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章 枢密院暗奏弹章 紫宸殿再议新法

小说: 宋风华章   作者:方忆lt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风华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方忆lt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安石的长子王雱捧着一份急报跑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难掩的喜色,连呼吸都有些急促:

“父亲!鄜延路急报!郭逵将军在鹰嘴山口突围成功,不仅击退西夏兵,还缴获了被劫的粮草,正加速驰援大顺城!预计两日内可抵达!”

王安石连忙接过急报,手指有些颤抖地展开,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当看到“突围成功”“驰援大顺”几个字时,他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多日来的第一丝笑容。

“好!好啊!”王安石将急报递给苏辙和曾布,语气轻快了几分,“郭逵突围成功,大顺城有救了!这边咱们抓紧补上青苗法的漏洞,严惩贪官污吏;那边边患能解,咱们这富国强兵的路,总算能走得顺一些了!”

苏辙和曾布接过急报,仔细读了一遍,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房的地板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斑,连空气中的压抑感都消散了几分。

只是他们都没注意到,王雱转身离开书房时,嘴角的笑容渐渐淡去,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昨日他去枢密院递文书时,在门外偶然听到文彦博和冯京议论,说要借“郭逵延误援兵”之事,弹劾王安石“调度失当,致使大顺城陷入险境”。他知道,这场风波,恐怕还没结束。

熙宁二年十月二十二,汴京城枢密院。文彦博坐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手中捧着郭逵突围的急报,眉头却皱得更紧。冯京站在一旁,看着他阴沉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相公,郭逵己突围,大顺城有望守住,咱们之前准备的弹章,还要递上去吗?”

“为何不递?”

文彦博将急报扔在案上,语气冰冷,“郭逵虽突围,却延误了五日援兵,若大顺城有失,他难辞其咎!而王安石身为宰相,统筹边务,调度粮草不力,才导致郭逵遇伏,这‘调度失当’的罪名,他跑不掉!”

冯京犹豫道:“可郭逵在急报里说,遇伏是因为西夏兵行踪隐秘,并非粮草调度问题。而且王安石昨日己派条例司官员去各路督查青苗法,还罢免了陈留县令,似有整改新法之意,陛下说不定会偏袒他。”

“偏袒?”文彦博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给冯京,“你看看这个。这是河北路转运使递来的密报,说王安石派去的督查官,在河北强行要求州县提高青苗钱借贷率,若达不到八成,就罢免县令。这哪里是整改?分明是变本加厉!”

冯京接过奏折,快速扫了一遍,脸色也变了:“竟有此事?若属实,那王安石的督查,岂不是又成了强征的借口?”

“正是如此。”文彦博端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语气缓和了几分,“咱们就以‘王安石调度边务失当,督查新法变本加厉’为由,递上弹章。陛下虽想革新,但也忌惮民怨和边患,只要咱们把证据摆出来,他就算不罢免王安石,也定会削弱他的权力。”

冯京点点头,接过弹章,转身就要去拟写正式的奏折,却被文彦博叫住:“等等。”

“相公还有何吩咐?”

“去请吕诲、司马光几位大人过来商议。”文彦博道,“弹章不能只咱们枢密院递,要联合御史台、翰林院的大臣一起递,这样才能让陛下重视,让王安石无力反驳。”

冯京眼中一亮:“相公高见!联合众臣递折,陛下定会三思!”他躬身应下,快步走出枢密院,去联络吕诲等人。

文彦博望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拿起案上的西夏地图,手指在大顺城的位置轻轻点了点——就算大顺城守住了,他也要让王安石付出代价。这新法一日不废,他就一日不得安宁。

两日后,紫宸殿。宋神宗坐在御座上,看着案上堆叠如山的奏折,脸色越来越沉。这些奏折,一半是弹劾王安石的,一半是为王安石辩解的。

弹劾的奏折里,文彦博、吕诲等人列举了王安石“调度边务失当”“督查新法变本加厉”的证据,还附上了河北路农户的投诉信;辩解的奏折里,曾布、王雱等人则说王安石督查新法是为了纠正偏差,郭逵遇伏是意外,与王安石无关。

“诸位卿家,”神宗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扫过阶下的大臣,“关于王安石的弹劾与辩解,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处置?”

文彦博率先出列,躬身道:

“陛下,王安石调度边务失当,导致郭逵延误援兵,险些丢了大顺城;督查新法又强逼州县提高借贷率,民怨沸腾。如此下去,恐会引发民变和边患,臣请陛下罢免王安石,废止新法!”

“文相公此言差矣!”

曾布立刻出列反驳,“郭逵遇伏是因为西夏兵行踪隐秘,与粮草调度无关;河北路督查官强逼借贷之事,纯属谣言,臣己派人去核查,并未发现此类情况。王安石相公推行新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如今青苗法己籴得常平粮数百万石,均输法也降低了漕运成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怎能因些许谣言就罢免相公、废止新法?”

“些许谣言?”

吕诲上前一步,手中捧着河北路农户的投诉信,“陛下,这些投诉信都是农户亲笔所写,上面还有手印,绝非谣言!臣昨日去河北路巡查,亲眼见到农户因无力偿还青苗钱,被迫卖女,这难道也是谣言?”

“吕中丞所见,不过是个别州县的乱象!”王雱忍不住出列,“父亲己派督查官去整改,相信很快就能解决!若因个别乱象就废止新法,那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陛下富国强兵的心愿,又怎能实现?”

“富国强兵?”

司马光摇着头出列,“以民为代价的富国强兵,就算实现了,又有何意义?百姓怨声载道,民心尽失,就算有再多的粮草、再强的军队,也守不住大宋的江山!”

殿内顿时又吵了起来,支持王安石的大臣与反对王安石的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神宗坐在御座上,听着他们的争吵,心中越发烦躁。他看向一首沉默的王安石,轻声问道:“王卿,你有何话说?”

王安石走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承认,新法推行中确有个别州县出现偏差,臣己派督查官去整改,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至于边务调度,臣己协调三司,确保粮草及时运抵环庆路,郭逵将军也己驰援大顺城,边患很快就能解决。”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了几分:“新法推行虽难,但成效己显。若此时废止,不仅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国库也会再次陷入困境,边患也无力应对。臣请陛下再给臣一些时间,臣定会完善新法,既实现富国强兵,又不扰百姓。”

神宗看着王安石坚毅的眼神,想起即位以来的夙愿,想起新法带来的国库充盈,心中渐渐有了决断。他站起身,高声道:

“诸位卿家,朕意己决。王安石调度边务虽有小过,但并非大错;新法推行有偏差,可整改完善,不必废止。”

他看向文彦博等人:“文卿、吕卿,你们的担忧朕己知晓,朕会命王安石加强督查,严禁强征强借,若再有官员违法,严惩不贷。”

又看向王安石:“王卿,朕再信你一次。你要尽快整改新法漏洞,安抚百姓,同时做好边务,确保大顺城安全。若半年内仍无成效,朕再议处置之法。”

“臣遵旨!”

王安石躬身谢恩,心中松了一口气。

文彦博、吕诲等人虽不甘心,却也不敢违抗圣旨,只得躬身领旨。殿外传来一阵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神宗身上,映得他的龙袍格外耀眼。只是神宗知道,这场关于新法的争论,绝不会就此结束。这富国强兵的路,还很长,也很难。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风华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MWA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