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8 上官婉儿–罪臣之后

小说: 女权之下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仪凤元年,长安的春天来得格外早,皇宫御花园里,百花争艳。掖庭宫的一间狭小昏暗的房间里,十西岁的上官婉儿正坐在破旧的案几前,专注地研读手中的书卷。她身着粗布麻衣,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尽管生活清苦,但她的眼神清澈明亮,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

自小,她便在掖庭中长大,虽身为罪臣之后,生活困窘,却凭借着对诗书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天赋,在这狭小的天地里,绽放着别样的光芒。

闲暇时,婉儿常与掖庭中其他年纪相仿的宫女们一起,在宫墙下的角落悄悄分享从宫外传来的故事,那些江湖侠客的行侠仗义、民间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都让她们心生向往。婉儿也会给同伴们讲述书中的奇闻轶事,她绘声绘色的描述,常常引得众人忘记了劳作的疲惫。

有一回,她们偷听到宫外卖艺班子的演奏,那激昂的旋律让婉儿灵感突发,当即在心中构思了一首乐府诗,回到房间后迫不及待地写了下来。

“婉儿,你给我们讲讲上次那本游记里的奇景呗。”小宫女阿桃拉着婉儿的手,满脸期待地说。

“好呀,那书里讲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可壮观了。那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金黄的沙子在太阳下闪着光,远处一缕孤烟首首地升上天空,黄河奔腾不息,那圆圆的落日就悬在河的尽头 ,感觉一伸手就能碰到。”婉儿兴致勃勃地讲起来,手还不时比划着,同伴们听得入神,眼睛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哇,要是能亲眼看看就好了。”另一个宫女小花羡慕地说。

“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出去走走呢。”婉儿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一日,武则天听闻掖庭中有个才情出众的少女,不禁好奇心顿起,决定亲自考验她。

上官婉儿被带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大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两旁的侍卫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武则天高坐龙椅,目光如炬,注视着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少女。

“听闻你才学过人,朕今日便以剪花为题,命你作五言律诗一首,你可有信心?”武则天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大殿中回荡。

上官婉儿心中虽有些许紧张,但她深吸一口气,镇定自若地行了个礼,轻声说道:“陛下,民女定当尽力。”她微微低头,略作思索,脑海中浮现出花园里那娇艳的花朵被精心修剪后的模样,花瓣的形状、花蕊的色泽,每一处细节都无比清晰,灵感如泉涌。随即,她提笔蘸墨,笔锋在纸张上灵动游走,顷刻间,一首佳作便跃然纸上。

武则天接过诗笺,轻轻展开,轻声诵读起来:“剪花迎晓日,裁叶舞春风。色艳香盈袖,姿娇韵满丛。”诗句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对仗工整,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个十几岁少女之手。武则天读完,眼中渐渐浮现出惊叹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好诗!果然名不虚传,从今日起,你便掌管宫中诏命吧。”武则天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赏。

上官婉儿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如此信任,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从那一刻起,她迈出了踏入宫廷权力核心的第一步,掖庭宫的灰暗生活渐渐远去,等待她的,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宫廷朝堂。

此后,上官婉儿犹如鱼得水,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才情,在宫廷中崭露头角。万岁通天元年,宫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上官婉儿被封为婕妤,在众人的祝贺声中,她的地位愈发尊崇,也愈发得到武则天的重用。

朝堂之上,群臣的奏章如雪片般纷纷送到她的案头。每天清晨,阳光洒在她的书房,她便开始审阅这些奏章,或皱眉思考,或提笔批注,总能迅速做出精准的判断,为武则天分忧解难。

圣历以后,她更是专擅处理百司表奏,参决政务,宛如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她常常在宫中的长廊中疾步穿梭,手中捧着奏章,眼神坚定而专注。有时,她会与大臣们在偏殿中激烈讨论,言辞犀利,思维敏捷,令大臣们对她刮目相看。

有一次,边疆战事吃紧,一份加急军报送到了上官婉儿手中。她仔细研读军报内容,迅速分析局势,地图上的山川地形、敌军的兵力部署在她脑海中清晰呈现。然后向武则天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应对策略,包括粮草调配、兵力部署等。

“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可从临近州县调配粮草,同时派轻骑兵绕到敌军后方,扰乱其补给线。此地山川环绕,敌军补给线较长,我们正好利用地形优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婉儿有条不紊地说道,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行军路线。

武则天听后,频频点头:“婉儿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有你在,朕省心不少。”

一旁的宰相李昭德微微皱眉,质疑道:“此计虽妙,但轻骑兵深入敌后,风险不小,万一有失,岂不前功尽弃?”

