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主要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临床应用:1.风寒表证头痛鼻塞。2.鼻渊头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阴虚火旺者禁用。
辛夷是木兰科望春花和玉兰或武当玉兰,这些植物的花蕾,花蕾那就象过去写毛笔字毛笔那样一个圆锥状的,表面上有一些黄色的绒毛,包裹起来,它开了就不叫辛夷了,分别叫玉兰花或者叫木兰花,是另外的药了,用它的花蕾来入药,所以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把它叫作木笔花,还是个木本植物,那象毛笔一样,所以有这种别名。
辛夷是作为一个了解的药,那么辛夷在散风寒、通鼻窍方面,和苍耳子非常相似,经常配伍在一起,有相互增强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相须、相使的这样一种配伍关系,也是一个治疗鼻渊、鼻塞不通的要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药物。
在通窍、止痛方面,它不如苍耳子,辛夷要弱一些,但是辛夷没有毒性,没有苍耳子那样燥烈,所以同样应用很广泛,我们要了解它的功效,它没有苍耳子的祛风湿作用,止痛作用也没有那么明显。
在用法里面提到了因为它外面有绒毛,煎煮的时候可能会脱落、混入煎液当中,刺激咽喉,引起咽喉的不舒服,一般要用纱布来包煎。就是一个特殊的用法,其它的这一节的药都没有。
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藁本 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膀胱、肝经。
主要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临床应用:1.风寒表证或表证夹湿。2.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故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
藁本是一个伞形科植物,用的也是它的根。藁本的功效,和羌活完全一样,临床应用也大同小异,那么我们只记住了羌活,也就记住了藁本。
至于区别我们不要求了,因为是一个了解的药。那么实际上在临床当中,藁本没有羌活应用那么广泛,因为藁本,它的根比较小一些,采收的时候要困难一点,所以在药材方面,它不如羌活那么丰富,价格比羌活要高一些,而且功效相似,它又并不优于羌活,可能作用比羌活还要弱一点。
所以实际在临床用羌活的多,用藁本的比较少。它可以配伍的,和羌活一起这样子来同时使用。有的书上说藁本长于治疗颠顶头痛,那么颠顶也是足太阴膀胱经经过的地方,羌活本身就归膀胱经,那对颠顶同样有止痛的效果,所以很难来比较究竟对颠顶哪一个的作用更好,可能是前人认为藁本可能它的本身最佳的止痛部位在颠顶,那么也是古人有此一说而己,大家可以知道,可以不知道。
另外有的书上说藁本和川芎,今后我们要讲的活血化瘀药,它也能祛风止痛,有相似的地方,其实藁本的地上部分,和川芎的地上部分,非常相似,从它的植物来源,它都是伞形科藁本属的,川芎也是藁本属的。属于是近源植物?所以当然是供参考,以后学川芎时候,所以这些药经常配伍在一起。
前面大概这样13味药,就是我们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发散风寒的药,至于后面的葱白、胡荽,胡荽就是香菜,还有一个柽柳这三味药,不要求,那自己看一看。但是这些药,今后可能在方剂当中都会出现,比如说葱白,在张仲景的方当中就有;柽柳,那么今后儿科学里面,一些治小儿麻疹的方里面,大家知道它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象柽柳还长于透发麻疹,不属于考核的范围。
那么前面,我们通过了一类药,就是发散风寒药的学习,大家就知道了具体的药物大家应该怎么学,结合到讲的学习方法,其实说中药难学,也很难,因为它一味、一味的药,互相有它自己的一些特征内容,而且内容很多。
如果说它好学那么也是容易学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我们发散风寒药,在我们教科书上大概有两万多字,但是真正有考核价值的,要同学们认真理解记忆的,就是一千个字左右,如果我们抓住了核心内容来认真地把它好好地理解,加以记忆,应该说中药学的学习并不困难,同样会很好地掌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那么比如说十三味药,为什么只有这么一千来个字。首先在这些具体的药物当中,在概述当中,基本上没有要求的内容,如果要说有要求,道地药材北细辛,又叫辽细辛,东北的质量比较优,一句话,只有这么一种药,要求道地,或者说有要求的价值,不一定是考核的内容。然后性味归经里面,药性发散风寒的药偏温,那么一句话解决了。
里面有两味药是微温的,荆芥和防风,荆芥尤为平和,那么结合到它的个性特征,实际上不需要专门来记忆,那么药性的问题解决了,药味的问题,那么都有辛味,其中比如象藁本、羌活,有燥湿的作用,兼有苦味。
麻黄,有平喘兼有苦降的作用,有一点苦味;那么桂枝,因为它有温助阳气,有甘味;防风,能够息风止痉,甘能缓急。那么我们通过功效的分析,原则来说,味没有什么问题,都能够把握住。
有一个药,可能会有一点麻烦,就是白芷,白芷功效里面有燥湿,但是没有苦味,常常导致错误,因为白芷本身不苦,它是一个芳香气味很浓烈的,所以前人把它认为它是一个香燥的药,但是白芷在我们大纲的要求,是一个熟悉的药,一般不会考性味的,在一些重点药里面,药味应该说都是可以通过功效来分析,用不着大家背的。
