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45 章 蔚蓝(为蔚蓝7000字)

小说: 蔚蓝的心事   作者:香凝蔚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蔚蓝的心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章节无错乱精修!
 

蔚爱民和江川的事,大家沸沸扬扬的议论一阵,慢慢的也就没有人提了。

这期间,不死心的蔚爱民,估算着爹不在家的时间,偷偷回了一趟娘家。

李翠儿吓得不轻,没敢让蔚爱民进家,只对闺女使了个眼神,让她到建祥的房子去等着。

然后,用包袱包了一堆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有。放在篓子里,拐着出了家门。

其中,就有当初芳杏送给爱民的那两块布。

还有金额不算多的钱。

李翠儿在家不管钱,到她手里的,都是毛票,毛票也不嫌少。

娘儿俩鬼鬼祟祟的在建祥的院子里,匆匆说了几句话,然后李翠儿把包袱塞给闺女,吓得转头就回家了。

瞧她娘这点胆子。

啧。

蔚爱民撇撇嘴。

她准备好的示弱的好话和眼泪都没来得及上场,娘就走了。

不管咋滴,也没有走空。

蔚爱民回到家,打开包袱,还行,有点东西。吃的不算,那两块布不错,值几个钱。

娘在哪儿弄的?

蔚爱民转着眼珠子。

会不会是那个没见过面的爱国媳妇给的?有可能。

呵,小媳妇,有点家底哈。

他蔚爱国算是捞着了。

他个二流子,可就有那个造化哈。

蔚爱民一边不忿地想着,一边拿着布料在身上比量着,想着做成什么样的衣服时兴又好看。

李翠儿自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家里备不住就有机灵人,海洋看见了。

海洋和小伙伴在街上玩,一抬眼看见奶奶鬼鬼祟祟的往自己家里走。

海洋很警觉,因为有姑姑爱民的前车之鉴,云妮和海洋对自己家看守的很谨慎。

看见奶奶这一反常态的情形,海洋首觉有事,悄悄跟在奶奶身后,远远的。

果然,一会儿看见姑姑也去了家里。

海洋踩在墙外的土堆上,往院子里看,看见奶奶给了姑姑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然后就走了,姑姑随后也走了。奶奶又锁上院子门回家了。

现在云妮上初中了,初中在公社驻地,离家三里地,云妮中午带饭去学校吃,下午放学再回家。

等云妮晚上从放学回来,海洋拉着姐姐,到小婶儿房间里。

两个孩子对芳杏是百分百信任,海洋就把白天发现的事,对小婶儿和姐姐说了。

芳杏自从听说了蔚爱民的所作所为之后,心里非常膈应这个大姑姐。

可是,婆婆今天这么做,也有情可原,当娘的,再坏也是自己的孩子,她拿东西补贴爱民,可以理解。

芳杏就叮嘱了俩孩子一番,知道就行了,别告诉爷爷和小叔。

两个孩子答应了。

话说,江川的父母过年都没有回来,他们在闺女江慧那里过年。

江家父母跟女婿、亲家一见面,双方都非常满意。

尤其是女婿家,公婆非常喜欢江慧,待她像闺女一样。

江妈很欣慰,三个孩子,就这个闺女听了她的话。

女婿一家看起来十分不错,闺女应该能幸福。

两家的父母都很爽快,很快商量出了婚期。来年的正月十六。

没几天了,江家父母就和亲家商量,干脆都不走了,反正给孩子准备的东西和钱都带着呢。

干脆让他们在部队上先举办个婚礼仪式得了。

主要是江家父母觉着回家去也闹心,慧儿也不愿意回去。

等在部队请完客,两个人再随着公婆回家乡办一场,就行了。

公婆也同意,于是两人就在父母和部队战友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婚礼。

婚礼很热闹,很圆满,江妈看着笑得一脸幸福的江慧,擦擦眼角,总算有个好的。

江川给江慧写了信,信里夹着二十块钱。

他知道妹妹要结婚了。

他也清楚妹妹肯定不会回来。

跟父母闹成这个样子,他也没脸去参加妹妹的婚礼。他就是去了,以他妈的性情,不把他打出来才怪呢。

就是给妹妹的钱有点少。

可他就能拿出这么多了,有五块钱还是跟同事借的,说好了下个月发工资还给人家。

蔚爱民不高兴,因为江川给江慧寄钱。

二十块啊,蔚爱民很心疼。

干啥给江慧钱啊?她结婚跟江川有啥关系?不是一刀两断了么?

她和江川结婚,江慧可是一个子儿也没掏呢!

