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芈月执掌凤印己过半月,新政推行初见成效,后宫用度明显缩减,风气为之一新。然而,细心的梅贵人(原丽妃)在协助德妃核查内务府陈年旧账时,却发现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隐患——宫中供水系统年久失修,多有淤塞,尤其是一些偏殿和旧宫苑,用水极为不便。
这日午后,梅贵人携着几卷泛黄的宫苑水道图,来到拂云殿求见德妃。她将图纸在案上铺开,指尖轻点几处标记,声音温和却切中要害:“姐姐请看,宫中用水多依赖太液池引水及数口主井,但输水渠道多年未彻底疏浚,尤其是通往西六宫及北苑的支线,多有堵塞。更堪忧者,宫内七口常用水井,有三口水质己显浑浊,两口出水量大减。”
她抬眼看向德妃,目光清澈而忧虑:“如今姐姐推行节俭,各宫用度削减,若再逢夏日用水高峰或天旱,恐生用水争端,易起事端。且水质若有不妥,关乎皇子公主及各位姐姐安康,绝非小事。” 她顿了顿,补充道:“臣妾查阅旧档,先帝在位时,曾每三年大规模疏浚一次宫渠,检修水井。然近十年来,此项工程或因费用浩大,或因……” 她适时停住,未尽之语指向皇后掌权时的疏于管理。
德妃芈月闻言,神色凝重。她深知梅贵人所言非虚。水乃生命之源,亦是宫廷安稳的基石。用水问题若处理不当,轻则引起妃嫔抱怨,重则可能引发疫病,动摇她刚刚建立的威信。这看似是琐碎的庶务,实则是关乎根本的大问题。
“妹妹心细如发,所言极是。”德妃赞许地点头,“此事确乃当务之急。只是……”她微微蹙眉,“如今边境需饷,太后寿辰亦需银钱,再兴土木,恐招非议,陛下那里也难通过。”
梅贵人苏婉月似乎早有准备,她从容道:“姐姐所虑,臣妾明白。臣妾近日巡查宫苑,发现并非所有水井皆废。如北苑梅林旁的‘沁芳井’,井壁完好,只因周遭落叶堆积,渠道淤塞,稍加清理便可复用;西宫锦鲤池附近的‘惠泉’,水质甘冽,只是引水石渠断裂,修复不难。更有前朝废弃的‘甘露殿’旧址,其下似有暗渠相通,若加探寻,或可发现新水源。”
她提出一个循序渐进、花费有限的方案:“臣妾愚见,可不必大兴土木。可分三步走:其一,组织宫中闲置内侍、粗使宫女,成立‘浚理队’,由懂些水利的老太监带领,优先清理、修复那些工程量小、见效快的井渠。所需物料,不过是竹篾、木桶、少量石灰泥浆,花费甚微。其二,将疏浚清理出的淤泥,用于宫中花木施肥;淘出的井沙,可用于铺路。 如此,变废为宝,一举两得。其三,待这几处见效,陛下与太后见到实惠,再奏请专项款项,整治大的渠道不迟。”
她还建议:“可令太医院协助,定期查验各井水质,确保饮水安全。同时,可修订宫规,提倡节约用水,对浪费者小惩,对节约者嘉奖,形成风气。”
这一番计划,思路清晰,务实节俭,充分考虑了当前的财政状况和政治环境,体现了梅贵人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智慧。德妃芈月听得眼中异彩连连,她握住梅贵人的手,感慨道:“妹妹真乃我的萧何也!此计大妙! 既解燃眉之急,又不授人以柄,更能惠泽宫闱,实乃治国……不,治宫之良策!”
德妃芈月当即采纳梅贵人的建议,以协理六宫之名,雷厉风行地推行起来。她奏明皇帝,只言“整饬宫苑,清除积弊,以防微杜渐”,并未夸大其词,以免引起朝臣过度关注和反对。皇帝赵宸正为边事烦心,见德妃主动打理宫务,且所需费用极少,便爽快准奏。
梅贵人苏婉月亲自督导此项工程。她不辞辛劳,带着图纸和几名可靠宫人,实地勘察每一口井、每一条渠。她知人善任,起用了几位因得罪皇后而被排挤、却精通土木水利的老宦官负责技术指导。又合理安排那些平日做些杂役、地位低下的粗使太监和宫女,组成浚理队,并承诺按劳给予额外赏钱,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
不过旬日,成效立显。北苑沁芳井被疏通,清冽的井水重现,解决了附近宫苑夏日用水难题;西宫惠泉修复,锦鲤池焕发生机;就连几处堵塞的排水沟也被清理干净,雨后积水问题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水质得到监控,太医院定期投放防疫草药,宫中因用水引发的些许小病小痛也减少了。
妃嫔们用上了更便捷、更干净的水,自然对德妃和梅贵人赞誉有加。尤其是那些位份较低、居住偏远的妃嫔,往日用水常受刁难,如今境况改善,对德妃更是感激涕零。德妃的威信,在这些细微处的关怀中,悄然巩固。
梅贵人苏婉月在此事中展现出的才能与品格,令德妃芈月和丽妃苏晓月都刮目相看。她行事低调不张扬,总是默默将事情做好,功劳多归于德妃决策英明。她体恤下人,对参与浚理的低等宫人赏罚分明,关怀备至,甚至亲自为他们准备解暑的绿豆汤,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丽妃苏晓月一次与德妃闲聊时,不禁感叹:“梅妹妹此举,颇有现代项目管理中的‘精益改善’思路,用最小成本解决关键问题。更难得的是她那份沉静与坚韧,仿佛……再艰难的处境,也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想起了梅贵人曾在冷宫度过的岁月,那份于绝境中求生存、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智慧,恐怕正是源于那段经历。
德妃芈月深以为然:“是啊,冷宫数载,非但未磨灭其心志,反让她更通人情,更晓物力维艰之理。 此番水利整顿,她避开了与旧势力正面冲突,从无人关注的细节入手,既办了实事,又赢得了人心。此乃真正的以柔克刚。”
梅贵人自己则想得更为深远。她协助德妃,既是为报同盟之情,也是为积累资本,暗中布局。水利系统的梳理,让她更清晰地掌握了宫中的地理脉络,甚至意外发现了一些可能通往宫外的隐秘水道或废弃通道。这些信息,或许在未来应对皇后反扑、甚至探查当年真相时,能起到关键作用。她将这些发现默默记在心中,并未急于告知他人。
梅贵人协力德妃,将宫中水利整顿得“井井有条”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被禁足的皇后柳青鸾耳中。
昭阳宫内,皇后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药碗。“好个梅玉致! 本宫真是小瞧了你!在冷宫里熬了几年,倒熬成了德妃的得力干将!疏通水渠?讨好贱婢? 真是会卖乖讨好!” 她将梅贵人的成功视为对自己的羞辱和挑衅,更将其视为德妃势力进一步坐大的标志。
她咬牙切齿地对心腹嬷嬷道:“给本宫盯紧揽月轩!还有,传话给父亲,德妃和那个梅贵人,在宫里如此折腾,又是裁减用度,又是修渠挖井,难道就没有半点错处?就没有劳民伤财、沽名钓誉之嫌? 让他在前朝,好好参她们一本!”
皇后的怒火与柳氏外戚的不满交织在一起,一场针对德妃与梅贵人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德妃新政触及的,不仅是后宫的利益,更深层地,动摇的是皇后及其家族赖以生存的旧有秩序和权力网络。
梅贵人以柔克刚的策略虽暂时成功,但也让她和德妃更加暴露在对手的视线之下。接下来的斗争,将从前庭后宫,蔓延至整个朝堂。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