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学习中药学的方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下一章,我们开始介绍具体的药物。那么在介绍具体药物之前呢,我也要说一下我们这个书的体例和学习的方法。

对于具体药物先有一个药名,比如第一味药麻黄,这个就是麻黄的正名。因为每一味药,它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就要求有一个名称作为正名,那么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要使用这个(正名)大家要遵守,其它的名称就作为别名。

所以我们现在对药典收载的药,或者地方标准收载的药,一般都要求要使用正名。这样子避免在这个用药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有的人喜欢标新立异,故弄玄虚,写一些别名,这个处方是给这个配方的人看的,是告诉患者,患者应该知情,他吃了什么药。

现在非常强调这个知情权,如果不使用正名,让患者明白究竟是什么药,那你这个是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写一些患者不懂的这些名称,这是不应该的。

有的时候药房不知道你写的药的名称,可能配方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这个名称是指的正名。那么有的药物,还常常有些常用的别名,在一些古方里面还经常出现。我们在讲的时候就要顺便地说一下这个药常用的别名还有什么,这个作为常识性的了解,这类的药不多,占少数。

那么学习这种别名,便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不是让你开处方的时候,有意地去不写正名,去写这些别名,这是不对的。这个药名后面就有一本书,本草(名),就是这个药在本草书里的最早记载、最早出处。

比如说麻黄后面是《神农本草经》,那么就是说麻黄,最先记载是《神农本草经》,这个不考试,不要求,但是为什么要把它写上呢,为今后大家研究麻黄,查阅麻黄的资料,提供一个方便。

我们现在介绍的麻黄,只是麻黄的一部分,就包括功效,我们这个麻黄,介绍了三个功效,其实麻黄,除了这三个功效以外,还有其它的功效,只不过比较次要一些,我在讲的时候,还要谈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这些我们不可能一一都讲,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古代的文献去查阅,我们可以来补充,我们这个讲义上对功效这个记载得不完整,我们这个功效是不完整的,只是最重要的,最常用的。

可以通过一些古代的文献,麻黄这个药就可以从《神农本草经》往下查,一般都能查到。如果说某一个药是《新修本草》收载的,那《新修本草》以前的本草书你就不要去查,查就是白费功夫。

你在这个《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里面去查薄荷,薄荷是《新修本草》收载的,那就不可能查到有关资料,这对大家查阅提供这种方便。

要说明的这是本草学的最早出处,可能在这个书以前的其它书籍上,包括这个《方剂》或者临床的一些书籍上,完全可以出现,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一点。

比如我们中药里面的洋金花,在本草学里面,它是《本草纲目》最先收载,指的是本草学,我们书上写的它出处是《本草纲目》。但是它的临床应用,现在能够查到资料的,是这个《世医得效方》。元代金元时期就开始使用洋金花,但是当时的本草书没有收载。

所以我们在洋金花这个药的后面,不能写这个《世医得效方》,因为它不是本草专著。所以只能写它最早收载的本草专著《本草纲目》,这个也是要搞清楚的,不等于在其它的著作当中不能查到,这不是绝对。

那么在这个药名和出处的下面,又有那么三行文字,叫作药物的概述,就包括药物的品种、来源。

比如说麻黄,来源于三个品种,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个品种,这个三个品种都可以作为麻黄用,它们作为同一味药。

这个作为医学专业的同学不要求,这个作为药学的同学呢,因为专门要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那个时候还要加深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我们在进行科研的时候,比如说有的药的临床观察,用的是那一种,最好能够请这个搞专门药材研究的老师,把它鉴定清楚,那么这样子你得出来的科研的结论,就更加有这个科学性,比如说我所用的是木贼麻黄,对什么病证治疗,它得到了什么什么的效果,那么其它两种麻黄,可能会更好,或者更差,或者没有这方面都有可能,但是我用的就是这个品种,这个可以请懂这方面的老师专家协助,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这个不要求。

后面就是产地,主要产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那么作为我们这个中药学,作为我们这个医学专业的同学,要求什么呢?要求道地产地,一般的不要求。象这个麻黄,那不要求它以山西为主,因为这个道地性不强,尽管过去有这个强调,现在要求这个产地的药不多。

比如人参主要产于东北吉林,这个三七,主要是在云南,比如说这个附子,主要在西川。这样可能有那么三、二十种,这样的药物,这个大家作为常识性的了解。

后面的,就是产地的加工炮制,简单的加工,比如说这个秋季把它割下嫩枝、阴干,然后再来切段使用,这个是一般的简单的这个加工炮制,不要求。

最后,有一部分重要的要求,我们在后面的用法里面,凡是用法里面提到了的,这种炮制的意义就要要求,在用法里面没有提到的,一般就不管它。

所以在概述部分一个是道地产区,另外还有少数的几个品种的药,它的药材来源,相差很大,完全是不同的科属,那么它的药效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说这个牛膝、怀牛膝和川牛膝,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这个在药里面越来越少,因为有些己经把它分成了两种药了,比如沙参分成了南沙参和北沙参,贝母分成了川贝母和浙贝母,芍药分成了赤芍药、白芍药,木通也分了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等等很多,这些我们都用不着要求,要求的那些现在还没有分开了的少数的几种,那么我们讲的具体的时候再讲,所以这个概述部分,要要求的内容非常少。