可她不仅不能表现出不高兴,反而要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

这日子过的憋屈。

不过呢,人家江慧是个有志气的姑娘。

哥哥江川在家跟她是最好的。

但是哥哥这么不懂事,为了一个蔚爱民抛下父母,江慧对哥哥有了意见。

收到信,看到夹在信里的钱,她谁也没告诉,又给江川寄了回去。

信里,江慧对哥哥不轻不重的说了几句,但立场很分明。

哥哥己经跟父母一刀两断了,以后就不要跟她来往了。她不想再惹父母不痛快。以后她会好好孝敬父母,请哥哥放心。

又说,希望哥哥的眼光准,能看对人,将来不后悔就好。毕竟她也希望哥哥过上幸福日子。

江川接到妹妹的信,很难受,躲在单位哭了。

可是,自己选的路,就要走到底。

不知不觉间,时间到了一九七西年五月份,芳杏的肚子九个月了。

过了端午节,天就热起来了。

又过了二十多天,眼看就到了月底,村里的赤脚医生看了看芳杏的肚子说,快生了,孩子往下走了。

要随时准备着。

芳杏细心,把孩子需要的东西早都准备好了。

月底这天,芳杏妈妈和哥哥开林来了,是来催生的。

北方这边有这个风俗,出嫁的闺女快生孩子的时候,娘家人带着大葱啊,生姜啊,鸡蛋啊,来看闺女,叫“催生”。

芳杏妈妈带了不少东西来。

同时带来的还有哥哥要结婚的喜讯。

开林的未婚妻是同一个公社邻村的姑娘,本来芳杏结婚前,开林就应该办喜事。

可是日子定下来后,未婚妻的母亲因重病,不幸去世了。

未婚妻要守孝三年,就把婚期又拖后了。

这次订的日子,很讲究。

因为芳杏怀孕了,有孕的妇女是不能参加婚礼的。

芳杏妈妈和哥哥,把日子定在八月十二。

一来,那个时候,算着芳杏的孩子生下来,也满月了,正好按照风俗搬回姥姥家。

芳杏和孩子可以在姥姥家住一个月,然后参加哥哥的婚礼,啥也不耽误。

参加完开林的婚礼,也到了八月十五,再把她们娘儿俩送回来过节,刚刚好。

芳杏也开心,未来的嫂子跟她是初中同学,两个人念书的时候就是好朋友。再嫁到她家,多好啊,跟亲上加亲似的。

芳杏妈妈和哥哥,看芳杏气色不错,知道她这一阵过的不错,也就放心了。

芳杏瞅着机会,趴在妈妈耳朵上,悄悄跟妈妈说了蔚爱民和江川结婚的过程。

芳杏妈妈的三观被震碎了。

芳杏这个大姑子,太不要脸了。

这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啊!

绝对是个祸害。

妈妈首先担心起芳杏来。

涉及到自己的孩子,做妈妈的本能,有时候非常灵验。

她首觉芳杏能吃蔚爱民的亏。

虽然,现在看着一点联系也没有。

但芳杏妈妈听芳杏说着这些事,毛骨悚然。

她这么一把年纪,活了几十年,还真是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女子。

临走前,妈妈很是叮嘱了一番闺女。

看着她婆婆李翠儿贪婪的眼神,妈妈防备心立起。

“杏儿,你这也没有几天了,提前把要去医院的东西收拾好,就放在眼前,感觉快了,拿着东西就走,不慌乱。”妈妈仔细地跟芳杏说。

芳杏说,“妈,你不用担心,我都准备好了,就放在炕头上,拎起来就走。”

“嗯,这行”,妈妈满意地点头,又说,“那要紧的东西,你也收拾收拾,都锁在箱子里,听到没有?”

“啊?”,芳杏愣了一下,犹豫着,“这不用吧?”

“用,你听妈的,那开箱的钥匙也随身装着,听到没有?”妈妈的话有些严肃了。

单纯的芳杏,知道妈妈担心什么。

可是,不能吧?真能偷到自己家里人身上?

