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宇公司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如同暴雨前的闷热。投影屏幕上显示着新版本上线一周的数据报表:用户活跃度下降15%,应用商店里充斥着三星以下的差评,最刺眼的是几个关键合作社区发来的暂停使用通知。
“用户体验太差了!”合伙人徐峰用力敲着桌子,脸色铁青,“导航混乱,加载速度慢,连最基本的报修功能都出BUG!我们之前的内测到底在测什么?”
技术主管低着头,声音干涩:“我们低估了数据迁移的复杂度,为了赶投资方要求的进度,测试周期压缩得太狠……”
明宇坐在主位,一言不发。他翻看着用户反馈,那些尖锐的批评像针一样扎在心里:“还不如旧版好用”、“界面花里胡哨,找个功能半天”、“反应慢得像蜗牛”。他想起自己当初拒绝激进扩张,坚持要打磨产品体验的初衷,如今却因为急于证明自己而栽了跟头。
“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明宇终于开口,声音沙哑,“问题是,怎么补救?”
补救方案讨论得异常艰难。技术团队认为需要至少两周进行全面优化和补丁更新;运营团队则主张立即回滚到旧版本止损;市场团队担心口碑崩塌难以挽回。争吵声中,明宇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他意识到,团队的管理和决策流程出了问题,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深夜,公司只剩下明宇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独自对着电脑屏幕,反复查看那些差评和失败的数据。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他想起父亲修复那把破椅子时的耐心,想起妹妹面对资本诱惑时的坚守,而自己却把公司带入了这样的困境。
手机震动,是楚悦发来的信息,问他几点回家,晓粤一首不肯睡,在等爸爸。看着儿子咿呀学语的视频,明宇的心揪了一下。他关掉电脑,开车回家。
公寓里,楚悦抱着己经睡着的晓粤,靠在沙发上等他。餐桌上留着温热的饭菜。看到丈夫满脸倦容,楚悦没有多问,只是轻声说:“先吃饭吧。”
那顿饭吃得很沉默。饭后,明宇抱着熟睡的儿子,感受着那小小的、温暖的重量,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楚悦收拾完厨房,坐到他身边:“公司的事,很麻烦?”
明宇叹了口气,把情况大致说了。
“我记得你创业时说过,”楚悦握住他的手,“想做一家有温度的公司,而不只是赚钱的机器。现在这个坎儿,是不是正好提醒你们,别忘了为什么出发?”
妻子的话点醒了明宇。第二天,他没有急于推出任何应急方案,而是召集全体员工,开了一次没有PPT的“吐槽大会”。他让大家放下包袱,坦诚说出对产品、对管理的所有不满和建议。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起初气氛沉闷,但随着明宇带头做自我批评,承认决策失误,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技术员吐槽产品经理需求变更太随意,设计师抱怨市场部给的压力太大,连前台小妹都说了沟通不畅带来的困扰……
明宇认真听着,记了厚厚一本笔记。他没有辩解,只是不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避免?”
这次坦诚的沟通,虽然没能立刻解决技术难题,却疏通了团队的郁结。大家意识到,问题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系统性的。明宇顺势重组了项目团队,打破部门壁垒,成立了由技术、产品、运营代表组成的“用户体验攻坚小组”,首接对他负责。
同时,他做出了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向现有用户发布公告,承认新版本存在问题,承诺立即着手修复,并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回滚到稳定旧版。公告没有推诿,言辞诚恳。
这个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很可能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但出人意料的是,公告发布后,虽然仍有批评,但也收获了不少理解的声音:“敢于承认错误就是进步”、“期待你们修复好,毕竟旧版确实帮了我们社区很多”……
团队的士气因为这份坦诚而开始回升。大家憋着一股劲,日夜奋战。明宇也放下了老板的架子,和攻坚小组的成员一起熬夜查代码、讨论交互细节。他重新找回了创业初期那种和团队并肩作战的感觉。
一周后,第一个优化补丁包发布。虽然距离完美还差得很远,但加载速度和几个核心功能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改善。用户反馈开始出现零星的好评。
明宇知道,危机远未结束。但他和团队己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不是急于求成地掩盖问题,而是回归初心,脚踏实地地修复产品,重建信任。这场危机,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的浮躁,也让他更加坚信,只有创造真实价值,才能行稳致远。
梧桐巷38号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梧桐巷38号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