至于归经,它都能归肺经,当然有的药是从经络辨证,归膀胱经,兼有其它的功效。麻黄利尿,归了膀胱经,桂枝,能够温阳,它也归肾经,能够归心经,等等这样的一些内容。
紫苏、生姜,香薷,因为它们能够化湿和中,散寒和中,或者能够行气和中,能够治疗中焦,又能够归脾胃,根据这些功效,一般都能够把归经推导出来,当然有时候推导出来,可能和教科书不完全一样,比如说桂枝温阳,它也能够治疗脾阳虚,你在归经里面加上了脾经。
紫苏,我们书上写的是除了肺还有脾胃,如果你漏掉了一个胃经,只写了一个脾经。强调脏腑,这些都是一些枝节问题,原则上来说都应该是正确的。更何况考这些内容,很多都是在选择题当中,你只要按照功效去分析,那么准确了,一般都能够把它选出来,把正确的选项。
至于说在一些填空题,或者问答题里面如果涉及到这种味或者归经的问题,那么可能如果出现了与教科书上有一定的出入,只要言之成理,或者你那种是枝节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不应该要求的。比如说紫苏,我们书上写的是肺、脾、胃经,你考试说的肺、脾经,如果这样老师都要扣你的分,我觉得没有道理,那老师可能在这方面的理解,也会就有一些问题,所以真正的性味归经,不是要大家死记硬背的,死记硬背是一个事倍功半的、最笨的一种学习中药的方法。那么我们记住了功效,从功效来反推,这样子我们再来分析,来理解,来记忆,这是一个捷径,也是事半功倍,完全能够解决考试当中碰到有关性味归经的一些问题。
当然毒性必须记忆,没有其它方法可以把它推导出来。所以有毒的,那么就是七个字,细辛、苍耳有小毒,整个性能当中,可能要记的就这么七个字,我的个人的观点。下面的功效,十三味药,可能就是一百五十个字左右,第一功效可以完全统一为发散风寒,那么十三味药,就五十二个字,这五十二个字,实际上就是西个字,把它减掉,整个功效要大家背的就一百个字。
下面应用部分,主治一般是对应的,只要《中医学基础》稍稍入了门的,他都能够把有一项功效就和它的主治都能够对上来,那么一般比较难对应的,比如说桂枝温经散寒,它对应的是寒凝血瘀证和风寒痹证,可能适当地给予一点关注。这种主治需要特殊记的,可能也就是几十个字,说多点也不会超过五十个字,在我们讲的这些药里边。在应用的其它那么多文字里面,主要就是在主要功效的个性特征,每一味药,就是一到两句话。
麻黄就是发汗强,利于表实证,另外兼有止咳平喘,那宜于外感风寒兼有平喘的。桂枝,比较温和,外感风寒表实、表虚都能用。紫苏因为它兼能行气,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胸脘满闷,或者兼有咳嗽、咳喘痰多的,或者咳喘有痰的,生姜一般我们没有要求,也是比较缓和。
香薷,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外感风寒兼内有湿浊的。荆芥最为平和,风寒、风热都广泛地使用,那么防风,也是微温,风寒为主,风热有时可以配伍使用,那么兼有止痛的作用,兼有疼痛的表证,可以用。羌活,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一个要药,把它称为主帅,也是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外感风寒兼有疼痛,或者有表寒夹湿的,这也是一个特征。
另外的药,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像这样的属于个性特征的,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二三百个字。属于特殊配伍的,就麻黄有一个配桂枝的相须,桂枝配芍药的调和营卫。其它的一般都不是很重要,很特殊的。那么就是另外在用法,麻黄有一个涉及到炮制品的问题,辛夷有一个包煎的问题,苍耳子有一个炒的意义。另外就是细辛,只有西味药,特殊的使用注意,麻黄对于高血压,对于失眠的患者,应当慎用。桂枝,长于入血分。
另外比如说苍耳子和细辛毒性,要避免中毒,或者辛夷要包煎,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加起来就是一百来个字。所以这样子不到一千个字,真正把核心内容抓住。
尽管我们对教科书上,如果我们学习的时候,完全这两万多字你不分主次,也不分那些是中药里面的,哪些是重要,哪些是次要的,当然没有人能记住。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按照讲的这样的一个基本模式,我觉得一般都能够很好地完成我们学习。
我这里以发散风寒为例,把这些要求大家注意的一些事项,那么以后就不再重复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内容,考试的时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它是什么题型,考试要不是单选题,单选题不外乎比如选功效,有没有此功效。
你记住了功效,你就能把它选出来,另外有的时候,看来是没有考功效,实际上是在考功效,比如说要选它的性味归经的问题,选有的主治,实际上它是掌握了功效,就完全能够分析出来,所以严格地讲,任何一个中药的考试,与功效有关的内容,在考题里面占的比重,首接或者间接涉及功效的,至少在百分之七十。
功效是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掌握的一个重点,必须把它背住的,你功效都背不住,那当然就不行,记住了功效,又记住了它的个性特征,选择题你可以做,填空题你可以做,问答题你可以回答。
比较题,比较两个药,你分别把两个药的功效、主治、个性特点,你把它罗列出来,实际上没有比,实际上也就比较了。所以说考试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样的题,你都能够应付。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