再下面就有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参考资料这么六个专项、六个栏目。参考资料是不考试的,也不讲的,那么仅供参考。

剩下来这么五个部分,就是学习的内容。这个学习的内容,首先要抓住功效,所以我们说功效是学好这个药物的关键。

那么记住了功效,可以联系、推导或者分析性味归经,我们学了以后就知道,从功效上面可以推导、分析,帮助理解和记忆它的性味归经,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对性味归经的死记硬背,学起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需要背的,需要记忆的,死记硬背的这些知识,我们要首先主要的要抓住这个功效,记住了功效以后,对于应用部分,那么它有这个功效就有对应的主治。

譬如说这个能够发汗解表对应的主治就是风寒表实证。平喘对应的主治就是喘咳证,利尿对应的就是水肿,这个是主治。那么下面的大量的文字,是它的配伍应用情况,在这个配伍应用情况呢,重点理解和记忆它的个性特征。

这个个性特征,有的药有,有的药没有,有的药重要,有的药不重要。比如说在主要功效都是发散风寒的药,麻黄也是发散风寒,后面的桂枝、紫苏、生姜等等,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有什么不同,它与其它的有什么不同,那么在这个应用当中,重点就掌握,比如说麻黄在发散风寒药中,它的个性特点,它相对而言,它的发汗作用比较强,那么它主要用于表实无汗的这种风寒表证,这个就是它很重要的一个个性特征。它和其它的同类的发散风寒的药,有明显的区别,那么这个也是在临床重点要学的,就是在应用部分主要要了解这个个性特征。

另外就是一些重要配伍的意义,重要配伍就比如说属于那种相须的,那种相畏、相杀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多,在一些重要的药物当中,比如说麻黄它和桂枝的关系,可能这个适当的要求,那么剩下来有很多文字。

有的文字是叙述这个风寒表证,或者风寒表实证的,有的是为了说明麻黄的个性特征,举的方剂的例子,那么方剂里面,它治疗什么病证还要配伍一些什么药,象这样的一些内容,它不是中药学的基本知识,比如说这个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那些症状,用于这个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或者头身疼痛等等,那属于《中医诊断学》或者今后中医的《内科学》(知识)。

在中药学里面,也是通过其它学科把它联系起来,我们在中药学里面只作简单的要求。比如说这个风寒表证的这个描述,如果在考中药的时候,你不是非常准确,答掉了一两个典型的症状,中药学这个角度不扣你的分,因为不是在考你诊断,诊断什么叫风寒表证,它不属于中药学的内容。

那么我们讲这个要理解麻黄和桂枝配伍的这个意义,这个是很典型的一个相须的。但是我们在中药里面,不管麻黄汤,也不管麻黄汤处在什么地方,麻黄汤里面有什么药,药与药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我在讲中药的时候,讲麻黄,把麻黄汤有什么西味药组成,什么是君药,什么是臣药,治疗什么病,为什么这样组方。那对《方剂学》是一个侵权,那不应该这样讲,它不属于中药学的这个知识的范畴,所以把这些内容也除下来,这个应用部分,看来是文字很多,实际上要同学们真正理解、记忆的东西并不多。

知道了功效,这个主治迎刃而解,一般的情况下,记住了功效就能够知道主治,只有少数的情况它一个功效不只一个主治,那么我们学的时候适当地加以关注,或者有的是这个几个功效,它在一个主治当中是一个综合应用,那又是一种情况,那都不难理解,不难理解。

另外就是它的个性特征。不同于其它的,尤其是它的第一功效。这个也常常是一个考核点,经常考试的时候,比如说这个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以下药物当中首选或者最宜使用的药物,那么就是考的这个个性特征,所以在应用部分,最重点的重点就是掌握这个个性特征,掌握个性,概述部分呢己经掌握了共性,另外呢就是这个最重要的配伍。

下面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都是掌握特殊的,不特殊的都是在概述当中,比如说麻黄的这个使用注意,汗多的不适合,或者伤津液的,每一个药都可以这样写,这一节的药,这就是共性的问题不要求。另外剩下来比如说它能升高血压,兴奋中枢等,那么这个可能就是特殊的,其它药不一定有,这就是特殊的使用注意。

特殊的用法,比如说一般的是汤剂,某一味药它不能作汤剂,或者生用它是这种功效,炮制了以后它有区别。那么这就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当中,只是特殊的。个性的问题,都是在概述当中来一次性地解决,那么这个就是学习具体药物的这个基本方法。

作者“困难群众”推荐阅读《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药学常用中药功效介绍 http://www.220book.com/book/P6U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