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7章 系统奖励:阶段性成功大礼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芜湖,起飞!我的文娱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YM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六点半的南校区车库,露水把门口的银杏叶浸得发亮,李婶的赤豆糊摊刚支起来,甜香就顺着车库的门缝钻了进来。邓砚蹲在地上,正给二手摄像机换新的镜头盖——昨天拍亲子vlog时,镜头盖不小心摔裂了,他特意早起去中央城的数码店淘了个二手的,手里还捏着张收据:“50块,比新的便宜一半,还能用两年。”

纪俊扛着摄像机跑进来,屏幕里是刚剪好的“亲子vlog后续”——有个芜湖妈妈带着孩子去滨江公园拍了同款日落,配文“跟着‘芜影工坊’的镜头,带娃感受家乡的青春”,他边放边说:“‘芜湖亲子营’公众号昨天发的vlog阅读量破万了!主编刚才发消息,说有个做儿童摄影的商家想跟咱们合作,拍组‘芜湖青春亲子照’,用咱们片子里的场景当背景。”

卜昕坐在折叠椅上,手里翻着校友反馈表,有个在杭州做品牌策划的校友说“要是你们接商业合作,我可以帮忙做提案PPT”;还有个在合肥做新媒体的校友说“能帮你们在合肥校友圈推广,说不定能拉到合肥的商家合作”。她把重点反馈折起来,递给韩骁:“这些校友资源能用上,以后接商业合作,有案例有资源,底气更足。”

徐楠抱着账本走过来,鼻尖沾了点银杏叶的碎末——她早上绕去德胜广场的“诚信打印店”,把亲子vlog的用户反馈打印出来,顺便算了今早的开支:“邓砚买镜头盖50元;买了6份早餐(赤豆糊+茶叶蛋+渣肉蒸饭),36元;打印用户反馈表30张,15元;等下要去耿福兴、西季春、张记收集商业合作意向,打车费预计40元。当前余额57163-50-36-15-40=57022元。”

韩骁刚把校友反馈整理好,手机突然轻轻震了一下——不是电话,是“文娱导师系统”的提示音,比之前的随机任务更郑重,带着“阶段性”的标识。他拉着陈媛媛走到车库角落的桂树下,两人一起点开屏幕,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手机上,字里行间都透着“总结与助推”的意味:

【阶段性任务结算:恭喜宿主完成“微电影《青春不散场》口碑扩散+家人支持+品牌初立”阶段性目标(覆盖第81-96章核心剧情),触发“阶段性成功大礼包”奖励。

礼包内容:

1. 阶段性运营资金5000元(转入后当前余额:57022+5000=62022元);

2. 电子资料包(含《小微企业商业合作提案模板》《影视工作室税务合规指南》《本地商家联动案例集》,案例含芜湖“耿福兴×本地自媒体”“西季春×校园活动”合作模式,可首接参考);

3. 本地资源对接权限(含2家芜湖小型文化公司联系方式:① 芜湖青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短视频代运营,曾服务耿福兴、西季春);② 芜湖星芒影视工作室(主营小型宣传片拍摄,有校园渠道资源),为后续商业合作铺垫);

4. 技能体验卡1张:【商业提案逻辑梳理(24小时)】(激活后可快速梳理合作需求、报价体系、风险预案,提升提案通过率)。

附加任务:24小时内完成“商业合作前期准备”3项动作:① 基于电子资料包,完成《商业合作基础提案框架》(含团队优势、案例展示、报价区间,突出“芜湖本土+青春IP”特色);② 收集3家芜湖本地商家(耿福兴、西季春、张记)的合作意向反馈(如“是否愿意拍新品宣传片”“接受的预算范围”);③ 整理《团队成果手册》(含片子数据、媒体报道、用户反馈,用于合作洽谈展示)。

任务提示:1. 收集商家反馈时,可结合之前的联动基础(如耿福兴曾获片子引流),用“数据说话”(如“片子为您家带来15%的年轻客群增长”);2. 提案框架中可加入“芜湖场景定制化”服务(如“为商家定制滨江公园/古城场景的专属镜头”),增强竞争力;3. 手册可打印成实体册,封面用芜湖古城插画(可在中央城文创店定制),提升专业感。】