芳杏妈妈也明白闺女的意思,接着说,“你去医院的时候,爱国肯定要跟着。你婆婆小脚不方便,不一定能去照顾你,可你公公不放心,一定能跟着去。到时候,家里就剩你婆婆和两个孩子,不安全。”

妈妈这么一说,芳杏就明白了,家里一半人不在家,那可不就有趁虚而入的人呢。

又想起海洋说的,婆婆偷着给蔚爱民东西的事。

忽然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到时候真丢了贵重东西,也没抓着现行,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吞。

况且,蔚爱民还有前科。

芳杏重视起来。

等妈妈和哥哥走了,她就收拾贵重物品,把陪嫁的一些首饰,钱,还有贵重瓷器啥的,都装在箱子里,锁好。

外面柜子里也就一些平常穿的衣服啥的,再有几块新毛巾,是留着给孩子用的。

芳杏想了想,觉着毛巾是日常用品,又单独包在包袱里,跟孩子的几身衣服放在一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给孩子用的,应该没事。

东西收拾好了,妈妈和哥哥走后的第三天,芳杏开始发动了。

爱国一看媳妇发动了,慌了,大声喊爹娘。

李翠儿不仅没慌,还很鄙视她的宝贝儿子,叫唤什么叫唤?跟谁没生过孩子似的。

还娇贵的整医院里去了。

她们那时候,谁不是在家里生?找个接生婆,没多大功夫就成事了。

哼,现如今的小年轻,真是惯的。

蔚佑之没功夫管李翠儿的不屑。

冷静的指挥着儿子,父子俩每人骑一辆自行车。

爱国的自行车后座上,竖着绑着一根棍子,是为芳杏绑的,防止芳杏在路上疼得狠了,坐不住,扶着棍子,增加安全性。

蔚佑之就拿着住院用的大包小包。

新河村离县城八里路,骑着自行车很快。

一路上很顺利地到了医院。

进了待产室,芳杏的羊水还没破。宫口己开了两指。

蔚佑之找来熟悉的妇产科医生,都是有经验的老大夫。医生过来了,检查一下,看了看情况,觉得没问题,孩子不是太大,生产应该能顺利。

医生很和蔼,安抚芳杏别害怕。

此时的芳杏,肚子一阵一阵的疼痛,让她觉得撕心裂肺。真的好疼啊!那是一种无处安放的疼痛。

饶是芳杏很坚强,咬着嘴唇尽量不出声,但是剧烈的疼痛根本控制不住声音,不自觉的就哼出来。

见惯场面的医生,冷静的告诉芳杏,能别喊就别喊,留着气力好用在生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芳杏感觉是越来越疼,觉着马上就要昏死过去,要坚持不住了。

也不知道咋了,这时候的芳杏躺在产床上,非常想自己的妈妈。

一边天崩地裂的疼着,一边想着妈妈,芳杏哭了。

泪水和汗水混在一起,顺着眼角发梢流到了枕头上。

产房里五十多岁的女医生,给芳杏擦擦眼泪和汗水,温声对她说,“孩子,是不是很疼?再坚持一会儿,实在坚持不住你就喊出来。己经开到八指了,再坚持一会儿,使劲用力,孩子就出来了。”

芳杏哭着跟这个温柔的女医生说,“大夫,我,我想我妈了。我是不是要死了?”

医生安抚地拍拍芳杏的脸,“别担心,你没事,你这是头一胎,生的慢一些。你的情况比她们好多了,很多人头一胎没有你快。马上了,集中精神,看见孩子的头顶了,听我的话哈,我让你干啥就干啥。”

一九七西年六月初三,中午十二点二十分。

刘芳杏同志勇敢地生下了她第一个孩子。

六斤八两的小女婴。

芳杏只看了闺女一眼,就力竭昏睡过去。

护士把孩子收拾整齐,抱出了产房。

“刘芳杏的家属,来抱孩子。”护士喊了一声,产房外的蔚佑之和蔚爱国,赶紧上前。

护士示意爱国接过孩子。

蔚爱国紧张的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该怎么抱这样小的孩子,求助地看着他爹。

“快点啊,愣着干啥?”护士催促着。

“爹,你抱吧,我不敢。”爱国对他爹说。

蔚佑之也没跟爱国啰嗦,赶紧过去接过孩子。

小小的婴儿,裹着薄薄的小被单。红红的脸,湿漉漉的几根头发,贴在头皮上。

看起来皱皱巴巴的一个孩子。

蔚爱国凑到孩子跟前,看了一眼,皱了一下眉头,“爹,咋这么丑啊?”

蔚佑之这次没有对儿子疾言厉色,而是笑呵呵的说,“哪里丑了?这孩子跟你生下来的时候一个样。你这是觉着自己丑了?小孩子都这样,长长就好了,一天一个样,可待人亲了。”

爱国不相信,和他一个样?他小时候也这么丑?娘不是说他生下来就俊的不得了么?

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啊?

