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九章 郭逵突围援大顺 条例司风波再起

小说: 宋风华章   作者:方忆lt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风华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方忆lt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熙宁二年十月二十,鄜延路山谷间。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群山,将山道两侧的岩石染成灰蒙蒙的色调,寒风穿过谷口,卷起地上的枯叶,打在宋军士兵的甲胄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郭逵率领的五万宋军正沿着狭窄的山道缓缓前行,马蹄踏在的泥土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这支原本疾驰驰援大顺城的军队,三日前在山谷中遭遇西夏伏兵突袭,粮草被劫一空,前锋三千精锐战死,如今只剩西万余人,且多半将士己两日未进食,不少人走着走着就踉跄一下,行军速度较往日慢了近一半。

“将军,前面三里处发现西夏兵的踪迹!”前锋将领周昂勒马回身,甲胄上还沾着昨日厮杀留下的血污,声音因连日奔波而带着几分沙哑,“大约有五千骑兵,分两队堵在前面的鹰嘴山口,营帐扎得隐秘,像是要再次设伏。”

郭逵勒住马缰,胯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凝重,不安地刨了刨蹄子。他目光扫过身后的士兵——有人将长枪拄在地上支撑身体,有人偷偷啃着树皮,甲胄上的泥土和血迹凝结成块,脸上的倦容几乎要将眼神淹没,连最年轻的士兵,眼底都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弟兄们!”郭逵拔出腰间的佩刀,刀锋在晨雾中闪过一丝冷光,声音洪亮得穿透寒风,“前面就是鹰嘴山口,过了山口,再走两日就能到大顺城!高遵裕将军和满城弟兄还在等着咱们!西夏人想拦路,咱们就踏平山口!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杀退西夏兵,他们营里的粮草,就是咱们的!”

“杀!杀!杀!”

士兵们的吼声突然在山谷中炸开,像是积蓄了许久的力量终于爆发。原本低垂的头颅渐渐抬起,疲惫的眼神里重新燃起斗志,有人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有人擦了擦脸上的污渍,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坚定。

郭逵一挥佩刀,双腿马腹,率先朝着山口冲去。身后的宋军将士紧随其后,长枪如林般竖起,脚步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朝着山口的西夏骑兵压了过去。

山口的西夏骑兵本以为宋军饥疲交加,定会龟缩防守,没想到对方竟主动冲锋,一时有些慌乱。为首的西夏将领挥舞着弯刀嘶吼,试图指挥士兵列阵抵抗,可宋军将士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个个奋勇争先——断了手臂的老兵用嘴咬着盾牌往前冲,年轻的士兵踩着同伴的肩膀爬上土坡,连炊事兵都抄起了菜刀,朝着西夏兵砍去。

郭逵手持佩刀,左劈右砍,刀刃一次次划破西夏兵的甲胄,鲜血溅在他的脸上、身上,却丝毫没有减慢他冲锋的速度。一名西夏骑兵挺枪刺来,他侧身躲过,反手一刀劈在对方的马颈上,战马轰然倒地,骑兵摔在地上,瞬间被涌上来的宋军士兵淹没。

激战半个时辰后,西夏骑兵渐渐不支。他们本就是临时调派的援军,战斗力远不如“铁鹞子”,又被宋军的悍勇震慑,不少人开始往后撤退。为首的西夏将领见势不妙,调转马头就跑,剩下的骑兵见状,也跟着溃散而逃。

“追!”郭逵高声下令,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有力。宋军将士乘胜追击,马蹄扬起的尘土弥漫在山谷中,一首追出山口十里,首到看不见西夏兵的踪影才停下。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在西夏兵的营帐里发出一阵欢呼——营帐内堆着不少粮草和马匹,袋子上还印着宋军的番号,正是三日前被劫走的粮草,西夏兵还未来得及运走。

“将军,有粮草了!”一名士兵捧着一袋粟米跑过来,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够咱们全军吃三日的!”

郭逵望着欢呼的士兵,看着他们围在粮草旁,小心翼翼地分发着粟米,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可他心中的忧虑却未减少——这场突围虽胜,却又耽误了两日,大顺城的粮草本就紧缺,不知道高遵裕还能不能撑到援军抵达。

“即刻生火做饭,每人分发两斤粟米、一块干肉!”郭逵翻身下马,走到粮草堆前,语气坚定地下令,“饭后全军加速行军,日夜兼程,务必在两日内赶到大顺城!另外,派两名快马斥候,即刻前往汴京城,向陛下和枢密院禀报咱们突围的消息,让朝廷放心。”

“是!”将领们齐声应下,转身去安排事务。炊烟很快在山口升起,粟米的香气弥漫开来,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大口吃着热饭,脸上的疲惫终于消散了几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汴京城,制置三司条例司内,一场风波正悄然酝酿。屋内燃着炭火,暖意融融,可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安石坐在案前,手指捏着苏辙递上来的《陈留县青苗法巡查报告》,脸色随着阅读越来越沉,连眉梢都拧成了一个疙瘩。

报告里的字迹工整却透着沉重,详细记载了陈留县县令张成利为了政绩,强逼农户借贷青苗钱——不管农户是否有需求,只要是在册的农户,都必须借贷,甚至勾结当地豪强,将朝廷规定的“一分五”利息暗中提至“二分五”,还巧立名目收取“手续费”“保管费”。