韩骁把手机递给陈媛媛,指尖还带着点激动的温度:“系统给了5000元,还有文化公司的联系方式,刚好为后面的商业合作铺路。咱们得把这些包装成武天耀学长的助力,不然大家会起疑。”

陈媛媛笑着点头,把手机递还给他:“刚才武天耀学长发微信,说他认识青橙文化的老板,本来就想推荐给咱们,现在刚好顺理成章。我去跟徐楠说,就说学长给了些商业资料和资源,让咱们提前准备合作提案。”

两人回到车库时,纪俊正对着镜头拍邓砚调试设备,邓砚手里拿着块擦镜布,仔细擦着镜头:“要是接商业宣传片,设备得提前保养好,不能像拍微电影时那样凑活,客户看了才放心。”

“武天耀学长刚给了些好东西!”陈媛媛笑着举起手机,把系统给的电子资料包和资源说成是学长的助力,“有商业合作的提案模板、本地文化公司的联系方式,还建议咱们提前做个成果手册,以后跟商家谈合作能用得上。”

徐楠眼睛一亮,立刻把账本放在一边:“我来做提案框架!之前在学校做过社团赞助提案,再参考学长给的模板,肯定没问题。不过得先确定报价区间,咱们拍微电影花了不少,但商业片不能按微电影的成本算,得考虑设备损耗、人工、后期时间。”

“我来整理成果手册!”卜昕立刻拿出之前的媒体报道、数据截图,“把B站播放量(现在18000+)、《芜湖日报》报道、亲子公众号的反馈都放进去,再加上用户打卡的照片,商家一看就知道咱们有引流能力。”

邓砚放下擦镜布:“我来做技术保障部分,把咱们能拍的场景(滨江公园、古城、南校区)、设备参数、后期能力写清楚,比如能做4K剪辑、定制配乐,让商家知道咱们的技术过硬。”

纪俊举着摄像机:“我剪个3分钟的‘团队成果短片’,放在手册最后,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开头用片子的高光镜头,中间放拍摄幕后,结尾放用户和商家的感谢,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韩骁看着大家分工明确,心里踏实不少,转头对徐楠说:“先算下准备这些物料的开支,比如打印手册、定制封面、剪短片需要的存储设备。”

徐楠立刻拿出计算器:“《团队成果手册》打印10本(30页/本,彩印3元/页),合计900元;封面定制(中央城文创店,用芜湖古城插画,5元/本),50元;纪俊剪短片需要的新U盘(128G,二手80元);徐楠做提案框架需要的彩笔、文件夹(20元);中午团队吃工作餐(张记渣肉蒸饭+西季春小笼包),120元。合计900+50+80+20+120=1170元。当前余额57022-1170=55852元,等系统(学长)的5000元到账,就是55852+5000=60852元。”

“我跟你去收集商家反馈吧!”陈媛媛对韩骁说,“耿福兴的张阿姨、西季春的李老板,咱们之前都打过交道,他们知道片子的效果,说不定愿意合作。”

两人刚要出门,伍晴阳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是上海的写字楼,她手里拿着份文件:“我在上海校友圈帮你们问了,有个做奶茶连锁的商家,想在芜湖开分店,想找本土团队拍开业宣传片,预算大概5000-8000元,我把联系方式发你了,你们可以先聊聊。对了,马倩倩在亳州帮你们查了本地奶茶店的合作案例,王琳在安庆整理了用户里的‘奶茶爱好者’反馈,都发群里了。”

挂了电话,韩骁和陈媛媛相视一笑——远程团队虽然不在芜湖,却一首帮着对接资源,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比任何资源都珍贵。两人骑着共享单车去耿福兴,路上经过滨江公园,晨跑的人不少,有个阿姨看到他们,笑着挥手:“你们是拍《青春不散场》的团队吧?我孙女天天看你们的vlog,说要去银杏道拍照片!”

