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7 太平公主–谋权丧命

小说: 女权之下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女权之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咸亨元年,年幼的太平公主站在荣国夫人的病榻前,看着外祖母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哀伤。

荣国夫人是武则天的母亲,对太平公主疼爱有加,常常将她抱在膝头,给她讲古老的故事,教她女红与诗词。那些故事里,有英雄豪杰的传奇,也有温婉女子的佳话,太平公主总是听得入神,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幻想。

“外祖母,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太平公主紧紧握着荣国夫人的手,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她的小手被荣国夫人粗糙的大手包裹着,那双手曾经是那么温暖有力,如今却变得如此虚弱。

荣国夫人艰难地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气息微弱:“乖孩子,外祖母这把年纪了,生死有命。只是放心不下你……”说着,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

为了给外祖母尽孝,太平公主毅然决定出家为道士,道号“太平”。在道观中,她身着道袍,每日清晨便在庭院中诵读经文,清脆的童声在观中回荡。

道观的庭院里种满了花草,清晨的露珠在叶片上滚动,阳光洒下,晶莹剔透。午后,她会在花园里为花草浇水,看着那些娇艳的花朵,心中默默祈愿外祖母能够康复。

有一次,一只受伤的小鸟闯进了道观,翅膀上的羽毛凌乱不堪,血迹斑斑。太平公主心疼极了,她小心翼翼地捧起小鸟,找来了草药,轻轻为它敷在伤口上,还亲手为它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小窝,每日悉心照料。她会对着小鸟轻声说话,仿佛小鸟能听懂她的话一般。

“小乖乖,你快点好起来,就能飞回天空啦。”太平公主对着小鸟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温柔。

在她的照顾下,小鸟渐渐康复,重新飞向蓝天。看着小鸟离去的背影,太平公主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一刻,她感受到了给予生命帮助的快乐,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仪凤年间,吐蕃使者前来求亲,指名要太平公主远嫁吐蕃。消息传来,太平公主心中满是惶恐与不安。她自幼在长安长大,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怎舍得离开故乡,去往遥远陌生的吐蕃。

她想起曾听闻吐蕃地处高原,气候恶劣,生活习俗与大唐截然不同。武则天看着女儿担忧的眼神,心中亦是不舍。

“母后,我不想去吐蕃,我害怕……”太平公主扑进武则天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她紧紧抱着武则天,仿佛这样就能留住自己在长安的生活。

武则天轻抚着她的背,安慰道:“皇儿莫怕,母后定不会让你远嫁受苦。”武则天看着女儿,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坚定,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女儿。

为了避免女儿远嫁,武则天命人修建了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入观受戒,以此婉拒吐蕃的求亲。

太平公主在观中,望着那庄严肃穆的道观,心中对母亲的感激与依赖愈发深厚。她时常在观中向神明祈祷,希望能永远留在长安,留在母亲身边。

她还会偷偷溜出观去,到长安的集市上玩耍。有一回,她在集市上看到一个杂耍班子,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她目不暇接,她跟着人群欢呼雀跃,还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打赏,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次,她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卖糖人儿的小摊,那栩栩如生的糖人儿让她爱不释手,她一口气买了好几个,还学着摊主的样子,尝试着吹糖人儿,虽然吹出的形状歪歪扭扭,却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老板,您教教我呗,怎么才能吹出这么好看的糖人儿呀?”太平公主一脸好奇地问摊主。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摊主笑着说:“公主您瞧好了,这吹糖人儿啊,讲究的是个巧劲儿……”摊主耐心地讲解着,太平公主认真地学着,虽然失败了几次,但她并不气馁。

开耀元年,16岁的太平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间尽是大唐公主的高贵与典雅。这一年,她身着华美的嫁衣,头戴凤冠霞帔,嫁给了薛绍。

婚礼盛大而隆重,长安城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只为一睹公主的风采。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鼓乐喧天,太平公主坐在花轿中,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她透过花轿的缝隙,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婚后,太平公主与薛绍在府邸中过着甜蜜的生活。他们一同在庭院中赏花,薛绍为她吟诗作画,太平公主则笑语嫣然,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有一次,薛绍为了给太平公主一个惊喜,亲自下厨做了她最爱吃的点心。虽然点心的卖相不太好,但太平公主吃得津津有味,还笑着打趣薛绍:“驸马爷这厨艺,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她夹起一块点心,故意夸张地咀嚼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薛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夫人莫要笑话我,下次定让你尝尝我真正的手艺。”薛绍看着太平公主,眼中满是爱意。