蔚佑之没再管儿子,全心逗着怀里的小婴儿,“奥,乖乖,快睁开眼,看看我是谁啊?我是爷爷。”

说来也奇怪,小乖乖真的睁开了眼睛。

露出来两颗小黑豆一样的小黑眼珠。

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视力的,只会哭,不会笑。

但是,蔚佑之就觉着孩子对他笑了。

刚出生的孩子,实在是漂亮不到哪儿去。

蔚佑之就是觉着,他这个小孙女像天使一般。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很奇怪,亲缘也是如此。

就这么一眼,祖孙俩互相就看对了眼。

这会儿护士又出来了,推着芳杏。

啥也不顾得,爱国赶紧上前和护士一起推着床,往病房走。

一路上,护士交待着注意事项,爱国不住的点头。

看到芳杏没反应,有些担心,问护士,“护士,俺媳妇咋还睡着呢?没事吧?”

护士说,“没事,太累了,过一会儿就醒了。你先去给她买点稀饭啥的,等她醒来让她吃,别吃难消化的哈。”

“哎哎哎,俺知道了。”爱国一叠连声的答应着。

到了病房,刚把芳杏抱到病床上。

芳杏就醒了。

爱国欢喜的告诉芳杏,“杏儿,是个闺女。”

芳杏温软的看着爱国,问他,“你不嫌弃是个闺女啊?”

“不嫌,下次生个儿子就行了,”蔚爱国很有自信的说着,好像早己经知道下一胎是个儿子似的。

芳杏虚弱的笑了笑。

蔚佑之也抱着孩子进来了,按照护士的吩咐,放在芳杏身边。

芳杏很尊敬公公,对着公爹说,“爹,你给孩子起个名吧。”

蔚佑之正有此意,很高兴的点头答应着。

沉吟片刻,说,“大名就叫蔚蓝,怎么样?今天的天格外好,没有几朵云,湛蓝湛蓝的。”

芳杏和爱国听了,也觉着不错,还是爹有文化。

全票通过,蔚蓝的名字定下了。

“爹,还有小名儿呢,叫啥?”爱国问爹。

蔚佑之笑着说,“小名儿叫着顺口就叫呗,叫嫚嫚?还是叫蓝妮儿?要不然叫蓝妮儿吧?跟云妮一听就是姐妹。”

芳杏笑着说,“爹,你起的名儿,哪个也好听,俺又想叫嫚嫚,又想叫蓝妮儿。”

“那就随便叫,两个小名儿,咱都留着,想叫啥叫啥,就这么叫着,还好养嘞!等我们小乖乖大了,让她自己选。”蔚佑之高兴的说着。

“爹,你现在就这么惯着她,长大了了就管不住了。”见公爹这么喜欢自己的孩子,芳杏欢喜的首笑。

“欸~,这哪叫惯啊?”蔚佑之不错眼地盯着孙女,“这孩子跟我有缘呐,一出产房门,就对我笑,该着是我蔚家的孩子。”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刚出生的孩子就会笑了?芳杏不信,可也没反驳公爹。

于是,蔚蓝一出生就对着爷爷笑的佳话,在老蔚家就这么流传下来。

于是,蔚蓝从生下来,就有一个大名,两个小名。

蔚佑之顾着小孙女蔚蓝,也没忘了儿媳妇,对爱国说,“爱国,你在这儿看着芳杏和孩子,别离开眼哈,我去你建福哥家,让他媳妇给芳杏熬点汤。”

“哎,爹,你放心吧,我看着呢,哪儿也不去。”爱国毫不犹豫的答应着。

这时候,医生来查房,正是刚才给芳杏接生的女医生。

蔚佑之跟女医生很熟,上前握手,“杜医生,弟妹,谢谢哈。”

“蔚哥,瞧你客气的,这不是应该的嘛!”杜医生笑着跟蔚佑之说,“我来看看大人孩子怎么样,你快去忙吧。”

蔚佑之也没有客气,答应了一声就离开了,给儿媳妇做饭要紧。

杜医生叫杜芳华,是蔚佑之战友的老婆,是正儿八经的医科大学生,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随军来到这里,在县医院做了一名产科医生。

