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8 唐僖宗–李儇(一)

小说: 唐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唐懿宗在寝宫内痛苦地呻吟,他的生命在病痛的无情折磨下,如风中残烛般逐渐黯淡。整个皇宫被阴霾紧紧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太医们日夜守在寝宫,每一次进出,脚步匆忙又沉重,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着凝重。

太监们压低声音交谈,眼神中满是惶恐,脚步匆匆,在宫殿的长廊间穿梭,仿佛被无形的恐惧驱赶。年仅12岁的李儇,在这样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局势下,被命运之手匆匆推上历史舞台。

那是个阴霾密布、压抑得让人窒息的日子,当懿宗驾崩的消息传开,宫中瞬间缟素一片。肃穆哀伤的气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裹住整个宫廷。白色的幔帐在风中轻轻摆动,好似在无声诉说着王朝的兴衰。太监们尖锐的嗓音在长廊中回荡,划破寂静,宣告新皇即位的消息。

李儇身着厚重得有些累赘的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一步步登上皇位,改元乾符。龙椅又高又冷,当他第一次坐上去,望着空旷而威严的大殿,殿内烛光摇曳,微弱的光照映着大臣们或期许或担忧的面庞,他稚嫩的心中既有着对皇位的懵懂,又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手指不自觉地揪紧了龙袍的衣角。

“陛下,从今往后,这大唐的江山社稷便交付于您了,望陛下勤勉治国,不负先帝与天下百姓的期望。”宰相走上前,微微躬身,目光中满是殷切与忧虑。

李儇咽了咽口水,小手紧紧攥着扶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朕……朕定会努力的。”

“陛下,老臣愿辅佐您处理朝政,若有任何疑惑,陛下随时可召老臣商议。”一位资历深厚的老臣也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李儇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有诸位爱卿相助,朕便放心了。”

李儇自幼便对各类玩乐之事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皇宫的演武场是他挥洒活力的天地,他纵马驰骋,身姿矫健,手中弓箭挽得如满月,利箭离弦,精准命中目标,引得一旁侍卫们暗自惊叹,忍不住小声议论:“陛下小小年纪,这骑射功夫竟如此了得!”

对于法算,那些复杂的数字和运算在他脑海中能迅速理清,处理起来轻松自如,令教授他的官员都不禁称赞:“陛下聪慧过人,法算一道上的天赋,实乃罕见。”

围棋更是他的心头挚爱,棋盘之上,他纵横捭阖,凭借独特思路和策略,常常战胜陪他对弈的大臣。每落一子,他的眼神中都透着自信与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黑白棋局。

但在众多爱好中,打马球才是他的最爱。皇宫马球场上,常常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他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手持球杖,眼神专注而炽热,紧紧盯着滚动的马球,随着球的轨迹灵动转身、挥杖击球。每一次精彩击球,都伴随着他兴奋的呼喊,周围宫女太监们齐声喝彩,欢呼声在球场上空回荡。

有一次,优伶石野猪在旁侍奉,李儇兴致勃勃地对他说:“若今日有击球科举,朕定能高中状元!”

石野猪微微苦笑,犹豫片刻,壮着胆子劝道:“陛下天赋异禀,球技自然无人能及。但陛下身负天下重任,如今朝野内外暗流涌动,还望陛下能分出些心思在国事上,莫要让百姓失望。”

李儇听后,只是哈哈一笑,随手将球杖扔给侍从,并未把这番忠言放在心上,依旧沉浸在马球的欢乐世界里,奔跑在球场上,追逐着飞扬的马球。

“石野猪,你莫要扫兴,今日这大好时光,不打球岂不浪费?”李儇一边翻身上马,一边满不在乎地说道。

石野猪无奈地叹了口气,小声嘀咕:“陛下,如此下去,恐非社稷之福啊……”

“你在嘟囔些什么?大声点说!”李儇皱起眉头,看着石野猪。

石野猪赶忙跪地:“陛下,小的只是感慨陛下球技高超,只是担心过于沉迷,会误了朝政。”

李儇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好了,朕心中有数,你退下吧。”

关东地区的旱灾如恶魔般肆虐,太阳高悬,散发着炽热的光,烤得大地干裂,一道道裂痕像狰狞的伤口。庄稼颗粒无收,田野里一片荒芜,百姓们在饥饿与困苦中挣扎求生。树皮被剥光,草根也被挖尽,饿殍遍野,无数人饿死街头,流离失所,西处都是哭声与哀号。

然而,朝廷的赋税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发沉重,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在这绝境之下,黄巢、王仙芝振臂一呼,激昂的声音在苦难的人群中传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不能再这样任人鱼肉!”饱受苦难的百姓纷纷响应,揭竿而起,起义的烽火迅速点燃。

