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新生的枝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的深圳依然炎热,的海风裹挟着陌生的咸腥气。苏晓冉拖着行李箱走出地铁站,抬头看见深圳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突然有种不真切的眩晕感。

“同学,需要帮忙吗?”穿志愿者马甲的学长热情地接过她的箱子,“新生报到处在那边!”

校园里棕榈树摇曳,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新生和焦灼的家长。晓冉独自完成所有手续——这是她坚持的,像某种仪式。

宿舍是西人间,己有两个室友到位。一个叫李悦的广州女孩正指挥父母挂蚊帐,另一个叫王雅文的东北姑娘豪爽地塞给她一包红肠:“我妈做的,贼好吃!”

晓冉的床靠窗,能看见远处的小山。她正整理床铺,最后一个室友推门而入——瘦小的身影拖着巨大行李箱,身后空无一人。

“你们好,我叫林小雨。”女孩声音细若蚊蝇。

夜晚,西个女孩卧谈。李悦吐槽高考失利,王雅文梦想当战地记者,林小雨只轻声说“我从贵州来”,便不再多言。

晓冉在黑暗里睁着眼。上铺传来压抑的啜泣,是林小雨。她悄悄爬上去,递过纸巾:“想家了?”

林小雨哽咽:“我...我是村里第一个考出来的...”

那一刻,晓冉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在陌生水域挣扎的鱼。

大学生活是碎片化的。她要在阶梯教室挤占座位,要在食堂人潮中生存,要习惯粤语腔的普通话,要面对全英文的专业课。

最让她无措的是“自由”。没有早晚自习,没人催交作业,连缺席都无人过问。她像突然被抛入海洋的淡水鱼,在咸水中艰难呼吸。

第一次小组讨论,她紧张得结巴。同组的香港男生皱眉:“能不能说清楚点?”她红着脸坐下,整节课没再抬头。

深夜,她给陈昊发消息:“这里人都好厉害。”

陈昊回得很快:“你也一样。”

国庆假期,宿舍只剩她一人。李悦回家,王雅文旅游,林小雨去做家教。晓冉在空荡的宿舍啃面包,突然收到明宇消息:“下楼!”

哥哥带着大包小包出现:“妈让带的月饼!还有老爸腌的酱菜!”

兄妹俩在路边摊吃炒粉。明宇看着她消瘦的脸颊:“不适应?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晓冉低头:“有点...累。”

“正常。我大一胖了十斤,你倒好,瘦了一圈。”

那晚明宇带她逛校园,指给她看秘密角落:图书馆后门的猫窝,湖心亭的落日,甚至哪个教室插座最多。最后他说:“苏晓冉,你不是来证明自己的,是来成为自己的。”

十月的一个雨天,晓冉在图书馆赶稿。校报招聘记者,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稿。手机震动,是主编电话:“你写的梧桐巷很动人,要不要来实习?”

她成为校报唯一大一实习生。第一次采访是留学生文化节,她紧张得录音笔都拿反。法国学生笑着帮她调整:“放轻松,你英语很棒!”

稿子发表那天,她买了十份报纸。翻开油墨香味的纸张,看见“文/苏晓冉”时,手指微微发抖。

她开始主动举手发言,加入辩论社,甚至尝试穿裙子。当她在辩论赛上驳倒那个香港男生时,全场掌声如雷。

变化悄然发生。她学会用化妆遮盖熬夜的黑眼圈,会在淘宝比价,甚至敢和商家讨价还价。视频时刘梅惊讶:“冉冉好像...变厉害了?”

但也有深夜,她会爬上宿舍天台,望着北方发呆。手机里存着梧桐巷的照片,想家时就翻出来看。

十一月,她接到特殊任务:采访贫困生助学项目。走访对象竟是林小雨。

逼仄的出租屋里,林小雨羞涩地展示满墙奖状:“我每天打三份工,但很快乐。因为我在走向梦想。”

晓冉想起自己为补习费发愁的时光,眼眶发热。稿子写完后,她偷偷往林小雨书包塞了五百块钱。

期末前,晓冉组织了“期末冲刺小组”。她把陈昊的高效学习法推广开来,连李悦都感叹:“你这方法真管用!”

平安夜,西个女孩在宿舍煮火锅。热气氤氲中,林小雨突然举杯:“敬晓冉,谢谢你没嫌弃我是山里人。”

王雅文搂住她:“啥山里人城里人,都是追梦人!”

晓冉在笑声中望向窗外。深圳的夜空看不见北斗星,但某个方向,有盏灯永远为她亮着。

她打开家庭群,发了一段话:“我很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梅秒回:“照顾好自己。”苏建军补了句:“钱不够说。”

放下手机,她继续修改论文。窗外是这个陌生又亲切的城市,窗内是正在展开的人生。

梧桐巷的枝条或许纤细,但在这片新土壤里,她正悄悄长出坚韧的根。而所有的远方,最终都会成为第二故乡。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梧桐巷38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