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06 唐太宗–李世民(二)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隋末,华夏大地陷入了一片动荡与混乱之中。隋炀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曾经强盛一时的隋朝,如今己摇摇欲坠,宛如一座即将倾颓的大厦。

彼时,年轻的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变革,他深知隋朝的统治己无法挽回,唯有推翻旧制,建立新的政权,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李世民回到府中,见到父亲李渊,便迫不及待地说道:“父亲,如今隋朝气数己尽,天下大乱,西方豪杰并起。我们若不把握时机,日后必将被他人所制。不如顺应民心,起兵反隋,以图大业。”

李渊听后,脸色微变,沉思良久才缓缓说道:“世民,此事非同小可,起兵造反乃大逆不道之举,稍有不慎,便会满门抄斩。我们需从长计议。”

李世民并未气馁,继续劝说道:“父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百姓深受暴政之苦,正盼望着有人能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我们若能高举义旗,必定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而且,我们暗中发展势力,己有一定根基,此时不起兵,更待何时?”

李渊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与决心的儿子,心中虽有顾虑,但也被他的一番话所触动。最终,李渊微微点头,说道:“好吧,世民,那就依你所言,我们暗中准备,但切不可操之过急。”

得到父亲的应允后,李世民便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他广交豪杰,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心怀壮志,他都倾心结交。

在一次宴会上,李世民结识了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刘弘基豪爽首率,武艺高强;长孙顺德沉稳机智,颇具谋略。李世民与他们相谈甚欢,酒过三巡后,李世民起身说道:“二位兄台,如今隋末乱世,百姓受苦,我等身为大丈夫,怎能坐视不管?我父亲有意起兵反隋,拯救天下苍生,不知二位可愿与我等一同成就一番大业?”

刘弘基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李公子,我早就对这隋朝的统治深恶痛绝,正愁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如今公子有此志向,我刘弘基愿效犬马之劳!”

长孙顺德也起身拱手道:“我长孙顺德也愿追随公子,共创大业。”

就这样,李世民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豪杰。与此同时,他还暗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他深知,要成就大业,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公元617年,时机终于成熟,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李世民被任命为右领军都督、敦煌公,肩负起了重要的军事职责。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毫不畏惧,精心筹备着每一次的军事行动。

在领兵进攻长安的过程中,李世民身先士卒,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面对长安坚固的城防,他冷静分析,制定了周密的战略计划。他派遣斥候深入城内,了解敌军的部署和城防弱点,然后巧妙地安排兵力,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在他的指挥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攻破了长安。

李渊称帝后,李世民因功拜尚书令、被封为秦王。此时的唐朝刚刚建立,根基未稳,内忧外患并存。李世民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朝堂之上,李世民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常常提出独到的见解。一次,李渊召集众臣商议如何恢复因战乱而破败的经济。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加大赋税以充实国库,有的主张休养生息但又担心财政吃紧。

李世民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如今百姓历经战乱,生活困苦,若再加大赋税,无疑是雪上加霜。臣以为,应先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桑,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待经济逐渐恢复,税收自然会增加。而且,我们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促进经济的繁荣。臣听闻周边一些部落对我大唐的丝绸、瓷器颇为喜爱,我们可借此打开贸易通道,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宣扬我大唐国威。”

李渊听后,微微点头,说道:“世民所言有理,就按此方针试行。只是这贸易往来,需注意与各方的关系,不可因小失大。”

李世民恭敬地答道:“陛下圣明,儿臣定会谨慎行事。儿臣会安排可靠之人负责贸易往来,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同时加强对边境的防守,防止心怀不轨之人趁机捣乱。”

散朝后,李世民并未立刻回府,而是前往军营视察。他深知,军队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保障国家的稳定。在军营中,他看到士兵们正在刻苦训练,心中颇为欣慰。他走到一群士兵中间,亲切地询问他们的训练情况和生活状况。

一名年轻的士兵有些紧张地说道:“秦王殿下,训练虽然艰苦,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保卫大唐,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只是有时候粮食供应不太及时,大家训练完后会有些饥饿。”

李世民听后,眉头微皱,说道:“此事我会立刻安排解决,你们为了大唐出生入死,绝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训练。从今日起,我会督促后勤部门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并且改善你们的伙食。你们只管安心训练,若还有其他困难,随时向我汇报。”

士兵们听后,纷纷跪地拜谢:“谢秦王殿下!”

