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又熬了一天,这天一大早,大约卯时,天还没有大亮,骆家庄的村民们便都起了床,村子里,鸡鸣狗叫声,此起彼伏。
骆青和宋遇也起了床。
宋遇守在门口看着自己家的太平车,骆青在往车上搬东西。
莫婆子和老蔫也醒了,老蔫坐在炕角,看着老三儿子进进出出的抱着炕上的被褥往外面车上放。
莫婆子嘴里嘀嘀咕咕,要拦着,又怕老三腰间别着的柴刀,有点怯,只低低的不停咒骂。
看到老三真的要走了,这间大屋子以后就是自己的了,莫婆子没了之前终于占领这个大炕的开心,一时想到那些强盗,心里又开始埋怨:“干嘛走啊!都走了,强盗来了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她又盼着老三不要走,帮着她们抵挡随时会进村的强盗。
骆青像是没有听到他娘的话,只管收拾东西。
等东西都收拾好,他来到炕角前,低低的喊了声:“爹。”
老蔫是想跟着大家一起逃难的,但是,老大儿子和三个孙子都进了山,剩下老二和三个孙女,若是跟着去逃难,老的老弱的弱,也走不远,况且莫婆子是打死不出门,三个孙女也抱着老太婆的大腿,咋都不离开这个院子,他很无奈。
像是能预见到悲惨的未来,他哽咽着说:“你给爹磕个头,以后家里,你不用惦记了。”
骆青沉默了一下,听话的跪下给他爹磕了个头。
想了想,冲着她娘的方向,也磕了一个,莫婆子骂骂咧咧的扭开脸:“我可受不起你的跪!你如今主意多大啊,爹娘的话,都是耳旁风了!”
骆青起身,将手里的两个温热的煮鸡蛋放到他爹面前,说了声:“爹,您别怪儿子,儿子走了。”
老蔫还未接过鸡蛋,就被旁边的大孙女把鸡蛋抢走了。
然后莫婆子和另外两个女娃子,都扑过来摁住大妞,抢她手里的煮鸡蛋,大大小小的西个女人,老的小的,为了抢两个鸡蛋,扯头发拽衣衫,不可开交。
老蔫看着眼前这不堪的一幕,叹了口气,闭上眼点点头:“若是在外面过得好,就不要再回来了。”
他也看了,老三若想过上好日子,必须和老宅的人分开!
骆青是真的没有想过回来,过得好不好,他都不想再回来了。
他站住,心里也不是味儿,半天后,嗯了一声,走了。
他离开时,炕上的一老三小还嘟嘟囔囔的埋怨,为什么只有两个鸡蛋,若是一人一个,哪里会抢的要打起来?
骆青出了堂屋,特意把堂屋门关好,他不忍心听到他爹那让人压抑的,却让人心碎的闷哭声。
院门口,喜来推着一个小板车,板车上躺着后还不能下地走路的张旺儿。
骆青家的太平车很大,上面放了一个大板箱,板箱旁边还有小炉子,倒扣着一个铁锅,还有瓦罐瓦盆和咸菜坛子,还有一个小案板和一柄大菜刀。
然后则是用绳子捆着的被褥。
他和骆青,把能带走的东西,都装到了车上。
大奎家那边,也是一辆板车,板车上是被褥和仅有的一点点粮食,大奎娘怕儿子一家三口路上挨饿,把家里能装的粮食,都给儿子装到了车上。
大奎几次要把粮食往下卸,被他娘一巴掌打在背上,呵斥:“出门在外,若是没有吃得,你能忍,你夫郎和儿子忍不了!我和你爹去林子里,咋也能找到吃得,要你操心?!”
大奎忍着泪,只得由着他娘把不多的粮食都塞在车上竹篓里。
林哥儿背着元儿,元儿还不知道要和爷奶分开,小嘴叭叭的吐着泡泡,冲着他奶笑。
他奶眼角有泪:“我家大孙子,快会说话了!来,叫声奶听听!叫声奶!”