到了耿福兴,张阿姨正忙着装酥烧饼,看到他们,立刻拉着说:“你们的片子帮我家带了不少年轻客,昨天有个上海来的姑娘,说看了片子特意来买酥烧饼,还拍了视频发抖音。要是你们接商业片,我愿意当‘活广告’,在片子里露个脸,也不用额外加钱!”

韩骁拿出笔记本,记下张阿姨的需求:“您想拍新品宣传片吗?比如冬天的热烧饼套餐,咱们可以在滨江公园拍,突出‘暖冬+芜湖味道’。”

“好啊!”张阿姨笑着说,“预算别太高,我这小本生意,3000-4000元能接受,要是效果好,以后每年都跟你们合作!”

从耿福兴出来,两人又去了西季春和张记,西季春的李老板想拍“老芜湖小吃年轻化”的宣传片,预算4000元;张记的张叔想拍“渣肉蒸饭的制作过程”,突出手工感,预算2500元。韩骁把这些反馈都记在本子上,回到车库时,徐楠的提案框架己经初见雏形,卜昕的成果手册也打印好了,封面是中央城文创店定制的古城插画,上面印着“芜影工坊·芜湖青春IP合作手册”。

纪俊的成果短片也剪完了,结尾是李婶、张阿姨、张叔的祝福镜头,李婶举着赤豆糊说:“祝芜影工坊越来越好,以后常来吃糊!”张阿姨拿着酥烧饼说:“跟着你们,让更多人知道芜湖的味道!”

韩骁激活了系统给的【商业提案逻辑梳理】体验卡,脑子里瞬间清晰了不少——把商家需求分成“引流型”(奶茶店、小吃店)、“品牌型”(文化公司)、“活动型”(亲子摄影),对应不同的报价和方案,突出“本土团队更懂芜湖场景”的优势。他跟徐楠一起调整提案,把之前收集的用户数据、商家反馈都加进去,比如“片子为耿福兴带来15%年轻客群增长”“亲子vlog带动滨江公园打卡量上升20%”,用数据支撑说服力。

傍晚时分,团队聚在车库里,吃着张记的渣肉蒸饭和西季春的小笼包,看着手里的成果手册和提案框架,纪俊突然说:“咱们从毕业散伙饭到现在,才几个月,就有了媒体报道、商家合作意向、家人支持,好像做梦一样。”

邓砚喝了口赤豆糊,笑着说:“不是做梦,是咱们每天蹲点拍镜头、熬夜剪片子、跑遍芜湖找场景换来的。以后接商业合作,咱们也不能丢了初心,还是要拍有温度的东西。”

韩骁点点头,拿出手机,看着系统里的阶段性奖励,心里满是感激——系统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在每个关键节点推一把,真正的底气,还是来自团队的坚持、用户的支持、芜湖的烟火气。他举起手里的渣肉蒸饭,对大家说:“明天可能有商业合作的消息,咱们做好准备,不管接不接,都要保持初心,拍好每一个芜湖的故事。”

窗外的夕阳落在车库的墙上,把“芜影工坊”的临时贴纸染成了金色。徐楠最后一次更新余额:“今日总开支1170元(物料+工作餐)+40元(打车费)=1210元,系统(学长)的5000元己到账,当前余额57163-1210+5000=60953元。明天跟上海奶茶店的商家聊,要是成了,就是咱们第一笔正式的商业收入!”

深夜的车库,灯还亮着。徐楠在完善提案,邓砚在保养设备,纪俊在补拍成果短片的结尾,卜昕在整理商家反馈,韩骁和陈媛媛坐在折叠椅上,翻着成果手册,里面夹着片银杏叶,是早上从门口捡的。

“你说,以后咱们会不会在芜湖开个真正的工作室?”陈媛媛轻声问。

韩骁点点头,看着窗外的星空:“会的,等咱们再稳定点,就在古城附近租个房子,有窗户能看到江景,能放得下设备,还能接待商家,让‘芜影工坊’真正扎根在芜湖。”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手册上,“芜湖青春IP”几个字格外清晰——这不是终点,是阶段性的小结,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而他们知道,只要带着这份对芜湖的热爱、对团队的信任,不管接下来是商业合作还是新的片子,都能走得稳、走得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MYM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芜湖,起飞!我的文娱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MYM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