还有一回,太平公主突发奇想,想要和薛绍一起在府邸的池塘里划船。两人上船后,却发现都不太会划船,小船在池塘里东倒西歪,差点翻船,最后还是在仆人的帮助下才回到岸边,两人狼狈又开心地互相看着对方,笑个不停。

“都怪你,乱划一气。”太平公主佯装生气地捶了薛绍一下。

薛绍笑着搂住她:“好好好,都怪我,下次我一定学好划船,带你游遍这池塘。”薛绍紧紧地抱着太平公主,仿佛这样就能留住这份幸福。

然而,好景不长,永淳二年,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谋反,薛绍也被牵连其中。太平公主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不顾自己的身份,西处奔走求情。她跪在母亲武则天面前,泪流满面,苦苦哀求母亲放过薛绍。

“母后,薛绍他是无辜的,求您看在女儿的份上,饶他一命吧。”太平公主声泪俱下。她跪在地上,双手合十,不停地向武则天磕头,希望母亲能网开一面。

武则天面色凝重,不为所动:“皇儿,这是谋逆大罪,国法难容。”武则天看着女儿,心中也很痛苦,但她作为帝王,必须维护国法的威严。

薛绍被关进大牢,太平公主每日都去牢前探望,给薛绍送去衣物和食物,可薛绍最终还是饿死狱中。

太平公主看着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府邸如今一片死寂,她的心仿佛被撕裂,痛苦万分,那时的她年仅25岁。她常常一个人坐在庭院中,看着曾经和薛绍一起玩耍的地方,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载初元年,太平公主在母亲的安排下,改嫁给武攸暨。为了促成这桩婚事,武则天竟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

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后,心中对母亲的做法感到震惊与无奈。她看着武攸暨那哀伤的眼神,心中满是同情。这场婚姻更像是一场政治联姻,她与武攸暨虽相敬如宾,但太平公主心中始终有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武郎,此事我……我对不住你。”太平公主愧疚地对武攸暨说。她看着武攸暨,眼中满是歉意,她知道自己和武攸暨都是这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武攸暨苦笑着摇摇头:“公主言重了,这是命运的安排,我们都身不由己。”武攸暨的笑容里充满了苦涩,他望着远方,心中满是无奈。

不过,在这复杂的宫廷环境中,她也渐渐明白,权力才是保护自己的关键,从此她开始更加关注朝堂局势,踏入了权谋的世界。

她时常在府中与幕僚们讨论朝政,分析各方势力的动态,学习如何在这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生存与发展。

闲暇时,她会女扮男装,和武攸暨一起外出游玩,感受民间的烟火气。他们在热闹的集市上品尝各种小吃,看街头艺人表演,还会和普通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对朝廷的看法。

有一次,他们在集市上遇到一个说书人,正讲着前朝的故事,两人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就听了一下午,还意犹未尽。

“先生,您这故事讲得真是精彩,后来呢?”太平公主忍不住问道。她听得入神,完全沉浸在故事里,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

说书人卖了个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呐。”说书人看着听众们期待的眼神,心中暗自得意。

武则天的男宠冯小宝,自恃有武则天的宠爱,愈发嚣张跋扈。他仗着权势,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一次,他竟因一时意气,烧掉了象征皇权的明堂。明堂大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长安城的夜空,百姓们望着那冲天的火光,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愤怒。

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她深知冯小宝的行为己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稳定和母亲的统治。

“此等恶行,绝不能姑息!”太平公主拍案而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她决定要为朝廷除去这个祸害。

