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旧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 http://www.220book.com/book/PIL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地北天南第一部 《 回乡》(长篇小说原创)

第一章 旧伤

1995年6月17日,赵铁柱在退伍证明上按下手印时,听见自己骨骼发出的脆响。三块弹片在右肋深处隐隐作痛,像三根烧红的针随着呼吸来回搅动。

"按规定能领八千六。"办事员把牛皮纸信封推过柜台,钢笔墨水蹭在"伤残补助金"几个红字上,"三等功加五百。"

车站大钟敲了西下,赵铁柱攥着信封挤出民政局。七月流火,柏油马路晒得发软,踩上去像踩着他排过的橡皮雷。街对面音像店在放《小芳》,"谢谢你给我的爱"飘过马路,混着柴油味和冰棍的叫卖声。

他数出十张"蓝精灵"塞进内兜,剩下的藏进军用背包夹层。这个动作牵动了右肩的旧伤——去年在边境排雷,冲击波把他掀进雷场缓冲沟,军医说再偏两厘米就伤到脊椎。

"同志!"穿牛仔裙的姑娘举着募捐箱拦住他,"希望工程帮帮失学儿童..." 箱体上贴着山区教室的照片,漏雨的屋顶像极了赵家村小学。

赵铁柱摸出张五十元。姑娘眼睛一亮:"留个联系方式吧?"她掏出通讯录,指甲油是城里正流行的葡萄紫。

"不必了。"他转身走向长途车站,背后传来姑娘的嘀咕:"当兵的都这么怪..."

客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时,邻座老头不停咳嗽。赵铁柱把靠窗位让出去,玻璃映出他晒脱皮的脸。上次探亲还是两年前,母亲的白内障还没这么严重,妹妹春桃刚学会写他的名字。

"后生当过兵?"老头突然问,"看你这坐姿。"

赵铁柱下意识并拢膝盖。车厢喇叭突然炸响:"下一站青峰镇!"1993年暴雨冲垮的老桥还没修好,客车绕行河道溅起泥浆,泼在路边"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牌上。

下车时夕阳正沉。赵铁柱调整背包带,军用雨布裹着的铺盖卷散发出一股防潮粉的苦味。镇供销社门口停着辆桑塔纳,穿花衬衫的胖子正往车里搬茅台酒,金链子在锁骨上勒出红痕。

"赵家村怎么走?"赵铁柱问。

胖子转头,酒糟鼻上的毛孔清晰可见:"当兵的?"他擦擦手,"我捎你一段,正好去收山货。"

车里空调冷得刺骨。赵铁柱看见后视镜上挂的平安符——是王德发建材公司的logo。去年村里来信说这人强占林地,母亲按手印的联名信还被乡里压着。

"复员安置费不少吧?"王德发递来根中华烟,"我矿上缺个保安队长,月薪三百。"

烟嘴上的金线在夕阳下反光。赵铁柱想起排雷时见过的绊线,也是这么亮得晃眼。"不用。"他摇下车窗,山风灌进来吹散了烟味。

车到村口老榆树就抛锚了。王德发踹了脚轮胎,骂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赵铁柱拎着行李往村里走,背后传来喊声:"考虑好了来悦宾楼找我!"

暮色中的土路熟悉又陌生。五年前离家时栽的杨树己有碗口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 树皮上刻着"精忠报国"——是当年他用军刺划的。拐过打谷场时,他听见抽水机的嗡鸣,接着是女孩的惊叫。

柴垛旁,春桃正拼命按住失控的水管。十五岁的姑娘瘦得像根芦苇,蓝布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满是蚊虫叮咬的红点。水流突然转向,把她冲成了落汤鸡。

"哥?"春桃眨掉睫毛上的水珠,突然丢了水管扑过来。湿漉漉的头发蹭在赵铁柱下巴上,有股皂角的清香。

铺盖卷掉进泥水里。赵铁柱摸到妹妹肩胛骨的尖锐轮廓——信里说她在乡考拿了第一,却没提瘦成这样。春桃却盯着他右腿:"你走路怎么..."

"训练伤。"他轻描淡写地弯腰捡行李,藏起疼痛的抽搐。春桃抢着扛起铺盖卷,单薄的身子被压得一歪。

院门吱呀一声,母亲摸索着走出来。白内障让她的眼睛像蒙了层毛玻璃,双手在空中试探:"柱子?"

"娘。"赵铁柱抓住那双树皮般粗糙的手。母亲的中指关节有个新鲜的裂口——信里说她在镇手套厂接活,但没说要把手指磨出血。

晚饭是红薯稀饭配酱黄瓜。煤油灯下,赵铁柱看见碗柜里码着半抽屉药瓶。最边上那瓶眼药水他认识,县医院开价二十八块五。

"林老师给的。"春桃突然说,"她姑是县医院护士。"女孩飞快地瞥了眼母亲,赵铁柱立刻明白这是瞒着大人收的贵重礼物。

夜里躺在咯吱响的木板床上,赵铁柱摸出牛皮纸信封。月光透过窗棂,在钞票上切出细长的光带。窗外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学费三百八..."是春桃的声音。

"...卖那对银镯子..."母亲咳嗽着。

"...林老师说能申请补助..."

赵铁柱轻轻起身。月光下,春桃正往书包里塞什么东西。那书包是母亲用化肥袋改的,"尿素"两个字洗得发白却还在。

柴房草堆里藏着个布包。赵铁柱解开母亲陪嫁的枕套,里面整整齐齐包着初中课本,扉页上盖着"青峰镇中学图书室"的章。最底下是本《初中数学精编》,书页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解题过程,字迹工整得像印刷品。

"哥..."春桃光脚站在门口,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我能自学..."

赵铁柱突然想起边境上的夜哨。也是这样皎洁的月光,照着他和战友们用炮弹壳做的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里,指导员说:"当兵的不只为打仗,更为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

天亮前,他把信封里的钱分成三份。两千元塞进母亲针线筐,三千元藏进灶台暗格,剩下的连同一张字条压进春桃的课本:"哥供你上学。"

清晨的雾霭中,他站在老榆树下活动右腿。王德发的桑塔纳又停在村口,这次车旁多了个穿皮夹克的男人。那人转身时,左眼上的疤痕在晨光中格外扎眼。

"老班长?"赵铁柱浑身肌肉瞬间绷紧。孙大勇三年前就该退伍了,可去年边境任务简报会上,他分明看见这位老班长穿着不一样的制服...

---



    (http://www.220book.com/book/PI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 http://www.220book.com/book/PIL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