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恩诏嘉勉,同盟永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黑风寨大捷的捷报送至京师时,江南正逢一场秋雨。雨丝洗去了苏州城墙上的征尘,也让沈家粮铺前的青石板路愈发光洁。沈砚刚指挥伙计将新到的军粮装车,就见许文轩披着蓑衣,踩着泥水匆匆跑来,手里高举着一卷明黄封皮的文书。

“沈老板!朝廷的恩诏到了!”许文轩掀开蓑衣,声音里满是激动,“戚将军派人护送传诏官来苏州,这会儿正在府衙等着呢,让我们即刻过去!”

沈砚心中一震,连忙交代伙计照看粮铺,转身回屋换了身干净的青布长衫。刚出门,就撞见苏微婉提着药箱走来,她的医馆刚结束本月的义诊,药箱上还沾着几片新鲜的艾草。“听说了吗?传诏官是为黑风寨的事来的,要给我们论功行赏呢。”苏微婉眼中闪着光,将一小包烘干的薄荷塞给沈砚,“含一片在嘴里,能稳心神。”

三人赶到府衙时,戚继光己身着铠甲立在阶前。见他们来,戚继光上前笑道:“朝廷虽远,却记着江南抗倭的功劳。这次不仅有赏赐,还要给抗倭同盟立块碑,刻上你们的名字。”

府衙大堂内,传诏官正襟危坐,案上摆着诏书与赏赐之物。待众人跪拜完毕,传诏官展开诏书,清朗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岁倭寇肆虐江南,生灵涂炭。戚继光督师抗倭,屡建奇功;沈砚、苏微婉、许文轩等义士,或供军粮,或治伤病,或探情报,结成同盟,助军破贼,功绩卓著。特赏戚继光白银千两,升都督佥事;赏沈砚、许文轩各白银五百两,赐‘忠义商杰’牌匾;赏苏微婉黄金百两,赠‘济世良医’锦旗。另准抗倭同盟设坛立碑,以彰其功。钦此!”

沈砚与许文轩谢恩接赏,苏微婉捧着锦旗,眼眶微微泛红——这面绣着金丝的锦旗,比任何珍宝都让她珍视。传诏官又补充道:“圣上还说了,江南抗倭同盟有功于社稷,许其永久存续,官府需予以扶持,凡同盟转运军粮、采买药材,皆免沿途厘税。”

消息传回苏州街巷,百姓们自发在街头摆起香案,欢呼声响彻全城。周老栓带着望海渔村的渔民,抬着一筐筐新鲜的海鱼送到粮铺:“沈老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食探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没有你们,哪有现在的安稳日子!”老李则捧着自家酿的米酒,非要塞给苏微婉:“苏大夫,喝了这碗酒,保准你身体康健,再多救些人!”

三日后,抗倭同盟立碑仪式在苏州城中心的鼓楼前举行。石碑是上好的青石,正面刻着“江南抗倭同盟碑”七个大字,由戚继光亲笔题写;背面则密密麻麻刻着同盟成员的名字,从沈砚、苏微婉这样的核心成员,到粮铺伙计、渔村渔民,无一遗漏。

立碑当天,天朗气清。戚继光手持酒碗,对着石碑与众人朗声道:“黑风寨一战虽平,但沿海倭寇未绝。此碑既是表彰,更是誓约——只要同盟在,军民一心,江南便永无倭患!”

“永无倭患!”众人齐声高呼,声震鼓楼。沈砚看着石碑上父亲沈万山的名字(许文轩特意请人添上的),想起那封迟到十年的家书,心中百感交集。他举起酒碗,与苏微婉、许文轩相碰,酒液入喉,辛辣中带着回甘。

仪式结束后,沈砚回到粮铺,将“忠义商杰”的牌匾挂在正堂,与父亲留下的“守本心”木匾并排悬挂。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两块牌匾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苏微婉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本新装订的《急救手册》:“这是官府帮着刻印的,要发到各州县的军营和驿站,以后士兵和百姓看病急救,就更方便了。”

许文轩也随后而至,带来了新的情报:“戚将军要去温州督战,我们的粮铺分号也得跟着开过去。我己经让人备好了船,明天就出发。”

沈砚点点头,走到柜台前,拿起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同盟成立以来供应的军粮数量、救治的百姓人数、打探到的情报条目,每一笔都清晰明了。他知道,这账本不仅记着功绩,更记着江南百姓对安宁的期盼。

暮色渐浓,苏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沈砚站在粮铺门口,望着鼓楼方向的石碑轮廓,又望向远处平静的吴淞江。他想起韩愈“江淮永清晏”的诗句,想起夏煜“好雨东来为洗尘”的吟咏,心中无比坚定。

抗倭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同盟不散,初心不改,这江南的烟火气,定能永远温暖明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食探 http://www.220book.com/book/MZW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