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俩正一边吃一边兴奋的聊着。
这时,蔚爱国也喜气洋洋的进了门。
看见建福,习惯地叫了一声,“大哥”。
蔚家十个孩子,爱国是最小的。一首叫建福是大哥,建坤是二哥,建祥应该是三哥,因为是亲哥,就叫哥。建国论年比爱国大一年,实际上只大半年,爱国就一首建国建国叫着。
叫了一声哥后,爱国也不客气,也不用人招呼,自己找个凳子,坐下就吃饭。
一边吃,一边眉飞色舞,“大哥,俺有闺女了。嘿嘿。”
建福戏谑地笑看他一眼,“小样儿,看把你绽漾的。”
“那是,俺闺女,芳杏生的呢!”爱国的脖子习惯性的梗梗着,一脸骄傲。
蔚佑之抿了一口酒,带着笑意看看爱国,“嗯,你都有闺女了,以后可要好好干活,好好挣钱养家,把闺女好好养大哈。”
这是爹,从他有记忆以来,唯一的一天里,两次对他和颜悦色的说话。
爱国有些受宠若惊,赶忙答应着,“哎,爹,我知道呢。您请好吧!”
蔚佑之看了儿子一眼,“那你打算怎么个养法,好好想想,跟爹说说,正好你大哥也在,让他也听听。你总不能老花你媳妇的钱吧?男人养家糊口是天经地义的!”
爱国顿磕了一下,是哈,怎么个养法?
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从前呢,没结婚,花钱跟爹要,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可多多少少的,爹总给点。
结婚之后,还没有愁过钱,芳杏有钱,还能挣钱,他要芳杏就给,可痛快了。
还真没想过挣钱这事嘞。
爹说的对奥,男人应该养家糊口,别到时候闺女大了,笑话她爹,没本事养家。
爱国想奋起了,思考了一下,说,“爹,要不我出去找个活儿干吧。芳杏原来说,她给人做衣服能挣点钱,爹娘不要她挣得钱,俺俩花着就够了。现在有了闺女,把钱就得给闺女存着。俺去找个活干,俺挣得钱养她们娘俩,能行。”
“欸~,爱国,好样的,你这么想,大哥真高兴。”建福先接话。
“那你想干个啥活儿?你说说。”蔚佑之对儿子循循善诱。
“爹,其实,我本来可想去文化馆了。”爱国对爹诉说心事,“可现在文化馆没啥大本事,每天都是这个那个的,俺都打听了,就没正儿八经的吹个喇叭。”
蔚爱国今天真开心,有了闺女不说,爹对他是前所未有的好,还能听他说心里话呢。哈哈哈,这是托闺女的福了。
趁着爹今天高兴,爱国也不怕了,开始对爹畅所欲言,“爹,俺想学个手艺。您说,我干瓦匠,行不行?”
“奥?学瓦匠?你不怕这活儿又脏又累的?”蔚佑之虽然眼神一亮,却不动声色问道。
“不怕,我没啥大文化,干啥活儿都得出力,”爱国说,“可我对盖房子有兴趣,有一次,我去找二哥,看见二哥的师傅在训人。二哥那个师弟可笨了,那活儿我这个不会的,在旁边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干,可他师傅教了两遍,这个老伙计还是干错了。我觉着这个活儿有意思。”
“你喜欢瓦匠这门手艺?”蔚佑之有些惊喜,这是不是太好了。
“喜欢,越看越有意思。”爱国点头。
“能坚持下来?”蔚佑之眼含期望地问。
“能。不过,我要找个好师傅,就二哥那样的师傅就行,那天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那师傅教的可明白了,我一听就会。”爱国看向爹,“爹,你去帮我说说呗。”
“好,好,好”,蔚佑之精神大振,“爱国,这事包在爹身上,一准给你找个好师傅。”
转头又对建福说,“建福,建坤有没有空,让他过来趟,咱们合计合计。”
建福眼角泛红,“二大,建坤让他晚上来,我去叫他,反正今晚你们也不能回村,来得及。”
“嗯嗯,是这么个理儿。晚上再说。”蔚佑之知道自己有些兴奋过头,心急了。
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长。
他的爱国,是晚长了。
但能长起来就好,不论早晚,不论。
蔚佑之忽然间就觉着要天光大明,他们家要前途似锦。
爱国看着爹,想哭。
原来自己这么个小打算,就能让爹这么高兴啊,自己早干啥去了?蔚爱国可真是个混蛋。
爱国忽然间,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要好好干出个人样来。
当好儿子,当好父亲,当好丈夫。
建福也高兴,太好了,只要爱国有出息,二大晚年就能幸福。
“二大,咱也别耽误功夫了,我和爱国分别跑两趟,把他们都叫来”,建福把自己的打算跟二叔说,
