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清热泻火药概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清热药的第一节清热泻火药。在介绍清热泻火药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对热和火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在目前的一些中医药著作当中,尤其是每一种中药的专著当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认为火和热都是同一种邪气,而在这两者之间,仅仅是一个程度的差异,认为“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其实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它来源于“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极”,水和湿,这个关系非常明显。分散的、散漫无形的这个就是湿;就由湿把它集中起来,有形的就是水。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房间里面地上的,我们不说它有水,我们说地是湿的,只有水积在那块,有形的,才说这个地上有水,“水为湿之极,湿为水之渐”最早是用在这种关系上。湿是分散的,要轻一些;水是凝聚的,重一点。

火和热有没有这样子分散和集中的关系呢?不典型,当然不是绝对没有,但是这个说法很流行。更主要的这样子来说热就要轻一些,火就要重一些。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分,比如我们说心热盛、心火盛,并没有认为心火盛的证候就一定比心热盛要重多少,实际上是等同的。

实际上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中医的基本的外因六淫,火是六淫之一,热是由火所产生的一种现象、一种象征。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火是本原,是一种存在,可以说是一种物质,由于有了火的存在,产生的热的一些征象。

其实很简单,中医学就是一个来源于实践,就是一个取类比象。比如说我们房间里面生了火,一个冬天的火炉,因为有了火炉,那房间热度就增高,热是火产生的。火是本原,热是由火产生的一种表象、一种现象,这个才应该是最主要的区别。

如果从这一点来讲,就包括刚才讲的“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或者我说的火和热有本原和现象之分。火和热都应该是同一种邪气,或者同一类的病理改变。

从六淫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把火和热都认为是相同的邪气;从它产生的病理变化来说,都是同一类的热象,这样的症状。

所以说清热和泻火,从广义来讲是相同的意思,泻火也就是清热的意思,清热和泻火没有轻重之分、没有强弱之分。如果说按照“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就应该说清热作用是比较微弱的泻火作用,泻火作用就是很强的清热作用,但实际当中从古到今没有人这样子把这两个功效区别开来。

从理论上来讲,泻火就是清热。从广义的角度出发,清热药是不是本身就可以叫清热泻火药?这样子概念才非常准确,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清热药它的功效都能清热泻火。

我们在第一节讲的清热泻火药,它己经失掉了它的广义性,它己经不是广义上的清热,或者广义上的泻火,它的狭义出现了。

我们在第一节讲的清热泻火药的清热泻火是狭义的,把它作为一个狭义的中药功效的术语,从《中药学》的教材开始形成有清热泻火药这一类的分类以后,这个概念就己经产生,经过了这么近一个世纪,清热泻火己经约定俗成,它不是广义,而是狭义。

这个狭义,它主要就是指的象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这样比较典型的少数的几味清热药,在清热方面的基本功效、基本作用。只有把这一点理解清楚了,然后我们才能搞清楚清热泻火药的含义。

自从教科书上有清热泻火药这一类药以后,清热泻火药就是对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和杂病当中的脏腑的气分热证的治疗功效,把它统称为清热泻火。

清热泻火药就是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和内科杂病当中脏腑的气分热证的一类药物,它这个含义就局限在这一个范围之内了,它就不是广义的,不是什么清热药都能够称为清热泻火。

但是也有人提出,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它也是表现为脏腑热证,以脏腑为病变的核心,那有没有必要把它分开,能不能就是笼统地说一个清热泻火药,那就是清气分热证的。

我们后面的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大量地都是作用在气分,和那样的药又会混淆,我们把它限定在温热病和内科杂病的脏腑热证。

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和脏腑的气分的热证都以脏腑的病理改变为核心,那为什么又要把它分开呢?我觉得有分开的必要。

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和脏腑杂病的气分热证,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前者有高热,患者要发烧;后者,内科杂病的这么心热证、肺热证,患者一般不发热,没有发烧的症状。

能够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的清热泻火药,如果结合到临床实际来说,都有明显的或者比较好的退热作用,就是能退烧,能降低发烧的体温,它要求有这个作用;对脏腑的杂病,它可以没有退烧作用,因为它本身没有发烧。

我觉得清热泻火药的界定,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和内科杂病的气分热证要把它并列地提出来,这个就是清热泻火药的含义。但是在很多中药书上,就没有把清热泻火和清热泻火药限定在狭义的范围内,一开始就讲火和热的关系。

实际上在讨论广义的清热泻火,就是把清热泻火等同于我们这个章的清热,把它混在一起,反而导致学术上的概念的混淆。首先我们定位就要准确,这样才清晰。

搞清了这个问题,清热泻火药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清热泻火药的基本功效就是清热泻火。它的主治就是:一、温热病的气分热证;二、内科杂病的脏腑热证。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我们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卫气营血辨证当中,大家己经学过了,患者是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有力”,所谓的这西大症状为主体,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症状,首先是高热。

脏腑热证,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表现,那在脏腑辨证当中,同学们己经学过了肺热证、胃热证、心热证、肝热证。

肺热证比如说以咳嗽咯痰比较黄稠,这样一些症状为主的;胃热证是以口渴或者肠燥便秘等等为主的,有很多的症状;肝热证,头晕头痛、目赤肿痛,或者眩晕;心热证以心烦不安、烦躁不眠为主的。

大家就结合到脏腑辨证,再去回忆一下不同的脏腑热证,它们的具体的一些临床表现和症状,基本的功效清热泻火,下面就包括了清气分热。这个就是清热功效下面的二级功效,上面有一个清热,下面清热包括了,第一、清热泻火,清热泻火下面又包括了清气分热,这个清气分热就是专门指对温热病气分热证的治疗作用,然后又包括了清脏腑热,清脏腑热又一分解,清肺热、清心热、清胃热、清肝热,这个是清热泻火药的基本功效的一个框架,这是学好清热泻火药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不搞清这一点,清热泻火药学不好。

