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庵坐落在京城西郊的云雾山麓,远离尘嚣,环境清幽。青灰色的庵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唯有檐角悬挂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越悠远的声响,更添几分方外之地的宁静。
窦昭的马车在山门前停下。早有两位年长的尼姑在此等候,为首的一位师太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澄澈平和,法号静尘。她并未因窦昭是戴罪之身(虽被特许,但终究是受家族牵连)而有所怠慢,也未因那道特殊的圣旨而过分热情,只是合十行礼,语气平淡无波:“窦施主,庵堂清苦,往后还请随缘安住。”
这份不卑不亢的态度,反而让窦昭心生好感。她连忙还礼:“打扰师太清修了。”
静尘师太微微颔首,引着窦昭主仆三人进入庵内。庵堂不大,前后三进,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遇到的几位尼姑皆是目不斜视,各自忙碌,透着一股隔绝世事的淡然。
窦昭被安置在后院一间僻静的禅房里。房间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一个旧衣柜,窗外可见一小片竹林,清风拂过,沙沙作响。
“施主日常起居可在此处,斋饭会按时送来。庵中早晚课诵,施主可随喜参加。若无他事,贫尼便告退了。”静尘师太简单交代后,便转身离去,留下窦昭三人适应新环境。
品兰和柳嬷嬷手脚麻利地开始收拾带来的少量行李。窦昭则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从英国公府那压抑绝望的囚笼,骤然来到这方外净土,她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然而,她深知,这宁静只是表象。慈云庵绝非世外桃源,那道将她送到这里的圣旨,如同一个鲜明的标记,必然会引来各方的关注。她是暂时安全了,但也可能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监视之中。
接下来的日子,窦昭过得异常规律。每日清晨即起,随尼姑们做早课,虽然不信佛,但那梵音唱诵能让她纷乱的心绪暂时平静。早课后用斋饭,皆是清淡的素食。上午她会看书习字,下午则有时会帮庵里做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计,比如采摘野菜、打扫庭院。静尘师太偶尔会与她讲些佛理,但从不探问她的家事,相处得恰到好处。
品兰和柳嬷嬷起初还有些不习惯这清苦的生活,但见窦昭安之若素,也渐渐定下心来。
表面上看,窦昭似乎真的过上了带发修行的平静生活。但暗地里,她的心思从未停止转动。她时刻关注着京城传来的任何消息,通过柳嬷嬷与偶尔下山采买的尼姑攀谈,获取零碎的信息。
消息有好有坏。坏消息是,父亲窦世远的案子似乎仍陷在胶着状态,大理寺审理缓慢,各种不利于窦家的流言仍在传播。好消息是,由于那道圣旨的存在,明面上对英国公府的打压似乎有所缓和,至少没有再出现新的致命指控。这无疑为宋墨在背后的运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窦昭知道,自己不能完全依赖宋墨。她必须利用这段相对安全的时间,尽快提升自己,并设法查明母亲之事的更多线索。那幅《寒林独立图》和玉玦,她贴身收藏,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夜,月黑风高,山风刮过竹林,发出呜呜的声响。窦昭因心中有事,睡得并不踏实。约莫子时前后,她忽然被窗外一阵极轻微的、不同于风声的异响惊醒。
那声音,像是有人用极轻的力道,在叩击窗棂。
窦昭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在这深山古庵,深夜时分,谁会来敲她的窗户?是庵里的尼姑?绝无可能!是歹人?还是……
她悄无声息地翻身下床,摸到窗前,压低声音问道:“谁?”
窗外沉默了片刻,随即,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响起,简短有力:
“是我,宋墨。”
宋墨?!他竟然深夜潜入皇家庵堂来找她!窦昭心中巨震,但一种莫名的安心感竟也随之而来。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打开了窗户。
窗外,洋浩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宋墨依旧是一身便于夜行的玄色劲装,身形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他利落地翻窗而入,动作轻盈得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禅房内没有点灯,只有朦胧的月光透过窗纸,勉强勾勒出彼此的轮廓。两人相对而立,距离极近,窦昭能闻到对方身上带来的、山间夜露的微凉气息和一丝极淡的、属于男子的清冽味道。
“世子殿下……”窦昭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心跳有些失序。孤男寡女,深夜共处一室,这实在于礼不合。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宋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虚礼,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紧迫感,“窦小姐,你可知你父亲案子的关键何在?”
窦昭收敛心神,摇了摇头:“我只知是漕运旧案,细节并不清楚。”
“那桩旧案,亏空是真,但背后牵扯极深,有人想借你父亲这块石头,砸倒更多人。”宋墨言简意赅,“翻案的关键,在于找到当年一个关键的证人,一个负责漕粮押运的底层小吏。他手里可能握有能证明你父亲只是失察、而非主谋的证据。”
“此人在何处?”窦昭急问。
“失踪了。”宋墨沉声道,“就在案子被翻出前后,此人便如同人间蒸发。我的人查到,他最后出现的地方,是江南金陵。”
金陵!窦昭的心猛地一跳!那是她长大的地方!
“殿下需要我做什么?”窦昭立刻意识到,宋墨冒险前来,绝不会只是为了告诉她这些。
宋墨的目光在黑暗中锐利地看向她:“据查,那证人在金陵有一远房表亲,姓吴,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绸缎庄,名为‘云锦记’。此人失踪前,曾与这表亲有过联系。我需要一个可靠且不引人注目的人,去金陵找到这个吴掌柜,探听消息,最好能找到那证人留下的线索。”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曾在金陵长大,对当地熟悉,且有合理的理由回去——可为‘祈福’或‘处理旧产’。由你出面,比派任何生面孔都更不易惹人怀疑。”
去金陵?窦昭愣住了。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但仔细一想,这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突破口。她熟悉金陵,身份也合适。
“好,我去。”窦昭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这不仅是为了救父亲,救家族,也是为了还宋墨这份雪中送炭的人情。
宋墨似乎对她的干脆有些意外,但很快便道:“我会安排可靠之人护送你南下,并给你一个联络方式,到金陵后自然有人接应你。但此行凶险,对方既然能让一个大活人凭空消失,必然势力庞大,你需万分小心。”
“我明白。”窦昭点头。
“此外,”宋墨的声音更低沉了几分,“你母亲之事,或许也与江南有些关联。你此行,可一并留意。”
母亲之事?窦昭心中一动。难道母亲留下的线索,那地图碎片指向的“山门”,也在江南?
“我会的。”窦昭郑重承诺。
“三日后,会有一支商队从京城出发前往金陵,你混入其中。具体安排,届时会有人通知你。”宋墨说完,深深地看了窦昭一眼,“保重。”
话音未落,他己如一道青烟,再次翻窗而出,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禅房内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窦昭一人,站在窗前,心潮澎湃。深夜的会面短暂而惊心动魄,带来的信息却足以改变一切。
去金陵!寻找关键的证人,揭开漕运案的真相,同时,探寻母亲留下的秘密!
前路依然吉凶未卜,但这一次,她不再是懵懂被动地承受,而是主动出击,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窗外,山风依旧,但窦昭的心中,却燃起了一簇明亮的火焰。慈云庵的宁静将被打破,一场跨越千里的追寻,即将开始。而她和宋墨之间那根无形的线,也因此番际遇,缠绕得更加紧密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W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