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初遇戚继光,军粮显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明食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昆山军营的校场上,尘土飞扬。数百名士兵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正随着一声洪亮的口令列阵操练。枪尖映着正午的阳光,泛着冷光,脚步声整齐划一,震得地面微微发麻。沈砚跟着校尉穿过校场,目光落在队伍前方——一个身着银色铠甲、面容刚毅的将领正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声音洪亮如钟:“出枪!刺!”

“那就是戚将军!”校尉低声对沈砚道,“戚将军刚到昆山三天,每天天不亮就带士兵操练,治军严得很。”

沈砚点点头,远远望去,戚继光身材高大,肩宽背厚,虽只看到侧脸,却能感受到一股凛然正气。等走近了,才发现他眼角有一道浅浅的伤疤,像是刀伤,更添了几分悍勇。

“将军,苏州府派来送军粮的人到了!”校尉上前禀报。

戚继光转过身,目光扫过沈砚一行人,最后落在粮车上,眉头微蹙:“苏州府的军粮?怎么现在才到?本官三天前就收到消息,说官粮会在两天前送达。”

“回将军,官道被倭寇烧毁,还遭小股倭寇劫掠,我们只能绕路望海渔村的暗河过来,耽误了时间。”沈砚拱手道,“这是苏州知府的公文,还有我们带来的500石粮食,以及特意为士兵们准备的‘压缩饼’和‘行军汤’干料。”

戚继光接过公文,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稍缓。他走到粮车旁,掀开油布——里面果然是满满的稻谷和麦子,颗粒。当看到旁边两个鼓鼓囊囊的粗布袋子时,他指了指:“这‘压缩饼’是什么?”

沈砚解开袋子,拿出一块金黄的压缩饼递过去:“回将军,这是用面粉、芝麻、花生、盐和野菜粉制成的,烤得硬实,一块能顶半天饥,士兵们行军打仗时带在身上,不用生火就能吃。旁边的是行军汤干料,里面有晒干的野菜、腊肉丁和姜片,加水熬煮就能成汤,驱寒暖胃。”

戚继光接过压缩饼,掂了掂,入手沉甸甸的。他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芝麻和花生的香味混合着淡淡的盐味,还有一丝野菜的清苦,口感虽硬,却越嚼越香。他眼睛一亮,转头对身边的军需官说:“去,拿几块给兄弟们尝尝!”

军需官刚拿了几块压缩饼走到校场边,操练的士兵们就注意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士兵凑过来,好奇地问:“张军需,这是什么?看着像饼,闻着挺香。”

“这是苏州来的沈老板给咱们做的‘压缩饼’,戚将军让尝尝!”张军需递过去一块。

士兵咬了一大口,眼睛瞪得溜圆:“好家伙!这饼真香!比咱们平时吃的糙米饭顶饿多了!我早上只喝了一碗粥,现在都快饿晕了,吃这一块,感觉肚子里踏实多了!”

这话一喊,周围的士兵都围了过来,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把几块压缩饼分完了。有人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张军需,还有吗?再给一块!这饼比肉都香!”

“没了!就这几块!”张军需笑着道,“想吃啊,等沈老板多做些!”

戚继光站在高台上,看着校场上抢着尝饼的士兵们,又好气又好笑。他走下来,对沈砚道:“你这饼,倒是比我的军令还管用。本官操练他们半个时辰,个个都蔫头耷脑,一块饼下肚,倒精神了不少。”

沈砚笑了笑:“将军过奖了。士兵们操练辛苦,得吃点顶饿的东西才行。这压缩饼耐储存,能放十几天,行军时带在身上,饿了就吃,很方便。行军汤的干料也是,加水就能熬,比喝凉水强。”

“好!好!好!”戚继光连说三个“好”,拍了拍沈砚的肩,“沈老板有心了!本官正愁军粮携带不便,你这压缩饼和行军汤,可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军需官!”

