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舟浮谶
明州港的晨雾裹着咸腥血气,房遗玉的磁石坠子忽地吸附在码头铁锚上。新罗海商金朴素的青瓷盏底,赫然印着倭国石见银山的徽记。盏中清酒遇光即泛靛蓝,房遗玉的银针挑起酒液,针尖星砂竟在案几上拼出吐蕃密文"钱荒"二字。
"倭国银矿脉里淌着唐人的血。"金朴素掀开袍角,露出小腿的靛蓝灼痕——正是阴山疯草汁腐蚀的印记。他捧出的银锭突然自裂,锭心滚出十二枚青铜骰子,骰面点数连成的密码,竟与造船监幽灵船上的航海日志完全一致!
子时验银,房遗玉发现银锭夹层暗藏蜂巢孔。当他将磁石按入孔洞,银锭突射磷火,在库墙壁烧出《推背图》第西十六象的谶言:"海上生明月,钱荒化兵灾。"磷火余烬中浮出微雕星图,标注的"天市垣"方位,正是五姓七望掌控的东市钱柜所在。
二、泉府迷局
新设的泉府衙门浸在桐油墨香里,房遗玉展开"银钱置换"章程时,纸面突现盐渍绘制的海防图。当他用磁石扫描,盐粒竟排列成倭寇战船的狼头旗。随行书吏研磨朱砂时,砚底突现夹层——三百枚前隋五铢钱用疯草汁黏成洛书阵型!
"右丞当心!"李晟的横刀劈碎突然坠落的匾额。匾后暗藏的青铜蟾蜍口吐毒烟,将《钱法新策》蚀出蜂窝孔洞。房遗玉挑开蟾舌,扯出半卷《大业泉志》,其中朱批记载着炀帝熔佛铸钱引发民变的秘辛。当残卷靠近银锭,二者同时自燃,灰烬中显出的突厥文写着:"银流处,唐旗折。"
五更天查库,银箱底部的樟木板突现虫蛀孔。房遗玉劈开木板,蛀孔深处嵌着十二枚玉眼珠——珠面星图正与太庙偏移的方位严丝合扣。当玉珠按炀帝浑天仪方位排列,库房地砖突然塌陷,露出隋代铸钱炉遗址,炉中灰烬竟含未燃尽的吐蕃密宗经幡!
三、商战惊雷
东市开市的铜钹声未绝,五姓七望的银号突然挂出"千钱兑一两"的朱牌。房遗玉的磁石吸住牌匾铁钉,钉头暗藏的青铜匣子弹开,滚出浸泡鹤顶红的开元通宝。钱文遇血显形,拼出"七月七,钱山倾"的龟甲谶言。
"倭银成色不足!"崔氏掌柜的嘶吼引发挤兑狂潮。房遗玉劈开乱民抢夺的银箱,箱板夹层突然射出淬毒牛毛针——针尾系着的五彩丝线,正是新罗海商袍角的织锦!当丝线遇火燃烧,烟雾中浮现水师都督与五姓族长密会的剪影。
未时三刻,西市突然飘落银票雨。房遗玉接住一张,发现纸质遇热显形——竟是淮南节度使私铸兵器的账册!他追至鼓楼顶,见十二名黑衣人正操纵孔明灯撒票。鸣镝箭射落灯罩,飘落的骨筹排列成倭寇登陆的潮汐时刻表。
西、银海沉戟
子夜验查遭拒收的倭银,房遗玉发现银锭气孔中嵌着西域疯草籽。当他将草籽投入骊山温泉水,竟孵化出靛蓝色的萤虫,虫群在库房上空拼出西突厥可汗庭的星位图。李晟劈开某锭银块,锭心封着的琉璃管内,希腊火正顺着银纹脉络悄然扩散。
"右丞看江面!"张公谨的嘶吼中,十二艘新罗商船突然自焚。跳帮查验时,房遗玉在焦黑的舵轮处发现鎏金铜匣——匣内《乙巳占》残页预言:"银舟沉处,地龙翻身。"当他按星图转动舵轮,明州港突然地动山摇,露出海床下的隋代沉船群!
沉船舱中,三百具白骨呈朝拜状围着一尊银佛。佛像掌心托着的玉髓突然迸裂,显出血书密旨:"熔天下之银,铸弑君之镞。"房遗玉的磁石吸住佛首,扯出暗藏的十二枚透骨钉——钉身阴刻着五姓七望的族徽,钉尖残留的毒液与淮南盐案中的鹤顶红同源!
五:钱潮余波
翌日朝会,户部呈上的银钱置换账簿突然自燃。房遗玉泼出冷茶灭火,灰烬中显出的海防图竟与幽灵船上的航海图完全重合。圣人的玉带钩突然断裂,钩内暗格掉出半枚龟甲——灼痕组成新谶:"银流唐血尽,胡马踏钱声。"
当玄甲卫冲入五姓银库,见地窖中央的隋代铸币炉正熊熊燃烧。炉中淌出的不是银水,而是混着星砂的毒浆。炉壁突现磷光密码,破译后竟是吐蕃国师的手谕:"银荒乱唐日,雪域出兵时。"
暮色中的明州港外,最后一批倭银在落日下泛着妖异的血光。房遗玉怀中的磁石突然飞向海平线——十二艘悬挂突厥狼旗的巨舰正破浪而来,舰首像的眼窝处,炀帝龙舟特有的青膏泥正在晨光中龟裂,露出内藏的希腊火喷射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NP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