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4章 公示与回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梧桐巷38号》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初冬的寒风卷着零星的雪粒,敲打着宁州市政府公告栏的玻璃。这一天,备受争议的《宁州市历史城区有机更新概念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期。这份凝结了无数专家心血、也牵动着万千市民神经的文件,终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官方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公示点设在市规划展览馆的一楼大厅。清晨,馆门刚开,早己守候在外的媒体记者和各路关心此事的人群便涌了进去。明宇和晓冉也在其中,他们穿着厚厚的大衣,围巾遮住了半张脸,眼神凝重地随着人流移动。大厅中央,巨大的展板上张贴着规划的摘要文本和彩色效果图。相比之前流传的复印件,正式文本的措辞更为严谨,也更具压迫感。“打造城市新名片”、“提升区域价值”、“优化空间结构”等字眼频繁出现。效果图上,梧桐巷所在的区域被标注为“文化休闲商务融合区”,传统的院落肌理被规整的商业街区和高层地标建筑取代,仅存的几处“风貌保护点”像孤岛般散落其间,显得突兀而勉强。

晓冉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拿出笔记本,开始逐字逐句地记录公示内容,特别是那些可能留有解释空间的模糊表述。明宇则更关注公示旁边的“公众意见征集表”填写处和旁边的意见箱。他看到己经有不少人在排队填写表格,神情各异,有愤慨,有焦虑,也有漠然。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梧桐巷。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张阿姨从儿子发来的手机照片上看到那熟悉的地块被规划成陌生的模样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刘梅第一时间通过社区的广播系统(这次是经过合作社商议后启用)通知了各家各户,并组织核心成员在“梧桐小筑”紧急集合。

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会议都要沉重。赵爷爷用拐杖顿着地,声音沙哑:“白纸黑字,这是动真格的了!”有人开始悲观,觉得胳膊拧不过大腿;也有人情绪激动,主张组织人去公示现场抗议。

“都冷静!”刘梅提高了声音,尽管她自己的手也在微微颤抖,“公示期就是给我们说话的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闹,而是要把我们的道理,明明白白、有根有据地摆出来!”她拿出晓冉和楚悦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那份厚重的评估报告摘要、精心制作的宣传册样本,以及填写公众意见的指导建议。“咱们一条巷子,百十户人家,要把力气使在一处。有理有据,才能让人听得进去!”

在刘梅和张阿姨等人的组织下,梧桐巷的居民们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意见表达”行动。识字的老人们戴着老花镜,认真阅读宣传册上的要点;年轻人则负责帮助不擅长书写的邻居填写意见表,确保每一条意见都指向明确、陈述清晰。他们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反对拆迁”,而是“建议调整规划思路,实施以保护和提升为主、渐进式的有机更新”,并附上了基于邻里中心实践设想的替代方案草图。

与此同时,晓冉团队的《梧桐巷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生态评估报告》正式完稿。她没有选择激进地公开散发,而是通过导师张教授的渠道,分别递交给了市规划局、文化局、社工委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参与规划评审的部分专家委员。报告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和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梧桐巷作为“活态社区遗产”的独特价值,并尖锐地指出了原规划方案可能带来的文化断层、社会成本等问题。

楚悦制作的《巷陌深处是吾乡》短片和线上H5页面,则选择了在几个重要的本地生活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低调上线。没有煽动性的标题,只是平静地展示巷子的日常和居民的心声。然而,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因其真实和厚重,引发了远超预期的共鸣和转发。许多宁州市民,甚至外地网友,开始关注这条面临命运转折的老巷。

周导的纪录片团队也悄然进驻,开始记录公示期前后梧桐巷的点点滴滴。他们的镜头不仅对准了居民的焦虑与努力,也捕捉到了规划部门工作人员接待市民、整理意见的日常场景,试图呈现事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公示期的第一天,在紧张、有序以及弥漫的忧虑中过去了。意见箱里,塞进了第一批来自梧桐巷的、写得密密麻麻的表格。寒风依旧凛冽,但一缕微光,己经透过重重迷雾,照射进这条深巷之中。回响,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