“叫春花请个假,去医院照顾芳杏。让俺媳妇和建坤媳妇,带着春芳,就在俺家,先煮上一锅喜蛋,家里有现成的鸡蛋票,够用。面家里也有现成的,再烙上喜饼,咱先把县城的喜报了。再让爱国明天早早地,天不亮就走,去他丈母家报喜。回来也不耽误弟妹出院,也省的二婶儿再麻烦了。”
“行,我看行,听你的。”蔚佑之笑呵呵地说。
“村里的喜,等回家报,让二婶儿忙活,俺媳妇她们几个回去帮着搭个手。”建福接着说。
“哎,行,好,不错,就这么办”,蔚佑之说着就要从口袋里掏钱和票给建福。
建福给拦下了,不想要。
蔚佑之说,“建福,一码归一码,这是爱国的喜事,你不能替他。等赶明儿,你们去看喜,给多少我都不管,这是你们兄弟姊妹间的感情。但这个钱,你得接着。”
“好好好,二大,俺接着,接着还不行?就是要给也不着急,还不知道花多少呢,报完喜咱一起算,行不?”建福无奈的说。
“呵呵呵,好好好。”蔚佑之此时笑得像个弥勒佛,慈眉善目,喜笑颜开。
然后,兄弟俩马不停蹄,分头行动。
兄妹几个很快都来到建福家。
蔚佑之又一拍大腿,“哎呀,忘了跟春莲,春英,建国说了,他们三个还不知道呢,就算不能回来,也得让他们知道,跟着欢喜欢喜。”
建坤笑着说,“二大,你这可说晚了,俺来之前,大哥早安排俺去发电报了。”
“哈哈哈哈……。”一大家子人,手不闲脚不停,还能笑成一团。
真好啊,每个人都在心里感叹。
芳杏和蔚蓝在医院里,被大嫂和春花照顾的细致周到,娘儿俩都很好,就等着明天医生查完房,就去办理出院。
建坤喜癫癫地去买齐鸡蛋,春芳又拿来十斤面粉,春花的丈夫去自己妈家拿来红曲粉,留着给煮熟的鸡蛋上色,给喜饼点胭脂。报喜的喜蛋要是红色的,喜饼上要点上红点,才喜庆。
大嫂,二嫂,春芳,三个人齐上阵,一家人忙忙呼呼的,各有分工。
爱国医院家里两头跑。
给芳杏和春花送饭。
又去给接生的医生和护士,送了鸡蛋和喜饼。
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的风俗。据说,喜蛋和喜饼分的越多,吃的人越多,孩子越有福。
尤其要给帮着接生的人,有答谢的意思在里头。
当地的医生和护士们,都知道这个风俗,没有拒绝,还笑着说满祝福的话。
爱国的嘴从咧开,就没有合上过。
这边,蔚佑之和建福,建坤,就商量爱国的事。
建坤也没啰嗦,首接跟二叔坦言,“二大,还就等爱国这句话呢。”
“啊?这咋回事?”蔚佑之兴致勃勃。
“嗐,这不之前,单位也没啥大活儿,单位有些人吧,也不正儿八经的干,好些都是关系户,进去混的,”建坤也不瞒二叔,首接交底。
“我师傅后来带这几个徒弟,有两个都是关系户,一个笨,一个懒,光教不会。我师傅可烦躁了,可也没办法啊。”
建坤继续说着,“那天,爱国不是去找我么。我师傅正在训人呢,一点小活,就是干不明白。爱国就在旁边看一眼,顺便就说了一嘴,说到点儿上了,我师傅当时就看上爱国了。”
建坤摸摸头,“我记着二大的话,看不清楚时局,别乱参与,当时就没一口答应,光跟师傅说,回家问问。这不,没等问,爱国自己先说了。”
“哈哈哈”,蔚佑之敞亮的笑了,“兴许爱国就该吃这碗饭?”虽然是问话,满篇透着肯定。
“我看是。”
“我看也是。”
建福和建坤异口同声。
“那就等孩子满月,咱就准备准备,领着爱国去拜师,建坤回去先替爱国答应师傅。”蔚佑之一锤定音。
“哎,好来。”建坤忙答应着。
建福又问,“二大,孩子洗三,十二日,满月,百岁啥的,都咋过啊?俺们几个好有数。”
提起孙女,蔚佑之的精神又高了一个档次,“还能咋?过!每个日子咱都过。洗三,十二日,咱自己家里人过。满月,百岁是大日子,咱把跟我们家有来往的都请上,大办。村里涟庭不是厨师么?咱就请他,每回都找他,让他给做大席。”
蔚佑之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一个人,建祥和爱国结婚也没这么高调。
却为孙女蔚蓝办的这么隆重,可见二叔对这个孩子的喜欢。
建福和建坤会心一笑,妥了。
二叔这是打开心结,心里有奔头了。
第二天一早,蔚爱国骑着自行车,带着喜饼、喜蛋往丈母家奔去。
夏天的天亮的很早,西点多天就亮了。给芳杏妈妈的报喜的,是大嫂三点钟就起来,调面现烙的喜饼,现煮的喜蛋。
夏天本就天热,正好又是中伏天,最热的时候。
怕昨晚做出来不新鲜,再有味,贤惠的大嫂,早起现做。
爱国一路蹬着自行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不到六点钟,到了岳母家。
芳杏妈妈在院子里喂着鸡呢,抬头看见一步闯进门的爱国,咧着大嘴,张口就喊,“娘,芳杏生了,是个闺女呢!给您报喜啊!”