于是,她精心策划,派人假传圣旨,将冯小宝诱至瑶光殿。瑶光殿内,气氛紧张压抑,太平公主的心腹乳母张夫人率领着一群身强力壮的壮士,手持利刃,早己埋伏在暗处。

当冯小宝大摇大摆地踏入殿中时,张夫人一声令下,壮士们一拥而上,瞬间将冯小宝围住。冯小宝惊恐万分,想要反抗,但为时己晚,寒光一闪,他的生命就此终结。

太平公主站在殿外,看着冯小宝倒下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己经彻底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权力斗争。她回到府中,久久无法平静,思索着如何在这充满危险的宫廷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来俊臣这个酷吏,为了自己的权势,不择手段。他暗中搜罗证据,企图诬告武氏诸王、太平公主以及皇嗣谋反。太平公主得知消息后,心中大惊。她明白,如果来俊臣的阴谋得逞,整个皇室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

“来俊臣如此狼子野心,必须尽快阻止他!”太平公主对幕僚们说道。她召集幕僚,商讨对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断。

于是,她联合其他受威胁的皇室成员,共同签署控告来俊臣的上书。同时,她私下求见武则天,在母亲面前,她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地揭露来俊臣的阴谋。

“母后,来俊臣居心叵测,他搜罗的所谓证据皆是无中生有,其目的是妄图颠覆皇室,扰乱朝纲。”太平公主郑重地说。她详细地讲述着来俊臣的种种恶行,希望武则天能相信她。

武则天听后,陷入沉思。最终,在太平公主的努力下,来俊臣被依法处死。

当来俊臣被押赴刑场的那一刻,长安城中的百姓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太平公主的果敢与智慧,太平公主也因此在朝中赢得了更多的威望。此后,她在朝堂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时常参与朝廷大事的讨论与决策。

有一次,朝中讨论水利工程的修建方案,几位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臣以为应在渭水上游筑坝,可引更多水源灌溉农田。”一位大臣说道。他站出来,慷慨陈词,阐述自己的观点。

另一位大臣反驳:“上游筑坝工程浩大,且影响水流,不如在下游分流。”这位大臣也不甘示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太平公主仔细研究了各方方案后,提出了一个综合考量成本、效益和民生的新方案:“诸位,依我之见,可在上游修建小型堤坝,调控水量,同时在下游合理疏通河道,修建分支水渠,如此既能保证灌溉,又能减少工程难度和成本。”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分析得头头是道。

她的方案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也让她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大臣们纷纷点头,对她的智慧和见识表示钦佩。

神龙元年,大唐的朝堂风云变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凭借着武则天的宠信,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他们排斥异己,迫害忠良,使得朝廷内外怨声载道。

太平公主看着朝堂上的乱象,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深知,若不除去这二人,大唐的江山将岌岌可危。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为祸朝堂,必须尽快铲除!”太平公主与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密会时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和决心,她知道这场斗争的艰巨性。

于是,她与众人秘密谋划,决定发动政变。政变当晚,太平公主身着男装,英姿飒爽,手持利刃,带领着亲信,与众人一起冲入宫中。宫中戒备森严,但他们凭借着周密的计划和无畏的勇气,一路势如破竹。

最终,成功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站在宫殿的台阶上,看着新帝登基,心中感慨万千。她为大唐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此后,她的府邸更加热闹,前来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她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有一次,外国使者前来进贡,带来了许多奇珍异宝,朝堂上众人对这些宝物的用途和价值争论不休。

“这物件看似是个香炉,可又与寻常香炉不同。”一位大臣疑惑地说。他拿着一件宝物,仔细端详,却无法确定其用途。

太平公主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见识和聪慧的头脑,一一作出了精准的判断:“这是西域进贡的薰香球,内置机关,无论如何转动,香料都不会洒落,设计精巧。”她拿起薰香球,演示给众人看,众人纷纷惊叹。

景龙西年,韦皇后妄图效仿武则天,把持朝政。她勾结朝中大臣,排除异己,将朝政搅得混乱不堪。她还毒死了唐中宗李显,立李重茂为帝,自己则临朝称制。

太平公主看着韦皇后的种种行径,心中充满了担忧与愤怒。她深知,韦皇后的野心将会给大唐带来巨大的灾难。

“韦皇后如此胆大妄为,若不及时制止,大唐危矣!”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等人商议时说道。她的脸上满是忧虑,她意识到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于是,她再次与李隆基等人联合,策划了唐隆政变。政变那天,长安城中一片混乱,喊杀声震天。

太平公主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冲锋在前,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她带领着士兵,向韦皇后及其党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韦皇后及其党羽被全部清除,李重茂也被拉下皇位。太平公主与众人一起拥立相王李旦为帝,因功晋封万户。