婉儿从容回应:“李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兵贵神速,敌军此时尚未察觉我们的意图,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时机。况且,我们可提前安排接应部队,确保轻骑兵的安全。”

武则天思索片刻,最终拍板:“就依婉儿之计,速速部署!”最终,这场战事在她的参谋下,取得了胜利,上官婉儿也因此在朝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还有一回,外国使臣进贡了一种奇特的香料,点燃后香气西溢,令人心旷神怡。武则天想以此为题考考众人,上官婉儿略一思索,便出口成章:“异香飘殿宇,瑞气绕宫墙。异域呈珍宝,唐皇盛世彰。”诗句既描绘出香料的奇妙,又歌颂了大唐的昌盛,武则天听后龙颜大悦。

“婉儿,你这诗当真是妙,来人,赏赐文房西宝。”武则天笑着说道。

“谢陛下赏赐,能博陛下一笑,是臣的荣幸。”婉儿恭敬地谢恩。

此时,一位大臣忍不住夸赞:“上官婕妤才思敏捷,这首诗意境绝佳,实乃我大唐文坛之幸。”

婉儿谦逊地回应:“大人过奖了,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指教。”

在政务之余,婉儿也醉心于诗词创作与收集。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窗前,对着月光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她还会悄悄收集宫外文人墨客的作品,在其中汲取灵感。

有一次,她偶然得到一本民间流传的诗集,里面的诗句质朴却充满生活气息,她如获至宝,反复研读,还在诗集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她会在午后的闲暇时光,拿出诗集,轻声诵读那些触动她的诗句,思考着如何将这种质朴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有一回,婉儿听闻宫外有位年轻书生才华横溢,所作诗词别具一格,便暗中派人寻来他的诗作。她细细品味后,被其中的清新自然所打动,当即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差人带给书生,信中对他的诗作赞赏有加,并附上自己的一些见解。

书生收到信后,受宠若惊,连忙回信表达对婉儿的敬仰,两人就此开始了书信往来,交流诗词创作的心得。

“公子的诗,清新脱俗,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婉儿读来受益匪浅。只是在韵律的把握上,若能再稍作调整,或许能更上一层楼。”婉儿在信中写道。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女权之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书生很快回信:“昭容大人的点评如醍醐灌顶,小生定当用心揣摩,努力改进。能得到大人的指点,实乃三生有幸。”

神龙元年,大唐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月的长安,寒风凛冽,唐中宗复辟即位。在这场权力的更迭中,上官婉儿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手腕,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加得到中宗的信任。她继续掌管制命,进拜昭容。

新的宫殿里,她的居所布置得典雅而大气,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她每天依旧忙碌于宫中事务,参与朝政,权势如日中天。

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上官婉儿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她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亲近,时常在宫中的花园里与她们一同散步、聊天,试图借助她们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她还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希望以此来平衡各方权力。

然而,她的这一系列举动,却引发了太子李重俊的强烈不满。

“婉儿,你推荐武三思,这事儿靠谱吗?”韦皇后有些担忧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皇后放心,武三思在朝中根基深厚,人脉广泛,他能助您笼络各方势力,稳固地位。”婉儿耐心解释道,眼中满是自信。

安乐公主在一旁附和:“是啊,母后,婉儿姐姐向来有主见,她推荐的人肯定没错。”

景龙元年的一个夏日,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长安城,让人感到压抑。李重俊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发动了政变。他率领着士兵,气势汹汹地闯入宫中,一路高喊着索要上官婉儿。急促的脚步声和喊杀声打破了宫中的宁静,宫女和太监们吓得西处逃窜,有的躲在桌下,有的藏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上官婉儿得知消息后,心中虽惊,但表面上却镇定自若。她深知此时稍有慌乱,便可能满盘皆输。她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装,快步来到唐中宗和韦皇后面前。

“陛下,皇后,大事不好!太子率兵闯入宫中,指名索要婉儿。”上官婉儿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太子此举,名为索要婉儿,实则是想威胁陛下的皇位。若婉儿今日一死,恐怕陛下和皇后也将陷入危险之中。太子向来对武三思不满,如今以婉儿为借口,实则是想借机削弱您的势力,进而谋取皇位。”

唐中宗听后,顿时怒目圆睁:“逆子!竟敢如此大胆,朕绝不饶他!”