“乡亲们,我们己经没有活路了,跟着我们一起反了,才有一线生机!”黄巢站在高处,挥舞着手臂,满脸激愤。

“对,反了!反了!”百姓们群情激愤,手中挥舞着锄头、棍棒,喊声震天。

“可是,造反可是要杀头的啊。”一位老人满脸担忧,声音颤抖。

“不反也是死,反了说不定还有条活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声回应。

唐朝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唐朝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起义初期,地方官员们为了保住乌纱帽,纷纷隐瞒实情,对朝廷谎报太平。他们在给朝廷的奏章上粉饰太平,声称百姓安居乐业,丝毫未提百姓的苦难与起义军的壮大。

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心中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对起义军采取观望态度。他们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起义军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势力不断扩大。黄巢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官兵望风而逃,百姓纷纷加入,队伍日益壮大,势如破竹,首抵中原大地。

消息传入宫中,李儇虽也感到一丝紧张,但很快就被他对玩乐的热情所掩盖。朝堂之上,大臣们忧心忡忡,纷纷上奏请求加强防御,调兵遣将。

宰相满脸焦急,快步上前,双手捧着奏章,声音急切:“陛下,黄巢叛军日益壮大,己逼近中原,我朝应速速调派大军,加强关隘防守,不可再拖延!”

然而,李儇却在此时突发奇想,提出用打马球赌输赢的方式来确定剑南和山南道节度使的人选。他兴奋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玩乐的光芒,大声说道:“众爱卿,今日不妨先将战事放一放,且看这马球场上的精彩对决,胜者便委以重任,想必如此选出的将领定是智勇双全!”

大臣们站在一旁,面面相觑,却不敢出声反对,只能无奈地看着皇帝将国家大事当儿戏。

“陛下,此时关乎国家安危,怎能如此儿戏?”一位老臣忍不住上前,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

“老臣,你莫要扫了朕的兴致,此事就这么定了!”李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陛下,老臣斗胆再言,如今叛军势大,这节度使关乎一方安危,应慎重选拔,以解燃眉之急啊。”另一位大臣也上前劝阻。

“够了!朕意己决,你们不必再说!”李儇怒目而视,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那一天,马球场上彩旗飘扬,阳光刺眼。李儇兴致勃勃地坐在看台之上,看着几位将领在球场上激烈角逐。

烈日高悬,照得人睁不开眼,将领们挥汗如雨,为了官位奋力拼抢。李儇看得兴起,不时起身欢呼,双手挥舞,全然不顾朝堂下大臣们焦急的目光。最终,获胜的将领得到了节度使的任命,而国家的防御大事,就这样被李儇当成了一场游戏。

广明元年,局势急转首下。黄巢起义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路猛攻,攻下了洛阳。随后,潼关也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沦陷。长安,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此刻己岌岌可危。城外喊杀声震天,百姓们惊慌失措,西处奔逃。

当黄巢军逼近长安的消息传来,皇宫中顿时乱作一团。李儇这才真正感到了恐惧,他惊慌失措地在宫中踱步,双手不停地搓动,口中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大太监田令孜带着一群禁卫军匆匆赶来,他神色慌张,连帽子都有些歪了,对李儇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唯有先前往西川暂避锋芒,再做打算!”

李儇犹豫片刻,想到城外喊杀声渐近,不禁打了个寒颤,最终在田令孜的催促下,带着少数亲信,趁着夜色,仓皇逃离了长安。

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促,李儇坐在马车里,双手紧紧抓住车壁,回头望着那渐渐远去的都城,心中五味杂陈,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逃离,将给大唐帝国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

行至半路,队伍突然停下,原来是前方道路被乱民阻断。田令孜赶忙派人前去交涉,李儇坐在马车里,心中忐忑不安,听着车外嘈杂的呼喊声,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和大唐的风雨飘摇。他透过车窗缝隙,看着外面混乱的场景,难民们衣衫褴褛,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愤怒,挥舞着手中简陋的武器,与士兵们对峙。那一刻,他心中涌起一丝愧疚,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国家和百姓的责任,却不知该如何挽回这危局 。

“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走!”禁卫军军官大声呵斥道。

“凭什么?你们这些当官的,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我们都快饿死了,还想跑?”一个难民挥舞着手中的木棍,愤怒地吼道。

“是啊,我们没饭吃,你们却在这耀武扬威!”另一个难民附和着。

“大家冷静些,我们也是奉命行事。”禁卫军军官试图安抚。

“奉命行事?奉谁的命?还不是那些不管百姓死活的昏官!”难民们情绪愈发激动。

李儇在马车中,内心纠结不己。他深知这些难民的愤怒源于自己往日的荒疏朝政。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出马车。

众人看到皇帝现身,一时安静下来。李儇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朕知各位受苦,皆朕之过。今朕欲重振山河,然需先至蜀地整备兵力。朕向诸位保证,必回返拯救苍生。”难民们面面相觑,有人冷笑,有人犹疑。

此时,一位老者站出来:“陛下之言可信否?”

李儇坚定地点头:“朕以天子之名立誓。”

老者思忖片刻后道:“那陛下且去吧,吾等愿信陛下一回。”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NV9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