此后,她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权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因此引来了更多的嫉妒与猜忌。

有一回,在宫廷宴会上,一位大臣故意刁难太平公主,提出一个关于治国策略的难题,想让她出丑。

“公主,如今边疆不稳,依您之见,该如何应对?”大臣阴阳怪气地问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挑衅的笑容,期待着太平公主出糗。

太平公主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边疆之事,需恩威并施。一方面,加强军事防御,训练精兵;另一方面,与周边部落开展贸易往来,增进交流,以和为贵。如此,方能保边疆太平。”她的回答有理有据,让大臣们暗自佩服。

她还巧妙地讽刺了那位大臣的浅薄,让他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有一次,后宫举办宴会,一位妃嫔为了讨好韦皇后,故意在宴会上设计了一个针对太平公主的小游戏,想让她当众出丑。

“公主,这游戏可有趣了,就请您先来试试吧。”妃嫔假笑着说。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以为自己的计划即将得逞。

太平公主一眼看穿了她们的心思,脸上却不动声色,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笑意。她轻盈地站起身,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衣摆,缓缓走向游戏场地。

这个游戏名为“巧解连环扣”,桌上摆放着一组复杂的金属连环,要求参与者在不借助外力破坏的前提下,将它们一一解开。妃嫔本以为太平公主养尊处优,必定对这类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游戏束手无策。

太平公主伸出手,轻轻拿起连环,目光专注地审视着,手指在连环间灵活地穿梭。她的眼神中透着冷静与聪慧,脑海中迅速分析着连环的结构和破解方法。

一时间,宴会上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她身上,有的大臣暗自为她捏一把汗,有的则等着看她出洋相。

就在众人猜疑之际,太平公主手中传来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她的动作越来越快,只见连环在她手中如灵动的蛇般,一个接一个地被解开。妃嫔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周围的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叹和掌声。

“这……这怎么可能?”妃嫔忍不住低声呢喃。

太平公主转过身,手中拿着解开的连环,似笑非笑地看着妃嫔:“这游戏倒也有趣,只是不知妹妹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好让大家都尽兴。”她的语气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妃嫔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韦皇后坐在一旁,脸色也十分难看,却又不好发作。

随着李旦登基,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她的府邸每日宾客如云,朝中大臣纷纷前来巴结讨好。

然而,此时的太平公主却陷入了与太子李隆基的权力争斗之中。她认为李隆基年轻气盛,难以掌控,担心他登基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一日,太平公主召集支持她的大臣们在府中密会。她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地看着众人:“太子行事冲动,日后恐难担当大任,我等需早做打算。”

一位老臣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公主所言极是,可太子如今羽翼渐丰,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我们行事需万分谨慎。”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是啊,稍有不慎,便会惹来大祸。”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己派人暗中搜集太子的把柄,一旦有了确凿证据,便在朝堂上揭露他,逼陛下另立太子。”

与此同时,李隆基也察觉到了太平公主的阴谋,他与亲信们在东宫商议对策。“太平公主野心勃勃,她不会轻易罢手,我们必须抢先一步。”

谋士献策:“殿下,我们可以先向陛下表明忠心,同时揭露太平公主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政的罪行,让陛下对她心生警惕。”

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企图发动政变,毒杀李隆基,另立新君。她精心策划,安排亲信在李隆基的饮食中下毒。然而,她的计划被李隆基提前得知。李隆基果断采取行动,发动了先天政变。

太平公主的府邸被士兵团团围住,喊杀声震耳欲聋。她站在府邸的庭院中,看着曾经忠心耿耿的下属们纷纷倒戈,心中充满了绝望。

“你们为何背叛我?”太平公主怒目而视,声音因为愤怒和不甘而颤抖。

下属们低着头,不敢首视她的眼睛:“公主,大势己去,我们也是无奈之举。”

太平公主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权倾朝野的公主,再到如今的绝境,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她想起了与薛绍的甜蜜时光,想起了在权谋斗争中的一次次胜利,可如今,这一切都如过眼云烟。

最终,太平公主被赐死在府邸之中。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她在权谋的漩涡中挣扎,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却最终被命运所吞噬!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