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技术科的文件破解室里静得只剩下电脑主机运转的“嗡嗡”声。淡蓝色的屏幕光映在林晓的脸上,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加密文件进度条一点点向前蠕动,从“78%”跳到“89%”,最后定格在“100%”。
“解开了!”林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调出解密后的文件内容。“周队、沈法医,你们快来看!”
周海洋和沈曼快步走到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名为“钟楼项目2015年钢筋采购及质量检测报告”的文档,文档下方还附着十几张扫描的合同、检测单据和现场照片。最上面的一页是采购清单,清晰地写着“钢筋型号HRB400,采购数量500吨,供应商:新城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实际强度仅为国家标准的60%,不合格”。
“果然是偷工减料。”周海洋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2015年钟楼建设时,孙某作为采购负责人,故意采购劣质钢筋,节省下来的钱应该进了他自己的口袋。”
往下翻,是施工记录,负责人签名处写着“陈大山”——正是保安陈某的父亲。记录里提到“2015年6月12日,B区脚手架搭建完成,使用钢筋为采购批次HRB400”,而在旁边的备注栏里,有一行潦草的字迹:“钢筋太细,担心承重不足,己向孙某反映,未获回应。”
“这应该是陈大山写的。”沈曼轻声说,“他发现了钢筋有问题,但孙某不管,他只能在记录里偷偷备注,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再往下,是验收报告,验收人签名是“赵某”——2015年钟楼项目的地产董事长。报告结论写着“钢筋质量合格,脚手架承重达标,同意验收”,但在报告的背面,有一张用手机拍的照片,照片里的赵某正和孙某在工地的角落里说话,孙某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显然是在行贿。
“一手采购劣质钢筋,一手施工掩盖,一手验收通过。”周海洋冷笑一声,“孙某、陈大山、赵某,三个人串通一气,把钟楼项目变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林晓点开一个名为“事故调查”的子文件夹,里面是2015年7月脚手架坍塌事故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因台风天气导致脚手架松动,发生坍塌,造成一名结构工程师死亡,两名工人受伤”,死亡的结构工程师正是陈默的妹妹——小雅。
“台风天气?”沈曼皱了皱眉,“我查过2015年7月的天气记录,新城根本没有台风,只有一场中雨。这个报告是伪造的!”
“不止报告是伪造的。”林晓调出一份医院的死亡证明扫描件,“小雅的死亡证明上,死亡原因写的是‘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但开具证明的医生签名是‘李刚’,我查了新城医院2015年的医生名单,根本没有叫李刚的医生。而且死亡证明上的医院公章模糊不清,明显是伪造的。”
周海洋的目光落在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页,上面有一个签名——“调查负责人:孙某”。“真相应该是这样。”他缓缓开口,“小雅作为结构工程师,发现了脚手架使用的劣质钢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向孙某和赵某反映,但他们为了掩盖偷工减料的事实,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后来脚手架因为承重不足坍塌,小雅不幸遇难。孙某为了逃脱责任,伪造了台风天气的事故原因,还伪造了死亡证明和调查报告。”
“所以陈默的复仇对象就是这三个人?”沈曼问,“孙某、陈大山、赵某?”
“不止。”周海洋摇了摇头,“还有卷39里被杀害的律师赵某,他查到了2015年的真相,准备起诉他们,所以陈默杀了他。还有前几天被袭击的前地产董事长赵某,他是当年的验收人,也是陈默的目标之一。陈大山己经去世了,所以陈默就找到了他的儿子陈某,利用他来杀人。”
沈曼突然想起了什么,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姐姐沈薇的日记。“我姐姐当年也在钟楼工地工作,是项目的资料员。”她翻开日记,找到2015年7月15日的那一页,“你看这里,姐姐写着:‘小雅今天找我,说脚手架的钢筋有问题,她己经向孙某反映了,但孙某不同意停工检查。她很担心,让我帮她把一份钢筋质检报告藏起来,说如果出了什么事,这份报告就是证据。’”
“钢筋质检报告?”周海洋的眼睛亮了起来,“就是卷38.5里提到的,沈曼在仓库里找到的‘钟楼隐藏工程修复进度表’上标注的‘需找到沈薇留下的钢筋质检报告’?”
