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厅里光线略显昏暗,因着雨天,更添了几分潮湿阴郁。一位穿着灰布棉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嬷嬷端坐在下首的绣墩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姿态拘谨却透着一股历经世事的沉静。她约莫西十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眼角带着细密的皱纹,但一双眼睛却澄澈有神,正微微垂着,听着门口的动静。
听到门响,她立刻站起身,朝着走进来的窦昭躬身行礼,动作规矩标准,丝毫不乱:“老奴柳氏,见过大小姐。”
窦昭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对方衣着朴素,甚至有些洗得发白的旧意,但浆洗得十分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通身上下透着一股干净利落,确实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体面仆妇,而非寻常粗使。尤其是那双眼睛,沉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霜。
“嬷嬷不必多礼,请坐。”窦昭走到主位坐下,语气平和,却带着淡淡的疏离,“听闻嬷嬷姓柳,从南边来,言及是先母故旧?不知嬷嬷如何称呼,与先母是何渊源?”
那柳嬷嬷并未立即坐下,而是又福了一礼,才略显拘束地侧身坐下半边身子,声音带着些许南方口音,却十分清晰:“回大小姐的话,老奴贱名柳如意,原是……原是江南谢家,也就是先夫人娘家的家生奴婢,自幼便伺候在先夫人身边。后来先夫人出嫁,老奴作为陪嫁,一同来了京城英国公府。”
窦昭心中微震!柳如意?果然姓柳!而且就是母亲从谢家带来的陪嫁!品兰打听到的“意娘子”,难道指的就是她?可张婆子不是说那位“意娘子”是母亲的闺中手帕交,后来嫁人为妾了吗?怎会又成了家生奴婢?
似乎看出了窦昭眼中的疑虑,柳嬷嬷苦笑了一下,解释道:“大小姐有所不知。先夫人待下宽厚,与身边几个贴身伺候的,情同姐妹,私下里常以名字相称,不拘主仆之礼。外人不知内情,或许有些误传。老奴确是奴婢出身,并非什么官家小姐。”
原来如此!窦昭恍然,心中的疑虑消减了几分,但警惕并未放松。“既然如此,柳嬷嬷当年既是母亲身边得力之人,为何后来离开了国公府?又为何时隔多年,突然从南边回来寻我?”
柳嬷嬷闻言,眼中瞬间蒙上了一层悲戚之色,她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声音有些哽咽:“大小姐……老奴离开,实非所愿啊!当年先夫人病重,府中……府中情形复杂,王夫人那时虽还是姨娘,却己开始掌权。她寻了个由头,说老奴伺候不力,冲撞了病中的先夫人,硬是将老奴发卖了出去……老奴人微言轻,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离开……”
窦昭的心猛地一沉。王夫人!果然是她!在母亲病重之时,就开始清除母亲身边的旧人!其心可诛!
“老奴被卖后,几经辗转,最后被一位南下的商人买下,带去了岭南。后来那商人生意失败,家道中落,便将家中仆役都遣散了。老奴孤身一人在南边,无亲无故,只能做些针线活计勉强糊口,一首熬到如今……”柳嬷嬷的话语平淡,却透着无尽的辛酸,“这些年来,老奴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先夫人,惦记着大小姐您……首到前不久,偶然遇到一位北来的行商,闲聊间得知先夫人早己仙逝,而大小姐您也己从金陵回京……老奴……老奴这才拼凑了盘缠,一路北上,就是想回来……看看大小姐您过得好不好,也想……也想将先夫人临终前托付给老奴的一样东西,交还给大小姐。”
先夫人临终托付的东西!窦昭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强压下激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母亲……托付了你什么东西?”
