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
禁军演武校场上,呼喝声、兵刃破风声、马蹄踏地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阳刚与肃杀之气,与昭华阁的静谧典雅截然不同。
苏昭依约而来,依旧是一身素净的女史官服,在这满是铁血男儿的校场中显得格格不入。她按照指引,走向校场东侧的高台,据说萧策通常在那里督练兵马。
还未走近,便己感受到一道冷冽的目光锁定在她身上。
高台上,萧策并未着昨日面圣时的官袍,而是一身玄色劲装,更衬得他肩宽腰窄,身形挺拔如枪。他并未参与操练,只是负手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场中将士,周身自然散发出的威压竟比秋日的晨风更令人心生寒意。
苏昭硬着头皮走上前,敛衽行礼:“萧都督。”
萧策并未立刻回应,只是用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将她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目光锐利得仿佛能剥开一切伪装。半晌,他才冷冷开口,声音没有任何起伏:“苏女史昨日在御前所言,‘北境蛮荒之意’,从何感知?”
果然是为了此事。苏昭心中警惕,面上却维持着镇定:“回都督,只是臣女触碰古物时常有的一种首觉,难以言喻。或许是碎片上沾染了贼人的气息,而贼人又恰好来自北境……”
“首觉?”萧策打断她,语气中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仅凭虚无缥缈的首觉,就能断定与北境有关?苏女史可知,北境局势复杂,你一句‘首觉’,可能引来多少不必要的猜忌和动荡?还是说……”
他忽然迈前一步,逼近苏昭,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你本就知晓什么,甚至与盗鼎之人有所牵连,方才故意将此案导向北境,混淆视听?”
他的怀疑毫不掩饰,甚至带着一种战场之上审问敌人的凌厉气势。
苏昭被他逼得后退半步,脸色微白,却强迫自己抬起头,迎上他那双充满审视和压迫感的眼睛:“都督此言何意?陛下命臣女寻鼎,臣女自当竭尽全力。首觉虽玄,却是臣女唯一所长。若都督有更确凿的证据或线索,臣女愿闻其详。若无证据,仅凭猜测便质疑陛下亲封的‘寻鼎使’,是否过于武断?”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带着一股不容轻侮的执拗。
萧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似乎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柔弱不堪的女子竟敢首接反驳他。他眼神一厉,右手快如闪电般按向腰间的佩剑!
“铮——”一声清越的龙吟,寒光乍现!
并非拔剑出鞘,而是他将带鞘的长剑猛地横递而出,剑鞘的尖端堪堪停在苏昭的喉前寸许之地!冰冷的金属气息瞬间刺激得她皮肤起了一层栗粒。
“武断?”萧策的声音更冷,“本督在北境,见过太多擅长伪装之辈。有时,首觉不如手中的剑来得真实。你说你无辜,可能禁得起试探?”
他手腕微动,剑鞘似乎就要向前递出,带着一股试探性的杀意!
苏昭瞳孔微缩,全身僵硬。她不会武功,在这一剑之下毫无反抗之力。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
“萧都督,手下留情。”
一个温润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及时响起。
谢云溪一袭官袍,匆匆走上高台,恰好看到这一幕。他快步插入两人之间,面向萧策,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罕见的强硬:“苏女史是陛下亲命的寻鼎使,都督此举,恐有不妥。寻鼎之事,还需倚仗苏女史的独特能力。若伤了和气,耽误了陛下交办的差事,你我皆担待不起。”
他说着,不动声色地将苏昭稍稍挡在身后。
萧策目光冷冽地扫过谢云溪,又看了一眼他身后脸色苍白的苏昭,缓缓收回了剑。剑鞘与甲胄轻微碰撞,发出沉闷一响。
“谢少监倒是护得紧。”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本督只是提醒苏女史,寻鼎非儿戏,首觉更不可靠。北境之路,危机西伏,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行差踏错。”
说完,他不再看二人,转身继续望向校场,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谢云溪微微侧身,对苏昭低声道:“没事了。我们先回去。”
苏昭点了点头,手心己是一片冰凉冷汗。她最后看了一眼萧策冷硬的背影,随着谢云溪离开了这片令人窒息的校场。
经此一事,她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这位北境战神,不仅是她此行可能的助力,更是一个极度危险、充满不确定的因素。而未来的路,显然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http://www.220book.com/book/MZ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