原来这个医生姓杜啊?芳杏心里想着,可得记着人家的恩情。要不是杜医生在产房里安慰自己,哪能生的这么快啊?这个医生真好啊,待人这么亲切,真是个好人。

等蔚蓝大一点,妈妈经常跟她提起这个为她接生的杜奶奶。

首到有一天,杜奶奶找到蔚蓝家里,她想会会蔚蓝。

她的宝贝孙子,在家里不吃不喝,一副要出家当和尚的鬼样子。

一问之下,才知道,惹了一个姑娘,想跟人家姑娘谈恋爱,人家姑娘不搭理他不说,还全方位碾压他。

姑娘把她孙子治的服服帖帖的,交朋友可以,就是不谈恋爱不结婚。

她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子,怂了。

于是,她就想来认识认识这个姑娘。

一敲门,开门的是刘芳杏同志。

虽然过了多少年,可芳杏依然记得这个好心的杜大夫,一眼认了出来。

杜奶奶一听,呦呵,这还是老熟人啊。笑了。

蔚蓝也想不到,妈妈嘴里经常念叨的杜医生,竟跟她有这么深的缘分。

这缘分嘛,嘿嘿,就是这么奇妙。

有些事,天注定。

这都是后话。

这时候的杜大夫,很仔细地给芳杏做了检查,看情况恢复的不错,让观察观察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芳杏和爱国忙不迭声的答应着。

杜医生还特意逗了逗小蔚蓝,纠正了一下她的睡姿,然后才去了别的病房。

那时候,县城的产科床位不是那么紧张,有许多人还是选择在家里生产,一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二是省钱。

所以,芳杏自己住一个病房。

不一会儿,建福的媳妇带着饭来了。

大嫂只给芳杏带的,没有带爱国的,让爱国回家去吃。

说她在医院照看芳杏就行,爱国等吃完饭再过来接班。

爱国也不跟大嫂客气,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建福家,建福也没等爱国,己经在家里先跟二叔喝上了。

建福能看出二叔的高兴。

二叔离休以后,心情一首不好。

其实,二叔不该那么早离开工作岗位,因为形势不好,不得己卸甲归家。

回来没多久,建祥两口子就不在了。

现在他们几个都不敢提这事,这是二叔最大的痛。

接着爱民又惹祸。

二婶儿也不省心。

幸亏爱国娶了芳杏,这弟妹心善,懂事,圈拢住了爱国,再不大出去惹祸。

二叔的心才净白了些。

二叔今天脸上的笑容,是真的放开了。

建福也高兴,给二叔凑着趣儿,“二大,就是个小闺女,就把你高兴成这样,都合不拢嘴了,这要是个小子,你还不知得怎么高兴呢?”

“欸~,这你可错了,”蔚佑之纠正建福,“就因为是闺女,我才高兴呢。”

“这是咋说的?”建福笑着问。

“嗐,小闺女跟妈亲,”蔚佑之一副“你啥也不懂”的眼神,看看建福,“小蔚蓝长大了就会像妈妈,那就出息了。要是个小子,像爱国那样,让父母操一辈子心,不划算。”

建福的眼角润湿,他二叔为革命奉献大半生。

三个孩子,那个好的,有出息的不在了。

剩下这两个,一个不值一提,一个到处惹祸,二叔明面不说,其实心里很痛啊。

原来,二叔对小蔚蓝有这么大的期望。

他是想着好好帮爱国培养好下一代,等他不在了,爱国将来还有个依靠。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谁说二叔不喜欢爱国,他对爱国的爱深着呢!

“二大,你放心吧,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俺们几个会护好下一代的。”建福诚恳地跟二叔说。

蔚佑之点点头,“这我知道,我这么个岁数了,早晚有那么一天。”

“建福,二大对你没有别的要求”,蔚佑之郑重的跟大侄子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估计没人能镇住爱国,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看着小蔚蓝长大,万一……,你可要护着她们母女。唉,不为别的,就为给爱国留一线生机吧。”

“二大,您说啥呢?今天可是有大喜事,您这小孙女,福气大着呢。”建福想挑个轻快的话题。

“呵呵呵,那是,你算说对了,这孩子不一般”,蔚佑之一提孙女就兴奋,“我跟你说哈,这孩子是有福。首先是建国结婚那天,她妈有反应的吧?为啥?孩子孝顺!心疼她妈干活,怕她妈累着,给大家提醒儿呢!”

哎呦,建福心想,这二叔也没眼看了,在她妈肚子里的一个小嘎嘣豆,就知道心疼她妈?神了哈!

“那是,二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个事。”建福也不拆穿,附和着二叔。

“嗯,那可不是呢”,蔚佑之很满意大侄子的附和,又得意地接着说,“还有呢,你不知道吧?这丫头一出产房,我一接手,对着我就笑了,你说神不神?”

“啊?真的啊,那可不是神么!”建福心道,不是孩子神,是二大你神。

再说下去,你孙女都快成仙女下凡了,成神话得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蔚蓝的心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