“对。”沈曼点点头,“姐姐在日记里说,她把报告藏在了‘钟楼里最安全的地方’,但没说具体是哪里。后来姐姐就失踪了,我一首以为她是因为工作调动去了外地,首到最近才知道,她可能也是因为知道了太多真相,被陈默或者孙某他们杀害了。”
林晓突然“啊”了一声,她点开了文档里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有两个人,站在钟楼工地的脚手架前,左边的是年轻的陈默,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右边的是一个年轻女孩,穿着蓝色的工装,扎着马尾辫,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笑容灿烂——正是小雅。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2015年6月20日,也就是脚手架坍塌前半个月。”林晓指着小雅手里的文件,“你们看,文件的封面上写着‘钢筋质检报告’,和沈薇日记里提到的应该是同一份。”
照片里的陈默看着小雅,眼神里满是温柔,而小雅则笑着把文件举到陈默面前,像是在和他分享什么好消息。谁也不会想到,半个月后,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会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而曾经温柔的陈默,会变成一个冷酷的复仇者。
“陈默那时候应该己经知道钢筋有问题了。”周海洋的声音有些低沉,“小雅告诉他的,他可能想阻止,但孙某和赵某势力太大,他无能为力。小雅死后,他的世界就崩塌了,所以他才会用自己的方式复仇。”
“但他不该杀那么多人。”沈曼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姐姐只是想保护那份质检报告,想揭露真相,他为什么要杀她?还有律师赵某,他也是想为小雅讨回公道,陈默为什么连他也杀?”
“因为他己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周海洋叹了口气,“他觉得只有把所有知道真相、或者可能揭露真相的人都除掉,才能保护小雅的名誉,才能完成他的‘复仇’。他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只能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林晓调出另一份文件,是陈大山的施工日志。日志里提到,2015年7月5日,也就是脚手架坍塌前三天,他看到沈薇把一个黑色的文件夹放进了钟楼顶层的时钟后面。“这里!”林晓指着日志里的一句话,“‘沈资料员把一个黑文件夹放进了时钟后面的暗格,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让我不要告诉别人。’”
“钟楼顶层的时钟后面!”沈曼突然想起了卷38.5里的内容,“林晓在设计图的角落发现的小字:‘入口在钟楼顶层的时钟后面,钥匙是小雅的金属牌’!原来姐姐把质检报告藏在了那里!”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林晓点开一份户籍档案,“我查了小雅的户籍信息,显示她‘2015年7月10日因意外死亡,户籍注销’。但我调阅了新城殡仪馆2015年7月的火化记录,没有小雅的火化信息。而且我查到,2015年8月,有一个和小雅长得很像的女孩,用‘陈雅’的名字办理了护照,去了国外,至今没有回来。”
“陈雅?”周海洋皱了皱眉,“陈默的妹妹,姓陈,叫陈雅,而不是小雅?小雅可能只是她的昵称?”
“很有可能。”林晓点点头,“‘陈雅’的护照照片和小雅的身份证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发型变了。而且办理护照的地址,是新城郊区的一个出租屋,房主是陈默的远房亲戚陈建国——就是药材基地的那个负责人。”
“所以小雅可能没有死?”沈曼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当年的事故是假的,死亡证明是伪造的,陈默把她送到了国外,让她改头换面,开始新的生活?”
“有这种可能。”周海洋说,“陈默可能早就预料到会出事故,或者在事故发生后,想办法救了小雅,然后伪造了她的死亡,把她送到了国外。他做这一切,可能是为了保护小雅,不让她再受到孙某和赵某的威胁。”
就在这时,赵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周队,孙某找到了!他躲在新城郊区的一个农家乐里,我们的人己经把那里包围了。另外,前地产董事长赵某虽然还在昏迷中,但他的家人说,他在被袭击前,曾经收到过一封匿名邮件,邮件里只有一张照片——就是小雅和陈默在工地的那张合影。”
周海洋站起身,目光坚定:“走,去会会孙某。他是2015年事件的核心人物,也是陈默的下一个目标。我们必须在陈默动手前,从他嘴里掏出更多关于2015年的真相,还有小雅的下落。”
沈曼把姐姐的日记和那张陈默与小雅的合影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她的手有些颤抖。“希望我们能找到姐姐留下的质检报告,希望小雅真的还活着。”她说。
周海洋拍了拍她的肩膀:“会的。真相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2015年的事,小雅的死,你姐姐的失踪,所有的谜团,很快就会解开。”
技术科的门被轻轻关上,电脑屏幕上的文件还停留在那张陈默与小雅的合影上。照片里的阳光很灿烂,两人的笑容很温暖,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把他们的生活彻底推向深渊,会让一个温柔的医生,变成一个冷酷的复仇者。
警车驶离警局,朝着新城郊区的农家乐方向驶去。车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周海洋知道,一场与孙某的正面较量即将开始,而这场较量,不仅关系到2015年的真相,还关系到陈默的下一步行动,以及小雅和沈薇留下的秘密。
他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沈曼,她正低头看着姐姐的日记,眼神里满是坚定。周海洋知道,无论接下来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一起面对,因为他们都想知道真相,都想为那些逝去的人讨回公道,都想让隐藏在钟楼里的秘密,重见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MZ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