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1 唐宣宗–李忱(二)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忱手中银匙轻轻搅动着白玉碗里的酪浆,那泛起的涟漪,恰似他平静表象下暗涌的思绪。殿外,金吾卫身着崭新的玄色甲胄,身姿笔挺,目光如炬,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象征皇权的神圣之地。

昨夜,一封密报如暗夜惊雷,悄然递到御前:马元贽的养子率领三百死士,趁着夜色潜入长安,妄图发动政变,推翻李忱的统治。

李忱对此早有预料,神色却依旧沉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云娘温婉的面容,那是他在这权谋漩涡中为数不多的温暖依靠。

“陛下,该进药了。”云娘莲步轻移,然而,就在她距离李忱三步之遥时,一道紫色的身影如鬼魅般骤然出现,截断了她的脚步。马元贽,这位权倾朝野的老宦官,身着华丽的紫袍,脸上挂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假笑,缓缓伸出手,接过云娘手中的药盏。他那镶金的护甲与碗沿摩擦,发出尖锐而刺耳的声响,仿佛是命运敲响的警钟。

李忱目光微寒,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笑意,开口打破了这诡异的沉默:“马卿,你可知这药引的来历?这是前日吐蕃使者献上的雪莲,历经千难万险才抵达长安,珍贵无比。”李忱的声音平和,却暗藏锋芒。

马元贽假笑两声,皮笑肉不笑地回道:“陛下,老奴只知这药能保龙体安康,却不知这药引还有这般不凡的来历。陛下博学,老奴实在佩服。”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谄媚,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试探。

李忱轻轻挑眉,嘴角依旧挂着笑意,说道:“马卿常年在朕身边,理应多了解些奇珍异宝,日后也好与他国使者周旋。”

马元贽连忙点头,赔笑道:“陛下教诲得是,老奴往后定多留意。只是这天下奇珍无数,要都弄明白,还真得费些功夫。”

李忱淡笑:“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卿若用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话还没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甲胄碰撞声,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仇公武被两名金吾卫押着,脚步踉跄地走进殿内。他的脖颈上套着诏狱那冰冷而残酷的铁刺项圈,血迹斑斑,每走一步都显得痛苦不堪,仿佛拖着千斤重担。他的出现,让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仿佛都被抽离。

马元贽见状,手猛地一抖,药盏如断了线的风筝,瞬间掉落。褐色的药汁泼洒在蟠龙柱上,瞬间腐蚀出缕缕青烟,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如同死亡的气息。

云娘惊恐地捂住嘴,下意识地想去搀扶李忱,却被李忱反手扣住手腕。这一动作,与二十年前在十六宅遇袭时如出一辙,李忱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仿佛在向命运宣告他的不屈。

“好个双管齐下。”李忱冷冷开口,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北风,透着彻骨的寒意。他用力甩开浸透毒药的袍袖,亮出袖中的鱼符,那鱼符在晨光中闪烁着威严的光芒,“马公以为换了金吾卫,就能掌控宫禁?就能将朕玩弄于股掌之间?”

马元贽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强装镇定道:“陛下何出此言?老奴一心为陛下,绝无谋反之意。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误会。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老奴。”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李忱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到了此时,你还想狡辩?你以为朕这些年只是在装傻充愣?你犯下的罪行,朕都一一记在心中。你勾结外臣,妄图操控朝政,祸乱天下,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马元贽扑通一声跪地,带着哭腔喊道:“陛下,老奴冤枉啊!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都是那小人挑唆,陛下明察!”

李忱不屑地看着他,“忠心?你若忠心,为何派人潜入长安意图谋反?为何在药中下毒?证据确凿,你休想抵赖。”

马元贽还想辩解,李忱打断他,“无需多言,你所做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罢,他拍了拍手,清脆的掌声在殿内回荡,如同敲响的战鼓。刹那间,殿外竖起神策右军的绛红旗帜,猎猎作响。

原本应移防凤翔的左军,竟有半数出现在丹凤门外,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马元贽脸色骤变,冷汗如决堤的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看到李忱腰间那柄镶瑟瑟石的匕首,刀鞘纹路与会盟使团遇刺现场的箭痕完全吻合,心中不禁一震,仿佛被重锤击中。他突然想起先帝临终前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十六岁的光王在灵前,神色平静地烧掉了那卷起居注,那时的他,就隐隐感到不安,如今,这份不安终于变成了现实。

“陛下圣明!”马元贽突然跪地高呼,声音中却透着一丝不甘和疯狂,如同困兽的嘶吼。他趁低头之际,迅速吹响鹰骨哨。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如同恶魔的咆哮,潜伏在承天门外的死士如潮水般涌来,为首的竟举着己故太后的鸾驾仪仗,妄图以此混淆视听,制造混乱。

