区回收渠道,能保证每个月至少50台的回收量,而且都是经过严格验收的优质家电,能减少您的维修成本;公益捐赠能帮您提升口碑,缓解消费者对惠民家电的负面影响,这可不是用钱能买到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分成,我们负责回收、验收和公益捐赠,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不比您少。而且要是没有咱们的回收渠道,您就算有维修和销售渠道,也没家电可修、可卖。40%的分成,很合理。”
李建国沉默了,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眼神里满是纠结。他心里很清楚,陈凡说的是实话——惠民家电现在最缺的就是稳定的回收来源,要是再收不到足够的家电,门店就得面临无货可卖的困境,资金链会更紧张。而陈凡的合作方案,既能解决回收问题,又能靠公益宣传挽回口碑,虽然分成和捐赠比例有点高,但总比眼睁睁看着公司垮掉强。
“公益捐赠的对象,必须由我们双方共同确认。”李建国终于松口,“还有,回收的家电必须优先供应我们的门店,不能再卖给其他商家。”
“可以。”陈凡立刻答应,“但我也有个条件——合作期间,惠民家电不能再收购其他社区回收业务,避免和我们产生竞争。”
李建国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这个我同意。”
两人又针对合作细节聊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了所有条款:凡凡书店负责社区家电回收、验收和公益捐赠,惠民家电负责维修和销售;公益捐赠比例不低于回收总量的30%,捐赠对象由双方共同确认;销售利润按4:6分成(凡凡书店40%,惠民家电60%);合作期限为一年,期间惠民家电不得收购其他社区回收业务,凡凡书店不得将回收的家电卖给其他商家。
“合作愉快。”陈凡站起身,和李建国握了握手。
李建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合作愉快。希望咱们这次合作,能让惠民家电和凡凡书店都更上一层楼。”
走出惠民家电的总部,陈凡拿出手机给林晚和赵磊发了条消息:“合作谈成了,没被收购,咱们赢了!”
很快,林晚回复:“太好了!晚上咱们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赵磊也发来一串兴奋的表情:“凡哥你太厉害了!这下咱们再也不用怕惠民家电了,还能借他们的资源做更多公益!”
陈凡看着手机,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抬头望向街道,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知道,这次和惠民家电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坚持自己的初衷,守住底线,就一定能把二手家电回收和公益事业做得更好,让“凡凡书店”的名字,在江城的社区里越来越响亮。
我的手机能连通未来的数据库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手机能连通未来的数据库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W8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