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南北的官道,顺着往东的大路,近两百个人走的垂头丧气,几乎所有人,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乡,都觉得惶惶不安。
午间,没人有心思做饭,好在出门时,大部分人家都准备的有干粮,这时候,随意烧一堆柴火,把干粮烤一下,简单的吃了,算是午饭。
下午依然是闷着头赶路,没人有闲心说话,也没有人有心情看沿途的风景,心无旁骛的走半天,看似在专心赶路,但是,一整个下午,才走了十几里地。
邓禹看着身后的骆家庄人,实在是有点无奈。
他若不是想着和骆家庄人一起走,沿途能避开城镇的盘查,他真是不想和这群人同行:一个个的,情绪不高不说,还不出活儿,看似在不停的走,其实都是在墨迹,根本没有走多远。
冬日天黑的早,反正大家赶路也不积极,干脆,早早的, 邓禹便招呼大家在一个土丘旁边小林子停下:“这里能避风,今夜就住在这里了,汉子们都去打点柴,晚上柴火不能灭,一来防野兽,二来能驱寒!大家把各家的火拢起来后,所有人汉子来我这里集合,晚上排班值夜!”
跟着邓禹他们出来的骆家庄人,包括族长一家,都知道这一路若是想平安到达府城,需要仰仗邓禹他们,所以对于邓禹满是不耐烦的吩咐,大多数人虽然沉默,但是没有人敢不配合。
包括石匠家的几个汉子,和秋家那几个向来不服族长管教的几个汉子,都停下推车,放下担子,妇人们收拾吃食,汉子们去附近找柴火生火,快速吃了饭,留下妇人孩子和哥儿守着火堆取暖,汉子们都去了邓禹那里。
近两百人,汉子有五十多名,像喜来这样家里有病人的,或者是像西瘸子这样身有残疾的,不用值夜,其他的人,每三人为一组,西个方向都安排了岗哨, 每组两个时辰,轮流值夜。
两百个人,人口多的,自己家一堆火,人口少的,像骆青就宋遇俩人,骆青和西瘸子苗二,三个人曾经一同在路上走过几个月,是从北境走回来, 三人都有丰富的赶路经验,如今三家凑在一起,配合的非常默契。
宋遇和西瘸子的老娘生火烧汤,几个孩子们负责去附近收集干草晚上能躺着睡一会儿,西瘸子走了一天,拖着一条残腿,累的疲惫不堪,他负责看着几家人的行李。
骆青和苗二转悠着在附近找柴。
这三家, 骆青家行李多些,宋遇家的太平车比普通的板车宽大,能放的东西多。
不过,他们家的车上有板箱,有坛坛罐罐的,看着就很重。
邓禹他们便把食材放在他们的马车上, 做饭前,给宋遇送来当天所需的食材,然后宋遇架起自己家的大铁锅给温玉他们熬了咸粥,贴了粗面饼子,配着一碗咸菜,便是一顿饭了。
温玉最近胃口好了许多,他本就是行伍之人,在军中时,吃饭本也不怎么讲究。
用粗面饼子夹着咸菜,就着咸粥,喝了有一大碗。
耿武很满意,把火烧的旺旺的,让温玉靠在自己的背上,半躺着休息。
荒郊野外的,便是烧火,也是很冷,只能裹着被子,缩在干草堆上,一家人挤在一起,凑合着过夜。
这一夜,骆青值夜回来,便把宋遇抱在怀里,听着北风呼呼叫,偶尔眯瞪一会儿,其实睡不着。
虽然有土丘遮挡,但是第二天,大部分的人都尘土满面,狼狈的很。
西瘸子看宋遇拿着帕子,用罐子里的水把帕子打湿,在擦脸。
劝宋遇:“ 越是脏污,路上越是不容易出事,不用洗的太干净。”叫他女儿:“不要洗脸,就这样,把头发绑好就行。”
西瘸子的女儿今年十岁,很是老实听话,这么冷的天,本就不想洗脸,和苗二的女儿俩人,互相帮忙把头发绑好,就准备上路。
宋遇叹口气,知道这就是经验。
就像昨天出村前就往脸上抹灰的秋兰英,都是丰富的自保经验。
在骆家庄集结时,秋兰英几次看骆青,骆青都满眼是宋遇,根本无暇留意外人,秋兰英像是受到了打击,又许是逃难的气氛太低迷,低迷的无论是谁,都没有了旖旎的心思,秋兰英也不再盯着骆青看,而是专心的推着秋家的板车,帮着哥嫂带着侄子侄女们。
逃难的第二天,除了邓禹他们几人洗了脸,骆家庄的人都是灰头土脸的上了路,这一来,似乎更像极了逃难,一路上,难得遇到从东边来的人,倒是被身后的人追上了几波,有几辆骡车,匆匆驶过。
刚开始过去两三辆骡车时,众人都没有在意。
等后面又有骡车过来,邓禹和温忠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些车,都是装的满满当当的,难道都是往东去逃难的?
其实,留州这边的人若是逃难,不应该往南去京都方向吗?怎么会往东走?
他们之所以往东,是因为到了东边,等开春他们要买船南下,最终的目的,是南境。
等到第三波骡车从他们身后驶来时,邓禹忍不住,截住了其中一辆车,赶车的是个老头,车厢里似乎坐着的也是老人,邓禹躬身:“老丈!敢问老丈,是从哪个方向来的?是要往东去府城的吗?”
那老头被邓禹拦在当路,不得不停下,叹口气:“我们是从留州来的,去府城投亲。”
邓禹和温忠互相看看,温忠笑着问:“留州?”他看向族长。
族长会意,上去搭话:“老哥哥,我们也是留州的,是留州桃源县的,也是去府城投亲的,好巧。”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族长,似乎确认了族长的口音确实是留州本地口音,叹气:“桃源县啊!”
族长陪着笑脸,问:“老哥哥,您是哪个县的?”
赶车的摆摆手:“我们在留州西南方向。”没有说的很清楚。
族长知道,这人心里戒备,不过,他还是老实的说出心中疑问:“西南方向?敢问老哥,从西南往京都,不是更近吗?为何不去京都方向,而要奔府城呢?”
赶车的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你们什么时候出来的?不知道留州闹了匪患吗?”
族长神情一呆:“什么?”
赶车的叹息:“留州西南,陈州方向,有人造反了!”
邓禹一惊:“有人造反?”
赶车的点头:“从陈州沿着赤水河往孟州、齐州和梁州,各个州县都有匪徒占山为王,有的地方县城都被占了,有几个县,听说县太爷都跑了!如今往京都方向,过不去啊!”
他说的这几个州,正是前往京都要路过的几个州!
邓禹看向那边的温玉。
温玉脸色晦暗,低下了头。
陈州方向有人造反,进京都的路应该己封,京都进不去,朝堂上, 只知道玩弄权柄,构陷忠良的奸佞,究竟有谁还会在意百姓的安危?
大魏,难道真的是气数己尽了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O2W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