李忱神色镇定,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唐朝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唐朝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不慌不忙地扳动龙椅扶手上的螭首。一阵机关转动的轰鸣声传来,仿佛是沉睡的巨兽苏醒,整座含元殿的地砖开始剧烈移位。

冲在最前面的死士来不及反应,脚下一空,纷纷陷落地底,紧接着,地底传来凄惨的叫声,夹杂着机簧绞碎骨肉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哀号。

马元贽转身欲逃,却发现自己的蟒纹靴被铁箍死死锁住,如同被命运的枷锁束缚。他目眦欲裂,怒吼道:“这机关……是先帝为防甘露之变重演……”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和绝望。

“是朕为今日准备的。”李忱一步步走下御阶,靴底踏过血泊,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马元贽的心上。

他弯腰拾起马元贽掉落的鹰骨哨,放在唇边,吹出《秦王破阵乐》的激昂曲调,那曲调仿佛是胜利的赞歌,在殿内回荡。

云娘适时展开黄绫,上面是二十年前光王府侍女画押的供状,详细记录了马元贽在十六宅投毒的经过,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把利刃,刺向马元贽的心脏。

马元贽看着供状,瘫倒在地,喃喃道:“没想到,陛下竟隐忍了这么多年。是老奴小看了陛下。”

李忱俯视着他,冷冷说道:“这些年,朕装疯卖傻,只为等今日。你犯下的罪行,今日便是清算之时。”

叛乱平定后,李忱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他每日早早起身,在昏暗的烛光下批阅奏章,常常忙到深夜,蜡烛燃尽了一支又一支。朝堂上,他重新启用被贬的贤能之士,虚心听取他们的治国良策。

一日,李忱在延英殿召见宰相令狐绹,询问道:“令狐爱卿,如今朝堂初定,百废待兴,你认为当务之急是什么?”李忱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令狐绹思索片刻,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选拔贤能,清除朝中腐败之风。如今官场贪污成风,裙带关系盛行,若不加以整治,恐会动摇国本。”令狐绹的声音坚定而诚恳。

李忱点头表示赞同:“爱卿所言极是。朕欲推行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你可有什么建议?”李忱的目光紧紧盯着令狐绹,等待着他的回答。

令狐绹回道:“陛下,可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巡查各地官员,对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对清正廉洁者加以褒奖。同时,在官员选拔上,应注重才学和品德,杜绝任人唯亲。可开设恩科,广纳天下有才之士。”令狐绹的建议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李忱听后,满意地说:“就依爱卿所言,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务必做到公正严明,不可有丝毫懈怠。若有官员敢违抗制度,朕绝不姑息。”李忱的话语中充满了嘱托和期望。

令狐绹连忙跪地,“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只是推行新政,恐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还望陛下支持。”

李忱坚定道:“爱卿放心,朕全力支持你。若有人阻拦,朕为你做主。”

为了恢复国力,李忱大力推行改革。他走到田间,看着忙碌的农民,蹲下身子,随手拿起一株麦苗,仔细端详后说道:“农乃国之本,你们辛勤劳作,便是为我大唐社稷添砖加瓦。若有难处,尽管告知官府。”

一位老农激动地走上前,跪地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关怀百姓,是我等之福。只是这灌溉的沟渠年久失修,有些地方水流不畅。”

李忱当即下令:“立刻安排工匠修缮沟渠,务必保证农田灌溉。所需银两,从国库支取。”

老农感激涕零:“陛下大恩,小民无以为报,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商业上,他放松对市场的管制,特意来到热闹的集市。他看到一位卖布的商人,走上前去,拿起一匹布,问道:“如今商事如何?可有难处?”

商人连忙行礼,回道:“承蒙陛下放宽政令,我等生意比以往好做多了。只是商路有时不太安稳,货物运输途中偶有劫匪。”

李忱微微皱眉,点头道:“朕会派人加强商路巡查,保障你们的货物安全。你等商人也要团结互助,遇到难处,可向官府求助。”

商人忙道:“多谢陛下关怀,我等定会照办。”

在边境地区,李忱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多次击退外敌入侵。他亲自来到军营,检阅士兵,对将领们说:“边疆安危关乎大唐存亡,你们务必坚守,不可有丝毫懈怠。”

将领们齐声应道:“末将等定当拼死守护边疆,不负陛下重托!”

这时,一位年轻的士兵突然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我们虽不怕敌人,但这冬日的寒衣有些单薄。”

李忱听后,立刻吩咐:“速速调配厚实的寒衣,务必让每一位将士都能温暖过冬。再拨些粮草,改善将士们的伙食。”

将领感激道:“陛下心系将士,我等定当以死相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