由于清热泻火药和清脏腑热的药它们互相之间有区别,刚才讲有的退烧,有的不退烧,我们在具体收载的这一节的药物里面,有一部分药它是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的,经常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我们就说它是典型的清热泻火药。

因为清热泻火主要是为了针对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为了针对气分热证才人为的分的一类药,这个是它的应用的主要方面,所以典型的清热泻火药,应该是能清气分热,能够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

但是我们这一章这一节里面有的药没有明显地退热作用,温热病的气分热证阶段很少用,或者原则上不用,那样一些清热泻火药准确地讲,它是清脏腑热的药,因此是不典型的清热泻火药,然后我们书把这两类药是编在一块的,前面的几味药是典型的清热泻火药,后面有的药是不典型的,是清脏腑热的药,一般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是不用的。

我们学习这一类的药的时候,每一味药都要落实,至少要落实到第三级功效,它能不能清气分热,在清脏腑热当中,它能清哪些脏腑的热?只有掌握到这样的一个深度,清热泻火药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才算达到了,如果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只是笼统地说这一类的药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以后临床不能准确地选择,就是在参加中药的有关考试,有时候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大概是在1987年或者1988年,当时全国的中医类的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有一个多选题,多选题考的就是我们清热药当中泻火药当中的第一味药石膏,这道题目就是以下哪些是石膏的功效?一、清气分热;二、清心热;三、清肺热;西、清胃热;五、清肝热。

这个题当时是1985年在南京我出的题,在南京那个搞题库的时候,后来从卫生部的中医司,那时候还没有中医管理局,还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卫生部的中医司,当时给我反馈了个信息,在多选题里面,这个题的失误率最高,当时我非常惊讶。

石膏这么重要的药,石膏的功效这八个字教科书上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任何一个参加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能不会有人背不得,但是把它的功效具体化了以后,把石膏的清热泻火的功效具体化了以后,公然成了失误率最高的一个题,这个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从那个时候起,以后我讲清热泻火药的时候,我就非常强凋,非要同学们不能满足于就记着这个药能清热泻火就够了,它清热泻火具体包括了哪些方面?必须一一地落实,不落实你学习任务没有完成,那考试就要出问题,今后临床运用就不准确。

这个就是清热泻火药的基本功效和它的基本的主治。主治有的能够清气分热,就能够主治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清脏腑热,它不是每一个脏腑都能清,有的可能清两个脏腑,有的清三个,有的甚至只能主要清一个脏腑的热,有的可能比较广泛,每一个脏腑都能清的也是有,但并不是每一味药。这些都要把它严格地区别,这是学习这一节药的难点,也是重点,这个就是清热泻火药它的功效和主治的问题。

清热泻火药当中兼有功效最多的就是生津止渴。因为温热病气分热证,热邪要伤津,又有汗出,津液外泄,有烦渴多饮。它不但要清热,还需要生津止渴,这一类的药本身很多就是生津止渴的药。

这一类的药它的性味除了苦寒以外,更加强调它的甘味,甘能生津,本身在气分阶段,不适合大苦的药物,苦能够伤津,苦燥伤津,在《温病学》当中,在谈到气分的治法的时候,经常都是说甘寒清气,就说气分热证的时候,首先要选一些甘寒的药物,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的药物,它苦味并不重、不明显,苦味不是它的最主要的药味,甘味是它的最主要的药味,因为生津,本身这一类的药苦味也不明显,真实滋味,这是它的性味的问题。

关于归经,当然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是以肺胃为中心的病变,能够清气分热的主要是归肺胃两经,归肺胃两经;清脏腑热的清热泻火药,它能够清哪些脏腑的热就归哪些经。清热的脏腑的范围广,它的归经就多;它清的范围局限,它归经就比较少,所以前面的功效落实了,归经也就落实了。把前面每一味药,它具体清哪些热?相应的归经迎刃而解。这是这一类药的性能特点。

关于这一类药的配伍,因为温热病最容易耗气伤津,所以常常要配伍益气生津的药。温热病本身是一个热毒证,可以配合使用适当的清热解毒的药,有利于提高临床的疗效。

至于对于脏腑热证的相对应的功效,比如说肺热证,如果它能清肺热,肺热将出现的就是痰、咳、喘,咳喘痰多,而且痰黄稠,所以常常要配伍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药;清心热的药主要用于心热证,心热证主要是心烦不眠,主要要配伍清心安神的药;清胃热的,那主要就是口渴,或者便秘,常常配伍的就是养阴生津、生津止渴或者润肠通便的药;肝热证,目赤肿痛可能配伍清肝明目的药或者其他的明目的药,眩晕头痛可以配伍比如潜阳的这样的一些药,因为肝热或者引起了阳气亢盛。

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针对不同的适应证的症状还有配伍,我们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加在这一章的概述当中,那就是清热泻火药针对它适应证的症状还要考虑的一些配伍,其他的西节也是如此。这是关于清热泻火药的概述,就加上这样一些说明,主要就是说它的功效、主治,它的性能特点是甘味,然后它配伍主要是针对它不同的适应证可能还有不同的配伍,主要是五脏它的热证它表现出一些典型症状,为了缓解或者治疗这个典型症状,配伍比如说祛痰药、止咳平喘药、安神药、明目药这样的一些药,这个很容易理解、记忆。

困难群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