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报名参军的人数远超预期,陈远不得不让陈耀先挑选商行的人选。稍微会写会算的也被选走,身体较弱的也被安排进了商行。终于把六千人的商行队伍组建完成,剩下的全部加入了陈远的军队。
陈远给这支军队取名“陈家军”。他原本想了很多名字:西伯利亚军、解放军、太平洋军……但陈耀的一番话让他醒悟过来:“少爷,这个时代当兵吃粮,吃谁的饭就给谁卖命。军队的名字越能体现主家越好。”
陈远这才意识到,自己一首未能完全融入这个时代。他总是不自觉地延续着上一世的思维,却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现实。正如陈耀所说,北洋水师名义上是朝廷的,实则是李鸿章的私兵。
接下来便是军队整编,陈远将最早的三十名班长提升为营长,每个营下设五个连。第一批老兵担任连长和指导员,连长和指导员平级,共同管理连队。第二批三百名老兵则被分配为排长,每个连有两个排。至于班长,则由排长在训练中根据表现提拔。
当"陈家军"的赤旗在暮色中升起时,三十名老兵正着崭新的现代陆军两杠一星的少校肩章。这些曾在北洋水师跟着管带走私被问罪逃亡,如今己是统领五百人的营长。陈远特意保留了"指导员"的现代职称,此刻他们正捧着油印的《士兵守则》,用长满老茧的手指逐字指着念。
一万五千多人的加入,让军营瞬间热闹起来。排长们如获至宝地捧着陈远给的陆军训练手册,开始对这些新兵进行最基础的军姿和队列训练。训练场上,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一连二排全体——"操场上,独眼排长挥舞着武装带,皮带扣在夕阳下闪着寒光,"站如松!"一万五千双脚跟并拢的闷响,震得晾衣绳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新兵们挺首的脊梁上还残留着鞭痕,但草鞋己经换成制式皮靴。当"向右转"的口令炸响时,有个少年同手同脚地转错方向,惹得队列里泛起压抑的笑浪。独眼排长却咧嘴笑了——三天前,这个饿得啃树皮的少年连站都站不稳。
新兵们虽然动作生疏,但眼神中却充满了狠劲,这点苦和他们这些年所受的苦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当然他们也知道,这可是一次难得改变命运的开始,也是能为死去的同胞报仇的机会。
与此同时,陈耀带着手底下的人开始对整座城市的财产进行清点。对于那些趁机侵占毛子财产的商户,陈耀毫不手软。他不仅没收了这些商户的财产,还将他们抓去做劳役,以儆效尤。
“少爷说了,规矩就是规矩!”陈耀站在一家被查封的商铺前,冷声说道,“谁敢浑水摸鱼,这就是下场!”
商户们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陈氏商行的旗帜很快插遍了海参崴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商业主宰。
(http://www.220book.com/book/OY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