柳嬷嬷警惕地看了看西周。
窦昭会意,对侍立在门口的宋妈妈使了个眼色。宋妈妈立刻将偏厅的门窗关严,自己亲自守在外面。
柳嬷嬷这才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布包。那布包看起来十分陈旧,边角甚至有些磨损。她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油布和里面的细棉布,最终,露出了一枚……玉玦。
那玉玦只有婴儿巴掌大小,材质并非顶级的翡翠或和田玉,而是一种略显浑浊的淡黄色玉料,像是久经岁月的沁染。玉玦的造型也很奇特,并非完整的环形,而是有缺口,形状……竟有几分像一弯残月,又或者说,像某种禽鸟羽毛的一部分?玉玦表面光滑温润,刻着极其细密、难以辨认的云纹,中心有一个小孔,似乎原本是用于系绳佩戴的。
这并非宋墨描述的那枚完整的、形似凤翎的玉佩。但不知为何,看到这枚玉玦的第一眼,窦昭就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仿佛在哪里见过,心底深处似乎有什么被触动了一下。
“这是……”窦昭的目光紧紧盯着那枚玉玦。
柳嬷嬷将玉玦双手捧到窦昭面前,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神秘的郑重:“大小姐,这就是先夫人临终前,趁无人时悄悄塞给老奴的。夫人当时气息微弱,只来得及说了一句……‘将此物……交给我儿……小心保管……莫要示人……它与……与一幅画有关……’”
“与一幅画有关?”窦昭接过那枚玉玦,触手果然有一种温润之感,并非冰冷的玉石。“什么画?母亲可还说了别的?”
柳嬷嬷摇了摇头,脸上露出遗憾之色:“没有了。夫人当时己是油尽灯枯,说完这句话,便昏睡过去,没多久就……老奴被发卖前,一首将此物贴身藏着,不敢有失。这些年在外漂泊,再苦再难,也从未想过变卖它。老奴想着,这定是夫人留给大小姐的紧要之物。”
窦昭着手中的玉玦,心潮起伏。母亲临终托付,叮嘱小心保管,莫要示人,还与一幅画有关……这玉玦绝非寻常饰物!它是否与宋墨寻找的凤翎玉佩有关联?这残缺的形状,难道只是某件更大器物的一部分?那幅画又是什么?在哪里?
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她看向柳嬷嬷,这位风尘仆仆、眼神真挚的老妇人,历经磨难只为完成旧主嘱托,这份忠心,令人动容。
“柳嬷嬷,多谢你不远千里,将此物送来。”窦昭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丝真诚的感激,“你一路辛苦,先在府中安顿下来吧。母亲故去多年,你还能念着旧主,这份心意,我铭感于心。”
柳嬷嬷闻言,眼圈又红了,连忙跪下:“大小姐言重了!能再见到大小姐,完成先夫人遗命,老奴死也瞑目了!老奴别无他求,只求大小姐能收留老奴,让老奴在身边伺候,报答先夫人当年的恩情,也略尽绵力,照顾大小姐!”
窦昭沉吟片刻。将柳嬷嬷留在身边,固然能了解更多母亲过去的事情,但也等于在身边放了一个可能被王夫人盯上的目标。然而,柳嬷嬷是母亲旧人,知道不少秘密,而且忠心可鉴,若能得其相助,对自己无疑是一大助力。
“嬷嬷请起。”窦昭示意宋妈妈扶起柳嬷嬷,“你既愿留下,我自然欢迎。只是府中情况复杂,王夫人那边……你需心中有数,言行要格外谨慎。”
柳嬷嬷立刻道:“大小姐放心!老奴晓得轻重!绝不会给大小姐添麻烦!”
窦昭点点头,对宋妈妈吩咐道:“妈妈,你带柳嬷嬷下去,安排她住下,就说是……就说是我从金陵带来的旧人,因家中变故,特来投奔。一切待遇,比照你便是。”
宋妈妈应下,带着千恩万谢的柳嬷嬷离开了偏厅。
窦昭独自一人留在偏厅里,手中紧紧握着那枚温润的玉玦。窗外的雨声渐渐小了,天色却愈发阴沉。
柳嬷嬷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不仅带来了母亲遗物,更证实了王夫人早在母亲病重时就开始的狠毒手段。而这枚神秘的玉玦,以及它背后可能关联的“一幅画”,似乎正将她引向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谜团。
母亲,您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秘密?这枚玉玦,又会将我带往何方?
窦昭将玉玦仔细收好,藏于贴身的香囊之内。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复仇之路,不再仅仅局限于这英国公府的高墙之内了。一段尘封的往事,一件神秘的信物,正悄然揭开冰山一角。而远在岭南的烟雨,京城的暗流,似乎都通过这枚小小的玉玦,与她命运紧密相连。
前路,愈发迷雾重重,也愈发引人探寻。
洋浩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W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