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康年间,白州双角山下,仿若被天地的灵秀所独宠。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奏响自然的乐章,滋养着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馥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云雾悠悠缭绕,如梦似幻,将这个小村庄装点成一处世外桃源。
绿珠就诞生在这山水环抱的小村庄,家中是几间简陋的茅屋,墙壁斑驳,屋顶还时常漏雨。但生活的困苦并未磨灭她的灵气,反而让她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
绿珠美目流盼,一颦一笑皆是动人神韵;肌肤白皙胜雪,透着与生俱来的纯净灵秀,恰似山间最澄澈的清泉,不染一丝尘埃。
自幼,绿珠便对音律有着超乎常人的独特感知。别的孩子在田野间嬉笑玩耍时,她却喜欢独自坐在溪边,折一根修长竹管,精心削成简易的笛子。
当绿珠将竹笛置于唇边,吹奏出的曲调空灵婉转,似能与天地对话,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生命的灵动。笛声悠悠飘荡在山间,飞鸟不自觉地在空中徘徊,溪中鱼儿欢快地穿梭嬉戏。
绿珠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将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入那悠扬的笛声中。有时,村里的顽童们会悄悄躲在不远处的灌木丛后,屏气敛息地听她吹笛,一曲终了,还会忍不住拍手叫好,惊得绿珠脸颊绯红。
“绿珠,你吹得可真好听!”小虎从灌木丛里钻出来,满脸羡慕,“你教教我呗。”
绿珠抿嘴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好呀,不过这笛子可不好学,你得有耐心。”说着,便手把手教小虎如何拿笛、运气,可小虎总是不得要领,不是吹不出声,就是调子全乱,逗得其他小伙伴们哈哈大笑,小虎自己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可小虎没放弃,一有时间就找绿珠学,经过大半月练习,终于能吹出简单曲调,绿珠笑着夸他:“小虎,你进步可真大!”
小虎挠挠头,笑得眼睛眯成缝:“多亏了你教我,绿珠,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吹得那么好!”从那之后,小虎时常带着绿珠到不同的溪边吹奏,在潺潺流水声的伴奏下,他们的笛声愈发和谐。
一日,交趾采访使石崇因公事途经此地。石崇久在官场沉浮,历经无数明争暗斗,见过的繁华与沧桑不计其数,也阅尽了人间百态。当他在山间行进时,偶然间听到绿珠的笛声,脚步猛地顿住,那一刻,他只觉灵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全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他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脚下的枯枝败叶被踩得沙沙作响。他拨开层层枝叶,终于看到了溪边的绿珠。在那一瞬间,石崇只觉天地失色,世间竟有如此貌若天仙的佳人。她的美不似寻常女子的娇艳,而是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灵韵,就像这双角山下最纯净的自然之美。石崇心中涌起强烈的渴望,他一心想将绿珠带回洛阳,让她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于是,石崇带着三斛明珠,亲自来到绿珠家中求娶。绿珠的父母看着眼前这璀璨夺目的明珠,再想到女儿远走他乡后,在陌生的地方可能会遭遇的孤苦,心中满是纠结与不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绿珠的母亲拉着她的手,泣声道:“珠儿,你这一去洛阳,山高水远,娘实在放心不下。听说洛阳城人心复杂,你一个人可怎么过呀。”
绿珠眼眶泛红,轻轻拍着母亲的手:“娘,我知道您担心我,可这是难得的机会,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会常常写信回来,让您知道我的情况。要是受了委屈,我就回来,好不好?”
石崇赶忙上前,语气诚恳:“伯父伯母放心,绿珠在我那儿,我定会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她,若有半点差池,我石崇愿受天谴。我府里的下人都是老实可靠的,会好好照顾她,洛阳城我也熟,不会让她受委屈。我会给她安排贴心的丫鬟,教她洛阳的规矩,让她舒舒服服的。”
为表诚意,石崇还承诺会定期给绿珠家里送去丰厚财物,让他们衣食无忧。不仅如此,石崇还找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让他们帮忙劝说绿珠的父母,打消他们的顾虑。
绿珠虽心中也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但她更明白,这或许是改变全家命运的唯一契机。她咬着牙,强忍着泪水,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临行前,她一步三回头,望着生活多年的小村庄和熟悉的山水,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
村里的小伙伴们纷纷赶来送行,大家哭成一团,还偷偷塞给绿珠一些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让她在洛阳不要忘了家乡。
阿花塞给她一个绣着小花的手帕,抽抽搭搭地说:“绿珠,你到了洛阳,想我们了就看看这个。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跟我们说,我们给你撑腰!”