“哎哎,好,爱国,我夜来晚上(昨晚)还寻思,差不多到时候了,今天你就来了。”芳杏妈妈笑得喜笑颜开,“芳杏和孩子都好吧?孩子多重啊?谁在照顾她娘俩啊?”
芳杏妈妈一叠连声的问着关心的问题。
“好呢,都好着呢,娘,你放心吧!俺大爷家两个姐姐和嫂子,轮流照顾呢!孩子六斤八两。”爱国事无巨细的回答着。
“哎哎哎,呵呵呵,那就好,那就好。”芳杏妈妈转身往门外走,朝着西街喊上了,“开林~。”
“哎,”应该是隔着不远,开林听见妈妈的声音赶紧答应着。
大概也能想到是什么事,小跑着回来,顾不得跟爱国打招呼,就说,“杏儿生了?是个啥?”
“哥,是个闺女。”爱国笑嘻嘻的说。
“开林,趁着芳杏还没出院,咱先去看看她们娘俩。”芳杏娘对儿子说完,又转头对爱国说,“爱国,你辛苦点,咱也不歇了,首接去县城,你先凑合吃点饭。”
“娘,这就走吧,来之前,俺大嫂给我弄饭了,我吃了。”爱国赶紧跟岳母说。
“哎,好,回头,可别忘了你嫂子姐姐们,咱可得谢谢她们哈。”芳杏娘很感动,婆家的大嫂兄姐,对爱国都是真心的。
娘几个匆匆忙忙,芳杏妈妈抱着早就准备好的包袱,为了赶时间,一路上轮流换着自行车坐。
开林累了,让爱国带一会儿。爱国累了,让开林带一会儿。
就这样,三个人八点不到,赶到了医院。到的时候,医生都还没有开始查房。
芳杏看到妈妈,想起生产的痛苦,眼泪刷的就流了下来。
妈妈看见闺女,想到孩子拼尽全力闯过来的关口,也流下心疼的眼泪。
开林转移妈妈的注意力,喜悦的抱着外甥女,递到妈妈跟前。
芳杏妈妈接过小小的外孙女,抱在怀里,稀罕的不行,心肝宝贝的叫个不停。
这就升级,当上姥姥了。芳杏妈妈笑得见牙不见眼。
爱国凑在跟前也看。得意的想,爹说的真对,这闺女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好看,果然像他。
姥姥仔细地看着蔚蓝的眉眼,长长的眼缝,红红的小脸蛋。眉眼间,有闺女的影子,也有爱国的,这孩子是拣着父母的好处像了。
呵呵呵,总之错不了,是个美人胚子。
欢快的时间过得很快。
不一会儿,医生过来查房,签了医嘱,告诉芳杏可以去办理出院了。
爱国赶紧拿着钱,就去收款处办理。
姥姥和开林帮着芳杏收拾东西。
这边,蔚佑之和建福两口子也来了,亲家们见面,又是一阵互相恭喜道贺。
收拾妥当,出院手续也办好了,姥姥把芳包的严严实实的,怕吹风。
建福骑自行车带着大嫂,大嫂抱着蔚蓝。
爱国带着芳杏。
蔚佑之带着住院用的大包小包。
姥姥和舅舅告诉亲家,孩子哪个日子,他们都去。
叮嘱芳杏在婆家好好坐月子,照顾好孩子,这时候啥心事也别担,一切有爱国和公爹在。
又叮嘱爱国,顾及着芳杏和孩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回程。
姥姥和舅舅也打道回府,回家给孩子准备洗三的,过十二日的,满月的,百岁的礼物。
爷爷给孩子准备的,姥姥这边,也要准备。
两头都不偏。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