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悦的“巷陌”系列限量作品,在一个专注于手工艺与设计的线上平台悄然上线了。没有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只有晓冉在“记忆方舟”上发布的一篇温情脉脉的推荐文章,讲述了这些作品背后——老手艺人的坚守、传统工艺的智慧、以及梧桐巷的烟火气。
起初的几天,订单寥寥,楚悦难免有些忐忑。她甚至开始怀疑,这种带着强烈个人印记和地方特色的产品,是否真的能被市场接受。然而,一周后,转机出现了。
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生活方式博主偶然买到了那款融入宁州老窗棂图案的竹丝灯罩,爱不释手,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详细的图文和视频,盛赞其“将时光编织进日常”的独特美感。博主的粉丝群体主要是追求生活品质和独特性的城市中青年,这篇推送迅速引发了关注。
订单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增长。购买者留下的评论,让楚悦备受鼓舞:
“买的不只是一盏灯,是一个故事。”
“支持手艺人!希望这样的设计越来越多。”
“看到了我家乡老房子的影子,瞬间泪目。”
更让她惊喜的是,那位博主主动联系她,希望进行更深入的合作,邀请楚悦为其粉丝定制一款独家产品。与此同时,一家主打“新中式”风格的高端家居买手店也通过平台找到了她,表达了批量采购的意向。
面对突然涌来的机会,楚悦保持了冷静。她与明宇和父亲苏建军进行了长谈。批量订单意味着需要更稳定的产能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这可能会打破与老手艺人之间现有的、基于信任和灵活性的合作模式。而定制合作,虽然单价高,但对创意和独特性要求极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爸,如果接批量单,您认识的几位老师傅,能跟上吗?会不会太辛苦?”楚悦最关心的是手艺人的状态。
苏建军沉吟片刻:“短时间赶工可以,长期肯定吃不消。他们年纪大了,图的是做得开心,不是拼命。”
明宇则从商业角度分析:“批量订单能快速带来现金流,但容易失去独特性,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代工。定制和限量虽然慢,但能保持品牌调性,也更符合你做这个系列的初衷。”
经过深思熟虑,楚悦做出了决定:婉拒那家高端买手店的批量订单,但接受与博主的深度定制合作,并将合作范围限定在极小的数量内。同时,她与现有的几位手艺人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了更宽松的交期、更合理的报酬,并约定每年只合作开发两到三个新品系列,不追求数量,只追求品质和故事的完整性。
这个决定意味着放弃了快速做大的机会,但楚悦感到心安。她的工作室邮箱里,开始收到一些独立设计师和小型品牌的合作咨询,他们看中的正是“巷陌”系列所体现的文化深度和人文情怀。
一天傍晚,楚悦带着新打样的一个用传统榫卯结构制作的手机支架回家,晓粤拿在手里玩得不亦乐乎。苏建军接过看了看,点点头:“这个榫头开得巧,省料又结实。” 刘梅则笑着说:“咱家悦悦这是把老古董变成新时髦了。”
楚悦看着家人,心里暖暖的。她明白,“巷陌”的成功,不在于卖出了多少产品,而在于它找到了一种方式,让传统的技艺、地方的情感,在当代生活中重新找到了位置和价值,并且是以一种尊重其内在规律的方式。这条商业化的路径,虽然狭窄,却通往她真正想去的地方。巷陌深处,果真生发出了独特的“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MX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