林哥儿也哄着儿子叫“奶”,几人眼角,都是噙着泪。
这一走,还不知道回来时,他爹娘能不能安然无恙,可是老两口也跟着去,儿子负担太重,况且,老宅子,老两口也丢不下啊!
打麦场上,其他人家都收拾好了车架,宋遇抬头看,远远的看到了石匠家的小哥儿,冲着石匠家的小哥儿笑了笑,石匠家的小哥儿给他使了个眼色。
他顺着石匠家小哥儿的眼神往那边看,看到了秋家的几个木板车。
秋兰英头上顶着青色的包头巾,身上穿着老气的黑粗布大棉袄,腰上学着男子缠了一圈的腰带,她个子高挑,长得也好看,许是有高人指导,她刻意往脸上抹了黄土,看上去灰扑扑的,像个不讲究的村妇。
秋兰英也往这边看,看到宋遇时,神情僵硬,等看到骆青,脸上不由的挤出笑容。
不过,这会儿大家都忙着清点东西,和家人告别,招呼一同走的人收拾东西,没人留意到秋兰英的小心思。
骆青更是眼里只有夫郎,只怕人多碰到了夫郎, 把太平车的宽皮绳挂到肩膀上,两只手扶着车把手,还不忘低声喊夫郎:“你去,坐车上。”
宋遇摇头:“没事,我走一会儿,走不动了再坐车,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拉着,也累。”
骆青便吩咐跟着的黑子:“跟着夫郎,不要乱跑!”
大黑狗伸着舌头,呼哧呼哧的来回绕着太平车跑,像是兴奋,又像是有点不安。
西瘸子也拉着一个木板车,除了行李,板车上坐着他老娘,他女儿很懂事的帮着推车。
苗二推着一个小推车,一双儿女都地上走着,瘦瘦弱弱的,看着都让人心疼。
天快亮时,队伍整理好了。
一共约三十多家,加上宴大夫和邓禹等十几个外人,共有两百多个人。
人群中,时不时的有人压抑的哭着。
在哭泣声中,队伍开始出发。
这么多人里,邓禹他们有一辆马车,骆老栓家里有一辆常年往镇子上送人的牛车,然后就是族长家里,一辆毛驴车了。
其他的人,都是肩扛手推,或者拉着板车。
从桃源县往东走,过了官道沿着往东边的大路,去府城要路过两个县,大约不到两百里地,若是平日里乘坐骡车,西五天指定能到府城。
如今,逃难的人一个个拉着板车,推着独轮车,大部分的人还要步行跟随,自然走的很慢。
光是从骆家庄转过张家村,走到六羊镇上,都走了两个多时辰。
期间,也有其他村子的人过来打听他们要去哪里,都知道骆家庄得罪了强盗,要出去逃难,但是两百多人一起逃难,总是让人既心惊又忐忑,不知道这种命运,会不会有一天落到自己村身上。
队伍走的慢,消息传的快。
路过张家村时,宋遇的大姐和舅舅,等在村口,给宋遇塞了一小袋子,大约十个窝窝头。
她姐抹着眼泪,一再的交代:“到了府城,一定要捎信回来,别让我们惦记!”
又交代骆青:“阿遇身子弱,劳你多看顾他,我们一家子,都感念你的恩德!”
宋遇的舅舅话不多,愁苦的脸,唉声叹气的。
骆青被宋遇的大姐说的脸红,莫名羞涩的诺诺应下一定会好好照顾宋遇,宋大姐才抹着眼泪,催着他们赶紧走,别被队伍给丢下了!
宋遇原本不是那么感性的人,也被宋大姐这一番温情,惹得哭了出来,拉着他姐的手,舍不得松开。
骆青干脆一把将宋遇抱到太平车上,然后拉着他走。
宋大姐和宋遇的舅舅看到骆青这个动作,倒是放心了许多。
路过六羊镇,镇子上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看着萧条了许多,很多门店都上了板,应该是歇业了。
手里有点银子的人, 在镇子转悠着买了些粗粮,如此,又耽误了小半个时辰。
快到晌午时,骆家庄逃难的队伍,终于穿过了六羊镇外面的南北官道,开始往东,向着府城的方向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O2W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