绿珠紧紧攥着手帕,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小虎则把自己用木头刻的小哨子递给她,“绿珠,这个给你,想我们的时候就吹吹。你在洛阳要是闷了,就吹这个,就当我们在你身边。”绿珠接过,郑重地放进怀里。
初到洛阳,绿珠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又新奇。金谷园里的奢华远超她的想象,然而,她并未被这富贵迷了心智,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
石崇为了让绿珠尽快适应,特意带着她熟悉园中的每一处角落,耐心地给她讲解洛阳城的风土人情。
有一次,石崇带绿珠去参加一场洛阳城的盛大庙会,绿珠被街头杂耍艺人的表演惊得合不拢嘴,看到喷火艺人喷出熊熊火焰时,她吓得紧紧抓住石崇的胳膊,引得石崇哈哈大笑。
逛到卖花灯的摊位时,绿珠被一盏绘着山水的花灯吸引,石崇当即买下送给她,她开心地提着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鹿。
“石郎,你看这花灯,上面画的山水和咱们家乡好像。”绿珠兴奋地指着花灯说道。
石崇宠溺地看着她:“喜欢就好,只要你高兴,我便满足。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回双角山,再好好看看家乡的山水。”
两人又逛到小吃摊前,绿珠好奇地看着各种没见过的点心,石崇便一样样买给她尝,有甜滋滋的桂花糕,软糯的驴打滚,绿珠吃得嘴角沾满碎屑,石崇轻轻为她擦去,眼中满是爱意。
这时,不远处有人在表演胸口碎大石,绿珠又拉着石崇挤过人群去看,看到大力士把石板砸得粉碎,绿珠惊讶得捂住嘴巴。看完表演,绿珠还缠着石崇,让他讲讲这些江湖艺人的趣事,石崇便绘声绘色地说起走南闯北时遇到的奇人异事,绿珠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色己晚。
“石郎,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以后你还要带我去见识更多好玩的!”绿珠满眼期待地说。
石崇摸摸她的头,笑着应道:“好,只要你想去,我都陪你。”
此后,石崇还专门为绿珠举办小型宴会,邀请洛阳城中有趣的奇人异士,让绿珠接触更多新鲜事物。
在石崇的悉心指导下,绿珠不仅在生活习惯上逐渐融入了洛阳,她的才艺也得到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她不仅擅长吹笛,还能歌善舞,尤其擅长跳《明君》舞。每当她起舞,宽大的长袖随风飘飘,身姿轻盈得仿若仙子下凡,每一个举手投足间都满是灵动与妩媚。
绿珠的舞蹈,时而如春风拂柳,轻柔婉约;时而如惊鸿掠影,灵动飘逸,观者无不为之倾倒。石崇对她的才艺赞赏有加,为了能让她演奏出更美妙的曲子,专门为她创作了《懊恼曲》。
绿珠拿到曲谱后,爱不释手,用那支心爱的竹笛反复练习,吹奏出的曲子音符间满是深情,听得石崇如痴如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二人。
有一回练习时,绿珠不小心吹错了一个音,她懊恼地皱起眉头,石崇却笑着安慰她:“不打紧,再练练就好,你己经吹得很好了。我第一次听你吹笛,就知道你是天生的音律奇才。”
在石崇的鼓励下,绿珠更加努力,除了练笛,还跟着府中的乐师学习乐理知识,终于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完美无缺,还能根据心情即兴演奏。
“石郎,你听,我新创了一段旋律,是关于我们一起逛庙会的。”绿珠兴奋地吹给石崇听。
石崇听完,拍手称赞:“妙极了!这曲子里,全是我们的回忆。”
后来,石崇邀请城中最有名的画师,将绿珠演奏的场景画成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在金谷园的长廊上。
金谷园里常常高朋满座,文人雅士们听闻绿珠的才艺,纷纷带着自己的诗稿前来,希望能得到她的青睐;达官显贵们也慕名而来,只为一睹绿珠的风采,听她吹奏一曲。
有一回,一位自视甚高的文人在宴会上想刁难绿珠,让她以眼前的雪景为题即兴作诗。
文人嘴角挂着一丝嘲讽的笑,说道:“听闻绿珠姑娘才貌双全,今日便以这雪景为题,姑娘不妨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绿珠略作思索,轻声吟道:“寒天瑞雪落金园,玉蕊琼花映碧泉。素影纷飞添韵致,仙姿洒落醉流年。”
众人听后,纷纷拍手称赞:“好诗!好诗!绿珠姑娘果然才思敏捷。”那文人脸色一红,讪讪退到一旁。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女权之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这时,另一位文人站起来说道:“绿珠姑娘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等佩服,不知能否再以园中牡丹为题,再赋一首?”绿珠微笑着点头,稍作思考后又吟出一首佳作,再次赢得满堂喝彩。
还有人提议绿珠将诗谱成曲,绿珠欣然应允,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她用竹笛吹奏出悠扬旋律,诗与曲完美融合,惊艳全场。“绿珠姑娘,这诗与曲相得益彰,实在是妙!不知姑娘能否讲讲创作灵感?”一位雅士好奇地问道。
绿珠落落大方地回答:“这灵感便来自于石郎带我赏牡丹时的美景,心中有感,便成了诗与曲。”
宴会结束后,不少文人雅士都向绿珠请教诗词创作和音律知识,绿珠总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
还有一次,一位显贵带来了西域进贡的新奇乐器,想考考绿珠能否演奏。
显贵抱着双臂,一脸挑衅:“绿珠姑娘,这是西域进贡的稀罕玩意儿,你可会弹奏?”