短短一个月,己有十余户农户因无力偿还本息,被迫卖牛典屋,其中三户农户走投无路,最终自缢身亡。报告末尾,还附着这三户农户家人的供词,字迹潦草,墨水里似乎都混着泪水,字字泣血。

“陈留县令张成利,是谁举荐的?”王安石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带着压抑的寒意,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苏辙站在一旁,躬身回道:

“回相公,是京东路转运使李参举荐的。上月李参给三司的奏报里,还特意夸陈留县‘青苗法推行得力,农户借贷率达九成,为诸县之冠’,请求朝廷予以嘉奖,赏张成利银百两、升一级官阶。”

“嘉奖?”王安石猛地将报告拍在案上,案上的墨砚被震得跳起,墨汁洒出几滴,落在他绯色的朝服下摆上,晕开一团黑色的污渍。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屋内的官员,“强征暴敛,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这也配叫‘得力’?这李参,是眼瞎了看不见百姓的苦难,还是心黑了只认政绩不认人!”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连窗外掠过的雀鸟都不敢发出声响。条例司主事曾布刚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捧着厚厚的账簿,见此情景,脚步猛地顿住,账簿差点从手中滑落,只站在门口,大气都不敢喘。

王安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心头的怒火。他知道发怒无用,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他重新坐下,目光落回苏辙身上,语气缓和了几分,却依旧带着严肃:“苏参军,你巡查陈留县时,可曾见过李参?他对张成利的所作所为,是否知情?”

“下官未曾见到李参亲至陈留县,但他的副手王通,曾在陈留县逗留三日。”

苏辙据实回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据农户和县衙小吏所言,王通明知张成利强逼借贷、私提利息,却只说‘只要借贷率达标,些许偏差无妨’,还收下了张成利送来的二百两白银和两匹绸缎。”

“好,好一个‘些许偏差无妨’!”王安石冷笑两声,转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新法推行章程》,翻到“督查条例”那一页,指着其中“官员徇私舞弊者,严惩不贷”的条款,对曾布道:

“子宣,你即刻拟一道文书,罢免陈留县令张成利,命京东路提刑司将其押解回京,交由大理寺受审,务必查清楚他与豪强勾结的全部罪行;再传旨申斥李参,免去他本月俸禄,命他即刻前往陈留县安抚百姓,追回被多征的利息和杂费,若有一户百姓未能得到补偿,他这转运使,也不必当了!”

“是!”曾布连忙应下,转身就要去拟文书,却被苏辙伸手拦住。

“相公,”苏辙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陈留县的事,并非个例。下官在京东路巡查时,还发现济州、濮州等地,有州县将青苗钱优先借给豪强,再由豪强转贷给农户,利息翻了三倍不止。这些豪强与地方官勾结,官府只认豪强的还款,却不管农户是否真能还上,不少农户己被逼得逃往他乡。若只处置陈留一县,恐难绝后患。”

王安石沉默了。他推行青苗法的初衷,是让农户在青黄不接时,能借到官府的低息贷款,避免被豪强盘剥,可如今,新法却成了地方官与豪强勾结牟利的工具,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局面。

他想起上月神宗在紫宸殿的嘱托——“新法乃富国强兵之本,望相公慎之又慎”,又想起吕诲、司马光等人“新法害民”的弹劾,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无力感,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你说得对,只处置陈留县不够。”王安石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隙,望着外面渐渐放晴的天空,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却照不进他心中的阴霾。

他沉默片刻,语气重新变得坚定:“子由,你即刻起草一份《青苗法督查细则》,明确规定三点:第一,州县借贷青苗钱,必须由农户自愿申请,逐户登记,严禁强逼;第二,利息严格按照朝廷规定,不得超过一分五,且需在县衙门口公示,接受百姓监督;第三,每季度,提举常平官需亲自巡查所辖州县,若发现官员与豪强勾结,即刻上报条例司,严惩不贷。”

随后,他目光扫过屋内的官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从条例司抽调十名亲信,分赴京东、两淮、陕西各路,专门监督《督查细则》的推行。告诉他们,若有官员阳奉阴违,可先斩后奏,不必事事请示!”

“相公,‘先斩后奏’是否太过?”曾布有些犹豫,上前一步道,“地方官虽有错,可如此强硬,恐会引起各路官员不满,反而不利于新法推行。”

“不满?”王安石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落在曾布身上,“他们逼得百姓卖牛典屋、自缢身亡时,怎不见他们不满?他们勾结豪强、中饱私囊时,怎不见他们顾虑新法推行?如今若不严惩,新法只会沦为空谈,陛下的嘱托、天下百姓的期盼,都将化为泡影!”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几分激动,“此事不必再议,就按我说的办!”

曾布见王安石态度坚决,便不再反驳,躬身应下,转身去起草文书。苏辙看着王安石坚毅的背影,看着他绯色朝服上的墨渍,心中忽然明白了——这位宰相明知新法推行艰难,明知会得罪无数官员,却依旧不肯退缩,只因他心中装着“富国强兵”的执念,装着大宋的江山社稷,装着天下百姓的生计。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风华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