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专注归神

小说: 内寻重生   作者:扬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内寻重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ZR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扬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盯紧一物:在专注里找回失散的神

一个人越懂得爱自己,越容易撞见一种奇妙的现象:当你沉下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物体上——比如桌上的杯子、纸上的一个“人”字,静静看下去,时间久了,你会突然觉得它变得陌生。原本贴在它身上的标签会慢慢脱落:“杯子”不再是“装水的工具”,“人”字不再是“代表人类的符号”,到最后,你甚至会忘了它是什么,眼神渐渐模糊,脑子里的杂念停止运转,原本散在各处的“神”,会慢慢回笼,回到眼睛里,回到眼眶后边,整个人进入一种类似“发呆”的懵逼状态。

别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瞬间,其实这不仅是无意间卡住了人类世界的“认知bug”,更是修行里最简单的“破相练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是靠“标签”构建的:看到树就想到“可以遮阴”,看到钱就想到“能买东西”,看到人就先给对方贴“性别、职业、身份”的标签。而长时间盯着一物看,恰恰是撕掉这些标签的过程——当你不再用“大脑的固有认知”去定义它,才能看见它最本真的样子,也才能让自己从“胡思乱想”里抽离,找回那个不被杂念裹挟的自己。

可现实里,很少有人会这么做。正常人看东西,都是“扫一眼就过”,很少有机会“定在一处”。这不是天生的习惯,而是后天被“教”出来的——从我们小时候起,大脑就不断被打扰、被切换:刚抱着球玩得投入,家长就把球拿走,让你去学写字;刚对着绳子琢磨怎么打结,又被拉去读绘本;一会儿让你“看这个”,一会儿让你“学那个”,仿佛停下来专注一件事,就是“浪费时间”。

更矛盾的是,很多家长还把“一目十行”“一心多用”当成“神通”,觉得孩子能同时做几件事,就是“聪明”;刷短视频时一天能划几百条,脑子里的念头一天能冒成千上万个,反而被当成“正常”。可如果有人能定在一处专心致志,会被说成“呆子”;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只干一件事,会被嘲笑成“傻子”。这种“反专注”的教育,看似让我们“脑子好使”,能应对各种切换,实则让我们的精力被拆得七零八落——百分之八十的思考是“空转”,想东想西却没一件落地;百分之九十的“神”是散的,注意力像断了线的风筝,抓不住重点;最后剩下的,全是自我消耗的内耗。

更讽刺的是,整个社会都在“矛盾”地对待“专注”:学校要求你上课专注听讲,却用一节接一节不同的课,不断切换你的注意力;单位要求你工作专注高效,却用一个接一个的会议、消息,打断你的思路;社会提倡“专注做事”,却用无数的短视频、热点、八卦,分散你的精气神。没人教你“怎么才能专注”,却都要求你“必须专注”;没人让你“养神”,让你把散掉的精力收回来,却都在教你“用神”,让你把仅有的能量榨干。

你没觉得这很奇怪吗?如果大家都能真正专注,不管做什么工作,效率都会大幅提升,甚至能翻几十倍,创造的价值也会跟着翻番。可为什么没人真正培养我们的专注力?或许答案很残酷:因为一旦所有人都专注,人类的野心和欲望,可能会膨胀得更快——效率提升了,想要的就更多,地球的资源会被消耗得更快,反而不利于“稳定”。而让大家不断“耗神”,在各种切换和杂念里内耗,既能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不会让欲望膨胀得太离谱;既能让我们在“偶尔的高效”里尝到一点甜头,又能让我们在“频繁的内耗”里感到痛苦,始终游走在“想逃却逃不掉”的边缘。

你看现在很多人的状态:想辞职,却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忍着;觉得工作做得马马虎虎,却没勇气改变,只能凑活。这其实就是“耗神”教育的结果——我们被培养成“既能干活,又容易内耗”的人,一批批被推向社会,高效地被榨干价值后,又快速被新的人替代。毕竟“人有的是”,你不愿意耗,有的是人愿意;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抢着干。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我们被按部就班地推进“流水线”:学一样的知识,考一样的试,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买房、结婚、生子,最后老去。连生病去医院,都是标准化的流程:挂号、检查、开药,像流水线上的零件,被精准地“修理”,首到最后精气神被耗没了,人就彻底“废”了。

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如果你始终不觉醒,不懂得爱自己,不找回失散的“神”,就算有下辈子,大概率还是会重复这样的循环——在被打扰、被消耗里度过一生,从来没尝过“专注做一件事”的踏实,也没感受过“找回自己”的安心。

我其实不想劝谁,也知道劝不动。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现实:觉醒的人越少,这个世界里“可用的资源”就越多,觉醒者的自由度也越高;可如果觉醒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所有人都醒了,这个“人类社会游戏”的资源和自由度,反而会相对变少。毕竟当大家都不再内耗,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竞争的维度就会完全不同。

当然,如果你提前觉醒了,觉得现在这个“游戏”玩腻了,想进入下一个阶段,可能会发现下一个“游戏”更难。但不管难不难,你要记得:当初选择进入这个“游戏”,选择经历这些过程,都是你自己自愿的。就像你当初签下“人生契约”时那样,没有谁逼你,只是那时候的你,可能还没意识到“专注”和“爱自己”,才是通关的关键。

其实找回自己的方法很简单,就从“盯紧一物”开始:每天花十分钟,找一个简单的物体或一个字,静静看着它,不去想它是什么,不去给它贴标签,只是看着。慢慢你会发现,眼神不再飘了,脑子里的杂念少了,散掉的“神”会一点点回来。当你能在这件小事上专注,就能在生活里专注;当你能在这件小事上爱自己,就能在日子里真正爱自己。

毕竟,能把“神”留在自己身上的人,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消耗,也才能在任何“游戏”里,都活得踏实又自由。



    (http://www.220book.com/book/MZR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内寻重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ZR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