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ICU的晨雾还没散,林清和踩着白大褂的下摆走进病房时,陆则言正站在病床边调呼吸机参数。患者胸廓随着机械通气起伏,监护仪上的心电波形平稳,她下意识扫过床头的神经功能评估表——昨夜术后标注的“肌力4级”旁,多了一行清秀的字迹:“今晨可遵嘱抬臂,无言语障碍”。
“比预想中恢复得快。”陆则言转过身,手里还捏着听诊器,金属探头带着刚贴过患者胸口的余温,“BNP降到1200pg/mL了,心功能代偿得不错,你那边神经评估没发现异常吧?”
林清和俯身用手电筒照患者瞳孔,指尖在病历上划过时顿了顿——她的钢笔昨天落在杂交手术室,此刻手里攥着的,是陆则言常用来记手术要点的黑色水笔,笔帽上还刻着小小的“L”字母。“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她收回手,把笔递过去,“昨天借你的笔,忘了还。”
陆则言没接,反而指了指她手里的神经评估表:“先用着吧,你记监测数据的字迹清楚,护士整理病历也方便。”他的目光落她握着笔的手,指尖还带着昨夜调试电极片留下的浅红压痕,“昨晚回去没揉手腕?神外医生的手,比心外的导管还金贵。”
林清和笑了笑,刚要开口,患者突然轻轻咳嗽了一声,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瞬间掉了两个百分点。陆则言立刻伸手调整床头角度,林清和同时扶住患者的肩,轻声安抚:“别紧张,慢慢呼吸,我们在呢。”两人动作间,她的手肘不经意碰到他的小臂,隔着白大褂,也能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常年握手术钳练出的稳定力道。
等监护仪数据重新平稳,护士送来新的检查单,陆则言接过时,一张折叠的便签从单子里掉出来。林清和弯腰去捡,展开时却愣住——上面是她写的神经监测要点,字迹旁边用蓝笔补了几行小字:“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时,可同步调神经监测仪灵敏度;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观察一次眼睑闭合情况,防角膜干燥”。
“你……”林清和抬头,正好对上陆则言的目光,他耳尖微微泛红,伸手把便签抽回去,塞进白大褂口袋,“上次你写的监测笔记,我觉得实用,就夹在病历里了,想着下次遇到类似病例能参考。”
林清和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做一台颅底肿瘤手术,术后患者出现短暂心律失常,是陆则言拿着心电图纸找到她,纸上用红笔圈出异常波形,旁边写着:“考虑与术中牵拉迷走神经有关,可试用地塞米松,剂量己标在旁边”。那时她只觉得他细心,现在才发现,他们早己把对彼此专业的在意,藏进了一页页病历和笔记里。
中午换班时,林清和在医生办公室整理病例,陆则言端着两杯豆浆走进来,把其中一杯推到她面前:“无糖的,你上次说术后喝这个不反酸。”他靠在桌沿,看着她在病历上签字,“晚上值夜班吗?如果不忙,我带你去吃上次没吃到的那家萝卜关东煮——老板说这次进了新鲜的牛筋。”
林清和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墨点。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细碎的光影,她抬头时,正好看见陆则言眼底的笑意,像心外手术台上那颗重新跳动的心脏,温暖又坚定。“好啊,”她点头,把豆浆杯握在手里,指尖传来的温度,比监护仪上的数字更让人心安,“不过这次,我要先挑萝卜。”
陆则言笑出声,伸手帮她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动作轻得像在调整神经监测仪的电极片:“没问题,都给你留着。”办公室里很静,只有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两杯豆浆慢慢升腾的热气,把两个跨越专业边界的人,悄悄裹进了同一份温柔里。
作者“白城的井藤野乃叶”推荐阅读《心外医生的专属神经信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WM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