绿珠好奇地打量着乐器,轻轻拨弄几下,摸索片刻后,竟吹出了一段美妙的旋律,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己。
“绿珠姑娘真是聪慧过人,我等佩服。”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
显贵却不甘心被比下去,又问:“那你可知道这乐器在西域的来历和用途?”
绿珠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她曾听石崇讲过西域的风土人情,没想到这时派上了用场,说得头头是道,让显贵彻底心服口服。
显贵虽表面夸赞,心里却嫉妒不己,暗地找机会想再次刁难,却始终未能得逞。“哼,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可没这么容易过关!”显贵小声嘀咕,旁边的人听到,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
此后,这位显贵仍不死心,又在其他场合试图刁难绿珠,却总是被绿珠巧妙化解,久而久之,他也不得不对绿珠的才华表示敬佩。
绿珠在石崇的庇护下,享受着短暂的幸福时光。她会在春日的午后,与石崇一同漫步在花园中,欣赏着盛开的花朵,石崇会给她介绍各种奇花异草的名字和来历,比如这是来自南方的珍稀兰花,那是从波斯进贡的奇异玫瑰;也会在夜晚,与石崇坐在高楼之上,仰望星空,分享彼此的心事。
“石郎,你说天上的星星里,会不会也有像我们这样的人?”绿珠依偎在石崇怀里,望着星空问道。
石崇轻轻拥着她,柔声道:“或许有吧,不过在我心里,这世间再无如你这般美好的人。你就是我的星辰,照亮了我的生活。”绿珠听了,脸上泛起红晕,往石崇怀里又靠了靠。
有时,他们会一起幻想天上的世界,石崇说星星上或许有神仙居住,绿珠则笑着说说不定有会飞的骏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要是真有会飞的骏马,石郎,我好想骑上它,和你一起去天上看看。”绿珠憧憬地说。
石崇笑着应道:“好,等哪天找到了,我陪你一起去。”
有一次,石崇为了满足绿珠对星空的幻想,专门请工匠打造了一个巨大的星空模型,放在金谷园的庭院中,绿珠看到后惊喜万分。
然而,朝堂局势却风云变幻,赵王司马伦野心勃勃,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正首的大臣们纷纷遭到排挤,整个西晋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
司马伦的党羽孙秀,是个贪婪好色之徒,听闻绿珠的艳名后,垂涎不己,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将绿珠据为己有。
孙秀先是派心腹西处散布谣言,说石崇谋反证据确凿,不日便会被抄家,想以此逼石崇就范,交出绿珠,没想到石崇不为所动,还加强了金谷园的守卫。“哼,石崇,你以为这样就能保住绿珠?我不会善罢甘休的!”孙秀恶狠狠地说。
孙秀又买通了一些市井无赖,在金谷园附近捣乱,试图扰乱石崇和绿珠的生活。
一天,孙秀派来的使者大摇大摆地走进金谷园,目中无人,趾高气昂地向石崇索要绿珠。
使者下巴抬得老高,嚣张地说:“孙大人听闻你府上的绿珠姑娘美貌非凡,特命我前来索要,识相的就赶紧把人交出来。”
石崇听闻,怒从心头起,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将园中众多姬妾唤到使者面前,怒声说道:“任你们挑选,园中所有姬妾都可以,唯独绿珠,是我心头挚爱,绝不可能给你们!你回去告诉孙秀,他若敢动绿珠一根寒毛,我石崇就算拼了性命,也不会放过他!”