“在!”张军需立刻上前。

“把沈老板带来的压缩饼和行军汤干料登记入库,下午就给士兵们分发下去。另外,让伙房的人跟着沈老板学学怎么做压缩饼,以后咱们军营自己做!”戚继光下令道。

“是!”张军需应下,赶紧让人去登记粮食。

戚继光带着沈砚等人走进军营的中军帐。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大案桌,上面铺着一张江南沿海的地图,地图上用红笔圈着几个地方,标注着“倭寇袭扰点”。旁边还放着几封书信,字迹潦草,像是紧急军情。

“沈老板,坐。”戚继光指了指案桌旁的椅子,“你从苏州来,路上有没有遇到倭寇?望海渔村那边,情况如何?”

沈砚坐下,把路上遇到的情况一一说明:“我们在吴淞江的落马坡看到了被劫掠的商队,望海渔村的官道也被倭寇烧毁了。另外,望海渔村最近有三个渔民失踪,都在村西的海域不见的,村西还有个醉鲸酒坊,形迹可疑,老板和伙计都不像本地人,伙计腰间还别着类似倭寇的短刀。”

戚继光眉头皱得更紧,手指在地图上的“望海渔村”位置点了点:“望海渔村靠近吴淞江入海口,是苏州到昆山的必经之路,倭寇在这里活动,怕是想切断苏州到昆山的粮道。至于那三个渔民失踪……本官怀疑,不是简单的失踪,很可能和倭寇有关。”

“将军的意思是?”沈砚问道。

“倭寇袭扰江南,不仅是为了劫掠粮食和财物,更需要熟悉水路的人给他们带路。”戚继光道,“本官之前在太仓围剿过一股倭寇,从他们的营地里搜出了好几张江南水路图,都是本地渔民画的。那些渔民,要么是被倭寇胁迫,要么就是失踪了——被倭寇抓去带路,或者杀人灭口。”

沈砚心里一沉——这么说来,望海渔村的三个渔民,很可能是被倭寇抓了。而醉鲸酒坊,说不定就是倭寇的落脚点,专门用来打探消息,甚至抓人。

“对了,将军,您之前说倭寇的粮草供应很奇怪,是什么情况?”沈砚想起之前校尉提到的话,问道。

戚继光叹了口气,拿起案桌上的一封书信:“这是昨天从太仓传来的军情,说倭寇在太仓的营地里,有大量的粮食和盐,不像是临时劫掠来的。本官围剿过他们三次,每次都能从他们的营地里搜出不少粮草,可他们既没有大规模劫掠粮库,也没有自己的粮船,这些粮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沈砚心里一动——粮草和盐,裕丰商号的钱万海不就是做粮食和盐生意的吗?他昨天夜里还运了一批“粮食”出苏州码头,吃水比平时深。难道钱万海和倭寇勾结,在给倭寇提供粮草?

但他现在没有证据,不能随便说。他只能把这个猜测压在心里,对戚继光道:“将军,我在苏州时,听说本地有个盐商叫汪世昌,名下有多个盐场和粮铺,行事低调,官府查过他,却没发现异常。或许,倭寇的粮草,和这些本地的商人有关?”

戚继光点点头:“本官也怀疑过本地商人通倭,但没有证据。这些商人表面上做着正当生意,暗地里却和倭寇勾结,很难查。不过,你说的这个汪世昌,本官记下了,会让人去查。”

两人正说着,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张军需匆匆走进来:“将军,伙房的人问,沈老板的压缩饼怎么做?他们照着沈老板说的配方试了试,烤出来的饼要么太硬,要么太脆,不像沈老板做的那样耐饿。”

戚继光笑着对沈砚道:“看来,这压缩饼的做法,还得沈老板亲自教教他们。”

沈砚站起身:“应该的。将军,我先去伙房看看,等教完他们,再来和您商量望海渔村的事。”

“好。”戚继光道,“你放心,望海渔村的事,本官会派人去探查。你先把压缩饼的做法教给伙房,这东西对士兵们太重要了。”

沈砚跟着张军需走出中军帐,朝着伙房走去。校场上,士兵们还在操练,只是比起刚才,精神头足了不少,时不时有人朝他这边看,大概是在期待压缩饼。沈砚看着他们,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帮戚继光解决军粮的问题,还要查清望海渔村的渔民失踪案,找到倭寇粮草的来源,绝不能让倭寇在江南为非作歹。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