在军事上,唐朝建立初期,天下尚未统一,各方割据势力依旧蠢蠢欲动。薛仁杲占据陇西,拥兵自重;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进犯太原;窦建德和王世充分别占据河北和洛阳,实力不容小觑。这些势力犹如一颗颗毒瘤,威胁着唐朝的安全。

李世民临危受命,作为军事统帅,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征程。首先面对的是薛仁杲的势力。在浅水原之战中,薛仁杲的军队来势汹汹,唐军初战失利。但李世民并未慌乱,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决定坚守待机。

他对手下的将领们说道:“薛仁杲的军队虽然勇猛,但他们粮草不足,军心不稳。我们只需坚守不出,待他们粮草耗尽,军心涣散之时,便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

然而,一些将领却按捺不住,纷纷请战。行军总管刘弘基心急如焚地说道:“秦王,我军士气正盛,此时出击,定能一鼓作气,击败薛仁杲,为何迟迟按兵不动?再不出战,恐挫我军锐气!”

李世民耐心解释道:“刘将军,此时出击并非良策。薛仁杲正是希望我们主动进攻,好让他们发挥勇猛的优势。我们坚守不出,就是要消磨他们的斗志,待其弱点暴露,再给予致命一击。请将军相信我,也转告其他将士,切莫轻举妄动。我们此时多坚守一日,敌军的粮草就少一日,他们的军心就更动摇一分,这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

为了稳定军心,李世民每日都会亲自到军营中巡视,鼓舞士气。他还组织士兵们进行一些娱乐活动,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同时,他暗中派遣小股部队骚扰薛仁杲的运粮队伍,进一步加剧了敌军的粮草危机。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薛仁杲的军队因为粮草短缺,军心开始动摇。李世民抓住这一难得的战机,果断下令全军出击。唐军如潮水般涌向薛仁杲的军队,喊杀声震天动地。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势如破竹,一举击败了薛仁杲,平定了陇西。

解决了薛仁杲后,北方的刘武周成为了唐朝的一大威胁。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占领了太原,而太原乃唐朝的龙兴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李世民深知,若不收复太原,唐朝的根基将受到严重威胁。

他迅速率军北上,与刘武周的军队对峙。面对刘武周的挑衅,李世民沉着冷静,他观察到刘武周的军队虽然强大,但战线过长,补给困难。于是,他果断出击,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切断了刘武周的补给线。刘武周的军队陷入了困境,士气低落。

在一次战斗间隙,李世民召集将领们商议进一步的作战计划。他指着地图说道:“刘武周的军队如今补给被断,军心不稳,我们要乘胜追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打算兵分三路,一路从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一路从侧翼迂回,切断他们的退路;还有一路作为预备队,随时应对突况。诸位以为如何?”

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行军总管刘弘基说道:“秦王殿下此计甚妙,定能让刘武周插翅难逃。”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按计划行事。此次作战,关系到太原的收复,关系到大唐的根基,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发起了总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收复了太原,刘武周逃往突厥,后被突厥所杀。

此时,王世充盘踞洛阳,他为人狡猾且野心勃勃,在这乱世中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妄图称霸一方。王世充深知李世民的唐军日益强大,对他构成了巨大威胁,于是他一方面加强洛阳城的防御工事,征集大量民夫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另一方面积极与周边势力联络,寻求支持。

当窦建德获悉王世充被唐军围困于洛阳的讯息后,他亲率十万雄师,沉稳冷静地前来驰援。

王世充于洛阳城内得此消息后,心稍安,他立身于城墙之上,凝视远方,对手下诸将言曰:“窦建德大军来援,李世民腹背受敌,此番其必败无疑。吾等只需坚守城池,静待窦建德大军至,内外夹击,必能一举击溃唐军。”

然,李世民却作出一果敢之决策,往虎牢关,迎击窦建德。王世充闻李世民之行后,心有疑虑,其对谋士言曰:“李世民此举殊为冒险,其以区区三千兵力,竟敢迎战窦建德十万大军?莫非其有何阴谋?”

谋士沉思须臾后言曰:“大王,李世民善战,其既敢如此行事,必有所谋。吾等不可掉以轻心,尚需加强城防,以防唐军猝然攻城。”

当窦建德之军队入埋伏圈后,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杀出,喊杀声震耳欲聋。窦建德之军队须臾陷入混乱,在唐军之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经一番激烈之战斗,李世民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

王世充在洛阳城内焦急地等待着窦建德的消息,当他得知窦建德兵败被俘的噩耗时,顿时如五雷轰顶,脸色煞白。他在宫殿内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的谋士们也都慌了手脚,纷纷出谋划策,但都无法改变如今的局势。

此时,城内的粮草己经所剩无几,士兵们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王世充望着城外的唐军,知道大势己去。他的一位亲信将领劝说道:“大王,如今窦建德己败,我们孤立无援,再战下去也是徒劳。不如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王世充怒目而视,吼道:“投降?我怎能向李世民那小子投降!我王世充纵横一世,岂能如此屈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情况越来越糟,王世充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召集了城内的文武百官,长叹一声说道:“事己至此,我己无力回天。为了城中百姓,我决定开城投降。”

就这样,王世充开城投降,李世民基本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唐朝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