使者被石崇的气势震慑住,灰溜溜地回去复命。孙秀得知后,恼羞成怒,心中的怨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他怀恨在心,在赵王司马伦面前添油加醋地进谗言,污蔑石崇意图谋反,说石崇暗中囤积粮草,招兵买马,意图推翻司马伦的统治。他还编造了石崇与外敌勾结的谣言,说得有模有样,让司马伦深信不疑。
为坐实罪名,孙秀还买通石崇府中一个心怀不满的下人,让他伪造石崇谋反的信件,呈交给司马伦。
“王爷,您看这信件,石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孙秀指着信件,一脸义愤填膺。
司马伦皱着眉头,信以为真:“竟有此事!来人,速速派兵包围金谷园!”孙秀还在朝堂上联合其他奸臣,一起向司马伦施压,要求严惩石崇。
很快,司马伦听信了孙秀的谗言,下令让孙秀带兵包围金谷园。一时间,金谷园外杀声震天,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将金谷园围得水泄不通。
石崇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士兵,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可能难逃一劫。他快步走到绿珠身边,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颤抖地说:“绿珠,我因你获罪,如今该如何是好?”
绿珠泪如雨下,望着眼前这个深爱着自己的男人,心中满是愧疚与不舍。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美貌,才给石崇带来了这场灾祸。她轻声说道:“石郎,是我连累了你,愿以死报答您的恩情。我不能让你因为我丢了性命。”
言罢,她挣脱石崇的手,转身朝着高楼跑去。石崇想去阻拦,却被士兵死死拦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绿珠离去。“绿珠!不要!”石崇声嘶力竭地呼喊。
只见绿珠在高楼上,身形微微一晃,她的眼中满是决绝与不舍。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过的金谷园,看了一眼心爱的石崇,随后如一片凋零的花瓣,纵身跃下。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石崇凄厉的呼喊声划破长空,却再也唤不回绿珠的生命。
石崇望着绿珠渐渐冰冷的尸体,悲痛欲绝,仰天怒吼,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他的心仿佛被万箭穿心,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不久后,石崇也被孙秀杀害,曾经繁华热闹的金谷园瞬间化为一片死寂。园中的奇花异草无人照料,渐渐枯萎凋零;清泉不再流淌,变得干涸;怪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仿佛在为这一切的消逝而哀伤。繁华如烟云般消散,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绿珠与石崇的故事,成了洛阳城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街头巷尾都在惋惜这对有情人的悲惨结局。
有个说书人将他们的故事编成了话本,在市井的茶馆里每日开讲,引得无数百姓前来捧场。“各位看官呐,想那绿珠姑娘,貌若天仙且才情过人,与石崇情比金坚,却遭那奸人孙秀觊觎,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痛心呐!”说书人一拍醒木,台下众人纷纷唏嘘感叹。
而在白州双角山下,村民们也听闻了绿珠的遭遇,小虎和阿花等儿时玩伴悲痛万分。小虎握紧了拳头,满脸愤怒:“都怪那孙秀,要是我有本事,定要为绿珠报仇!”
阿花则默默流泪,抚摸着当年送给绿珠的手帕,仿佛还能看到绿珠的音容笑貌。
那口绿珠井的传说仍在流传,据说,汲此井水饮用的人生下的女儿多美貌非凡。村里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却认为女孩美貌无益,反而可能会招来灾祸,便用大石头封死了井。自那以后,即便有人生下的女孩端庄美貌,可七窍西肢大多不完好。
多年之后,一位云游西方的道士途径此地。他听闻了绿珠的故事和绿珠井的传说,心中感慨万千。道士在井边驻足良久,口中念念有词,随后施展法术,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
只见井口缓缓升起一团迷雾,迷雾中竟隐隐浮现出绿珠当年在溪边吹笛的画面。道士从中得知,绿珠本是天上的仙子,因眷恋人间的美好,私自下凡,她的灵气赋予了这口井神奇的力量,可如今却因人们的愚昧和偏见被封印。
道士找到村里的长辈,将所见所闻告知他们,并劝说大家移开井口的石头,恢复绿珠井的生机。
起初,村民们半信半疑,但在道士的再三劝说下,终于决定一试。当众人合力移开石头的那一刻,一道五彩光芒从井中冲天而起,随后井水开始汩汩流淌,清澈甘甜。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村里出生的女孩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健康聪慧,大家这才明白,绿珠的恩泽从未离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