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蹄惊风
阴山古道的峭壁在暮色中如巨兽獠牙,房遗玉的皂靴碾过青石缝间的箭簇残片,铜锈混着干涸的血迹在靴底凝成褐斑。他俯身拾起半截断裂的突厥角弓,桦木弓臂上的黢黑焦痕让他瞳孔骤缩——这正是改良希腊火灼烧后的印记。山风掠过隘口,裹来丝缕苦杏仁味,与凉州监牧马场的毒草气息如出一辙。
"三百步外有蹄印。"李晟的横刀挑起浮土,新翻的痕迹蜿蜒如蛇,首指古道最险要的"鬼见愁"隘口。房遗玉的磁石悬于蹀躞带下,在崖壁某处突地倒转——他劈开藤蔓覆盖的岩缝,十二架青铜弩砲森然列阵,望山处阴刻的星图正与贺兰山观星台的浑天仪刻度严丝合扣。
二、冰河诡雷
子时的月光将冰河照成银练,房遗玉凿开第七处冰眼。改良的霹雳雷沉入河床,铁链缠着西域疯草编织的引信,遇水即胀成靛蓝菌丝。当他转动河畔的镇水石兽,青铜兽首突吐半卷羊皮——朱砂勾画的伏击图竟与《水经注》记载的汉代暗渠完全重合,每条水道旁都标着希腊火的储存量。
"右丞,对岸有火光!"张公谨的鸣镝箭撕裂夜幕。房遗玉就着磷光镜望去,突厥运粮队的驼铃声里混着机括轻响。他劈开岸边冻硬的淤泥,三百具前隋戍卒的尸骸呈放射状排列,每具手中横刀都指向古道上的某处机关枢纽。尸骸怀中的骨筹刻着五姓七望联署花押,遇血显形的密文写着:"以阴山为墓,葬唐军三万。"
三、石雨惊魂
五更天的梆子声未绝,突厥先锋己踏入"一线天"。房遗玉的银针射断悬于绝壁的藤索,成吨的淬毒碎石倾泻而下。他猛然嗅到碎石间的硫磺气息,翻身滚入岩隙的刹那,坠石遇火即爆,靛蓝毒焰顺着疯草引信窜向驼队。硝烟中突现十二匹铁甲战马,鞍鞯下的磁石阵列竟与古道青石中的铁屑共鸣。
"起弩!"房遗玉的令旗劈开浓烟。玄甲死士掀开伪装的草皮,三百架改良擘张弩齐发,钢矢穿透铁甲马的眼眶,钉入后方粮车的琉璃火油罐。爆燃的希腊火将夜空染成妖紫,火舌舔过的岩壁上,竟显出血书的《推背图》残谶:"石雨落阴山,唐旗化飞烟。"
西、地龙翻身
突厥中军吹响犀角时,古道突传地鸣。房遗玉的磁石坠地疾旋,他劈开祭坛般的圆石,露出深埋的隋代龙舟舵轮。当青铜舵柄转向"大业十三年"刻度,整条山道如地龙翻身,三百架前秦连弩破土而出,弩机望山处的星图正对长安太史局观星台。
"右丞看冰面!"李晟的嘶吼混着冰裂声。房遗玉的蹀躞带缠住崖柏,见冰河下的十二艘艨艟正顺暗流疾驰,船首像的眼窝处泛着骊山朱砂的幽光。他甩出鸣镝箭射断牵引铁索,满载希腊火的战船在冰层下轰然相撞,靛蓝毒焰顺着冰缝窜成巨大的突厥狼图腾。
五、残局余音
晨光染红隘口时,房遗玉在焦黑的《阴山兵要志》残页间,发现浸泡明矾水的密信。崔氏笔迹的"古道即墓道"五字下,吐蕃密文标注着更骇人的计划:"焚尽阴山日,饮马渭水时。"九盏孔明灯自突厥残营升起,灯绳上系着的骨筹排列成河套屯田的麦畦阵型。
当玄甲骑兵清点战利品,房遗玉的银针挑开某具"突厥兵"的耳后皮肤——人皮面具下竟是户部失踪的仓曹参军。尸骸怀中的鎏金铜匣突然爆开,十二枚前隋虎符如星散落,符面"大业十三年"的刻痕在朝阳下渗出血色,正与骊山皇陵出土的殉葬符印严丝合扣。
六、古道遗锋
暮色吞没战场时,房遗玉的磁石在岩壁上吸出半卷《乙巳占》。星图上的荧惑守心之象,竟与朔方军械库爆燃的时辰完全吻合。他望向东南天际,三百里外的黄河冰面上,十二艘隋代龙舟正载着未燃尽的希腊火,顺着改道的暗流漂向长安水门。阴山的风掠过染血的擘张弩,在青铜望山上奏出《破阵乐》的变调,仿佛万千魂灵在嘶吼着一个未解的谶言——这场伏击揭开的,不过是冰河下的第一层杀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NP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