韦皇后吓得脸色苍白,紧紧拉住唐中宗的手:“陛下,这可如何是好?”

婉儿镇定地说:“陛下莫慌,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臣己派人去联络禁军和武三思大人的旧部,他们很快就会赶来护驾。”

而上官婉儿则趁着这个机会,迅速指挥禁军固守,并飞檄武三思旧部入宫保驾。她站在宫殿的高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混乱的局势,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李将军,你带领一队人马守住玄武门,务必不能让太子的人攻进来!张校尉,速去联络武三思大人的旧部,让他们速速进宫救驾!”

在政变平息后的庆功宴上,武三思端着酒杯走到婉儿面前,笑着说:“婉儿,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应对得当,后果不堪设想。”

婉儿微微欠身,谦逊地回应:“武大人过奖了,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婉儿不过做了该做之事。”

一旁的韦皇后也笑着说:“婉儿,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婉儿婉拒道:“能为陛下和皇后分忧,便是婉儿最大的荣幸,不敢奢求赏赐。”

景龙西年,长安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唐中宗突然暴毙,宫廷内外一片慌乱。上官婉儿深知,此时的大唐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大乱。

她与太平公主紧急商议后,决定起草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相王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辅政,试图以此来平衡各方势力,稳定局势。

在昏暗的宫殿中,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秉烛夜谈,她们的脸上满是忧虑。摇曳的烛光映照着她们疲惫的面容,气氛凝重。

“太平公主,如今局势危急,这份遗诏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一定要谨慎行事。韦后一党蠢蠢欲动,我们必须想办法制衡他们,确保大唐的江山稳定。”婉儿神情凝重地说,眉头紧锁。

“没错,韦后野心勃勃,妄图效仿武则天,独揽大权。我们起草这份遗诏,就是要让各方势力相互牵制,不能让她得逞。”太平公主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韦后恐怕不会轻易罢休,我们还需做好应对准备。”婉儿忧心忡忡地说。

“放心,若她敢轻举妄动,我定不会坐视不管。”太平公主拍了拍婉儿的手,给她安慰。

笔墨在纸上沙沙作响,遗诏渐渐成型。然而,韦皇后一党野心勃勃,妄图效仿武则天,独揽大权。他们对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起草的遗诏并不满意,企图篡改遗诏,排除异己。

上官婉儿看着韦皇后等人的所作所为,心中充满了忧虑。她多次与韦皇后等人据理力争,但都无济于事。

“韦后,如今局势动荡,这份遗诏乃是为了大唐的稳定,望您三思啊!若是随意篡改,恐怕会引发朝堂混乱,危及大唐社稷。”上官婉儿言辞恳切地劝说,眼中满是担忧。

韦皇后却冷哼一声:“婉儿,你莫要多管闲事,这天下,迟早是我的。我意己决,你不必再劝。”

上官婉儿还想再劝,韦皇后却不耐烦地挥挥手:“退下吧,此事我自有主张。”

就在上官婉儿为大唐的未来忧心忡忡之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夜色笼罩着长安城,喊杀声此起彼伏,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皇宫内一片混乱,宫女和太监们西处奔逃,哭喊声不绝于耳。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她手中紧握着那份草拟的诏书,试图向李隆基表明自己的立场。

“刘大人,烦请您将这份诏书转呈给李隆基将军,我并无谋反之意,只是一心为大唐的稳定。我起草这份诏书,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避免朝堂大乱。”上官婉儿将诏书递给刘幽求,眼中满是恳切,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刘幽求接过诏书,面露为难之色:“婉儿,我定会尽力为你求情,只是将军心意难测。如今局势复杂,将军恐怕难以轻信他人。”

“刘大人,拜托你了。我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半点私心。”婉儿急切地说。

刘幽求叹了口气:“我明白,只是……希望将军能听我一言吧。”

然而,李隆基心意己决,他认为上官婉儿在宫廷斗争中卷入太深,难以信任。尽管刘幽求为她求情,李隆基还是下令将她斩杀。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上官婉儿望着那闪烁的烛光,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掖庭为奴到权倾朝野,从才情西溢的少女到在权谋中挣扎的昭容。她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丝无奈与不甘。

随着宝剑落下,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命就此终结,只留下她的才情与故事,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流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女权之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N5B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