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光裂影
越州官窑的晨雾浸着冰裂纹的脆响,房遗玉的磁石坠子忽地吸附在窑口铁钎上。进贡的秘色瓷在曙色中泛着雨过天青的幽光,他指尖抚过葵口碗底的釉泪,察觉三处针孔呈北斗状排列。当晨曦穿透孔洞,在窑壁投出的光斑竟组成福州刺史的鱼符纹样!
"此乃吴越秘技'天工漏影'。"监窑官捧出青瓷枕时,枕面突然自裂。房遗玉的银针挑开瓷片,夹层中滚出十二枚青铜骰子,骰面点数连成的密语正是《武经总要》中缺失的火药配比!李晟劈开同批瓷瓮,瓮底黏着的银矿渣里,赫然混着未燃尽的吐蕃密宗经卷残页。
午时验瓷,房遗玉将秘色瓷浸入骊山温泉。釉面突现蛛网纹,纹路竟与福州银矿的矿脉图完全重合。最骇人的是瓷胎夹心层——用疯草汁书写的福州水师布防图,遇热显形的墨迹标注着希腊火储藏点的潮汐规律。
二、银砂噬骨
福州矿洞的岩壁滴着靛蓝色水珠,房遗玉的磁石在矿脉裂缝间吸起半枚带齿痕的龟甲。甲面灼痕遇矿灯显形:"银矿深处,唐火化番镞。"当他用银针挑开岩缝苔藓,三百根淬毒骨钉呈放射状排列,钉尾系着的五彩丝线正与明州港幽灵船上的牵机线同源!
"右丞看这里!"张公谨的矿镐砸开某处伪装的岩层,露出隋代冶银炉遗址。炉膛灰烬中埋着十二具前隋工匠尸骸,每具骸骨的天灵盖都嵌着玉髓罗盘——指针齐指长安太庙方位。尸骸怀中的铜匣突然自启,飞出的三百枚银针在空中拼出《推背图》新谶:"青瓷碎处,地火焚天。"
子夜突查冶炼坊,房遗玉发现银锭模具夹层暗藏机关。当他转动模具底部的二十八宿星盘,整座熔炉突然倾斜,沸腾的银浆中浮起青铜齿轮组——齿距竟与炀帝龙舟舵轮完全一致!齿轮缝隙突然喷射靛蓝火焰,将《银矿账册》烧出蜂窝状孔洞,每个孔眼都渗出硫磺气息。
三、硝烟密码
五更天的暴雨冲刷着矿场,房遗玉在泄洪沟发现靛蓝色沉淀物。磁石吸起的颗粒遇水即爆,正是改良霹雳雷的硝石配方!他循着沟渠追踪至刺史私邸后山,见瀑布后的岩洞中藏着十二尊青铜蟾蜍——蟾口吞吐的银砂里混着火药残渣,在地面拼出五姓七望某家的海运船期。
"这不是银矿......"随行的将作监匠人突然跪地,"这是前隋的火药试验场!"话音未落,岩壁突现磷光密码,房遗玉用银针刻下福州水师旗语对照破译,显现的文字令他毛骨悚然:"七月七,银山炸,太庙坍。"
刺史的犀角笏板突然炸裂,飞出的碎片竟将青瓷试片蚀出北斗状孔洞。房遗玉剖开笏板残体,夹层羊皮卷用突厥文记载着更骇人的计划:以银矿为引,用三百处改良希腊火机关将长安城抬升三寸,再现炀帝"地龙翻身"的灭世杀阵!
西、瓷窑杀局
黎明前的官窑突发地陷,房遗玉的蹀躞带缠住窑车才免于坠落。塌陷处露出深埋的隋代瓷棺,棺中三百具尸骨手握玉尺,尺上刻度与矿洞骨钉排列完全一致。当他将秘色瓷碗按进棺盖凹槽,整座窑炉突然喷火,靛蓝烈焰中浮出十二艘倭国战船的虚影!
"右丞小心暗弩!"李晟的嘶吼中,瓷窑望火孔突然射出淬毒箭雨。房遗玉踢翻晾坯架,青瓷残片在空中反射月光,将毒箭轨迹照得纤毫毕现。某片碎瓷插入地缝的刹那,窑神庙轰然倒塌,露出神像肚中的青铜浑天仪——仪身标注的"荧惑守心"星象,正与三日后的大朝会时辰严丝合扣。
刺史在狱中咬舌前,用血在墙上画出三百个银锭符号。房遗玉按《开元占经》破译,竟是福州湾所有暗礁的新坐标。当夜潮汐时刻,水师战船"意外"触礁的位置突现漩涡,浮起的隋代镇海铁龟背上,阴刻着吐蕃国师的手谕:"银爆唐基日,雪域骑兵发。"
五:釉泪余烬
朝会上呈的秘色瓷突然自裂,飞出的瓷片在丹墀拼出河图洛书。房遗玉泼出骊山温泉水,水迹显形的矿脉图竟与太庙地宫暗道完全重合。圣人的玉圭突然发烫,裂开的圭身中飘出靛蓝粉末——遇空气即燃成《乙巳占》终极谶言:"青瓷映血,烽烟代银。"
当玄甲卫冲入福州银库,见地窖中央的隋代火器图谱正在自燃。灰烬中显出的海防图竟与新罗商船上的针孔密码完全一致。房遗玉怀中的磁石突然飞向东海——十二道狼烟正在海平线升起,倭国战船桅杆上悬挂的青瓷盏底,北斗状针孔正将晨光折射成攻城云梯的投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NP8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